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 likes | 351 Views
第八章 变态犯罪心理. 一、概述 (一)变态心理概念( abnormal psychology ) 广义:包括精神病、性心理障碍、人格障碍、精神发育迟滞。 狭义:仅指人格障碍。 本章持广义说。. (二)变态心理的判别与划分 1 、如何判别 心理变态是相对而言,绝对的健康人是没有的,心理完全变态也是少见的。 ( 1 )看是否与大多数人相一致,能否被周围人接受和认可。 ( 2 )能否坚持正常的学习、劳动、生活 ( 3 )人际关系是否和谐 ( 4 )知情意行是否统一协调. 2 、变态心理的划分 这里主要根据司法部门常遇到的容易导致犯罪行为的变态心理来划分
E N D
第八章 变态犯罪心理 • 一、概述 • (一)变态心理概念(abnormal psychology) • 广义:包括精神病、性心理障碍、人格障碍、精神发育迟滞。 • 狭义:仅指人格障碍。 • 本章持广义说。
(二)变态心理的判别与划分 • 1、如何判别 • 心理变态是相对而言,绝对的健康人是没有的,心理完全变态也是少见的。 • (1)看是否与大多数人相一致,能否被周围人接受和认可。 • (2)能否坚持正常的学习、劳动、生活 • (3)人际关系是否和谐 • (4)知情意行是否统一协调
2、变态心理的划分 • 这里主要根据司法部门常遇到的容易导致犯罪行为的变态心理来划分 • 比如:一男子也妻子离婚,回来谈了几个对象都告吹,嗜酒后产生残害妇女意念,将一15岁少女强奸后损伤其下身,抢救无效死亡; • 一38岁男子专门对独居老太太下手,最大的84岁; • 一离异女人与一16岁男人结婚,百般虐待男人; • 一20岁青年有杀人冲动,将奶奶掐死,以满足“杀一个人体验体验味道”
*精神病:(psychosis)一种严重的精神紊乱,突出地表现为感知、思维、情感、注意、记忆、行为、意识和智能等方面的异常,同时伴有现实检验能力、自知力缺乏和社会功能严重下降的一组精神障碍。(分裂症、癫痫病、情感性精神病)*精神病:(psychosis)一种严重的精神紊乱,突出地表现为感知、思维、情感、注意、记忆、行为、意识和智能等方面的异常,同时伴有现实检验能力、自知力缺乏和社会功能严重下降的一组精神障碍。(分裂症、癫痫病、情感性精神病) • *精神发育迟滞:(mental retardation)“精神发育不全”、“心智缺陷”。指18岁以前发育阶段中,由于多种原因所引起的,以智力明显低下和社会适应能力缺陷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组疾病。(愚鲁45、痴愚35、白痴20) • *性心理障碍:(psychosexual disorder)“性心理变态”简称“性变化”。指寻求满足性爱的对象与满足性欲的行为方式异常。亦即明显违背社会的性道德规范的一组异常性行为0921。
二、变态心理犯罪的类型 • (一)人格障碍(personality disorder) • 1、概念:又称病态人格,是指人格发展的异常。其偏离正常的程度已远远超出了正常的变动范围。 • 2、特点: • (1)意识是清醒的,认识能力完整。 • (2)通常开始于童年、青少年,并一直持续到成年,甚至维持终生。 • (3)一般都能正确处理自己的日常工作和生活。 • (4)智力水平、思维水平和创造等方面并不低,有的还超过常人。 • (5)没有起病标志和病程变动。
1、偏执型人格障碍(paranoid personality disorder) • 行为特点: • (1)极度的感觉过敏; • (2)思想行为固执死板,心胸狭隘; • (3)爱嫉妒; • (4)自以为是,自命不凡; • (5)同时又很自卑; • (6)不能正确、客观地分析形势; • (7)如果建立家庭,常怀疑自己的配偶不忠等等。
治疗方法:心理治疗为主,以克服多疑敏感、固执、不安全感和自我中心的人格缺陷。治疗方法:心理治疗为主,以克服多疑敏感、固执、不安全感和自我中心的人格缺陷。 • (1)认知提高法 • (2)交友训练法 • A、真诚相见,以诚交心 • B、交往中尽量主动给予知心朋友各种帮助 • C、注意交友的“心理相容原则” • (3)自我疗法 • (4)敌意纠正训练法
2、情感型人格障碍 • 情感增盛型:情感高涨,内心充满信心和喜悦,雄心勃勃,精神振奋,热情好交往,情绪乐观,较急躁,做事有始有终,常做出大量的计划和设想,但并非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 情感低落型:情绪低沉,悲观,愁眉不展,自感精力不足,信心不强,寡言少语,遇事感到困难重重。
3、爆发型人格障碍(攻击型人格障碍) • 是一种以行为和情绪具有明显冲动性为主要特征的人格障碍。特点: • (1)情绪急躁易怒,存在无法自控的冲动和驱动力; • (2)性格上常表现出向外攻击、鲁莽和盲动性; • (3)冲动的动机形成可以是有意识的,亦可以是无意识的; • (4)行动反复无常,可以是有计划的,亦可以是无计划的。行动之前有强烈的紧张感,行动之后体验到愉快、满足或放松感,无真正的悔恨或罪恶感;
(5)心理发育不健全和不成熟,经常导致心理不平衡;(5)心理发育不健全和不成熟,经常导致心理不平衡; • (6)容易产生不良行为和犯罪的倾向。 • 还有一种被动攻击型形式,其主要特征是以被动的方式表现其强烈的攻击倾向。 • 治疗方法: • (1)开展青春期有关生理、心理方面的教育; • (2)开展多种形式的业余文艺、体育活动; • (3)进行深入细致的心理访谈,使其正确对待挫折。
4、怪癖型人格障碍 • 有别于正常人的顽固癖好。如“纵火癖”、“谎言癖”、“偷窃癖”、“赌癖”等等。 • 5、轻佻型人格障碍 • 举止轻浮,爱编造谎言,以使人上当为乐趣;虚荣心极强,好炫耀自己。
6、反社会型人格障碍(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 • 1835年,德国皮沙尔特(Prichard)首先提出了“悖德狂”这一诊断名称。 •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人有“七无”特征: • (1)无社会责任感; • (2)无道德观念; • (3)无恐惧心理; • (4)无罪恶感; • (5)无自控自制的能力; • (6)无真实或真正感情; • (7)无悔改之心。
治疗方法: • 由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病因相当复杂、目前对此症的治疗尚缺乏十分有效的方法。 • (1)药物治疗; • (2)心理治疗; • (3)认知领悟疗法:帮助患者提高认识,了解自己的行为对社会的危害,培养患者的责任感,使他们担负起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提高患者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
三、变态心理犯罪的法律责任与防治 • (一)法律责任 • 刑法N18:“精神病人在不能辩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 • 变态心理者的责任能力采用三分法:完全责任能力,部分责任能力和无责任能力三级。
二)预防及治疗 • 1、变态心理犯罪的预防 • (1)发病的预防(除遗传因素或生物资质性因素) • ①改善个体的社会环境; • ②提高社会全体成员的心理卫生意识。 • (2)犯罪的预防 • ①积极治疗、争取早日康复; • ②加强监护和监管,应当送精神病院治疗的,一定要及时送
2、变态心理者的治疗 • (1)心理治疗 • (2)行为治疗:系统脱敏法;厌恶疗法;消退训练和强化法 • (3)生物反馈疗法
思考题: • 1、人格障碍与犯罪的关系是什么? • 2、变态心理概念及变态心理犯罪的类型有哪些? • 3、偏执型人格障碍的行为特点和治疗方法是什么? • 4、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行为特点和治疗方法是什么? • 5、变态心理犯罪的法律责任如何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