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0 likes | 819 Views
全面正确理解评估方案 积极认真做好评建工作. 陈云棠. 一、教学评估工作的发展过程 二、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的内涵 三、迎评创建的重要环节 四、评估工作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教学评估工作的发展过程. 四种不同类型、不同要求的本科教学工作评估. 2003 年. 新一轮评估 2003 年评 42 所, 2004 年评 54 所, 2005 年评 75 所. 第四. 2002 年 以来. 水平评估 吸纳前三种经验,实行水平评估,已评 25 所。. 随机评估 对处于第一、第二种之间,办学历史长、以教
E N D
全面正确理解评估方案 积极认真做好评建工作 陈云棠
一、教学评估工作的发展过程 二、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的内涵 三、迎评创建的重要环节 四、评估工作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教学评估工作的发展过程 四种不同类型、不同要求的本科教学工作评估 2003年 新一轮评估 2003年评42所,2004年评54所,2005年评75所 第四 2002年 以来 水平评估 吸纳前三种经验,实行水平评估,已评25所。 随机评估 对处于第一、第二种之间,办学历史长、以教 学为主的院校进行评估,至2001年底已评26所。 第三1997年 开始 第二1996年 开始 优秀评估 对国家重点建设院校进行优秀评估, 至2001年为止已评16所。 第一1993年 开始 合格评估 对1976年以来新建本科院校进行评估, 至2001年为止已评178所。 原国家教委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 1990年
2003年,制定了高等教育五年一轮的教学评估制度,以“强化意识、完善制度、转变职能、建立中介、加强研究、改进方法”为基本思路,强调“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原则,目的在于推动高校转变教育观念、明确办学思想、加大教学投入、加强教学建设、深化教学改革、严格教学管理、保障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005年75所学校评估情况分析 评估标准:优秀:A≥15,C≤ 3(其中重要项目A ≥9,C ≤ 1),D=0,特色鲜明
二、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的内涵 教育部对2002年印发的《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方案(试行)》进行了修改。新方案和老方案总框架不变,具体内容有所调整,一级指标不变7个,二级指标由原来的18个增加到19个(增加“就业”)。观察点由原来的38个增加到44个;等级指标也有变化,原来优秀标准A>14个,并要有特色项目,现在需A>15个,同时要特色鲜明;良好标准,原来不需要由专家组认可的特色项目,现在必须要有专家组认可。
1.办学指导思想 办学指导思想是学校的顶层设计。办学指导思想应该是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贯穿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它是在学校办学历史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同时也指导学校的各项工作。 如何来考察一个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 一个是学校的定位; 一个是办学的思路。
1.1 学校定位(定位与规划) (一)学校定位依据: (1)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学校的要求; (2)学校的自身条件; (3)学校发展的潜力; (二)定什么? (1)要确定学校在人才培养中的位置。也就是说这个学校在国内外同类学校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2)要明确一定时期内的总体奋斗目标;
(3)要明确学校的学科结构; (4)要明确学校的类型;(是研究型大学,还是教学型大学,是研究教学型大学,还是教学研究型大学?) (5)要明确培养不同层次人才的结构 ;(研究生、本科生、高职高专生等等) (6)要明确服务的面向;(一是培养的人才主要服务于行业还是区域经济?二是培养的人才主要从事研究开发还是从事基层实体工作?)
三江学院办学定位 发展目标定位:近期目标是:在十年起步的基础上,再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把三江学院建成文、管、经、法、理、工、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在全国有影响的、地方多科性大学。远期目标:建成全国有较大影响的、高水平、地方重点综合性大学,成为民办高等教育的改革创新基地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类型定位:近期目标是教学型大学;远期目标是教学研究型大学。 层次定位:以本科生教育为主体,成教和高职教育协调发展,本专科生规模稳定在12000人以内,待条件成熟时逐步发展研究生教育。 学科定位:以应用学科为主,各学科协调发展,构建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紧扣地方产业结构的学科专业体系。 培养目标定位:适应科技进步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尤其是为满足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按照“强化基础、加强应用、注重能力、提高素质”的思路,培养基础扎实、工作踏实、作风朴实的具有创新意识,能力见长的应用型人才。 服务面向定位:立足江苏,面向全国,为发展中国的民办高等教育事业,为我国特别是江苏的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规划: 规划制定的目标是学校定位的体现,规划的措施是为了实现学校定位采取的措施,因此考察学校定位,必定会考察学校的规划(“九五”规划、“十五”规划、 “十一五”规划)。 4个规划: (1)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2)学科专业建设规划; (3)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4)学校校园建设规划。 (四)定位中必须注意的问题: (1)学校的定位一定要根据自身条件,千万不要相互攀比。
“在制定发展战略的过程中,要认真解决好学校的定位问题,对于整个国家来说,教育要准确定位,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准确定位,才能构建一个适应于我们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高等教育体系,现在很多地方有这样一种倾向,中职院校要升高职,高职院校要升本科,本科院校要上硕士点,有硕士点的院校要上博士点,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克服这种倾向,首先必须搞清楚什么是一流。我们所说的一流,不是办学层次越高越好,而是指在自身所处的同类学校中办学最好,可称一流。各级各类学校要准确定位,才能把学校办的更好,研究型和教学型大学也要准确定位,研究型大学和研究教学型大学只会是少数的,大量的本科院校应该以本科教学为主要方向,研究型大学和研究教学型大学也要以本科教学为基石,但是这两类学校的定位是有很大区别的。” —— 周济
(2)定位过程中必须把当前和长远的目标分开。 当前是什么类型的学校与今后学校定位不能混为一谈 (3)定位必须要有个性化。 如培养目标的定位,好多学校把“基础厚、能力强、素质高”作为定位 (4)定位必须与学校的教学模式密切相关。 不同类型的学校应有其相应的教学模式
1.2、办学思路 (一)要有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 什么是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 (1)要有时代特征。要有与时代特征相适应的教育思想观念,特别是教学质量观、人才观。重视教学质量,强化质量意识,确立质量标准。 (2)体现教育规律,不能违背教育规律。 (3)教育思想观念要从学校领导层,特别是党政一把手的办学理念中体现。党政一把手应该在教学上有核心理念,在观念、制度、工作上要有所创新。
(二)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领导层是否重视教学工作,深入调查、解决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2)学校能否正确处理人才培养、教学工作与其他工作的关系; (3)学校职能管理部门,能否围绕人才培养,主动为教学服务; (4)对教学的经济投入处于优先地位,并有稳定的来源; (5)学校的各项政策,特别是涉及到利益分配的政策能否体现对教学工作的重视; (6)育人工作已成为学校舆论中心,教师学生的感受等。
2.师资队伍 2.1 师资队伍的结构与数量 (一)生师比,是新增加的,也是教育部2号文件中提出来的。 生师比=折合学生数/教师总数 折合学生数=普通本、专(高职)生数+硕士生数×1.5+博士生数×2+留学生数×3 +预科生数+进修生数+成教脱产班学生数+夜大(业余)学生数×0.3+函授生数×0.1
全日制在校生数=普通本、专(高职)生数+硕士生数+博士生数+留学生数+预科生数+进修生数+成教脱产班学生数全日制在校生数=普通本、专(高职)生数+硕士生数+博士生数+留学生数+预科生数+进修生数+成教脱产班学生数 教师总数=专任教师数+聘请校外教师数×0.5 (外聘≤1/4) “专任教师”:有两个条件, (1)要具有高等教育教师资格,也就是要有高等教育教师资格证书; (2)要从事教学工作(包括指导毕业设计、指导毕业论文等。本科、高职高专都可以)。
(二)师资队伍结构状态与发展趋势: 考察时用的基数不是专任教师而是“师资”。 “师资”:所有在编的具有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不论这些教师现在是在教学岗位、行政岗位、产业岗位或科研岗位) “师资队伍合理” :符合学校定位;适应教学工作的需要;适应学校专业学科发展的需要。 如何来考察? 一是看学校整体师资队伍状况,如数量、学科、学历学位、年龄、职称、各院系分布情况等等; 二是考察几支队伍情况:
(1)学校重点学科,新学科新专业的师资队伍情况。重点学科的师资表示学校的水平,新学科新专业的师资表示学校的条件;(1)学校重点学科,新学科新专业的师资队伍情况。重点学科的师资表示学校的水平,新学科新专业的师资表示学校的条件; (2)考察学校主要基础课、主干课的师资队伍,这支队伍质量对学生的教学质量影响是很大的; (3)学校实践教学环节的师资队伍特别是实验教学的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发展趋势好,指师资队伍有学科带头人,有学科梯队,有一定数量的骨干教师。队伍稳定,师资流动中能够保证学校师资队伍的质量,能稳定住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看近三年队伍的变动情况,各种结构呈良好发展态势。 (三)专任教师中硕士学位与博士学位的比例。(与以前的不一样,没有了年龄限制。)
2.2 学校的主讲教师 (一)主讲教师的资格 要有硕士或硕士以上学位,或讲师及讲师以上的职称。对新参加工作的教师,还要附加一些条件,要经过岗前培训,获得资格证书。 (二)教授、副教授上课情况 希望学校采取有效措施,鼓励教授、副教授给本科生上课。注意A、C级标准,看似A级要求比C级低,其实这个观测点首先要看C级是否达标,即55岁以下教授、副教授每学年为本科生上课的比例是否达95%,然后才看A级指标,如果C级没有达标,那直接就是D级,A级指标就没有意义了。
(三)教学水平 是新的观测点。怎样考察?是看学校实施培养方案的效果能不能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 如何理解A级标准中的“科研促进教学”? (1)科研设施、经费能否改善本科教学条件; (2)科研成果能否转化成本科教学内容; (3)科研课题和教师的科研工作能否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与动力能力的培养; (4)科研项目是否有利于师资水平的提高。
教学水平是综合评价的结果,主要参考因素: (1)教师教学档案资料中平时课堂教学质量和其他教学评估的结果; (2)专家组现场听课评估结果; (3)实验课、毕业设计(论文)、考试的试卷质量及分析; (4)其他教学环节反映出来的教师教学水平。
几个注意点: (1)“师资”和“专任教师”的概念要区分好,不同场合用不同的提法; (2)专任教师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比例是指已经拿到学位证书的,在读的,或是研究生班毕业的,或是第二学士学位的都不统计在内; (3)统计主讲教师资格时是以每学年主讲课程教师为主,不包括指导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指导课程设计、指导实习的老师,在此基础上再考虑这些教师里面是不是具有硕士或以上学位,或者是否具有讲师或讲师以上职称; (4)统计教授、副教授上课情况时,要把学校所有的教授、副教授都统计在内,不管现在在什么岗位都作为统计的一个基数。只有因病、出国或进修某学年不在学校的不算在内。反聘教授可不算在里面,但延聘的要算在里面。
3.教学条件与利用 既讲条件,又讲利用。没有教学条件或教学条件不够是不行的,有条件但没有好好利用也是不行的。 3.1 教学基本设施 变化较大,2号文件规定基本都牵涉到这点。有几个考察点: (一)校舍 (1)生均教学和行政用房=(教学用房(教室、实验室、实习基地、图书馆、体育馆)+教学辅助用房(库房、行政办公用房))/折合在校生数 (2)百名学生教学用计算机台数=(教学用计算机台数/全日制在校生数)×100; (3)百名学生配多媒体教室和语音教室座位数=(多媒体教室和语音教室座位数/折合在校生数)×100; (4)学校教室、图书馆是否满足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二)实验室和实习基地 (1)不再考察面积如何,而是考察配置情况,设施条件好不好; (2)考察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 (3)考察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所占比例是否达标(每年增长10%); (4)学校是否有完善的校内外实习基地。 什么是完善的校外实习基地? (1)实习场所必须稳定,即学校和实习场所之间有协议或者虽没有协议但学生连续三年在稳定的实习场所实习; (2)有明确的实践学习目的和内容; (3)有稳定的教师和辅助人员队伍; (4)场地、设施能满足教学的需要。
(三)图书馆 老方案用的是“学校购置图书文献资料费占教学事业费的比例”,是用经费来要求的,新方案中则用“生均图书册数和生均年进书量”,是由图书册数来控制的。 (四)校园网 考察点有: (1)学校校园网建设条件; (2)校园网运行情况; (3)校园网能否促进本科教学;
(五)体育设施 生均运动场面积大于等于3平米,考核内容有室内体育场馆、运动场地、专项体育设施(指有学校特色的体育设施和学校体育代表队的体育设施)和配套设施情况。 在“教学基本设施”的二级指标里要注意以下两点: (1)每个观测点里A级标准和C级标准不是一一对应的,不是说A级标准不需要达到C级标准,C级标准是A级标准的必要条件; (2)这里讲的校舍面积指已经使用的,在建项目不算,西部地区学校才给予特殊政策。
3.2 教学经费 (1) “四项经费”包括:本专科业务费、教学差旅费、体育维持费、教学仪器设备维修费。本专科生教学贴补费用计入本专科业务费,水电费不算、工资性的经费不算。教改基金,教改建设基金则可放进去; 周济部长在第二次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上提出:教学经费投入不达标,学校教学评优就不能通过。 (2)“生均四项经费”用的是12月31日年底结算数字,评估中用的学生数是指学年度的,经费跟学生数应该是同步的,12月31日的经费对应12月31日的在校学生数; (3)考察近三年每年四项经费总值、每项、生均增长率的增长情况。
4.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 这个一级指标主要考核学校教学改革思路是否清晰,改革措施是否得力,改革效果是否明显。新方案中特别突出“效果”。 4.1 专业 (一)专业结构与布局 学校的专业结构与布局是否合理:要看专业结构与布局是否符合学校的定位,是否符合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是否符合教育规律,同时在本地区和本行业是否有重点专业或优势专业。 专业结构重点考察新办专业:①专业设置的依据、论证是否充分(符合学校定位,良好的办学条件,实验条件、实习条件、师资队伍、图书、资料、教学文件,有好的教学质量,学生满意,有相应的学科作依托)。②新办专业指毕业生不足三届的专业。
(二)培养方案 教学计划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课程体系、课时与教学内容的安排;培养方案指学生在校学习的四年中课内课外的总体安排。 培养方案的考察: (1)主要考察学校制定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是否体现学校的定位,特别是要体现学校培养目标的定位;体现具有时代特征的教育思想观念;体现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主流。 (2)考察学校制定培养方案的内容:是否体现学校自己制定的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3)考察学校培养方案的执行情况:执行要严格,指学校有相应的制度和文件做保障。
4.2 课程 (一)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的着重体现,是教学改革的主要落脚点,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五个考察点:学校的总体思路、具体计划、配套措施、执行情况和取得的成果。学校应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课程改革和建设,形成一批教学质量高、有特色的本校优质课程。 (二)教材建设与选用 要求学校有完善选用教材的评估制度,选用高质量的精品教材和新版教材。对有条件的学校,要做好规划,进行教材建设。 考察近三年选用教材情况,近三年出版的新教材选用比例,自编教材的规划等。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中心是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学方法的改革应该做到三个“有利于”: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学生个性和才能的全面发展。 教学手段的改革应该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特别是合理的多媒体教学技术。 (四)双语教学 新方案有所调整:只对生物技术、信息技术、金融、法律等专业双语授课比例有量的要求,对其他专业只要求学校作出规划,鼓励教师进行双语教学。 双语教学要提高质量、注意效果、扩大数量。
4.3 实践教学 (一)本科教育不讲实训而讲实习,对于本科院校,指的是校内外的实习,主要考察实习时间上有无保障、学校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效果。 (二)实践教学的内容和体系 要科学设置实践教学体系。所谓科学设置:一是要体现学校的培养目标;二是要体现学校多学科的特点;实践教学内容要革新,要能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要创造条件使学生较早参加科研创新活动。 (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按学年统计,一门实验课程要有1个。 (四)实验室开放:主要考察开放的范围、内容、覆盖面和开放的时间。
5.教学管理 5.1 管理队伍 (一)结构与素质 结构与素质有特定的涵义,指校与院系两级的教学管理队伍。具体就是学校教学校长、院系的教学院长和教学主任、教务处专职的教学管理人员以及教学秘书和教务员。要求这些人在年龄、学历、专业、职称、任职时间等方面要形成合理的结构,发挥最佳的整体管理职能。 注意:对任职时间的要求说明教学管理队伍要相对稳定,如果一个学校的教学管理队伍老在换人,该校的教学秩序一定是不稳定的、不是有序的,因此管理队伍的任职时间是考察时的一个重点。
(二)教学管理及其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成果 教学管理机构是行政机构、服务机构和学术研究机构。 作为行政机构应该制定好规章制度、严格的教学管理,保证教学秩序和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它又是个服务机构,应该有服务意识,在服务中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同时教学管理机构还是学术研究机构,教学管理队伍的每个成员都要开展教学研究,并付诸实践,要看其研究的项目的和研究成果。
5.2 质量控制 (一)教学规章制度的建设和执行:学校教学文件和制定程序应该健全,要体现先进的教学思想、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 ( 二)制定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等。没有标准就无法评判教学质量的高低。 质量标准应具有目的性、规范性、可操作性,要符合学校的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
(三)建立教学质量监控系统 指以下六个方面: (1)确定目标; (2)制定各教学环节的质量指标; (3)进行信息搜集; (4)建立校级评估系统; (5)建立信息反馈系统; (6)建立信息调控系统。 六个环节形成一个闭环,即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其中最重要的是第四点,对学校来说,针对各院系的评估系统重点应该在课程评估、教师授课评估、学生学习评估和院系教学工作评估,对其应建立评估体系,要有实施办法和相应的奖惩制度。
6.学风 (一)教师风范 教师风范是教师德、才的统一体现。 “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督学、与时俱进”是对教师风范很好的概括。教师风范体现在教师日常的教学活动及教书育人的各个方面。 考察一个学校教师风范时,主要看学校是否重视师德建设,有没有相应的岗位职责和奖励措施保证教师的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活动当中,教师是否履行了岗位职责。
(二)学生学习风气 是学生在四年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学习精神风貌,它也是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长期受到潜移默化影响形成的行为风尚。学习风气对学生学习质量的影响很大。 如何看一个学校的学习风气? (1)校园氛围是优良学风形成的外部条件 (2)看学生管理(优良的学风离不开学校的教育和完备的管理体系、管理规章制度) (3)看教育载体(优良学风是在一系列教育活动中形成的) (4)学生形象(学生的群体形象)
7.教学效果 这个一级指标非常重要,共有六个二级指标,其中有三个是重要指标,这意味着这三个指标里只要有一个是D的话,这所学校充其量就是合格。 7.1 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实际水平 基本理论指学生对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的掌握程度,基本技能指学生基本的实践能力,应变能力、交流能力和创新意识等。如何考察? (1)学生在校学习成绩,特别是主要课程试题水平,学生考试结果分析,试卷质量,评分标准和要求是否严格; (2)学生参加的横向可比较考试、竞赛成绩,如地区、全国的统考或竞赛; (3)专家组考察结果,查阅毕业论文、试卷、各种材料、座谈讨论、抽测等,通过专家综合判断得出实际结果。 (4)考察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包括这方面的奖励和成果。
7.2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不仅仅反映学生学习的质量,也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校教学管理的水平。 通过两方面考察: (1)选题主要看选题的性质、难度、分量,透过选题可以看出指导教师的科研工作、实际工作的背景如何(指导人数是否适当、有没有足够的时间与学生交流讨论)。 (2)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本身的水平和质量除了其学术水平、应用价值以外,还要从中考察学生的能力,如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写作能力、计算机、外语应用能力、表达交流能力等。
7.3 思想道德修养 增 加了一项“心理素质”。政治思想素质很重要,人文素质需要长期培养,心理素质则看学校有没有心理咨询机构,这个机构工作的情况如何以及学生心理素质的实际状况怎样。 7.4 体育 主要考察学校健康标准的合格率,根据2002年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颁布的《学生体育健康标准》来衡量。此外,还要考察学校群众性体育与竞技体育活动的情况。
7.5 社会声誉 主要考察生源和社会评价。生源主要考察学校在一个地区招生平均分与当地低档线的差距和第一志愿的录取率,还要看报到率;社会评价考察社会对该校人才的需求,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反映,家长、中学生对学校的评价。 7.6 就业 这是新增加的二级指标。就业考察学校的年底就业率,近三届学生的年底就业率;以及在就业工作中学校采取的措施、取得了的效果等等。
8.特色项目 评优秀必须有鲜明的特色项目,评良好的要有特色项目。 特色项目的标志: (1)有区别于同类的特征; (2)有明显高于同类的优势; (3)有突出的实践效果; (4)有应用、推广价值和示范作用。 所谓特色,指的是特别出色,是优于其他学校的。特色可以是很多层面上的特色,可以是学校的治学方略、办学观念、办学思路;也可以是教育及培养人才的模式;还可以是具体的教学方法、学校的校风学风等。 有几点要注意的是: (1)特色是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下来的东西,要靠我们总结、挖掘; (2)办学的成绩不一定能成为特色; (3)这里的特色不是指“特色专业”或“专业特色”,而是教学工作的特色,这是好多专科学校容易搞错的,一定要区分开。
三、迎评创建的重要环节 三个阶段(自评自建、专家考察、整改) 1.自评、自建阶段 这一阶段从接到部里文件一直持续到专家组进校,是整个评估的基础,学校要对照方案总结学校办学的经验和特色,完善评估材料,写出自评报告和依据; (一) 指导思想 (二) 院系自评指标内容 (三) 院系自评报告内容 (四) 各有关职能部门及单位迎评创建任务
(一)指导思想 统筹规划、明确目标、以点带面、同步推进 三个结合: 要把迎接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创新型社会的目标结合起来; 要把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和进一步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加强教学基本建设结合起来; 要把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和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结合起来。
(二)院系自评指标内容 一、办学指导思想 1、院系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的思路、目标、定位。 2、院系贯彻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和教学工作思路的情况。 3、更新教育教学思想观念及教学改革与建设的思路。 4、教学工作在院系中心地位的保障措施。 5、教学改革与建设的规划与实践情况。 二、师资队伍 1、数量与结构情况 2、师资队伍建设(包括引进、培养规划、措施及执行情况) 3、课程教学梯队建设,主讲教师开展科研情况。 4、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的比例。 5、教授、副教授近三年内为本科生授课比例。
三、教学条件与利用 1、实验室建设情况(包括条件、仪器、经费、利用率)。 2、实习基地建设情况。 3、图书资料建设与利用情况。 4、院系自筹资金在教学方面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