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 likes | 548 Views
栾洪颖 — 古汉语介词 “以”.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掌握介词的用法,尤其掌握“以”的用法。 教学重点:介词“以”的用法。 教学难点:“以”字作介词和连词的区别。 教学手段:讲授、讨论及练习。 教学步骤和主要讲授内容:. (一)、 介词. 1 、定义: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的前面,合起来表示方向、对象等的词叫做介词。 2 、用法: ⑴介词不能单独使用。 ⑵介词常和名词或名词性词组结合使用。 ⑶介宾词组既可作状语,又可作补语。 ⑷介宾词组多表示时间、处所、目 的、方式、对象等意义。.
E N D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掌握介词的用法,尤其掌握“以”的用法。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掌握介词的用法,尤其掌握“以”的用法。 • 教学重点:介词“以”的用法。 • 教学难点:“以”字作介词和连词的区别。 • 教学手段:讲授、讨论及练习。 • 教学步骤和主要讲授内容:
1、定义: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的前面,合起来表示方向、对象等的词叫做介词。1、定义: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的前面,合起来表示方向、对象等的词叫做介词。 • 2、用法: ⑴介词不能单独使用。 ⑵介词常和名词或名词性词组结合使用。 ⑶介宾词组既可作状语,又可作补语。 ⑷介宾词组多表示时间、处所、目 的、方式、对象等意义。
3、古代汉语介词同现代汉语介词在用法上不同点:⑴介宾词组在古代汉语中主要作补语及状语,不作定语。 在现代汉语中主要作状语及补语,有时作定语。 例:(对朋友)的态度要真诚。⑵介词在古代汉语中的位置不固定,既可位于宾语前,也 可位于宾语后。在现代汉语中只能位于宾语前。⑶介词的宾语在古代汉语中常常省略,在现代汉语中不能省略。⑷介词在古代汉语中有时也可以省略,在现代汉语中不能省略。⑸翻译时,古代汉语中的一个介词,往往可以用几个或十几个现代汉语的介词对译,但这并不说明古代汉语的介词意义相当丰富,因为介词的意义是受上下文制约的,语译时需灵活掌握。古汉语中的介词有很多,本节主要介绍一下“以”的用法。
古汉语中的“以”常有三种用法:一是用作动词,二是用作介词,三是用作连词。“以”的本义是个动词。相当于“用”或“认为”。例如:“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论语·宪问》)。这里的“以”就是动词,它的前面有否定副词“不”修饰,后面又直接带了宾语“兵车”。由于语言的发展变化,“以”的动词意义逐渐弱化而增加介词和连词两种用法,其中又以介词的用法最为常见。本节就主要讲授“以”作虚词特别是作介词的用法。古汉语中的“以”常有三种用法:一是用作动词,二是用作介词,三是用作连词。“以”的本义是个动词。相当于“用”或“认为”。例如:“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论语·宪问》)。这里的“以”就是动词,它的前面有否定副词“不”修饰,后面又直接带了宾语“兵车”。由于语言的发展变化,“以”的动词意义逐渐弱化而增加介词和连词两种用法,其中又以介词的用法最为常见。本节就主要讲授“以”作虚词特别是作介词的用法。
1、“以”作介词的用法 • (1)、表示凭借,介绍出动作行为所依赖的工具、手段、前提,可以为“用”“拿”、“按照”、“根据”等。 • 例:A、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荀子·劝学》) • “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即“用羽毛来筑巢,用毛发编结它”。 其中,例A中“羽毛”“毛发”是具体事物,不论是具体的事物或抽象的事物,在这里一律叫做工具状语或工具补语。 • 此外“以”表凭借,有时也可用来指凭借、根据某种身分或情况。 • 如: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孟子以万乘之国梁惠王下》) • “以万乘之国”即“凭借着齐国这样拥有万辆兵车的实力”。
(2)引进动作行为连带的人,这是一种行为方式。这样的介词“以”在古人心中是与引进行为工具、手段相似的;不过我们今天多以“率领”一词来翻译它,这并不意味着这个“以”就是动词。这种“以”字结构只作状语。(2)引进动作行为连带的人,这是一种行为方式。这样的介词“以”在古人心中是与引进行为工具、手段相似的;不过我们今天多以“率领”一词来翻译它,这并不意味着这个“以”就是动词。这种“以”字结构只作状语。 例:A、宫之奇以其族行。(《左传·僖公五年》) “以其族行”即“率领他的族人离开了(虞国)”。
(3)介绍出行为动作的直接涉及的对象, 可以译为“把”。 例:A、陈予以时子之言告孟子。(《孟子·公孙丑下》) “以时子之言”即“把时子的话”。
(4)介词“以”用在时间名词的前面,介绍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相当于“于”。(4)介词“以”用在时间名词的前面,介绍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相当于“于”。 • 例:A、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 “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即“苏武在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5)介绍动作行为的原因、动机。可译为“因为”。(5)介绍动作行为的原因、动机。可译为“因为”。 • 例:A、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 “以言举人”即“因言举人”;“以人废言”即“因人废言”。 (6) 介绍论事的标准,译为“以……而论”。 • 例:以贤,则去疾不足:以顺,则公子见长。(《左传·宣公四年》) • 该句可译为“若论才能,那么去疾我才能不足;若论辈次,那么公子坚比我年长。”
小练: 指出下列以在句中的用法。 1、吴已破,灌夫以此名闻天下。(《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2、项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史记·项羽纪》) 3、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4、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郸。 (《史记·秦始皇本纪》) 5、魏其、武安皆以外戚重。
2、“以”的省略。 • 在文言文中介词“以”也常常可以省略。在译成现代汉语时,应把被省略的“以”字补译出来。 • 例:(1)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 [ ]八千岁为秋。(《庄子·北冥有鱼》) • 在这里省略了一个“以”,可以为“把”。 • (2)于髋髀之所,非[ ]斤则[ ]斧。(贾谊《治安策》) • 这里省略了两个“以”可译为“用”
3 “以”的宾语的省略。 • 文言文中的介词“以”的宾语常常可以省略,这个被省略的宾语是代词“之”。 • 例 :(1)今引未曾有之祸,以[ ]自誓于子路,子路安肯晓解而信之? • (王充《论衡·问孔》) • 该句译为“现在(孔子)引用不曾有过的灾祸,用[ 它 ]来向子路发誓,子路怎么能解除怀疑而相信孔子呢?”。 • (2)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 ]殷盛,国以[ ]富强。(李斯《谏逐客书》) • 该句译为“秦孝公用商鞅的新法,移风易俗,百姓因为[ 这个 ]殷实兴盛,国家因为[ 这个 ]富强了。 • 例(1)中省略的“以”的宾语是代词“之”,代上文的“崔膺”。例(2)中两个被省略的“以”的宾语都是代词“之”,代上文的“孝公用商鞅之法”。
4、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强调介词“以”的宾语,可以把宾语提到介词的前边。4、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强调介词“以”的宾语,可以把宾语提到介词的前边。 • 例:(1)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汗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 • 本句译为:“ 您如果用武力(威胁我们楚国)。那么,楚国拿方城山当作城墙,拿汗水当作护城河,(你们军队)纵然多,却没有用他们的地方。” • (2)清虚以自守,悲弱以自持。(《汉书·艺文志·诸子略》) • 本句译为:“靠清净无为自处,任悲下柔弱自居。” • (3)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史记·项羽本纪》) • (4)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 • 例(1)中的“方城”和“汉水”分别充当前后两个介词“以”的宾语,提到介词的前边有强调的作用。例(2)中的“清虚”和“卑弱”分别充当前后两个介词“以”的宾语,为了强调它们,便倒装在介词“以”的前面,而由“以清虚自守”变成“清虚以自守”,“以卑弱自持”变成“悲弱以自持”了。
5、“以”作介词和作连词的区别 • 一般说来“以”两种虚词用法的分辨还是比较容易的。“以”是介词,那么它后面总要有个名词或名词短语。构成介宾短语来修饰谓语。如“以”是连词,前后会有需要连接的动词或动词短语的出现。“以”也有难以分辨的情况,就是“以”是介词,而它的宾语承前省略了。就表面上看,它后面紧接着的是动词,而不是名词。遇到这种情况,只要仔细辨别“以”前面词语的词性,是否是动词。如果是,“以”就是连词;如果不是,“以”就是介词。在辨别的时候,先确定“以”的“用法”,然后再判断“意义”;根据“以”的位置、语法关系、语法作用,判断其是介词还是连词(用法),再根据语意的搭配关系判断其词汇意义。以下具体说一下如何判断:
(1)“以”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前,(1)“以”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前, • 并 从 语 法 关 系 上 看 ,“ 以 ” 后 面 名 词 性 词 语 作 了“以”的宾语,与“以”一起作状语或补语,这个“以”是介词,它的词汇意义大致有:靠、凭、按、照、根据、用、拿、因为、由于、把、同、和、从、由等意义。
(2)“以”处在词与词、短语与短语或句子与句子之间,不充当任何句子成分,只起连接作用,往往是连词;根据词、短语或句子之间的关系,大致的意义有地、以便、来、以致、并且、又、因为等意义,有时可不译,具体的用法和意义可作如下判断:(2)“以”处在词与词、短语与短语或句子与句子之间,不充当任何句子成分,只起连接作用,往往是连词;根据词、短语或句子之间的关系,大致的意义有地、以便、来、以致、并且、又、因为等意义,有时可不译,具体的用法和意义可作如下判断:
A、“以”用在两个动作之间,语义上表示后一动词是前一动词的目的或结果,这时“以”往往是目的连词,译为去、来、以便、以致、才等。例:①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中“以”用在“立”和“绝”之间是连词,可译为“来A、“以”用在两个动作之间,语义上表示后一动词是前一动词的目的或结果,这时“以”往往是目的连词,译为去、来、以便、以致、才等。例:①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中“以”用在“立”和“绝”之间是连词,可译为“来 • B、“以”处在状语和谓语之间,不充当句子成分,只表示修饰关系,则为连词,相当于“而”,有时译为“地”,也有时不译。例: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以”状语与谓语间,没能充当句子成分,只表示修饰关系,那么这个“以”是连词,译为“地”。
C、“以”处在两个形容词(形容词短语)之间或两个分句间,有时译为又、而且,有时不译,表示并列关系,即是并列连词。例:古之男子,责己也重以周。“以”连接“重”与“周”两个形容词,可译为“又”,则判断为并列连词。C、“以”处在两个形容词(形容词短语)之间或两个分句间,有时译为又、而且,有时不译,表示并列关系,即是并列连词。例:古之男子,责己也重以周。“以”连接“重”与“周”两个形容词,可译为“又”,则判断为并列连词。 • D、连接两个分句,并且“以”所在的分句是另一个分句的原因,以本身不充当任何句子成分,则是因果连词,译为因为、由于等。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吾两人在”是强秦不敢加兵的原因,因此,这个“以”是因果连词,译为“由于”。
E、连接两个表示起始的介词结构,也是连词,但一般情况下不译。如:观于《春秋》,自鲁隐公以至哀公凡二十二世。这个“以”在“自鲁隐公”与“至哀公”两个介词结构间,连词不译。E、连接两个表示起始的介词结构,也是连词,但一般情况下不译。如:观于《春秋》,自鲁隐公以至哀公凡二十二世。这个“以”在“自鲁隐公”与“至哀公”两个介词结构间,连词不译。
通过以上实例的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要准确地辨析虚词“以”是介词还是连词,首先判断“以”之后是否省略了成分,其次看紧承“以”后的名词、代词、名词短语是不是句子的主语,不是,而是“以”的宾语,与“以”构成的介宾短语又作句子的状语,那么“以”是介词;若“以”不与后面的词语发生语法关系,只起连接作用,则是连词;若判断“以”的词汇意义则需要看语境,词语的搭配或句子间的关系。由此可见,虚词考点,虽然题干有“意义”和“用法”两个方面的考查要求,但题眼基本都设在“用法”的异同上,解题进展到“用法”层次,正确答案就已豁然开朗了,无须再在表述不一的“意义”上耗时费神。先“用法”后“意义”去区分虚词“以”的意义和用法准确率高。通过以上实例的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要准确地辨析虚词“以”是介词还是连词,首先判断“以”之后是否省略了成分,其次看紧承“以”后的名词、代词、名词短语是不是句子的主语,不是,而是“以”的宾语,与“以”构成的介宾短语又作句子的状语,那么“以”是介词;若“以”不与后面的词语发生语法关系,只起连接作用,则是连词;若判断“以”的词汇意义则需要看语境,词语的搭配或句子间的关系。由此可见,虚词考点,虽然题干有“意义”和“用法”两个方面的考查要求,但题眼基本都设在“用法”的异同上,解题进展到“用法”层次,正确答案就已豁然开朗了,无须再在表述不一的“意义”上耗时费神。先“用法”后“意义”去区分虚词“以”的意义和用法准确率高。
综上所述,“以”在古代汉语中,就好像化学中活跃的分子,出现的频率很高。只要掌握了它虚词用法上的基本规律,我们就能以不变应万变,灵活全面地领会它的意义。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阅读理解古代汉语。综上所述,“以”在古代汉语中,就好像化学中活跃的分子,出现的频率很高。只要掌握了它虚词用法上的基本规律,我们就能以不变应万变,灵活全面地领会它的意义。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阅读理解古代汉语。
六、习题 说明下列句中“以”的词性,若是介词说明它在句中的作用: 1.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 2.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涉世家》
3.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4.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鸿门宴》5.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齐桓晋文之事》 6.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齐桓公伐楚》7.斧今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寡人之于国也》
本节参考书目: 唐瑞宗《古代汉语》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郭锡良、李玲朴《古代汉语》 李玲朴《古汉语集解》上海文艺出版社 荆贵生《古代汉语》 论文《“以”自虚词用法浅析》来自中国期刊网 论文《“以”的用法辨别》来自中国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