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8

栾洪颖 — 古汉语介词 “以”

栾洪颖 — 古汉语介词 “以”.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掌握介词的用法,尤其掌握“以”的用法。 教学重点:介词“以”的用法。 教学难点:“以”字作介词和连词的区别。 教学手段:讲授、讨论及练习。 教学步骤和主要讲授内容:. (一)、 介词. 1 、定义: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的前面,合起来表示方向、对象等的词叫做介词。 2 、用法: ⑴介词不能单独使用。 ⑵介词常和名词或名词性词组结合使用。 ⑶介宾词组既可作状语,又可作补语。 ⑷介宾词组多表示时间、处所、目 的、方式、对象等意义。.

jeslyn
Download Presentation

栾洪颖 — 古汉语介词 “以”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栾洪颖—古汉语介词 “以”

  2.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掌握介词的用法,尤其掌握“以”的用法。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掌握介词的用法,尤其掌握“以”的用法。 • 教学重点:介词“以”的用法。 • 教学难点:“以”字作介词和连词的区别。 • 教学手段:讲授、讨论及练习。 • 教学步骤和主要讲授内容:

  3. (一)、介词

  4. 1、定义: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的前面,合起来表示方向、对象等的词叫做介词。1、定义: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的前面,合起来表示方向、对象等的词叫做介词。 • 2、用法: ⑴介词不能单独使用。 ⑵介词常和名词或名词性词组结合使用。 ⑶介宾词组既可作状语,又可作补语。 ⑷介宾词组多表示时间、处所、目 的、方式、对象等意义。

  5. 3、古代汉语介词同现代汉语介词在用法上不同点:⑴介宾词组在古代汉语中主要作补语及状语,不作定语。 在现代汉语中主要作状语及补语,有时作定语。 例:(对朋友)的态度要真诚。⑵介词在古代汉语中的位置不固定,既可位于宾语前,也 可位于宾语后。在现代汉语中只能位于宾语前。⑶介词的宾语在古代汉语中常常省略,在现代汉语中不能省略。⑷介词在古代汉语中有时也可以省略,在现代汉语中不能省略。⑸翻译时,古代汉语中的一个介词,往往可以用几个或十几个现代汉语的介词对译,但这并不说明古代汉语的介词意义相当丰富,因为介词的意义是受上下文制约的,语译时需灵活掌握。古汉语中的介词有很多,本节主要介绍一下“以”的用法。

  6. (二)、“以”的用法

  7. 古汉语中的“以”常有三种用法:一是用作动词,二是用作介词,三是用作连词。“以”的本义是个动词。相当于“用”或“认为”。例如:“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论语·宪问》)。这里的“以”就是动词,它的前面有否定副词“不”修饰,后面又直接带了宾语“兵车”。由于语言的发展变化,“以”的动词意义逐渐弱化而增加介词和连词两种用法,其中又以介词的用法最为常见。本节就主要讲授“以”作虚词特别是作介词的用法。古汉语中的“以”常有三种用法:一是用作动词,二是用作介词,三是用作连词。“以”的本义是个动词。相当于“用”或“认为”。例如:“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论语·宪问》)。这里的“以”就是动词,它的前面有否定副词“不”修饰,后面又直接带了宾语“兵车”。由于语言的发展变化,“以”的动词意义逐渐弱化而增加介词和连词两种用法,其中又以介词的用法最为常见。本节就主要讲授“以”作虚词特别是作介词的用法。

  8. 1、“以”作介词的用法 • (1)、表示凭借,介绍出动作行为所依赖的工具、手段、前提,可以为“用”“拿”、“按照”、“根据”等。 • 例:A、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荀子·劝学》) • “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即“用羽毛来筑巢,用毛发编结它”。 其中,例A中“羽毛”“毛发”是具体事物,不论是具体的事物或抽象的事物,在这里一律叫做工具状语或工具补语。 • 此外“以”表凭借,有时也可用来指凭借、根据某种身分或情况。 • 如: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孟子以万乘之国梁惠王下》) • “以万乘之国”即“凭借着齐国这样拥有万辆兵车的实力”。

  9. (2)引进动作行为连带的人,这是一种行为方式。这样的介词“以”在古人心中是与引进行为工具、手段相似的;不过我们今天多以“率领”一词来翻译它,这并不意味着这个“以”就是动词。这种“以”字结构只作状语。(2)引进动作行为连带的人,这是一种行为方式。这样的介词“以”在古人心中是与引进行为工具、手段相似的;不过我们今天多以“率领”一词来翻译它,这并不意味着这个“以”就是动词。这种“以”字结构只作状语。 例:A、宫之奇以其族行。(《左传·僖公五年》) “以其族行”即“率领他的族人离开了(虞国)”。

  10. (3)介绍出行为动作的直接涉及的对象, 可以译为“把”。 例:A、陈予以时子之言告孟子。(《孟子·公孙丑下》) “以时子之言”即“把时子的话”。

  11. (4)介词“以”用在时间名词的前面,介绍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相当于“于”。(4)介词“以”用在时间名词的前面,介绍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相当于“于”。 • 例:A、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 “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即“苏武在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12. (5)介绍动作行为的原因、动机。可译为“因为”。(5)介绍动作行为的原因、动机。可译为“因为”。 • 例:A、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 “以言举人”即“因言举人”;“以人废言”即“因人废言”。 (6) 介绍论事的标准,译为“以……而论”。 • 例:以贤,则去疾不足:以顺,则公子见长。(《左传·宣公四年》) • 该句可译为“若论才能,那么去疾我才能不足;若论辈次,那么公子坚比我年长。”

  13. 口诀:凭借 率领 把 原因 (记) 于 标准

  14. 小练: 指出下列以在句中的用法。 1、吴已破,灌夫以此名闻天下。(《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2、项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史记·项羽纪》) 3、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4、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郸。 (《史记·秦始皇本纪》) 5、魏其、武安皆以外戚重。

  15. 2、“以”的省略。 • 在文言文中介词“以”也常常可以省略。在译成现代汉语时,应把被省略的“以”字补译出来。 • 例:(1)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 [ ]八千岁为秋。(《庄子·北冥有鱼》) • 在这里省略了一个“以”,可以为“把”。 • (2)于髋髀之所,非[ ]斤则[ ]斧。(贾谊《治安策》) • 这里省略了两个“以”可译为“用”

  16. 3 “以”的宾语的省略。 • 文言文中的介词“以”的宾语常常可以省略,这个被省略的宾语是代词“之”。 • 例 :(1)今引未曾有之祸,以[ ]自誓于子路,子路安肯晓解而信之? • (王充《论衡·问孔》) • 该句译为“现在(孔子)引用不曾有过的灾祸,用[ 它 ]来向子路发誓,子路怎么能解除怀疑而相信孔子呢?”。 • (2)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 ]殷盛,国以[ ]富强。(李斯《谏逐客书》) • 该句译为“秦孝公用商鞅的新法,移风易俗,百姓因为[ 这个 ]殷实兴盛,国家因为[ 这个 ]富强了。 • 例(1)中省略的“以”的宾语是代词“之”,代上文的“崔膺”。例(2)中两个被省略的“以”的宾语都是代词“之”,代上文的“孝公用商鞅之法”。

  17. 4、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强调介词“以”的宾语,可以把宾语提到介词的前边。4、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强调介词“以”的宾语,可以把宾语提到介词的前边。 • 例:(1)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汗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 • 本句译为:“ 您如果用武力(威胁我们楚国)。那么,楚国拿方城山当作城墙,拿汗水当作护城河,(你们军队)纵然多,却没有用他们的地方。” • (2)清虚以自守,悲弱以自持。(《汉书·艺文志·诸子略》) • 本句译为:“靠清净无为自处,任悲下柔弱自居。” • (3)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史记·项羽本纪》) • (4)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 • 例(1)中的“方城”和“汉水”分别充当前后两个介词“以”的宾语,提到介词的前边有强调的作用。例(2)中的“清虚”和“卑弱”分别充当前后两个介词“以”的宾语,为了强调它们,便倒装在介词“以”的前面,而由“以清虚自守”变成“清虚以自守”,“以卑弱自持”变成“悲弱以自持”了。

  18. 5、“以”作介词和作连词的区别 • 一般说来“以”两种虚词用法的分辨还是比较容易的。“以”是介词,那么它后面总要有个名词或名词短语。构成介宾短语来修饰谓语。如“以”是连词,前后会有需要连接的动词或动词短语的出现。“以”也有难以分辨的情况,就是“以”是介词,而它的宾语承前省略了。就表面上看,它后面紧接着的是动词,而不是名词。遇到这种情况,只要仔细辨别“以”前面词语的词性,是否是动词。如果是,“以”就是连词;如果不是,“以”就是介词。在辨别的时候,先确定“以”的“用法”,然后再判断“意义”;根据“以”的位置、语法关系、语法作用,判断其是介词还是连词(用法),再根据语意的搭配关系判断其词汇意义。以下具体说一下如何判断:

  19. (1)“以”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前,(1)“以”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前, • 并 从 语 法 关 系 上 看 ,“ 以 ” 后 面 名 词 性 词 语 作 了“以”的宾语,与“以”一起作状语或补语,这个“以”是介词,它的词汇意义大致有:靠、凭、按、照、根据、用、拿、因为、由于、把、同、和、从、由等意义。

  20. (2)“以”处在词与词、短语与短语或句子与句子之间,不充当任何句子成分,只起连接作用,往往是连词;根据词、短语或句子之间的关系,大致的意义有地、以便、来、以致、并且、又、因为等意义,有时可不译,具体的用法和意义可作如下判断:(2)“以”处在词与词、短语与短语或句子与句子之间,不充当任何句子成分,只起连接作用,往往是连词;根据词、短语或句子之间的关系,大致的意义有地、以便、来、以致、并且、又、因为等意义,有时可不译,具体的用法和意义可作如下判断:

  21. A、“以”用在两个动作之间,语义上表示后一动词是前一动词的目的或结果,这时“以”往往是目的连词,译为去、来、以便、以致、才等。例:①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中“以”用在“立”和“绝”之间是连词,可译为“来A、“以”用在两个动作之间,语义上表示后一动词是前一动词的目的或结果,这时“以”往往是目的连词,译为去、来、以便、以致、才等。例:①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中“以”用在“立”和“绝”之间是连词,可译为“来 • B、“以”处在状语和谓语之间,不充当句子成分,只表示修饰关系,则为连词,相当于“而”,有时译为“地”,也有时不译。例: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以”状语与谓语间,没能充当句子成分,只表示修饰关系,那么这个“以”是连词,译为“地”。

  22. C、“以”处在两个形容词(形容词短语)之间或两个分句间,有时译为又、而且,有时不译,表示并列关系,即是并列连词。例:古之男子,责己也重以周。“以”连接“重”与“周”两个形容词,可译为“又”,则判断为并列连词。C、“以”处在两个形容词(形容词短语)之间或两个分句间,有时译为又、而且,有时不译,表示并列关系,即是并列连词。例:古之男子,责己也重以周。“以”连接“重”与“周”两个形容词,可译为“又”,则判断为并列连词。 • D、连接两个分句,并且“以”所在的分句是另一个分句的原因,以本身不充当任何句子成分,则是因果连词,译为因为、由于等。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吾两人在”是强秦不敢加兵的原因,因此,这个“以”是因果连词,译为“由于”。

  23. E、连接两个表示起始的介词结构,也是连词,但一般情况下不译。如:观于《春秋》,自鲁隐公以至哀公凡二十二世。这个“以”在“自鲁隐公”与“至哀公”两个介词结构间,连词不译。E、连接两个表示起始的介词结构,也是连词,但一般情况下不译。如:观于《春秋》,自鲁隐公以至哀公凡二十二世。这个“以”在“自鲁隐公”与“至哀公”两个介词结构间,连词不译。

  24. 通过以上实例的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要准确地辨析虚词“以”是介词还是连词,首先判断“以”之后是否省略了成分,其次看紧承“以”后的名词、代词、名词短语是不是句子的主语,不是,而是“以”的宾语,与“以”构成的介宾短语又作句子的状语,那么“以”是介词;若“以”不与后面的词语发生语法关系,只起连接作用,则是连词;若判断“以”的词汇意义则需要看语境,词语的搭配或句子间的关系。由此可见,虚词考点,虽然题干有“意义”和“用法”两个方面的考查要求,但题眼基本都设在“用法”的异同上,解题进展到“用法”层次,正确答案就已豁然开朗了,无须再在表述不一的“意义”上耗时费神。先“用法”后“意义”去区分虚词“以”的意义和用法准确率高。通过以上实例的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要准确地辨析虚词“以”是介词还是连词,首先判断“以”之后是否省略了成分,其次看紧承“以”后的名词、代词、名词短语是不是句子的主语,不是,而是“以”的宾语,与“以”构成的介宾短语又作句子的状语,那么“以”是介词;若“以”不与后面的词语发生语法关系,只起连接作用,则是连词;若判断“以”的词汇意义则需要看语境,词语的搭配或句子间的关系。由此可见,虚词考点,虽然题干有“意义”和“用法”两个方面的考查要求,但题眼基本都设在“用法”的异同上,解题进展到“用法”层次,正确答案就已豁然开朗了,无须再在表述不一的“意义”上耗时费神。先“用法”后“意义”去区分虚词“以”的意义和用法准确率高。

  25. 综上所述,“以”在古代汉语中,就好像化学中活跃的分子,出现的频率很高。只要掌握了它虚词用法上的基本规律,我们就能以不变应万变,灵活全面地领会它的意义。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阅读理解古代汉语。综上所述,“以”在古代汉语中,就好像化学中活跃的分子,出现的频率很高。只要掌握了它虚词用法上的基本规律,我们就能以不变应万变,灵活全面地领会它的意义。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阅读理解古代汉语。

  26. 六、习题 说明下列句中“以”的词性,若是介词说明它在句中的作用: 1.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 2.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涉世家》

  27. 3.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4.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鸿门宴》5.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齐桓晋文之事》 6.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齐桓公伐楚》7.斧今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寡人之于国也》

  28. 本节参考书目: 唐瑞宗《古代汉语》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郭锡良、李玲朴《古代汉语》 李玲朴《古汉语集解》上海文艺出版社 荆贵生《古代汉语》 论文《“以”自虚词用法浅析》来自中国期刊网 论文《“以”的用法辨别》来自中国期刊网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