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 likes | 403 Views
积极应对挑战,推动火电产业可持续发展. 董凤亮. 我的发言主要有三部分: 1 、华电莱州项目基本竞争性要素介绍 2 、当前火电产业面临的挑战 3 、积极应对挑战,推动火电产业可持续发展. 1 、华电莱州项目基本竞争性要素介绍 莱州一期工程建设两台 1000MW 级国产超超临界高效燃煤机组,配套建设 2×3.5 万吨级通用泊位,两台机组分别于 2012 年 11 月 4 日和 12 月 6 日投产发电, 2 号机组成为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发电装机突破 1 亿千瓦的标志性机组。自项目投产以来,机组运行稳定,各项指标优良。.
E N D
我的发言主要有三部分: 1、华电莱州项目基本竞争性要素介绍 2、当前火电产业面临的挑战 3、积极应对挑战,推动火电产业可持续发展
1、华电莱州项目基本竞争性要素介绍 莱州一期工程建设两台1000MW级国产超超临界高效燃煤机组,配套建设2×3.5万吨级通用泊位,两台机组分别于2012年11月4日和12月6日投产发电,2号机组成为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发电装机突破1亿千瓦的标志性机组。自项目投产以来,机组运行稳定,各项指标优良。
莱州项目是集团公司转方式、调结构的重点项目之一,是集团公司首家以百万机组起步的发电企业,其基本竞争要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莱州项目是集团公司转方式、调结构的重点项目之一,是集团公司首家以百万机组起步的发电企业,其基本竞争要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电网位置优越,为莱州项目提供了健康的电力市场 1.2、环保性能突出,为莱州项目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1.3、注重科技创新,奠定了莱州项目竞争的坚实基础。 1.4、电港一体、融合发展,提升了莱州项目的竞争优势。 1.5、黄蓝战略的全面实施,为莱州项目提供了广阔的发展舞台
1.1、电网位置优越,为莱州项目提供了健康的电力市场。莱州项目地处经济发达、电力需求旺盛的胶东地区,位于山东省负荷中心区域。据统计,2012年,青岛、烟台、潍坊三市去年的社会用电量达到了955亿千瓦时,占山东省社会用电量的25.2%。莱州项目位于山东“五横四纵”骨干输电网架的突出位置,对山东电网500kV北线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2013年机组利用小时数有望达到6000小时以上。1.1、电网位置优越,为莱州项目提供了健康的电力市场。莱州项目地处经济发达、电力需求旺盛的胶东地区,位于山东省负荷中心区域。据统计,2012年,青岛、烟台、潍坊三市去年的社会用电量达到了955亿千瓦时,占山东省社会用电量的25.2%。莱州项目位于山东“五横四纵”骨干输电网架的突出位置,对山东电网500kV北线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2013年机组利用小时数有望达到6000小时以上。
1.2、环保性能突出,为莱州项目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莱州项目在论证建设过程中,注重及时把握国家环保政策的调整,不断完善环保方案。该项目选址为海边滩涂,完全不占用耕地;采用海水淡化和城市中水,完全不占用当地淡水资源;脱硫、除尘均满足GB13223最新环保要求,粉煤灰、灰渣、脱硫石膏100%综合利用。为减缓电厂排水对海床的冲刷,莱州公司在循环水排水口装设了两台670kW水轮发电机组,最大限度的实现了环保和能源的综合利用。1.2、环保性能突出,为莱州项目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莱州项目在论证建设过程中,注重及时把握国家环保政策的调整,不断完善环保方案。该项目选址为海边滩涂,完全不占用耕地;采用海水淡化和城市中水,完全不占用当地淡水资源;脱硫、除尘均满足GB13223最新环保要求,粉煤灰、灰渣、脱硫石膏100%综合利用。为减缓电厂排水对海床的冲刷,莱州公司在循环水排水口装设了两台670kW水轮发电机组,最大限度的实现了环保和能源的综合利用。 海水淡化 循环水尾能发电 圆形封闭煤场
1.3、注重科技创新,奠定了莱州项目竞争的坚实基础。在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下,莱州项目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开展了50多项设计优化,建设了全国首家全寿期三维数字化电厂。通过持续开展科技创新,实现了机组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莱州项目实际运行的综合供电煤耗为286克/千瓦时,发电厂用电率3.6%。两台百万机组年内等效可用系数达到100%,2号机组实现了168不停机直接进入商业运营,已连续运行116天,创国内百万机组最好水平。1.3、注重科技创新,奠定了莱州项目竞争的坚实基础。在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下,莱州项目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开展了50多项设计优化,建设了全国首家全寿期三维数字化电厂。通过持续开展科技创新,实现了机组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莱州项目实际运行的综合供电煤耗为286克/千瓦时,发电厂用电率3.6%。两台百万机组年内等效可用系数达到100%,2号机组实现了168不停机直接进入商业运营,已连续运行116天,创国内百万机组最好水平。 三维数字化电厂模型 莱州电厂实景
1.4、电港一体、融合发展,提升了莱州项目的竞争优势。莱州地处山东北部海岸线,与环渤海煤炭下水点遥相呼应。莱州公司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推动电港一体化发展,码头泊位开港实现了与电厂投产同步,为拓宽进煤渠道、保障煤炭供应、优化进煤结构、降低燃料成本创造了良好条件,成为莱州项目最大的竞争优势。1.4、电港一体、融合发展,提升了莱州项目的竞争优势。莱州地处山东北部海岸线,与环渤海煤炭下水点遥相呼应。莱州公司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推动电港一体化发展,码头泊位开港实现了与电厂投产同步,为拓宽进煤渠道、保障煤炭供应、优化进煤结构、降低燃料成本创造了良好条件,成为莱州项目最大的竞争优势。 华电莱州码头项目
1.5、黄蓝战略的全面实施,为莱州项目提供了广阔的发展舞台。国家实施的“黄蓝”两大战略为莱州项目的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我们将遵循更科学、更环保、更高效的原则,推动莱州项目持续发展,提升规模优势。近年来,莱州公司坚持“电港一体、产业融合、集约发展”的总体思路,在推进火电、港口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风电产业,截至目前,已核准和纳入国家拟核准计划的风电项目已达到28.5万千瓦,已投产风电8.85万千瓦,形成了火电、风电、港口三大产业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1.5、黄蓝战略的全面实施,为莱州项目提供了广阔的发展舞台。国家实施的“黄蓝”两大战略为莱州项目的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我们将遵循更科学、更环保、更高效的原则,推动莱州项目持续发展,提升规模优势。近年来,莱州公司坚持“电港一体、产业融合、集约发展”的总体思路,在推进火电、港口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风电产业,截至目前,已核准和纳入国家拟核准计划的风电项目已达到28.5万千瓦,已投产风电8.85万千瓦,形成了火电、风电、港口三大产业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 莱州火电项目规划容量8×1000MW 华电莱州虎头崖风场效果图
2、当前火电产业面临的挑战 从2002年电力体制改革以来,电力装机规模、发电量和机组装备水平大幅提升。截至2012年底,我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1.45亿千瓦,同比增长7.8%。其中,常规水电22859万千瓦,占总容量的20.0%;抽水蓄能2031万千瓦,占总容量的1.8%;煤电75811万千瓦,占总容量的67.6%;气电3827万千瓦,占总容量的3.3%;核电1257万千瓦,占总容量的1.1%;风电6083万千瓦,占总容量的5.3%;太阳能328万千瓦,占总容量的0.3%。
从发电行业的发展趋势和现状看呈现出三个方面的鲜明特点:从发电行业的发展趋势和现状看呈现出三个方面的鲜明特点: (1)清洁能源的比重不断提升。 (2)火电机组中以百万机组为代表的大型高效机组的比重不断增大。 (3)特高压、超高压、远距离输电极大改变了我国的电力产业格局。
(1)清洁能源的比重不断提升。近年来,我国清洁能源装机规模持续增长,2012年我国共消纳清洁能源电量1066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8.5%,占全部上网电量的21.4%,中国清洁能源装机比重从2002年的21%提高到29%,装机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一位。
(2)火电机组中以百万机组为代表的大型高效机组的比重不断增大。大机组的比例持续提升,火电产业向大容量、高参数、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的方向快速发展。截至2012年底,全国100万千瓦超超临界火电机组达到55台。近几年的电力发展进程中,电力装备技术的创新成为最耀眼的风景 华电莱州一期两台百万千瓦国产超超临界燃煤机组于2012年实现“双投”
(3)特高压、超高压、远距离输电极大改变了我国的电力产业格局。长距离、高效输电在优化配置资源方面的优势,推动电力行业向着大煤电基地、大水电基地、大核电基地、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特高压电网为主要内容的“四大一特”的电力产业格局发展。(3)特高压、超高压、远距离输电极大改变了我国的电力产业格局。长距离、高效输电在优化配置资源方面的优势,推动电力行业向着大煤电基地、大水电基地、大核电基地、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特高压电网为主要内容的“四大一特”的电力产业格局发展。
虽然从2012年下半年以来,电煤价格出现缓和,火电产业的经营形势有所好转。但从长期来看,火电产业依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2.1、环保的压力越来越大,成为火电产业发展 面临的首要挑战。 2.2、资源与市场的矛盾,为火电产业发展带来 挑战。首先是我国能源资源与能源需求呈 逆向分布格局。 2.3、环保与市场的矛盾,对火电产业的科学发 展提出新的要求。
2.1、环保的压力越来越大,成为火电产业发展面临的首要挑战。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环保的地位将会越来越重要。《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23-2011)颁布实施,带来火电环保成本的大幅攀升。而近期即将实施的重点控制区排放总量预算管理和燃料消耗总量控制,又成为火电产业发展的突出矛盾。总之,环保已成为火电产业发展和生存的先决条件。
2.2、资源与市场的矛盾,为火电产业发展带来挑战。首先是我国能源资源与能源需求呈逆向分布格局。我国煤炭资源西多东少、北多南少,主要分布在华北和西北地区,而电力负荷主要集中在京广线以东的中东部16个省市。其次是煤炭运力不足制约能源外送。煤炭外送通道建设已成为严重影响我国产煤地区和相关煤企健康发展的瓶颈因素。此外,电煤流通成本高的现象较为突出,研究发现,电煤在从坑口到电厂的流转过程中价格增长幅度少则50%,多则接近300%。2.2、资源与市场的矛盾,为火电产业发展带来挑战。首先是我国能源资源与能源需求呈逆向分布格局。我国煤炭资源西多东少、北多南少,主要分布在华北和西北地区,而电力负荷主要集中在京广线以东的中东部16个省市。其次是煤炭运力不足制约能源外送。煤炭外送通道建设已成为严重影响我国产煤地区和相关煤企健康发展的瓶颈因素。此外,电煤流通成本高的现象较为突出,研究发现,电煤在从坑口到电厂的流转过程中价格增长幅度少则50%,多则接近300%。 我国煤炭资源分布
2.3、环保与市场的矛盾,对火电产业的科学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国家“十二五”在“三区六群”开展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试点工作(所谓“三区六群”,即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以及辽宁中部、山东半岛、武汉、长株潭、成渝、海峡西岸等城市群)。这些区域电力市场形势较好,而这些区域受制于区域内削减量替代、污染物排放指标苛刻等相关政策,以及污染物替代容量不足的影响,项目拓展的难度越来越大。概括起来讲,电力市场好的地区环保压力大,有市场没有环保空间也难以发展。2.3、环保与市场的矛盾,对火电产业的科学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国家“十二五”在“三区六群”开展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试点工作(所谓“三区六群”,即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以及辽宁中部、山东半岛、武汉、长株潭、成渝、海峡西岸等城市群)。这些区域电力市场形势较好,而这些区域受制于区域内削减量替代、污染物排放指标苛刻等相关政策,以及污染物替代容量不足的影响,项目拓展的难度越来越大。概括起来讲,电力市场好的地区环保压力大,有市场没有环保空间也难以发展。
3、积极应对挑战,推动火电产业可持续发展 虽然火电产业面临着诸多挑战,但由于我国短期内无法改变煤炭主导的情况,也决定了燃煤火力发电仍在一定阶段占据主体地位,预计到2020年燃煤电厂比重为60.5%。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2010年数据)
集团公司在年度工作会议上已经做出了科学部署,云总报告指出,要持“四位一体”的产业格局,实现产业发展的可持续,其中包括优化发展火电。应对新的挑战,火力发电企业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才能具备竞争优势: 1、必须满足环保条件并保持一定的前瞻性; 2、必须大力实施技术创新,保持机组的竞争优势; 3、必须具备优越的电力市场空间,并在节能环保 调度中保持领先; 4、必须具备优越的资源配置能力,提升竞争优势; 5、必须依托科学的管理,保持安全稳定。
目前火电产业的主要发展形式: 3.1、依托科技创新推动火电产业升级。 3.2、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实施结构调整,提升存量 资产质量。 3.3、大力培育集团公司竞争优势显著的核心企业。 3.4、将物流产业的拓展上升为集团公司重点战略, 不断提升煤炭配置能力。
3.1、依托科技创新推动火电产业升级。近年来,电力技术的不断飞跃为火电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我们应该开拓思路、创新思维,时刻把握环保、节能两大主题,做到增量资产环保、高效、大容量发展,存量资产依托科技进步不断提升机组装备水平和经济技术指标。目前,高效百万机组、热电联产、节能改造等已经成为行业的共识,但我们需要很好的把握技术创新与风险的矛盾,积极而不盲目。
3.2、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实施结构调整,提升存量资产质量。目前,集团公司的发电装机中仍有较大比重的20万千瓦及以下机组,这些机组环保性能差、能耗高,在目前的电力市场形势下,这些机组在竞争中持续处于劣势,有的难见盈利的曙光。对于这些资产,应具体分析客观情况,积极稳妥的创造条件实施关停,实现“瘦身”提质。3.2、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实施结构调整,提升存量资产质量。目前,集团公司的发电装机中仍有较大比重的20万千瓦及以下机组,这些机组环保性能差、能耗高,在目前的电力市场形势下,这些机组在竞争中持续处于劣势,有的难见盈利的曙光。对于这些资产,应具体分析客观情况,积极稳妥的创造条件实施关停,实现“瘦身”提质。
3.3、大力培育集团公司竞争优势显著的核心企业。大力推动煤电一体化和港电一体化发展是大家目前的普遍选择。对于具备资源和市场条件的项目,集中集团公司的力量推动做大做强,进一步提升规模优势。此外,即将实施的电网企业改革,对煤电一体化、点对网供应项目带来了一定的政策波动,应超前加以研究,科学谋划项目发展。3.3、大力培育集团公司竞争优势显著的核心企业。大力推动煤电一体化和港电一体化发展是大家目前的普遍选择。对于具备资源和市场条件的项目,集中集团公司的力量推动做大做强,进一步提升规模优势。此外,即将实施的电网企业改革,对煤电一体化、点对网供应项目带来了一定的政策波动,应超前加以研究,科学谋划项目发展。
3.4、将物流产业的拓展上升为集团公司重点战略,不断提升煤炭配置能力。近年来,煤炭配置能力对火电产业的极端重要性愈加明显,应大力推进、超前布局物流体系建设,抢滩码头、货站、海岸线、铁路线等战略资源,做到依托而不依赖于集团的火电产业,更不能局限于集团的火电产业。3.4、将物流产业的拓展上升为集团公司重点战略,不断提升煤炭配置能力。近年来,煤炭配置能力对火电产业的极端重要性愈加明显,应大力推进、超前布局物流体系建设,抢滩码头、货站、海岸线、铁路线等战略资源,做到依托而不依赖于集团的火电产业,更不能局限于集团的火电产业。
各位领导,集团公司优化发展火电的工作思路为火电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并给我们带来了火电产业“立足区域竞争,统筹全国布局,面向世界拓展”的新视野。我们将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可持续创造价值”理念,高扬华电旗帜,为火电产业可持续发展做贡献,为集团公司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能源集团而不懈努力! 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