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科展作品的指導策略

科展作品的指導策略. 國立中興大學應用數學系 李林滄 教授. 為何要帶學生做科展 ?. 因為學生要參加校際比賽,學校需要有好的成果。 就當是學校讓每位老師去歷練一下。 一般課堂所教的還不夠,讓學生學習些課外不一樣的東西。 還有其他的原因吧 …. 科展計畫執行的目的. 激發 學生對科學研習之興趣與 獨立研究之潛能 。 提高學生對科學之 思考力、創造力,與技術創新能力 。 培養學生對科學之 正確觀念及態度 。 增進師生研習科學機會,倡導中小學科學研究風氣 。 改進中小學 科學教學方法 及 增進教學效果 。

joann
Download Presentation

科展作品的指導策略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科展作品的指導策略 國立中興大學應用數學系 李林滄 教授

  2. 為何要帶學生做科展? • 因為學生要參加校際比賽,學校需要有好的成果。 • 就當是學校讓每位老師去歷練一下。 • 一般課堂所教的還不夠,讓學生學習些課外不一樣的東西。 • 還有其他的原因吧…

  3. 科展計畫執行的目的 • 激發學生對科學研習之興趣與獨立研究之潛能。 • 提高學生對科學之思考力、創造力,與技術創新能力。 • 培養學生對科學之正確觀念及態度。 • 增進師生研習科學機會,倡導中小學科學研究風氣。 • 改進中小學科學教學方法及增進教學效果。 • 促使社會大眾重視科學研究,普及科學知識,發揚科學精神,協助科學教育之發展。

  4. 身為一位數學教師我能指導科展! • 我願意帶領一群國中學生進行課外學習的研究活動。 • 我能規劃並且按部就班的執行一個完整的研究計畫。 • 遭遇失敗挫折時,我會帶領學生嘗試其他方法解決困難。

  5. 科展指導要準備那些 • 我是學校的菜鳥怎麼辦?拜訪前輩、經驗傳承、先看看別人怎麼做,有做過那些成功與失敗的案例。 • 我有一些科展經驗,還要加強那些呢?擴大視野,不要局限自己在數學,可以有跨學科領域題目,讓數學發揮得更好!

  6. 如何帶一群國中生~你的研究伙伴 • 瞭解學生的學習背景 • 組織領導統御 • 工作分配執行 • 進度控制 • …

  7. 如何開始著手進行科展指導? • 科學研究的基礎 • 「發現問題」<=找個好題目 • 「提出假設」<=假設答案 • 「實驗證明」<=嘗試驗證答案 • 「提出解釋」<=討論與結論

  8. 你如何帶學生發現好的問題? • 目前的教育方式不鼓勵發現問題,課堂教學數學知識,配合習題與考試測驗評量,限制學生學習思考。學生很會考試,但是不會找問題。 • 教師要改變教學策略,讓學生能學會發現問題。 • 讓學生除了課堂教科書與習作,應廣汎涉略閱讀不同領域的知識,科普新知之外,對於社會學科亦應融入學習。 • 希望藉由這個活動,讓學生開啟尋找問題的門,有質疑現實的能力。

  9. 偉大創新的產生-Steven Johnson • 可能的話我們欣賞一下這段演講http://www.ted.com/talks/lang/chi_hant/steven_johnson_where_good_ideas_come_from.html • 每一個創新發現並不是那麼偶然,也不是自己獨立完成,跨領域的思考交流是刺激創新的來源。 • 科展是一個創作團隊,老師要去營造討論的環境讓學生能充分的參與投入。

  10. 我選擇的題目有沒有重要性? 我們看衛星定位系統是怎麼來的 • 幾位研究者接收到為衛星訊號 • 發現訊號有相位差 • 可以知道衛星是遠離或接近中 • 可以算出衛星是在最近或最遠位置 • 可以從衛星算出潛艇位置協助飛彈射擊 • 每個人都可以用衛星算出自己所在位置

  11. 每個小問題都有其貢獻! • 從開始只是聊天而偶發地想要去追蹤衛星訊號的一個簡單想法,在幾十年後變成人們生活上所常用的GPS衛星導航系統。 • 每個研究是一小步=>最後是人類生活的大進步!

  12. 什麼是科展要研究的數學問題? • 我們常在教學時說:”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所以題目應該讓參與者是可以感覺得到,而不是太多的理論與證明。舉例來說=樹葉的分佈及生長型態是生物也是數學。

  13. 選擇題目的考量有哪些? • 參與者會有興趣 • 數學的難度不應超出參與者能力 • 在生活中能有其對應的實用性 • 研究過程會有數學的論證支持最後的結論

  14. 如何能脫穎而出—評審的考量 • 不應超出國中數學教學範圍過多,例如微積分就不宜。 • 博弈及遊戲的性質不應過高。 • 符合一般論文研究的架構,前言、動機、命題假設、論證、結論、參考文獻。 • 有趣的主題~引人之處

  15. 假設與驗證的過程 • 一般而言,科展所選擇的題目都已心有定見;坦白說一個有答案的題目不能算是好的研究主題,但是對於中學生而言,指導老師往往是帶領他們走過推理的歷程。然而真正的研究命題應該要受到質疑,老師應該要讓學生有機會能提出反向的論證討論,嘗試著推翻假設答案。接著再因為找不到反例,去做證明論述。

  16. 結論與討論的重要性 • 雖然我們常說數據會說話,在相同的數學科展主題中,不同的討論解釋往往會影響到整篇文章的價值。學生平時的數學學習都是以考試檢測,國中生目前對於證明與討論一直是很缺乏。指導老師應該要帶領團隊進行討論與記錄,讓隊員都了解整個研究的過程與目的,透過相互砥礪合作得到另一種研究學習的經驗。

  17. 科展組織團隊與運作 • 研究團隊應該有定期的研討,指導老師應該能有效率的主持會議,掌握學生的研究進度,規劃進度按時完成。 • 適時的給予提示與鼓勵,激勵團隊士氣。 • 儘量讓每個參與者能發揮所長,避免工作分配不均;指導老師應該是引導學生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避免全部做完再交給學生重新做一次。

  18. 資料記錄與整理 • 科展或是一般研究計畫執行過程最重要的就是記錄整理,不管是從一開始的文獻搜尋閱讀記錄,到後續的假設推理驗證,以及完成階段的討論結論,所有的資料匯整都需要讓學生瞭解記錄的重要性。

  19. 志在參加抑或是勢在必得=>盡力而為 • 團隊的榮譽感高會使運作驅動力提升,當然也會造成指導老師會有得獎的壓力。如果得獎獲得肯定=>太棒了!但是沒有被肯定,成績不如預期=> 盡力了,再接再勵 • 團隊組織散漫,計畫執行延宕落後可能會影響整體成績,指導老師亦可能被責備,會被歸於不得獎的主因,所以千萬不要只抱著志在參加…,這對學生未來執行參與研究會有負面影響。

  20. 台中市科展作品討論→知己知彼

  21. 94年台中市國中科展 • 有效的利用空間—飲料裝箱探討 • 多邊形費馬點?找找看! • 卡布列克大作戰 • 小圓盤大容量 • …

  22. 看科展題目~~你猜猜他們做什麼 台中市國中科展作品--95學年 • 輾轉三除法 • 不單單只是畢氏定理 • 以最少數創造全部—濃縮自然數 • 卡特三角形 • 有什麼撞況—特殊撞球臺的行進路線 • 數字黑洞的改良算法

  23. 今年台中市科展部分的入選作品 • 最短的角度----120度 • 外心研究 • 就想賴著“尤拉” • ABC你在哪裡? • 星星的禮物 • 切割正多邊形的面積變化

  24. 從這些科展作品你得到什麼概念? • 屬於不同的數學領域--代數、幾何、統計機率、數論… • 科展有創新或是應用 • 內容和生活上一定有聯結嗎 • 遊戲或是博奕 • …其他

  25. 近幾年各縣市入圍送選作品 • 第45屆國中數學科展作品 • 第46屆國中數學科展作品 • 第47屆國中數學科展作品 • 第48屆國中數學科展作品 • 第49屆國中數學科展作品

  26. 意見交流與作品共享

  27. 數學不是萬能,但沒有了數學…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