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 likes | 664 Views
乘數原理與加速原理. 乘數原理. 乘數原理. 提出者. 意義. 乘數作用過程. 公式推導. 結論. 例題練習. 乘數原理. 提出者. 凱因斯 ( John M.Keynes ). 為總體經濟學之父 著作 《 就業、利息與貨幣的一般理論 》 強調有效需求 主張政府主動干預 採取權衡性政策調節經濟. 圖片來源: 維基百科. 乘數原理. 乘數的意義. 自發性支出 的變動,會引起國民所得呈倍數變動,此倍數稱為乘數 ( multiplier). 數學式. 國民所得的增量( △ Y )和引起國民所得增量之自發性支出增量( △ AE )間的比率.
E N D
乘數原理與加速原理 乘數原理
乘數原理 提出者 意義 乘數作用過程 公式推導 結論 例題練習
乘數原理 • 提出者 凱因斯(John M.Keynes) • 為總體經濟學之父 • 著作《就業、利息與貨幣的一般理論》 • 強調有效需求 • 主張政府主動干預 • 採取權衡性政策調節經濟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乘數原理 • 乘數的意義 自發性支出的變動,會引起國民所得呈倍數變動,此倍數稱為乘數(multiplier) • 數學式 國民所得的增量(△Y)和引起國民所得增量之自發性支出增量(△AE)間的比率 乘數愈大,倍數愈大
乘數原理 • 以自發性投資支出為例: 投資乘數的意義 指投資增加一元所引起所得增加的倍數,該倍數愈大,所得增量愈大。
乘數原理 • 乘數原理的意義 上述因自發性需求變動,而使均衡所得呈倍數變動的原理,稱之。 註: 若自發性總支出減少,同樣也會發生乘數作用,使所得呈倍數減少。因此,經濟學家將乘數稱為一把「雙刃的劍」。
乘數作用過程 • 以自發性投資支出增加為例: ︵第1次增加 ︶ ︵第2次增加 ︶ ︵第3次增加 ︶ …… I Y C AE Y C Y 誘發性消費支出增加。因為此消費的增加為所得所誘發。 總合需求增加。 因民間消費支出為有效需求一部分。
乘數公式的推導 1 假設簡單凱因斯模型中: 故均衡所得
乘數公式的推導 2 若自發性投資增加△I,則投資函數變為: 故均衡所得則變動為
乘數公式的推導 3 兩種狀況下Y的變動量: 投資乘數(KI)
乘數公式的推導 • 整理後,會得到下列式子: • 同理,自發性消費支出的變動也會使所得 • 呈倍數變動,其公式如下:
乘數公式的結論 • 公式(1)
乘數公式的結論 1.投資每增加一元,所得即增加倍。 • 公式(1) • 以公式(1)為例: 2.乘數大小,主要決定於邊際消費傾向(MPC=b) 的大小,b愈大,乘數愈大;反之則愈小。 3.乘數為邊際儲蓄傾向(MPS)的倒數,MPS愈大,乘數愈小;反之則愈大。
邊際消費傾向(MPC) • 定義:每一定數量的收入增加便會帶動一固 • 定百分比的消費開支增加。 • 特性: • 一般而言,當可支配所得增加,個人的消費傾向應為遞減 • 因為消費更多相同的經濟物品組合,只會造成個人的邊際效用遞減,所以人們會保持原有的消費開支,份額逐漸下降 • 邊際消費傾向是一種支出比例的表達 • 邊際消費傾向+邊際儲蓄傾向=1
邊際儲蓄傾向(MPS) • 定義:可支配所得減去消費支出的餘額, • 也可理解為每一增加的收入,用於儲 • 蓄的比例 • 特性: • 邊際儲蓄傾向是一種儲蓄比例的表達 • 邊際消費傾向+邊際儲蓄傾向=1
例題練習 • 假設國民所得為600億元,消費400億元,若國民所得增加15億元,消費增加5億元,試求:邊際消費傾向(MPC)、邊際儲蓄傾向(MPS)與乘數(K)=? 例題 解答 解 答 MPC= MPS= 乘數(K)=MPS的倒數=
例題練習 • 假設國民所得為600億元,消費400億元,若國民所得增加15億元,消費增加5億元,試求:若自發性投資增加(△I)50億元,國民所得增加? 例題 解答 • 根據公式(1): • 國民所得增加75(億元)。 解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