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 likes | 328 Views
混条时应注意. A 、混合比例特别小,进条不足一根时,要先与别的条子混合针梳一次(假和),然后再与其余原料在混条机上进行正式混合。以提高其混合比例。 B 、实际生产中,混条任务和车间设备不尽相同,要视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混条加油量计算. A 、和毛油用量: 复洗后毛条含油量,干毛条 0.6~1% 加油量一般掌握: 全毛 1~1.3% ;毛涤 0.4~0.6% ; 毛粘 0.7~1% ;化纤 0.2~0.5% 。 油水比: 1 : 5~1 : 6. B 、加油量计算 加入和毛油总量 = 投入毛条量 × 加油率 × 油水比之和;
E N D
混条时应注意 • A、混合比例特别小,进条不足一根时,要先与别的条子混合针梳一次(假和),然后再与其余原料在混条机上进行正式混合。以提高其混合比例。 • B、实际生产中,混条任务和车间设备不尽相同,要视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混条加油量计算 • A、和毛油用量: • 复洗后毛条含油量,干毛条0.6~1% • 加油量一般掌握: • 全毛1~1.3%;毛涤0.4~0.6%; • 毛粘0.7~1%;化纤0.2~0.5%。 • 油水比:1:5~1:6
B、加油量计算 • 加入和毛油总量=投入毛条量×加油率×油水比之和; • 混条机每分钟加油量=〔要求总含油率-(羊毛原有含油率× 羊毛混合比例+化纤原有含油率× 化纤混合比例) 〕 ×混条机速度×混条单重×油水比之和 • 式中:混条机速度:米/分;混条单重克/米
举例1 • 64支毛条投料1000kg,原料含油0.8%,要求总含油率为1.2%,经计算应补加0.4%的油,安排分两次加入。 • B411混条机速度30米/分,B412混条机速度50米/分,毛条单位重量25克/米 • 在B411混条机上先加0.18%的油,油水比1:6
加入和毛油总量=1000×0.18%×(1+6)=12.6kg 每分钟加油量=0.18×30×25×(1+6)=9.5克 在B412混条机上再加油0.4%-0.18%=0.22%,油水比仍为1:6 加入和毛油总量=1000×0.22%×(1+6)=15.4kg 每分钟加油量=0.22×50×25×(1+6)=19.3克
举例2 • 毛粘(70/30)混料投料量为1000公斤,原料含油羊毛为0.8%,粘纤为0.4%,要求总含油量0.8%,在B412型混条机上一次加入,油水比1:6 • 加入和毛油总量=1000×〔0.8%-(0.8% ×70%+0.4% × 30%)〕 × (1+6)=8.4公斤 • 每分钟加油量= 〔0.8%-(0.8% ×70%+0.4% × 30%)〕50 ×25 × (1+6)=10.5克 • 实际加入时,还应将溅出或飞散损耗估计在内。
混条设计 • A、应考虑的因素:产品风格、花型与颜色;原料性质、质量状况;纺纱设备的允许条件;产品成本 • B、纯毛产品的混条设计 • 1)细度:主要考虑使用毛条纤维的细度,成纱断面内纤维根数≧40根,纺纱大体上可正常进行。n=917000/(纱线支数×纤维直径平方)≧40根(国际羊毛局推荐)
如用70支,64支,58支毛分别纺40支纱时,成纱断面内纤维根数分别为53,41,27根,而千锭时断头分别为25,50和500根,千锭时断头小于100根时,细纱生产方能顺利进行。如用70支,64支,58支毛分别纺40支纱时,成纱断面内纤维根数分别为53,41,27根,而千锭时断头分别为25,50和500根,千锭时断头小于100根时,细纱生产方能顺利进行。 • 当几种不同批号的毛条进行搭配时,要求平均细度之差不超过2um
2)长度:在70mm以上,几批搭配时平均长度不差10mm2)长度:在70mm以上,几批搭配时平均长度不差10mm • 3)草屑和麻丝含量:大于0.05根/克可用于花呢、啥味呢、派力司等深浅混色产品 • 4)粗腔毛含量:粗毛纤维直径≧52.5um,对高支毛纺产品,粗腔毛含量控制0.005%根 • 5)配毛时加入5~8%的涤纶或锦纶,可减少细纱断头
C、混纺产品的混条设计 • 1)混纺比例:从产品风格、客户要求、纺纱难度、落毛等方面考虑 • 2)细度:羊毛与化纤混纺时,化纤细度比羊毛为细(以利于毛纤维分布于纱线表面,显示毛感),但不能过细 • 羊毛混纺纱截面内纤维根数≧45根(原因:因少一根羊毛纤维对纱线均匀度的影响比全毛纱的情况大些)
混纺纱截面纤维根数中羊毛纤维根数≧15根 • 羊毛混纺纱截面内纤维根数的决定公式:最大羊毛纤维直径(um)=√611.3×羊毛含量/纱线支数 • 非羊毛成分最大线性密度=3.3 ×非羊毛成分含量/纱线支数 • 3)长度:化纤长度应比羊毛的平均长度长,以改善成纱强力
复精梳工艺设计 • 复精梳工序由混条、变重针梳、精梳、条筒针梳和末道针梳组成。 • 混条主要工艺参数(针梳机) • 喂入重量、并合根数、牵伸倍数、出条重量、隔距、前罗拉出条速度、加油量计算、定长等
精梳工艺参数: • 喂入根数和总喂入量、喂入长度、拔取隔距、出条重量、针号、针密等 • 6、复精梳工艺举例见P129表2-27,南山精纺工艺
五、前纺工艺设计 • 1、主要任务: • 毛条多次并合、牵伸、梳理 • 纤维进一步平行伸直 • 毛条不断抽长拉细 • 制成粗纱 • 2、工艺流程: • 混条→头道针梳→二道→三道→四道→1粗→2粗
3、针梳工艺参数: • 牵伸倍数、隔距、罗拉加压、针板密度等 • 工艺举例见P133 • 4、粗纱工艺设计: • (1)B465A有捻粗纱机工艺选择 • A、牵伸倍数(双皮圈滑溜牵伸):全毛牵伸倍数﹤12,混纺5~15
B、隔距(前后罗拉中心距): • 全毛纺:165~180mm,短毛多则小些 • 混纺:180~200mm • C、粗纱捻系数: • 一般纯毛14~20;混纺12~15 • (2)无捻FB441工艺参数选择 • A、牵伸倍数(罗拉针圈牵伸):3.5~5.6
B、隔距: • 总隔距:纤维交叉长度×(1.35~1.65) • 前隔距:毛:2~4mm,化纤:3~5mm,短毛:1~2mm • 上下搓板间的隔距P与搓捻程度成反比,P过小,条干不匀,纤维扭结,断头多;P过大,搓不紧。 • 国产设备前纺工艺实例见P137
主要工艺参数 • 牵伸倍数(双皮圈牵伸):9~26 • 最大喂入负荷:15千特(15克/米) • 出纱重量:1.5~0.6千特(1.5~0.6克/米) • 总隔距:330mm • 最大出纱速度:220米/分 • 最大搓捻速度:1200搓次/分 • 每米捻度:5-6-7捻/米,55齿提供5捻,46齿提供6捻,40齿提供7捻。
卷绕导纱器:有8种型号,分别为6、8、10、12、15、18、22、30号卷绕导纱器:有8种型号,分别为6、8、10、12、15、18、22、30号 • 供细支粗纱(﹤1ktex):8、10、12 • 供中支粗纱0.8~1.2ktex):10、12、15 • 供粗支粗纱(﹥1ktex):12、15、18 • 罕用:6、22、30 • 进口设备前纺(含复精梳)工艺实例见附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