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總體經濟的衡量

總體經濟的衡量. 國民所得與循環流程. 簡易的循環流程. 假設經濟體中只有兩大部門: 家戶部門-社會上所有最終的      消費單位 廠商部門-社會上所有的生產單位 此圖單指金錢的流動方向 廠商的總收益=家戶的總所得 =家戶的總消費支出  Y=C (Y 代表總所得 , C 代表消費支出 ). 國民所得與循環流程(續). 家戶的所得不一定會完全用於消費,也會用於儲蓄. 對家戶而言: Y=S+C ( S 代表儲蓄) 對廠商而言: Y=C+I ( I 代表投資支出) 從上面兩式可知 ; S=I (資金的供給來自家戶 的儲蓄)

jessie
Download Presentation

總體經濟的衡量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總體經濟的衡量

  2. 國民所得與循環流程 • 簡易的循環流程 假設經濟體中只有兩大部門: 家戶部門-社會上所有最終的      消費單位 廠商部門-社會上所有的生產單位 此圖單指金錢的流動方向 廠商的總收益=家戶的總所得 =家戶的總消費支出  Y=C (Y代表總所得, C代表消費支出)

  3. 國民所得與循環流程(續) 家戶的所得不一定會完全用於消費,也會用於儲蓄 對家戶而言: Y=S+C(S代表儲蓄) 對廠商而言: Y=C+I(I代表投資支出) 從上面兩式可知; S=I(資金的供給來自家戶 的儲蓄) 總所得Y=消費支出+投資支出 =生產要素的總報酬 =廠商總收益

  4. 國民所得與循環流程(續) 政府部門:向廠商採購商品與勞務,向家戶徵稅,在借貸市場發行公債融資 國外部門:進口與出口 出超vs入超 家戶所得Y=C+S+T (T代表稅) 廠商從市場而來的總收益=Y =C+G+I+NX ∴C+S+T≡C+G+I+NX S+T≡G+I+NX NX=外國對我國的入口(我國的出口)-外國對我國的出口(我國的進口) =我國的淨出口(Net Export) 加入政府部門與國外部門

  5. 國民所得與循環流程(續) • S+T≡G+I+NX • 若NX>0,出超 → 外匯存底 (因出超造成的多餘購置力,以持有外幣or外國債卷的形式擁有) • 家戶的總所得Y=民間消費支出+投資支出+政府消費支出+淨出口=生產要素報酬總合=廠商的總收益

  6. 如何衡量家戶所得? • 社會中不同部門的支出總和 • 家戶部門所收到的生產要素報酬 • 廠商部門的總產出

  7. 衡量總產出的指標 • GDP vs. GNP (p.24) • 時間單位:年(有時可以是「季」) • 最終商品及勞務 • 中間商品及勞務(p.26)不應被列入本期的GDP計算,因會被重複計算,所以只能用附加價值計算法(以表十七為例)。 • 國內生產淨額(NDP)=GDP-折舊(depreciation) • 國民生產淨額(NNP)=GNP-折舊 (又稱做以市場價格計算的國民所得National Income, NI) • NI+國外移轉收入淨額-國外經常移轉支出淨額,成為國民可支配所得 • Per Capita GNP(平均每人國民生產毛額) • Per Capita NI(平均國民所得)

  8. GDP計算方法 • 對應前述 ”如何衡量家戶所得?” • 支出法 C+I+G+NX (expenditure approach) • 要素(生產要素)所得法 (factor approach) • 最終產出法 (final products approach)

  9. GDP計算方法:支出法 • 加總社會中四大部門的支出 • 家戶的消費支出 • 廠商的投資支出 • 分為投資支出毛額(包括固定資本的折舊)與投資支出淨額(無折舊) • 投資支出又稱資本形成=固定資本形成+存貨變動 (存貨指的是原料、在製品、未出售的製成品,而存貨本身不應被視為投資支出 )

  10. GDP計算方法:支出法(續) • 政府消費支出:政府所購買的最終商品及勞務。 Transfer payment(失業救助金、災難救助金等等)不算在內 • 淨出口(國家商品與勞務的輸出減去輸入)

  11. GDP計算方法:所得要素法與最終產出法 • 所得要素法: • 計算工資、利息、租金、利潤 • 最終產出法: • 各行業產值加總

  12. 台灣的國民所得 • 台灣的各種國民所得指標(表11-5) • 台灣GDP的三種估算方法(表11-6)

  13. 衡量物價水準的指標—物價指數 • 國內生產毛額平減指數—GDP 平減指數 • 消費者物價指數 • 躉售(批發)物價指數

  14. 物價指數 • 名目GDP:以當年的價格計算總產值(表11-2) • 實質GDP:以基期的價格計算總產值(表11-3) • GDP平減指數(GDP deflator)= ×100% • 從GDP平減指數,看出平均的物價水準和基期相比的結果。 名目GDP(各種商品當期價格X該商品當期消費量的總合) 實質GDP(各種商品基期價格X該商品當期消費量的總合)

  15. 物價指數(續) • 消費者物價指數(CPI): 衡量生活成本的變化 • 躉售物價指數(WPI): 衡量生產成本的變化-選擇產品較偏向生產部門 • 通貨膨脹率= 各種商品當期價格X該商品基期消費量的總合 X100 各種商品基期價格X該商品基期消費量的總合 當期物價指數-前期物價指數 X100 前期物價指數

  16. 物價指數(續) • GDP Per Capita較能代表一國人民之購買力 • 綠色國民所得(Green GDP):結合環境資源與生產的統計指標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