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 likes | 286 Views
混凝土的高抗渗与高抗渗防裂. 甘昌成 鹤山市建力混凝土有限公司,广东,鹤山. 一 . 主题论点. 1. 混凝土都可以实现高抗渗。不需要借助专用的抗渗抗裂材料, 3 ~ 7d 龄期的抗渗等级可以稳定达到 P30 级以上。抗渗混凝土应是通用混凝土而不应是特种混凝土。 2. 高抗渗防裂是混凝土客观存在的基本规律,实际工程不能背离这一基本规律。要防裂就必须抗渗,只有实现高抗渗才能更好地防裂。. 一 . 主题论点. 3. 混凝土的抗裂与抗渗是不可分割的,混凝土的高性能与高抗渗也是不可分割的。高性能高抗渗是现代混凝土质量的总体要求,是现代混凝土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
E N D
混凝土的高抗渗与高抗渗防裂 甘昌成 鹤山市建力混凝土有限公司,广东,鹤山
一. 主题论点 1.混凝土都可以实现高抗渗。不需要借助专用的抗渗抗裂材料,3~7d龄期的抗渗等级可以稳定达到P30级以上。抗渗混凝土应是通用混凝土而不应是特种混凝土。 2.高抗渗防裂是混凝土客观存在的基本规律,实际工程不能背离这一基本规律。要防裂就必须抗渗,只有实现高抗渗才能更好地防裂。
一. 主题论点 3.混凝土的抗裂与抗渗是不可分割的,混凝土的高性能与高抗渗也是不可分割的。高性能高抗渗是现代混凝土质量的总体要求,是现代混凝土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
二. 提高混凝土抗渗抗裂能力的若干新观点 1.混凝土可以实行即时水养护,有条件的都可以实行即时水养护,大体积混凝土最好实行即时水养护。 即时水养护就是混凝土成型后立即用水进行养护。
二. 提高混凝土抗渗抗裂能力的若干新观点 2.实际工程中,对硬化混凝土质量的控制,应是以不可见裂缝和不可见孔隙缺陷为控制目标,而不是以往以可见裂缝或可见有害裂缝为控制目标。 裂缝的形成过程:混凝土失水-不可见孔隙缺陷-不可见裂缝-可见裂缝
二. 提高混凝土抗渗抗裂能力的若干新观点 3.我们从理论上明确,混凝土配合比的拌合用水是混凝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已浇筑振动密实成型的混凝土中占有一定空间,不可以损失。 混凝土的充水空间只能由水化产物填充,填充的密实程度将决定硬化混凝土的性能。
二. 提高混凝土抗渗抗裂能力的若干新观点 4.提出了完美湿养护的概念,提出了完美湿养护的三大原则。 ·湿养护开始时,混凝土表面不存在泌水缺陷。 ·湿养护开始时,混凝土表面不存在失水缺陷。 ·湿养护过程中(早期硬化过程中),混凝土不出现失水缺陷。
二. 提高混凝土抗渗抗裂能力的若干新观点 5.湿养护7天,关键前3天,最关键第1天。 混凝土硬化早期存在两个显著特点: ·拌合水最容易损失 ·水泥水化最活跃
二. 提高混凝土抗渗抗裂能力的若干新观点 6.通过工程实践揭示了混凝土的抗裂与抗渗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即时养护:抗裂提高,抗渗提高 混凝土失水:抗渗降低,混凝土开裂 说明混凝土的抗裂与抗渗不可分割
二. 提高混凝土抗渗抗裂能力的若干新观点 7.提出了“混凝土高抗渗防裂”的最新抗裂理念。 混凝土客观存在的基本规律 8.提出了混凝土实现高抗渗必须满足的三个基本条件。 ·充水空间足够小 ·完美湿养护 ·足够的水化产物
二. 提高混凝土抗渗抗裂能力的若干新观点 9.实际工程中应最大限度地控制混凝土的收缩开裂,也可以做到最大限度地控制混凝土的收缩开裂。 最大限度: ·不裂 ·开裂比较轻微
二. 提高混凝土抗渗抗裂能力的若干新观点 10.提出了以高抗渗判定混凝土配合比合理性 的评价方法。 完美湿养护条件下,3~7d能够实现高抗渗,配合比是合理的,否则就是不合理的。 ·要有适宜的胶凝材料用量 ·水胶比低 ·在满足泵送和施工性能前提下,砂率应尽量低
二. 提高混凝土抗渗抗裂能力的若干新观点 11.提出了混凝土初始缺陷的分类方法,有利于防止初始缺陷的形成,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抗裂能力,提高耐久性。 ·自身缺陷(先天缺陷),由配合比不合理造成 ·失水缺陷(后天缺陷),由施工养护工艺不合理造成
二. 提高混凝土抗渗抗裂能力的若干新观点 12.提出了混凝土的充水空间与水化产物填充理论。 ·界面水膜 ·充水空间 ·水化产物总量 ·水化产物填充条件
三. 混凝土抗渗防裂理论体系 • 在实践中形成,又回到实践中接受检验。 • 需要深入,需要完善。它将为今后混凝土的抗渗防裂技术以及耐久性的理论领域带来丰富的研究课题。 朋友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