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0 likes | 670 Views
第二章 識別碼. 教學目標. 透過本章節,可以對條碼有清楚的認識,以及使用識別碼具有的優勢 瞭解識別碼裡面應該包含哪些資訊、可以應用的範圍有哪些 認識條碼工業標準與條碼種類 透過一維條碼與二維條碼比較,明白兩者的優缺點 最後介紹有別於一般條碼的產品電子碼其編碼特性與結構. 大綱 1/2. 為何要有識別碼? 何謂條碼 ? 條碼定義 條碼歷史 條碼特性 使用條碼的優點 條碼的應用 商店常見條碼系統. 工業標準 與組織 常見工業標準與組織 UCC IANA EAN.UCC GS1. 大綱 2/2. 一維條碼 一維條碼簡介 一維條碼基本架構
E N D
教學目標 • 透過本章節,可以對條碼有清楚的認識,以及使用識別碼具有的優勢 • 瞭解識別碼裡面應該包含哪些資訊、可以應用的範圍有哪些 • 認識條碼工業標準與條碼種類 • 透過一維條碼與二維條碼比較,明白兩者的優缺點 • 最後介紹有別於一般條碼的產品電子碼其編碼特性與結構
大綱 1/2 • 為何要有識別碼? • 何謂條碼? • 條碼定義 • 條碼歷史 • 條碼特性 • 使用條碼的優點 • 條碼的應用 • 商店常見條碼系統 • 工業標準與組織 • 常見工業標準與組織 • UCC • IANA • EAN.UCC • GS1
大綱 2/2 • 一維條碼 • 一維條碼簡介 • 一維條碼基本架構 • UPC系列 • EAN系列 • GS1系列 • 其他一維條碼 • 二維條碼 • 一維條碼的限制 • 二維條碼簡介 • 二維條碼特性 • 二維條碼應用 • 常見二維條碼種類 • 一維條碼與二維條碼的比較 • 產品電子碼 • EPC簡介 • EPC編碼結構 • EPC編碼特性 • EPC碼與條碼 • 小結
為何要有識別碼? • 有利於以電腦進行自動識別 • 可儲存物品的相關資訊 • 有利於不同廠商之間分享物品資訊 • 實現全球供應鏈上、下游廠商間物品資訊的流通
何謂條碼 • 條碼定義 • 條碼歷史 • 條碼特性 • 使用條碼的優點 • 條碼的應用 • 商店常見條碼系統
工業標準與組織 • 常見工業標準與組織 • UCC • IANA • EAN.UCC • GS1
一維條碼 • 一維條碼簡介 • 一維條碼基本架構 • UPC系列 • EAN系列 • GS1系列 • 其他一維條碼
常見一維條碼種類 • Code 39 • Extended Code 39 • Code 128 Character Set A • Code 128 Character Set B • GS1-128 (UCC/EAN-128) • UPC-A • UPC-E • EAN-8 • EAN-13 • EAN-14 • Interleaved 2 of 5 • Codabar • Industrial 2 of 5 • Code 11 • Code 93 • RSS-14 • MSI Plessey • POSTNET • PLANET • MICR E13B • MICR CMC7 • OCRa / OCRb • ISBN與ISSN
UPC-A • 應用:美國市場
UPC-E • 應用:較小包裝的產品上
EAN系列 • EAN-13: • 應用於零售包裝(供零售賣場 P.O.S. 系統掃描結帳的包裝) • EAN-8 • 應用於印刷面積小的零售包裝(無法印貼EAN-13的零售包裝) • EAN-14 • 應用於非零售包裝(倉儲、運送的包裝) • EAN-128 • 主要用於非零售包裝 • EAN碼結構 • EAN前置碼 • 廠商號碼 • 品項號碼 • 檢查碼
EAN-8 • 應用:小包裝的產品
GS1系列 • GS1-128 • ITF-14 • GS1 DataBar
GS1-128 • 應用:非零售包裝
GS1 DataBar • 應用:全球不經過銷售時點系統的健保品項
其他一維條碼 • 國際標準書號(International Standard Book Number, ISBN) • 國際標準期刊號(International Standard Serial Number, ISSN)
一維條碼的限制 • 僅能標識商品,而不能描述商品 • 依賴電腦網路和資料庫 • 最大資料長度通常不超過15個字元 • 垂直方向不攜帶資料,資料密度偏低 • 一維條碼局部損壞無法正確辨識
二維條碼簡介 • 1980年代晚期逐漸被重視,1990年代初期逐漸被使用 • 二維條碼的長度、寬度均記載著數據 • 不一定需要搭配AIS資料庫 • 本身可記載的資料量大 • 具備錯誤修正(Error Correction)功能 • 在高科技行業、儲存運輸業、批發零售業等需要對物品進行廉價快捷的標示訊息的行業用途廣泛 • 堆疊式二維條碼 • 矩陣式二維條碼
二維條碼特性 • 資料儲存量大 • 資訊隨著產品走 • 可以傳真影印 • 錯誤修正能力高 • 可提高資料密度 • 保密性高、追蹤性高 • 備援性大、成本便宜
二維條碼應用 1/2 • 表單應用 • 保密應用 • 追蹤應用 • 證照應用 • 盤點應用 • 備援應用
常見二維條碼種類 • GS1 DataMatrix • PDF417 • PDF為可攜性資料檔 (Portable Data File) 之縮寫 • MaxiCode • QR碼 (QR Code) • QR為快速回應 (Quick Response) 之縮寫
GS1 DataMatrix • 最省空間的二維條碼 • 應用:印刷電路板、IC元件或零件
PDF417 • 美國國防部最常用的二維條碼
PDF417特性 • 可編碼字元集 • 連續型,多層 • 字元自我檢查 • 尺寸可變 • 讀碼方式 • 錯誤修正字碼數 • 最大資料容量 • 具有錯誤復原能力(如圖)
PDF417應用 • 證件資料的自動輸入,防止證件的偽造 • 美國、加拿大、紐西蘭的交通部門的執照年審、車輛違規登記、罰款及定期檢驗上 • 美國的身分證、駕照、軍人證 • 墨西哥之報關單據與證件 • 台灣應用於綜合所得稅的報稅方式之一
MaxiCode • 1992年UPS快遞所開發 • 中等容量、尺寸固定 • 應用於信件包裹快速分類、追蹤作業 • 矩陣式二維條碼 • 照相掃描槍作讀取
MaxiCode結構 • 資料欄位 • 主要訊息 (Primary Messages) • 次要訊息 (Secondary Messages) • 模式 • MaxiCode共有7種模式(模式0至模式6),但其中有2個模式(模式0、模式1)已作廢
MaxiCode特性 • 外形近乎正方形 • 符號中央為同心圓 • 可從任意方向快速掃描 • 符號大小固定 • 定位圖形 • 錯誤修正能力 • 解碼速度快 MaxiCode外觀與中心放大圖 MaxiCode的符號排列方式
QR碼 • 1994年由日本Denso-Wave公司發明 • 最常見於日本 • QR為快速回應 (Quick Response) 之縮寫 • 日本QR碼的標準 • 「微型QR碼 (Micro QR Code)」
QR碼應用 • PCCW mobile • 香港的行動電話公司利用QR碼結合多媒體簡訊 (MMS) • Emome • 中華電信為台灣最早應用QR碼作為介面的電信公司之一 • 追蹤零件 • 存貨管理 • J-PHONE • 日本發展QR碼讀取功能的行動電話 • 減少在手機上輸入文字 • 儲存商店地址及網址 • 名片上加入QR碼
一維條碼與二維條碼的比較 • 一維條碼 • 資料長度不超過15個字元 • 存放關鍵值為主,無法對產品進行描述 • 條碼污損後可讀性差 • 安全性較低 • 二維條碼 • 儲存量大 • 存放物品的詳細資訊 • 條碼污損程度高達50%,仍能解讀出原資料 • 傳真影印後仍可使用 • 安全性佳
產品電子碼 • EPC簡介 • EPC編碼結構 • EPC編碼特性 • EPC碼與條碼
圖 2.29 EPC編碼結構例圖a 圖 2.30 EPC編碼結構例圖b
小結 • 瞭解識別碼的意義與用途 • 清楚常見的條碼工業標準與條碼種類 • 一維條碼與二維條碼認識與比較 • 條碼與EPC並行,互為備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