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likes | 234 Views
黎族. 製作者 : 吳滿、陳雙. 黎族簡介. 名稱 : 有 美孚、杞、 孝、岐、本地、賽 等 ., 語言 : 使用黎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黎語支 居住的地區不同,其方言也各異。由於與漢族來往密切,所以很多人通曉漢語。 1957 年創制了拉丁字母拼音文字方案。 人口 : 江西黎族約有 301 人 ( 主要分佈在蓮花縣 ) ,於清代自海南島遷移而來。海南人口約 110 萬人 (1990)
E N D
黎族 製作者:吳滿、陳雙
黎族簡介 名稱:有美孚、杞、孝、岐、本地、賽 等., 語言:使用黎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黎語支居住的地區不同,其方言也各異。由於與漢族來往密切,所以很多人通曉漢語。1957年創制了拉丁字母拼音文字方案。 人口:江西黎族約有301人(主要分佈在蓮花縣),於清代自海南島遷移而來。海南人口約110萬人(1990) 社會:在新中國成立前,基本上處於封建地主經濟發展階段,居住在保亭、樂東、白沙三縣交界五指山腹地的一萬多黎族還保留著原始家族公社殘餘的“合畝制”。黎族人民具有反帝反封建的光榮革命傳統,特別是從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起,與漢、苗族人民一起進行革命鬥爭,黎族聚居的五指山區是海南島的主要革命根據地。 信仰:黎族對“萬物有靈”的迷信很重。以前黎族人信仰原始宗教,近代少數人信仰基督教。靠近漢族的地區受道教影響,在樂東番陽地區,村內有教堂。
海南島 • 海南島的長軸爲北東南西走向,長約300公里,短軸寬約180公里,表面形態如同雪梨一般,面積約34000平方公里,海岸線長1618公里。海南島是中國大陸島中的第二大島, 與華南大陸有著不可分割的“母子關係”和相同的地質構造,是地殼上升爾後又發生斷陷形成的島嶼。早古生代時(距今5.7億年前-4.4億年前),雷州半島與海南島地區是一個沈降帶。加裏東造山運動使雷瓊地區上升成陸,形成以北東方向爲主的一系列斷裂褶皺帶,使早古生代沈積的地層發生了質變。到晚古生代(距今4.4億年前-2.3億年前),海南島陸塊相對穩定。但印支運動又促使岩漿活動強烈,形成現在海南島廣泛分佈的花崗岩體,構成了穹窿山地,也築成了海南島的基礎。後來的燕山運動和喜馬拉雅運動又使這個花崗岩穹窿發生強烈的斷裂,形成幾條大的東西向斷裂帶,其中文教至王五大斷裂帶既寬又深,使斷裂以南大約三分之二的區域擡升,稱爲海南構造隆起,且1億多年以來一直在上升;斷裂以北發生下陷,稱爲雷瓊凹陷。
黎族飲食 • 黎族多居山林,山上的山鼠,田裏的田鼠,樹上的松鼠,都是黎家的美食。 • 在野外捕鼠,以篝火燒毛刮凈,帶回除去內臟,或烤或煮,並用少許鹽巴和辣椒調味。 • 黎族腌泡酸菜,先將野菜洗凈加上畜骨或獸骨,拌入適量生鹽,密封於壇中發酵。這種酸菜黎語叫“南沙”,酸味濃烈,消暑開胃,是黎族人民一年四季不可缺少的菜肴。 • 黎族婦女自古就有嚼食檳榔的愛好。她們把檳榔切成片,連核一起生嚼。幹吃檳榔是煮熟晾幹,吃時切成小片,加上蚌灰與石灰拌的漿,包在“扶留葉”(俗稱“萎”)裏慢慢咀嚼,細啖其餘汁,愈嚼愈香,津津有味,直至臉頰潮紅。嚼食檳榔有解胸悶,下水腫,除瘴氣的功效,所以檳榔果被黎族視為吉祥物和男女青年定情的信物。 • 最使旅遊者感興趣的是親自燒制竹筒飯。在黎族姑娘的熱情指點下,先砍一節較粗的嫩竹,裝入當地特產的香糯米和適量的水,或者再拌入獵獲物的瘦肉塊及鹽,架於火堆上熏烤。水沸後,以樹葉或木塞封頂口,隨時轉動竹筒,使其受熱均勻,待飯香溢出,取下稍候,以刀剖筒,便可食用。
黎族衣飾 • 黎族服裝一般都用自織自染的土布製作,由於地處亞熱帶和熱帶,長夏無冬,其服裝無嚴格的氣節之分。男女大都穿無領對襟上衣和長褲,纏頭巾插雉翎,婦女穿圓領對襟的貫頭式上衣,下著筒裙。 黎族婦女擅長紡織生產,戰國時代他們就懂得利用棉花紡紗織成有紋彩的貢品﹐稱為“織貝”。到了宋代,黎族的紡織業尤其是棉紡織技術就優於中原。他們利用軋花機、彈棉機、腳踏紡車、擷染架等紡織工具,織出色彩斑斕的黎錦、黎單、黎幕、崖州被、筒裙、花帶、花頭巾等衣物。這些紡織質地細膩,色澤艷麗,被列為朝廷貢品。 黎族婦女服飾的圖案花紋中最多見的是人紋和人祖紋,其周圍的花草像徵著部落的繁衍,兩邊的神臺和佈滿的獸足印紋,像徵著祭祖習俗及世代狩獵的生活。這種以祖先崇拜的祭祖圖案,反映了黎族人民對祖先的崇敬的審美心理。他們運用直線、平行線、方形、三角形、菱形等幾何形紋飾,把人、龍、馬、鹿、斑鳩、蛙、蛇、籐果、花草等上百種動、植物圖案,抽像地在服飾上表現出來。姑娘們在出嫁前,必須親手織出最精美的服飾做為新娘禮服,以示他們的聰明智慧和勤勞本質,寄托她們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黎族節慶 • 三月三又稱受情節,黎語稱”孚念孚”。每年農曆三月初三舉行。 黎族地區過三月三,是祭拜黎族的祖先,並祈祝他們的農作、狩獵豐收。傳說,遠古時代,聚居在昌化江畔的 黎族遭受一次特大洪災,淹沒了高山和村寨,人死獸亡,只剩下一對戀人,他倆坐在一個大葫蘆瓢裏,漂流到 燕窩嶺邊。三月初三這天,大水已退,兩人海誓山盟,結為夫妻。婚後,他們在燕窩嶺上紡紗織布,生兒育女 ,開荒種田,挖塘養魚,為黎族人民繁衍了後代。人們為了紀念他們的祖先,每年農曆三月初三,都集合在昌 化江畔對歌,播種愛情,代代沿襲,成為節日。 節日這天,黎族村寨的男女老少帶著粽子和糕點,從四面八方山鄉來到燕窩嶺一帶。白天,小夥子們打魚,姑 娘們煮飯、烤魚,然後將祭品放到有天妃和觀音化石的岩洞口,祭拜祖先。同時, 青年男子背槍荷箭到深山密林去找獵,把獵物獻給心愛的姑娘。當夜晚來臨, 河岸邊燃起熊熊篝火,姑娘們身著艷麗的七彩衣裙,手戴各式鐲頭,小夥子腰扎 紅巾、手執花傘,開始歡慶活動。人們對歌、摔跤、拔河、射擊、有的還盪鞦千 。在節奏明快的樂曲聲中,黎族青年們翩翩起舞,跳起了打柴舞,打獵舞。歌聲 此起彼伏,通宵達旦,男女青年各坐一邊,互相傾訴愛慕之情,如果雙方感情融 洽,就相互贈送信物。姑娘們將親手編織的七彩腰帶係在小夥子腰間,小夥子則 把耳鈴穿在姑娘的耳朵上,或把鹿骨做的發釵插在阿妹的發髻上,相約來年的 三月三再相會。
黎族婚俗 • 在海南島黎族地區﹐生下女孩子,便在門口栽下一株檳榔﹔姑娘出嫁﹐這株檳榔也隨著挖出﹐移植到男家﹔這個婦女死後﹐樹也隨之砍掉。其寓意是﹕希望女子象檳榔一樣高尚﹑正直﹑不二心。在這一帶,男人爬檳榔樹,或在樹下小便﹐都被認為是不尊重婦女的行為。五指山地區的黎族群眾﹐過去往往把檳榔作為男女定婚的禮品。男子求婚時﹐在盒子里裝上檳榔送與女方﹐女方父母若是開盒揀出一枚﹐便是應允。所以,女子定親,也有“吃某某檳榔”的說法。今天,雖然廢除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一些男女青年自由戀愛時﹐仍有以檳榔為信物相贈的。一首情歌唱得好﹕“檳榔結果蒂連蒂,送枚檳榔表心意……。"黎族未婚的青年男女相識之後﹐就會雙雙到少女們的專門住所去唱歌﹐少女如果喜歡某一小伙子﹐則和他唱答。經過一段時間的往來﹐彼此如是情深意篤﹐姑娘就會送給小伙子繡有鮮花和蝴蝶的腰帶。小伙子接受姑娘的信物之後﹐就要在姑娘的左手臂上咬出兩排深深的牙齒印。姑娘被咬之後﹐心里十分高興。黎族認為﹐小伙子咬姑娘的手臂﹐是表明小伙子對姑娘的愛﹐咬出的牙印越深表示愛得越深。
黎族歌曲 • 聰慧機智的黎族人非常酷愛音樂,滿山遍野的樹枝樹葉也成了他們的樂器。勞作主餘,聚集一處,摘片樹葉便能吹出美妙的樂曲,和著舞蹈的節奏,其樂融融。山蘭稻成熟之時,他們在山蘭園中建起茅寮,砍原木二截懸挂,一根為“叮”音,一根為“咚”音,成了叮咚樂器。敲叮咚。時而明快活潑,如山溪水淙淙,時而急促,如狂風撼山林。夜闌人靜之時,在“隆閨”中,心靈手巧的黎族少女,持一竹簫吹起了美妙動聽的鼻簫,向小夥子傾訴衷腸而每逢慶豐收、賀新婚、遷新居、祭祖先時,人們敲起銅鑼,擊響黎鼓,跳起“招福舞”和“平安舞”,鼓聲點點,憾人心魂。 • 黎族的樂器均就地取材,除以上列舉的,還有口弓,黎語稱“改”,鼻簫是女子向心上人傾訴衷腸所用,而黎族小夥子則常常彈口弓向心愛的姑娘傾吐愛情。洞簫,為竹制吹奏樂器,僅鋼筆長短。閒時,小夥子會拿出洞簫吹上一曲,自得其樂。“利咧”,黎語叫“德壘”,也是黎族富有特色的樂器,黎族男子有時上山打柴或看守山蘭稻,寂寞時,摸出“利咧”,一曲既盡,心情已舒暢。
黎族舞蹈 • 黎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無論是結婚、建房、歡度佳節,農閒娛樂或是進行宗教活動。黎族人民往往少不了用舞蹈來表達他們心中的喜怒哀樂。這些舞蹈常常從勞動生活中得來,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如《竹桿舞》、《舂米舞》、《戔鈴雙刀舞》、《打碗舞》,《鑼鼓舞》等,還有些是宗教活動中的舞蹈.如《年舞》、《招福舞》、《捉鬼舞》、《跳娘舞》等。《舂米舞》是由黎族婦女在舂米活動中演變出來的。她們手持木杵舂米,木杵撞擊著臼沿,發出有節奏的響聲,“咕一叱,咕叱,咕叱,咕咕叱!咕咕叱!咕咕叱,”身體隨著節奏擺動,形成優美舞姿,表現了黎族女子勤勞、溫順和柔韌的性格。《打柴舞》更是別具特色。每當黎族的三月三,或是慶豐收時,人們便聚會於曬谷場或山坡的地坪上,分成兩隊,一隊持竿打柴,有坐、蹲、站三種,一隊跳竹竿,持竿一隊把竹竿有節奏地打擊,跳舞者在竹竿分合的瞬間,敏捷地跳躍,並瀟灑自如地作出各種優美的動作。當一對對舞者靈巧地跳出竹竿時,持竿者會高聲地呼唱出“嘿!呵嘿!”場面極是豪邁灑脫,氣氛熱烈。 • 黎族舞蹈歷史悠久,曾被謫貶至海南的宋代大文豪蘇東坡就寫詩形容過黎族的舞蹈“彎舞與黎歌,餘音猶杳杳。”
資料來源 • http://home.pchome.com.tw/good/fang600213/box.htm • http://www.jxinvest.gov.cn:82/gate/big5/www.jxmzj.gov.cn:8081/info/pic_data/worknews_detail.jsp?worknews_id=86 • http://www.sinica.edu.tw/~tdbproj/dict/htm/fulu/min408.htm • http://home.pchome.com.tw/school/michael104/BGM/ethnomath.htm • http://www.ubbinfo.com/print/print.php?cat=WalkKnowledge&id=5748 • http://nerc1.ckjhs.tyc.edu.tw/10121605b.htm • http://big5.huaxia.com/zt/2002-37/qtzmd_zt14.htm • http://big5.huaxia.com/wh/zsc/2005/00307448.html • http://big5.huaxia.com/qtzmd/00256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