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 likes | 219 Views
切线长定理. 知识目标: 1 、理解切线长定理,懂得定理的产生过程; 2 、会灵活运用切线长定理探究一些结论,并应 用定理解题。 能力目标: 探求问题,寻求结论 重点: 切线长定理的应用 难点: 定理的探求、延伸. 教 学 目 标. 一、做一做:. 画一个⊙ O ,在⊙ O 外取一点 P ,过点 P 画⊙ O 的两条切线 PA 、 PB ,. 定义:在经过圆外一点的圆的切线上, 这点和切点之间的线段的长,叫做这点到圆的切线长。. 观察所得的图形, 你会得到哪些结论?. A. PA=PB. 怎样证明?.
E N D
知识目标: 1、理解切线长定理,懂得定理的产生过程; 2、会灵活运用切线长定理探究一些结论,并应 用定理解题。 能力目标: 探求问题,寻求结论 重点: 切线长定理的应用 难点: 定理的探求、延伸 教 学 目 标
一、做一做: 画一个⊙O,在⊙O外取一点P,过点P画⊙O的两条切线 PA、PB, 定义:在经过圆外一点的圆的切线上, 这点和切点之间的线段的长,叫做这点到圆的切线长。 观察所得的图形, 你会得到哪些结论? A PA=PB 怎样证明? 由此还能得到哪些结论呢? B ∠APO=∠BPO
A B 切线长定理: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 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PA、PB是⊙O的切线,A、B为切点, ∴PA=PB,∠APO=∠BPO
定理的运用与研究: 如图,PA,PB是⊙O的两条切线, A,B为切点.直线OP交⊙O于点D,E, 交AP于C。 (1)写出图中所有的垂直关系; (2)写出图中所有的全等三角形; (3)写出图中所有的相似三角形; (4)写出图中所有的等腰三角形. (5)如果PA=4cm,PD=2cm, 求半径OA的长。
典型例题: 求证:圆的外切四边形的两组对边的和相等. 已知:四边形ABCD是⊙O的外切四边形, 切点分别是点P、L、M、N。 求证:AB+CD=AD+BC 证明:∵四边形ABCD是⊙O的外切四边形, 切点分别是点P、L、M、N。 ∴AL=AP, BL=BM, CN=CM,DN=DP ∴AL+BL+CN+DN=AP+BM+CM+DP 即 AB+CD=AD+BC
1、如图,已知⊙O的半径为3厘米,PO=6厘米,PA,PB分别切⊙O于A,B,则PA=,∠APB=_________。 1、如图,已知⊙O的半径为3厘米,PO=6厘米,PA,PB分别切⊙O于A,B,则PA=,∠APB=_________。 600 x z y 2、已知:在△ABC中,BC=14厘米,AC=9厘米,AB=13厘米, 它的内切圆分别和BC,AC,AB切于点D,E,F, 求AF,BD和CE的长. 提示:设AF=x,BD=y,CE=z
思考题: 以正方形ABCD的一边BC为直径的半圆上有一个东点K,过点K作 半圆的切线EF,EF分别交AB、CD于点E、F, 试问:四边形AEFD的周长是否会因K点的变动而变化?为什么?
小结: 切线长定理包含了证明线段相等和证明角相等的结论,因此为我们以后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或者是弧相等,甚至是垂直关系都提供了一个理论依据。 作业:书P118 A组 1(1) 2、 3 练习册P7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