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 likes | 488 Views
外 科 营 养. 外科营养. 意义 :机体营养不良及代谢紊乱,可以影响组织器官功能,严重的可致器官功能衰竭。机体的营养状况与患病率和死亡率密切相关。营养支持可提高外科临床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挽救危重患者生命。 分类 1 、肠内营养( EN ) 2 、肠外营养( PN ). 外科营养- 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 人体所需营养物质 1 、 碳水化合物 :葡萄糖为人体的重要能量来源。提供热量的能力为 16.7KJ/g 。人体内肝糖原储存有限 , 仅能提供一日的能量需求。
E N D
外科营养 • 意义:机体营养不良及代谢紊乱,可以影响组织器官功能,严重的可致器官功能衰竭。机体的营养状况与患病率和死亡率密切相关。营养支持可提高外科临床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挽救危重患者生命。 • 分类 1、肠内营养(EN) 2、肠外营养(PN)
外科营养-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 • 人体所需营养物质 1、碳水化合物:葡萄糖为人体的重要能量来源。提供热量的能力为16.7KJ/g。人体内肝糖原储存有限,仅能提供一日的能量需求。 2、脂肪:为人体另一重要能量来源,其水解生成的脂肪酸分为必需脂肪酸和非必需脂肪酸两种。提供热量的能力为37.68KJ/g。 3、蛋白质:在人体生命活动中起到及其重要的作用。成人平均每日需要蛋白质1g/千克体重,用于身体的生长,组织的修复,维持血浆蛋白含量及制造酶等。
外科营养-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 4、水和电解质:正常人每日需水2000~2500ml。电解质为钾、钠、氯、钙、磷、镁。 5、维生素:分水溶性和脂溶性两种。脂溶性维生素可被人体储存,水溶性维生素不能储存,必需每日摄入。 6、微量元素
外科营养-创伤、感染后的代谢改变 • 创伤、感染后的代谢改变 1、能量代谢增高 正常人的静息能量消耗(REE)约105kJ/kg。创伤或严重感染后能量需求能增高10%~100% 2、糖代谢紊乱 正常人机体利用葡萄糖的能力约为5mg/m/kg。在应激清况下,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分泌增加,胰岛素反应不足,处理葡萄糖的能力下降。
外科营养-创伤、感染后的代谢改变 3、蛋白分解代谢加速 肌蛋白分解产生的支链氨基酸(BCAA)是唯一能在肝外代谢的氨基酸。在应激状态下,特别在早期,能量需求增高,糖和其他氨基酸利用障碍,则肌蛋白大量分解。机体出现负氮平衡。 4、体内脂肪分解加速 在应激状态下脂肪氧化供能的能力不受影响,在 应激中后期大量分解,成为能量的主要来源。
外科营养-营养支持适应证 营养支持的适应证 1、胃肠道梗阻: 2、胃肠道皮肤瘘及短肠综合症: 3、肠道广泛炎症性疾病:Crohn病等: 4、高代谢状态:严重创伤或烧伤等: 5、肿瘤病人接受化疗和大面积放疗: 6、肝肾功能衰竭: 7、大手术围手术期营养。
外科营养-营养状态的评定 1、望诊:毛发、皮肤、结膜、甲床色泽。 2、体重与标准体重对比:营养状态。 3、上臂肌周径(AMC):肌肉储存情况。 4、肱三头肌皮皱厚度(TSF):脂肪储存情况。 5、三甲基组氨酸测定 6、血清白蛋白:代表体内较恒定的蛋白质。 7、血清转铁蛋白:迅速和敏感反映营养状态。 8、淋巴细胞总数: WBC ×淋巴%=1500/ ml
外科营养-营养状态的评定 9、延迟型超敏皮肤试验: 10、氮平衡测定:测定24h尿液尿素氛 24 h总氮丧失量(g)=尿液尿素氮(g)+3 (g) 24 h摄入氮量(g)= 蛋白质摄入量( g)÷ 6.25 氮平衡=24 h摄入氮量 -24 h总氮丧失量 以上检查均有一定的局限性,应结合临床综合分析判断。
外科营养 • 分类 1、胃肠外营养(PN) 2、胃肠内营养(EN)
外科营养-肠外营养(PN) • 定义:指从静脉供给患者所需的全部营养要素,包括热量、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维生素、电解质及微量元素。使患者在不进食的情况下仍然能维持良好的营养状况、正氮平衡,体重增加,伤口愈合,幼儿可以继续发育。
外科营养-肠外营养(PN) • PN的方法:分经中心静脉肠外营养支持(CPN)与经周围静脉肠外营养支持(PPN) 1、CPN:不受输入浓度、 速度限制,可持续 滴注,保证机体需要。但需严格的技术与物质条件,并发症较多。 2、PPN:技术操作简便、对护理和设备要求 较低,并发症少。但较易发生血栓性静脉炎。
外科营养-肠外营养(PN) TPN的适应症 应用全肠外营养(TPN)的准则(参考 ASPEN,1986): 1、TPN作为常规治疗的一部分: (l)病人不能从胃肠道吸收营养: (2)大剂量化疗、放疗与骨髓移植的病人: (3)中度或重度急性胰腺炎。 (4)胃肠功能障碍引起的营养不良。 (5)重度分解代谢的病人:
外科营养-肠外营养(PN) 2.TPN对治疗有益: (1)大手术7~10天内病人不能从胃肠道获得足够的营养者。 (2)中等应激7~10天内不能进食者。 (3)肠外瘘。 (4)肠道炎症性疾病。 (5)妊娠呕吐持续5~7天以上者。
外科营养-肠外营养(PN) (6) 需进行大手术、化疗或其他治疗的中度营养不良者。 (7)在 7~10天内不能从胃肠道获得足够营养的病人。 (8)炎性粘连性肠梗阻需改善营养者。 (9)大剂量化疗的病人。
外科营养-肠外营养(PN) 3、应用TPN的价值不大: (1)轻度应激或创伤而营养不良,预计胃肠 功能10天内可恢复者。 (2)手术或应激后短期内胃肠功能可恢复者。 (3)已证实疾病不能治疗的病人。
外科营养-肠外营养(PN) 4、TPN不宜应用: (1)胃肠道功能正常,能获得足够营养者。 (2)估计 TPN应用不需超过 5天。 (3)需及早手术,不要因应用TPN耽误时间。 (4)病人的预后提示不宜用TPN者。
外科营养-肠外营养(PN) • PN液的配制 1、确定所需能量 所需能量=基础能量( BEE)×活动系数×应激系数+校正指数 静脉营养液要求(每日): 热量167~188KJ/kg(40~45cal/kg)。其中脂肪提供30~50%的热量,葡萄糖提供50~70%的热量。(糖尿病人应限制葡萄糖的用量,补充胰岛素,增加脂肪乳用量。肝功能不全病人适当减少营养液的用量,选用中长链脂肪乳)
外科营养-肠外营养(PN) 2、确定所需氨基酸数量及种类 成人每日所需氮 0.2~0.24 g/kg 氮:热量=1:628~875kJ (1:150-200cal) (一般病人使用复方氨基酸液,其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1:2。肝功能不全的病人选用支链氨基酸含量高的氨基酸液,如肝安。当肝功能不全并低蛋白血症时,应适量补充人体白蛋白。肾功能不全的病人选用以必需氨基酸为主的氨基酸液,如肾安。)
外科营养-肠外营养(PN) 3、确定病人的补液量 补液量=基础需要量+继续损失量-其他补液量 4、调节电解质平衡 5、添加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水溶性维生素每日补充,禁食超过2~3周当补充 脂溶性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6、适当加入胰岛素:( 1u胰岛素/ 8~10g 糖)
外科营养-肠外营养(PN) TPN的输注方法 1、持续输注法: 一天的营养液24h内均匀输入。 胰岛素和血糖稳定;易出现脂肪肝和肝肿大。 2、循环输注法: 夜间12~18h内均匀输入。 日间可活动,用于长期TPN者。易引起高血糖,心血管负荷较大。重度感染和代谢亢进者,因分解代谢持续进行,需不断补充营养,不宜用循环愉注法。
外科营养-肠外营养(PN) 3、应用全营养混合液,使用塑料TPN袋。 使用全营养液可降低溶液的渗透压,和溶液中糖的浓度。可以做到糖和氨基酸同时滴注,避免氨基酸被作为热源分解。可以降低溶液被细菌污染的可能。 4、对免疫功能底下的病人使用“终端过滤器” 5、定时检测尿糖及尿量。
外科营养-肠外营养(PN) • 外科营养支持的并发症及防治 一、糖代谢紊乱 1、高糖高渗性非酮性昏迷: 2、低血糖症:多在停输TPN 15~3 0分钟出现。 二、必需脂肪酸缺乏症 三、高氨血症:与输入氨基酸有关。 四、电解质及酸碱紊乱
外科营养-肠外营养(PN) 五、微量元素缺乏 六、肝胆系统异常 七、肠道屏障受损
外科营养-肠内营养(EN) • 定义:经消化道进行营养支持的方法称为肠内营养。只要胃肠功能正常,或存在部分功能,均应尽量选用肠内营养支持。
外科营养-肠内营养(EN) • 肠内营养的优点 1、充分发挥消化系统功能。 2、改善和维持肠道粘膜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完 整性,防止肠道细菌移位和营养酶活性退化。 3、营养物吸收入肝,利于蛋白合成和代谢调节。 4、可制备不需消化而直接吸收的的要素饮食。 5、费用低廉、使用简单安全、易于管理和监护。
外科营养-肠内营养(EN) • 肠内营养制剂 1、自行配制的匀浆饮食和混合奶: 2、要素饮食:工业化生产的成品(商品) • 肠内营养的输入途径及输注方注 1、输入途径: (1)口服:味觉刺激唾液及消 化液分泌。 (2)鼻肠置管: (3)胃或空肠造瘘:
外科营养-肠内营养(EN) 2、输给方式: (1)分次投给:200ml次、6~8次/日。 (2)间歇滴注: 250~500ml/次、30ml/分、4~6次/日 (3)连续输注: 24h连续输注。 • 要素饮食的适应症 1、结肠手术或结肠镜检查:
外科营养-肠内营养(EN) 2、消化道疾病: (1)消化道外瘘: (2)短肠综合症: (3)炎性肠道疾病: 3、非消化道疾病: (1)胰腺疾病: (2)肿瘤病人放疗或化疗的辅助治疗: (3)围手术期的营养补充: (4)烧伤与创伤的高分解代谢状态者: (5)肝肾功能不全者:
外科营养-肠内营养(EN) • 肠内营养的并发症及防治 1、喂养管并发症:防止误入气管 2、误吸:胃内残留量>100~150ml时,应减慢 或停止输入。 3、腹泻和便秘:腹泻原因:营养液温度太低、饮食被污染、肠绒毛吸收力↓等 4、肠道习性改变:肠痉挛、腹胀、恶心、 呕吐。
外科营养-肠内营养(EN) 5、水电解质失衡:脱水、高钠、高氯、氮质血症。 6、血糖紊乱: 低血糖:长期要素饮食而突然停止者多见。 高血糖:老年或胰腺疾病者多见。
外科营养 • 外科营养支持的管理与监测 1、中心静脉插管监测 2、对导管有关感染的监测 3、输液系统的监护 4、代谢平衡的监测
外科营养 • 外科营养支持的原则 1、PN与EN之间优先选用EN。 2、PPN与 CPN之间优先选用 PPN。 3、EN不能满足营养需要时可用PN补充。 4、营养需要较高或需短期内改善用CPN。 5、需较长时间营养支持者应设法应用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