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 likes | 234 Views
校務評鑑. 課程教學與教師專業 ( 教師篇 ) 說明人 : 王意蘭校長. 校務評鑑實施期程 (95 學年度 ~98 學年度 ). 一 . 學校自評 (95.8.1~99.1.31) ( 一 ) 毎年自評一次 ( 二 ) 時間:毎年8月至12月 ( 隔年 1 月 31 日前提出自評報告 ) 二 . 訪視評鑑 (96.3.1~99.7.31) ( 一 ) 四年內接受一次訪評,訪評兩天 ( 二 ) 採質化評量 三 . 追蹤評鑑:訪視評鑑完畢一年之後辦理. 評鑑項目及組織分工. 一 . 行政領導與管理 ( 校長及各處室 )
E N D
校務評鑑 課程教學與教師專業 (教師篇) 說明人:王意蘭校長
校務評鑑實施期程(95學年度~98學年度) 一.學校自評(95.8.1~99.1.31) (一)毎年自評一次 (二)時間:毎年8月至12月(隔年1月31日前提出自評報告) 二.訪視評鑑(96.3.1~99.7.31) (一)四年內接受一次訪評,訪評兩天 (二)採質化評量 三.追蹤評鑑:訪視評鑑完畢一年之後辦理
評鑑項目及組織分工 一.行政領導與管理(校長及各處室) 二.課程教學與評量(教務處、領召、領域教師) 三.專業知能與發展(各處室、教師會、領召、領域教師) 四.學生事務與輔導(學務處、輔導室) 五.特教團隊與運作(特教組、總務處) 六.資訊規劃與運用(資訊組、電腦教師) 七.家長組織與參予(家長會)
二.課程教學與評量 評鑑內容簡要說明=> 一.課程計畫及教學進度表(發展過程) 二.各領域工作重點與實施情形 三.課發會與領域教研會召開與紀錄(決議執 行的追蹤檢討) 四.學校特色課程或學校本位課程規劃與推動實施 五.中小學課程銜接的規劃 六.圖書與教學設備管理與使用 七.教科書選用(召集人評選作業)(2-1)
八.教學計畫的擬定執行(2-2) 一.領域小組會議紀錄 二.領域教學進度表 三.教學活動計劃與教學成果 =>由召集人或指定領域教師彙整
九.多元教學的實施(2-3) 一.多元教學方法,充實或補救教學 二.重大議題融入領域教學 三.協同(統整)課程實施 四.課後作業規劃 五.課後閱讀指導 =>由召集人或指定領域教師彙整
十.教學場域的師生互動(2-2) 一.同儕視導,觀摩教學 二.教學活動照片,影片,觀察紀錄 三.教學省思紀錄 四.學生作業批閱 =>由領域教師自行彙整, 評鑑委員做資料檢閱與師生訪談、觀察等。
十一.教學成果的展示與應用(2-5) 一.教學成果展示(獲獎資料,作品,照片檔) 二.學生學習成果的推廣與應用 =>由領域教師自行彙整, 評鑑委員做資料檢閱與師生訪談、觀察等。
十二.教學評量與應用(4-1、4-2、4-3) 一.教師教學檔案(紙本、部落格、個人網頁) 二.多元評量研習活動 三.多元評量的設計與實施 四.命題、審題、試題分析 =>領域教師資料檢閱與行政對話、學生座談等。
十三.課程評鑑與改進 一.課程方案定期檢討紀錄,親師生意見回饋 二.成立課程評鑑小組 =>教務主任及召集人共同推動
三.專業知能與發展 只說明與領域教師相關部分 一.教師專業理念的瞭解與實踐(1-1) 二.配合教育政策發展專業知識(1-2) 三.教師自律公約或倫理守則(1-3)
四.專業進修成長規劃辦理(行政處室) ㄧ.行政處室規劃研習(各處室提供資料) 二.教師領域自主研習(教務處及召集人需提供 資料) 三.個人校內外專業進修活動參與或經驗分享 (領域教師須提供資料、學習護照等, 評鑑委員做資料檢閱)。
五.教育研究與創新的參與 ㄧ.學校訂定創新方案的獎勵辦法(行動研究或創新教學等方案) 二.研究與創新成果應用(改善課程、教學、經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