460 likes | 579 Views
如何适配助视器具. 一、什么是助视器?. 助视器是对改善低视力患者视功能、提高其活动能力的所有装置或设备的总称。 Faye 认为,可以改善低视力患者活动能力的任何一种装置或设备,均称为助视器( visual aids )。 Jose 指出,在低视力的保健领域,可以认为助视器是一种工具,能够帮助患者。. 认识的误区. 视力残疾儿童没有必要配备任何助视器 —— 因为他们看不见!! —— 因为眼镜等助视器容易产生视疲劳!! —— 担心对有限的剩余视力有所损伤!!. 走出误区 —— 观念的转变!. 让助视器代替眼睛工作!! 不戴眼镜时:全靠眼睛调节,极容易疲劳。
E N D
一、什么是助视器? • 助视器是对改善低视力患者视功能、提高其活动能力的所有装置或设备的总称。 • Faye认为,可以改善低视力患者活动能力的任何一种装置或设备,均称为助视器(visual aids)。 • Jose指出,在低视力的保健领域,可以认为助视器是一种工具,能够帮助患者。
认识的误区 • 视力残疾儿童没有必要配备任何助视器 • ——因为他们看不见!! • ——因为眼镜等助视器容易产生视疲劳!! • ——担心对有限的剩余视力有所损伤!!
走出误区——观念的转变! • 让助视器代替眼睛工作!! • 不戴眼镜时:全靠眼睛调节,极容易疲劳。 • 戴上眼镜:眼镜代替眼睛工作,减轻眼睛本身调节的负担。 • 实例多次证明,配备和使用适合儿童个体的各种类型助视器可以有效地提高儿童的视力水平。
二、可供选择的助视器种类及特点 • 一般来说,助视器包括光学助视器和非光学助视器。
(一)光学助视器 • 光学助视器是一种借助光学性能的作用,以帮助提高视觉活动水平的设备或装置。它可以是凸透镜、凹透镜、三棱镜、平面镜或电子设备等。透镜可以改变目标的大小,改变程度取决于该透镜屈光度的大小;三棱镜或平面镜可以改变目标在视网膜上的成像位置。
(一)光学助视器 • 光学助视器比较容易得到,它的种类很多,有远用的(如眼镜式望远镜、单筒式望远镜、指环式望远镜等),有近用的(如眼镜式助视器、手持式放大镜、立式放大镜等),也有些在照明条件下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近用助视器的放大作用是目标外观的增大,即增大目标在视网膜上的成像。 普通眼镜式放大镜 1、近用光学助视器
手电筒式照明放大镜 内置光源的手持式放大镜 1、近用光学助视器
手持放大镜可以不惹人注意地使用,移动使用灵活;但是放大倍数有限,在比较舒适的33公分阅读距离时,多数手持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为1.2—2.5倍。手持放大镜可以不惹人注意地使用,移动使用灵活;但是放大倍数有限,在比较舒适的33公分阅读距离时,多数手持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为1.2—2.5倍。
立式放大镜 立式、镇纸式放大镜有利于以最佳的间距放置在读物上移动。 近用光学助视器
可调放大倍数 式放大镜
近用光学助视器 • 屏幕助视器—— • 放大倍数高;良好的阅读姿势;屏幕色彩可调节;反差的再现良好。 • 不易携带;放大倍数高时,阅读容量减少,阅读速度降低。
2、远用光学助视器 • 远用助视器主要指望远镜。 • 望远镜是由物镜和目镜两个光学系统组成。望远镜的功用主要在于当观察者与目标之间的距离固定不变的时候,能缩短患者与目标间的距离,借此提高远视力。 • 优点是增加了阅读距离,但缺点是视野狭小、景深短。
单筒望远镜 双筒望远镜 远用光学助视器
装于眼镜上的望远镜 2、远用光学助视器
(二)非光学助视器 • 非光学助视器不是通过光学系统的放大作用,而是通过改善周围环境的状况(例如照明、控制反光、控制光线传送、加强对比度)来增强视功能的各种设备或装置。它们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与各种光学性助视器联合运用。 • 视力残疾儿童常使用的非光学助视器有特殊照明装置、阅读架、加强对比度装置等。
可调节灯臂的立式照明台灯 可调节灯臂的夹式照明台灯 (二)非光学助视器
照明笔 照明笔与普通笔的不同之处在于笔的尖端有一灯泡,可以照亮手在纸上投下的阴影。 (二)非光学助视器
阅读架 强化框 (二)非光学助视器
三、助视器的适配 • 一方面,视力残疾儿童的剩余视力在适合的助视器辅助下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 • 但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实际上任何一种助视器都不能够完全单独取代眼球的全部功能并且它往往具有自身的缺点,例如望远镜的缺点是视野缩小,实际距离与感知距离不符,因此视力残疾儿童在学习、生活、工作中有各种不同的需求时,常常需要配戴一种以上的助视器。
(一)适配助视器的原则 • ——针对性 • ——实用性
针对性 • 个体之间都有差异,特殊儿童之间的差异相对来说更大。 • 眼病和用眼特点的差异决定了选配助视器应该依据个体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如放大需求、对光的喜好等)。
针对性 • 例如一名低视力者: • 看电视时用什么助视器? • 读书时用什么助视器? • 外出行走时用什么助视器? • ——根据任务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
但是,应结合考虑配戴者身份所要承担的经常性任务的需要来选配。但是,应结合考虑配戴者身份所要承担的经常性任务的需要来选配。 • 为什么? • 实际经济水平 • 方便性等等
实用性 • 每个学生可能需要配备几种助视器才能基本满足个体的需要,但并不是助视器越多越好、功能越强大越好——实用! • 助视器太多会给生活工作带来一些麻烦,特别是年龄较小的学生,可能会因此而拒绝佩戴助视器。 • 科技含量较高的助视器虽然功能强大,但并不见得适合每种情况,有的能通过已有的简单放大镜就可解决问题。不论从实用性还是经济上来说都要谨慎选择。
除了上述原则以外,根据儿童个体和家庭情况,还有一些需要综合考虑的因素,如美观、经济、使用和携带方便等。除了上述原则以外,根据儿童个体和家庭情况,还有一些需要综合考虑的因素,如美观、经济、使用和携带方便等。
(二)怎样选配合适的助视器 • 1、教育者自身的准备。 • 2、选配助视器的主要依据——采集与儿童视力相关的多方数据。 • 3、与儿童的沟通、儿童的反馈 • 4、常用近、远用助视器的选配方法。
1、教育者自身的准备 • 充分了解助视器的种类、等级、特点、功用和适用对象,才能根据儿童的情况和需求做出恰当的选择。
2、选配助视器的主要依据 • 采集与儿童视力和视觉功能相关的多方面数据,才能有的放矢。 • 这些数据包括: • 眼病名、病史及该类眼病的特征 • 远近视力 • 反差视力 • 放大需求 • 视觉功能现状和潜力 • 身体其他机能状况 • …………
3、与儿童的沟通、儿童的反馈 • 选配的助视器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不断调整直到在一段时间内最合适为止。 • 随着时间的推移,儿童的视力情况有所变化,原有的助视器不再适用。 • 每次选配助视器不仅要依靠各种测量数据,而且要注意考虑儿童的反馈,即儿童配戴助视器的主观感受。
4、常用助视器的验配 • (1)眼镜式助视器的选配 • (2)单筒望远镜的选配
(1)眼镜式助视器的选配 • 实例:眼镜助视器的主要用途 • Guhaitao
方法: • 根据已有的近视力数据进行大致的初步的选择 • 即近视力的倒数即为屈光度 • 根据放大需求换算选择眼镜——常用的
根据放大需求验配眼镜的步骤: • 测量放大需求 • 根据放大需求的倍数换算屈光度 • (1倍=4D) • 配镜 • 根据学生的试用情况进行调整
需要注意的问题之一: • 理论上以测量换算所得作为配镜的标准和依据,并在所测得的数据基础上往下调一级,例:实测20D,则先选用16D。 • 原因是:屈光度越低镜片越轻,而且可以离阅读面更远一些(视野大、遮光少、对身体影响小)。而放大倍数越大,视物距离越近,视野越小。 • 如果不行,再根据学生情况调整,也有个别时候反而是需要往上调一级,即变为24D。 • 总之近用眼镜助视器并不是倍数越大越好,实际眼镜的倍数不一定和放大需求完全一致,需调试。
需要注意的问题之二: • 测试表由国外引进,1倍的英文字母相对于咱们所用的汉字来说较小,怎么办? • 我们觉得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课本文字较大,则建议配镜后以能大致看清比1倍稍大些的数字为宜,例如1.25倍、1.6倍; • 对高年级来说,课本字体较小,则尽量使其能看清1倍的数字。
需要注意的问题之三: • 选配时,由近到远逐渐移开来寻找最佳的阅读距离
需要注意的问题之四: • 注意验配和试用助视器时的光线 • 良好自然照明,一般需要台灯辅助照明 • 防止阴影(阅读架) • 防止眩光
(2)如何选配单筒望远镜 • 实例:单筒望远镜的用途 • 如:看黑板、看站牌、看电视、看演出、找标牌、楼号、景色等等 • 优势
学生用配镜的判断标准: • 一般地可以用远视力测量表测量其助视力来判断。 • 课堂上:5-10m,主要以学生是否能看清老师板书为准。同时板书应该尽量大、清楚。 • 室外:主要视学生是否能看清远处景物而定,并根据个人的感受和兴趣适当调整。
需要注意的问题之一: • 常用单筒望远镜有4、6、8倍,常用4倍,其次6倍。一般来说4倍的望远镜就能满足大部分学生的望远需求了。 • 因为:4倍的视野大,容易寻找目标。8倍的成像易虚,晃得厉害,视野太小,不容易定位目标。 • 根据个别儿童的特殊需求,需要选择8倍望远镜,但是要注意使用时的技巧。
需要注意的问题之二: • 在学生试用时,常出现的问题是学生由于不会使用而无法知道使用的效果,因此,教师在配镜时一定要先教学生使用方法,特别要注意调焦。 • 但值得注意的是,有时教师在为小的学生调试时常为其调好焦距,但有时由于教师和学生的眼睛屈光度不同,所以,调好的焦距不一定适合学生,但可要求学生在此基础上再调。
特别强调: • 验配任何助视器过后,不仅应该跟踪观察学生使用的情况(使用频率和使用的舒适度和有效性),及时督促和调整不适应的情况;而且特别重要的是应该及时训练儿童怎样更加有效地使用自己的助视器(尤其是光学助视器,又特别是近用眼镜助视器和单筒望远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