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7

学术论文写作

学术论文写作. 林英 xxzx@zjfc.edu.cn. 学术论文概述. 概念 学术论文通常是指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中的某些现象和问题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以探讨其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规律等的理论性文章。 可以将新的学术观点或创造性研究成果或技术应用中新的发现等撰写成有论有据的、有所创新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并将这些成果进行系统化处理,通过文字加工、科学编辑,实现信息再创造的过程。. 特点 科学性

Download Presentation

学术论文写作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学术论文写作 林英 xxzx@zjfc.edu.cn

  2. 学术论文概述 • 概念 • 学术论文通常是指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中的某些现象和问题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以探讨其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规律等的理论性文章。 • 可以将新的学术观点或创造性研究成果或技术应用中新的发现等撰写成有论有据的、有所创新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并将这些成果进行系统化处理,通过文字加工、科学编辑,实现信息再创造的过程。

  3. 特点 • 科学性 • 内容科学性:指选题必须有理论和事实根据,论点应能揭示客观实际,经得起实践检验。论文中采用的数据、资料必须是真实可靠的,对各种概念的描述、专业术语的应用都是准确无误的。 • 方法科学性:论证严密,合乎逻辑。善于利用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等逻辑思维方法,从严密的逻辑推理中引出正确结论。 • 态度科学性:即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 表达科学:文体以议论为主,结构严谨、语言精确。 • 学术论文的范围限制在科学研究领域,非此领域的文章,不能算学术论文,如新闻报道、报告文学、散文科幻和科普作品等都不能算作学术论文。

  4. 创新性 • 开拓新的研究领域,提出前人所无的全新论断 • 深化和发展前人的研究成果 • 从不同的角度,或以新的论证方式 ,或利用新资料来研究老问题,提出新见解等. • 专业性:即学术性 • 所提出和论述的问题是在学科不同层次的研究中产生的问题 • 应介绍比较专门系统的理论知识或实践知识,揭示事物的现状或发展规律 • 或者是对某一学科的某一问题(或几个问题)进行研究探讨,针对某个或几个学科专业来论证阐述自己的观点。 • 形式规范性: • 包括论文的容量、论证步骤、写作格式、写字的规范、参考文献的规范、标点符号的规范等。

  5. 类型(按社会功效分) • 期刊论文:指作者根据某期刊载文的特点和取向(表现为学科特征及专业特色),将自己撰写的学术论文进行有针对性地投稿,并被所投刊物采用、发表的论文。 • 会议论文:指作者根据即将召开的各种学术会议(国际、国家、省、市、行业学术团体等)的研讨主题及相关规定,撰写专题论文并投寄给会议主办单位,经有关专家审查通过后被录用的学术论文。这些论文将在会议期间进行大会交流,并由主办单位汇集出版,成为一种重要的文献资源。 • 学位论文:作者为了取得高等学校及科研院所的相应学位,通过专门的学习、从事科学研究所取得的创造性或创建性的认识、观点,并以此为内容撰写而成、作为提出申请授予相应学位时评审用的论文。学位论文分学士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及博士学位论文三种。

  6. 写作格式 • 结构形式具有一定的规律,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结构程序 • ISO: • 《文献工作——科学报告编写格式》(1983年) • 我国: • 《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的编写格式》(GB7713-87) • 《文献编写规则》(GB6447-86) •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7714-87)

  7. 国家标准GB7713-87规定的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指明报告与论文由以下两大部分构成:国家标准GB7713-87规定的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指明报告与论文由以下两大部分构成: • (1)前置部分 • (2)主体部分

  8. 封面、封二 题名页 序或前言(必要时) 前置 摘要 部分 关键词 目次页 插图或附表清单 符号、缩略语等注释表(必要时)

  9. 引言-1 正文-22.1 2.2 2.3 2.3.1 … 2.3.2 2.3.2.1 主体… 2.3.2.2 部分……      图1(或图2-1) 图2(或图2-2) … 结论 表1(或表2-1) 致谢 表2(或表2-2) 参考文献 …

  10. 学术论文一般只包括8个部分: 题名 引言 前置论文作者主体正文 部分 关键词部分结论 摘要 参考文献

  11. 题名(中英文) • 作者(姓名、工作单位或通讯地址) • 摘要(中英文) • 关键词(中英文) • 引言(你要作什么?做了什么?为什么做?) 原理 材料 • 正文方法(你怎样做的) 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讨论(你对所获结果的解释) • 结论(必须精确、有条理、清晰与简要,由结果得出) • 建议(直接从结论中得出,你的建议)

  12. 致谢词(谁帮助了你) • 参考文献 • 英文摘要 • 附录 • 表格 • 插图 如未插在正文中的话 • 坐标图 • 例作分析: • 期刊论文:利用锥形量热仪测试木荷燃烧性能的方法探讨 • 学位论文:刚竹属部分竹种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13. 期刊论文 文献标识码: 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 B--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科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社科) 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包括领导讲话、特约评论等) D--一般动态性信息(通讯、报道、会议活动、专访等) E--文件、资料(包括历史资料、统计资料、机构、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

  14. 引言 正文

  15. 学位论文的写作 • 特点:(与一般学术论文相比) • 学术性。学位论文是对研究生或本科生多年学习成果及科研能力的检验,要体现一定的学术科研水平,对论文学术性的要求比较高。 • 具备一定规模。一般的学术论文只要有一定的创建,对篇幅的大小是没有强制性规定的。而学位论文对选题和规模均有相关规定。一般而言,学士学位论文应达到一万字左右,硕士学位论文应达到2~4万字,博士学位论文则要求5万字以上。

  16. 开题 • 选题,应遵循以下原则: • 创造性和新颖性。 • 科学研究的任务是解决前人没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要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建树。 • 若是理论研究,就应在新发现的基础上提出新见解、新概念,形成新理论;或是对原有理论做出重要修改或补充,使之完善。 • 若是应用研究,就要创造出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新工艺或新产品,或在原有基础上有重大改进。 • 联系实际 • 论文的选题必须着眼于社会实践和科学本身发展的需要,必须有益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新型彩色饰面胶合板的研制》

  17. 可行性和合理性 • 选择课题必须充分考虑科研所需的主、客观条件。要结合自己的能力,选择能充分发挥自己专业特长的课题,同时还要考虑科研所需的条件,如时间长短、实验设备和实验经费等。 • 兼顾兴趣 • 兴趣对完成论文的写作十分有利,反过来论文写作必须兼顾兴趣。兴趣是精神力量的源泉,会让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不知疲倦地深入其中,倍感其乐无穷。

  18. 大小适中,不应贪大求全 • 论题的大小与论文的篇幅相称,与论文的水平要求、层次高低相适应。 • 若题目定得太宽、太大,则涉及面广,太分散,不容易把握全局,也不可能做深入细仔的分析,写起来往往是泛泛而谈,难以说深讲透,写出的文章显得肤浅。如:《华东地区鸟类群落结构》------《青山湖国家森林公园鸟类群落结构》 • 一般来说,题目还是小一点、具体一点为好,小题目容易驾驭,有时选一些比较具体的所谓“小”题,进行深入研究、透彻分析,往往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19. 选题的方法 • 经验积累法:在实践中发现问题 • 文献分析法:通过分析他人的研究发现问题 • 趋势分析法:在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分析理论或 实践的发展方向和态势 • 比较法:比较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特别是追踪 发达国家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 • 联想法:在学科的交叉领域选题

  20. 相关资料的搜集与阅读 • 在学位论文写作的不同阶段对文献查询有不同的要求。由于学位论文必须无进行开题,开题的主要目的是确认论文选题是否恰当、新颖、不重复以及是否具有学术研究价值等,所以开题时的资料查询更多要求全和新、获取文献以文摘型为主,必要时还可通过一些文摘数据库如SCI、Ei等进行选题分析。正式开始学位论文写作后,资料查询则要求翔实、深入、获取文献以全文型为主。

  21. 收集资料的途径:主要为文献检索法,利用检索工具,采取顺查法、倒查法、追溯法进行收集资料的途径:主要为文献检索法,利用检索工具,采取顺查法、倒查法、追溯法进行 • 注意检索工具选择得当,如:查经济类,用EBSCO的BSP数据库;查生物类,用CABI,SDOS,Springer Link, EBSCO的ASP等 • 如《金属家具的开发与设计》,选择“金属*家具”作检索词,检索“中国期刊网”等中文数据库,查看相关文章,并找出金属家具的英文关键词“metal and furniture”,在Springer Link, EBSCO的ASP等数据库中查找

  22. 阅读:掌握相关课题进行现状,确定自己论文的方案阅读:掌握相关课题进行现状,确定自己论文的方案 (1)多数文章看摘要,少数文章看全文 文献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大批的文献必须要仔细研读其摘要,经过人为的筛选, 选取比较经典及更具价值的文献来进行精读, 因为真正有用的全文并不多。 (2) 集中时间看文献 看文献的时间越分散,浪费时间越多,越容易遗忘。集中时间看更容易联系起来,形成整体印象。 (3) 做好记录和标记 好文章可能每读一遍就有不同的收获,每次的笔记加上心得最后总结起来就会对自己大有帮助。 (4) 准备引用的文章要亲自看过,避免以讹传讹

  23. 撰写开题报告 • 毕业生在选定课题之后必须撰写开题报告,开题报告是课题的总体构思、可行性分析和实施计划,是作者在以后的科研中开展工作的依据。导师亦可据此判断该课题能否实施,便于把关,并为以后的指导工作提供参考。开题报告对科研与论文写作的顺利进展十分重要。 • 包括三部分内容: (1)要阐述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包括所选课题的背景、现实意义、研究价值和可行性等; (2)对论文的基本框架、研究的思路与拟采用的方法和手段做出说明; (3)对所选课题的准备情况,进度计划和如何实施等做出总体安排;最后,对预期达到的水平及所需要的科研条件、工作量等做出说明

  24. 一般的研究方法有:实验法、文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案例法、模型法、比较法、预测法、统计方法等。一般的研究方法有:实验法、文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案例法、模型法、比较法、预测法、统计方法等。 • 进度安排(time) 定题 收集资料 实地调查 初稿 中期报告 修改 定稿 答辩 • 创新点、难点

  25. 我校开题报告要求及格式 • 开题报告要求字数在2000字以上,采用学校统一格式 • 主要包括 •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所选课题的历史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研究方法及措施 • 研究工作的步骤、进度 • 主要参考文献(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2篇)

  26. 中期报告 存在问题 1、选题或结构还需要修改 2、资料获取问题 3、调查对象的确定和调查的实施问题 4、素材和数据分析问题 5、论文撰写问题 6、时间问题 7、其它问题

  27. 撰写文献综述 • 文献综述是一种文献调研报告。它是通过阅读某一主题的文献后,针对某一时期内的某一学科或专题的研究成果或技术成就,进行比较全面系统地信息搜集,经过理解、整理、融会贯通,综合分析和评价而组成的一种不同于一般论文的文体。 • 其目的是反映某一课题的新水平、新动态、新技术和新发现。从其历史到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趋势等。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为选题和开题奠定良好的基础。可分为叙述性综述、评论性综述和专题研究报告三种。

  28. 文献综述的内容组织 • 由于综述的内容可以是理论研究的综述,也可以是方法的综述,还可以是各种流派和观点的综述,甚至是某种产品的综述。为了避免罗列堆砌或杂乱无章,可以采用以下方法组织内容: ①纵式写法:围绕某一专题,按照事物发展的先后顺序或专题本身发展层次层层递进,对其历史演变、目前状况、趋向预测作纵向描述。 ②横式写法:按照事物包含的几个方面(主题)兵分数路,逐一叙述。例如有关传感器应用的文献综述,可以从传感器在机械、电力、轻工、医药、农业等各领域的应用,分别展开。

  29. 写一般的水平、动向的综述,可以采用国际、国内、本地的方法;写理论技术方面的综述,通常先把研究内容分成若干问题,再分别叙述,做到条理、思路清晰。写一般的水平、动向的综述,可以采用国际、国内、本地的方法;写理论技术方面的综述,通常先把研究内容分成若干问题,再分别叙述,做到条理、思路清晰。 也可对某一专题在国际和国内的各个方面,如各派观点、各家之言、各种方法、各自成就等加以描述和比较。通过横向对比,既可以分辨出各种观点、见解、方法、成果的优劣利弊,又可以看出国际水平、国内水平和本单位水平,从而找到了差距。相关研究不必全部列举,每一个主题举2-5个有代表意义的研究。 • 可以把几种方法结合起来,写历史背景时采用纵式写法,写目前状况采用横式写法。总之,不管用哪种方法,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

  30. 综述的结构和编写方法 • 基本格式通常包括题目、前言、正文、结语和参考文献等几个部分构成,每一部分都有独特的写作要求和方法。 • 标题: • 用最少的词语最确切反映论文的内容。 • 论文一般应紧扣主题,高度概括,突出重点,使人一看标题就可了解综述的大致内容。 • 标题应直接反映其综述类型。如用“综述”、“概述”、“述评”、“评述”、“进展”、“动态”、“现状、趋势和对策”、“分析与思考”等表示。

  31. 前言: • 前言是对整篇综述的一个简短开场白。 • 说明有关概念和定义,选择这一专题的目的和动机、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 • 这一议题的学术背景、目前状况、争论焦点、编写过程,介绍搜集资料的范围等,使读者对综述有一个轮廓性的了解,作好阅读全文的思想准备。 • 前言要写得简明扼要,重点突出

  32. 正文: • 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 • 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 • 不能简单罗列前辈的观点,要加入自己的分析、评述和观点 • 要求内容综合、语言概括、信息浓缩、评述客观

  33. 结语: • 是对前面论述的内容作一个总结,提出自己的见解 • 概括地指出本研究的意义、存在的分歧意见、待解决的问题等;或预测、展望所综述对象的研究发展方向、研究前景。 • 结论应与正文的叙述或评论紧密呼应。如为述评或专题报告,还应包括预测性建议。

  34. 参考文献: • 列出综述引用和参考的文献。 • 应当详细列举并注明篇目、著者、出处等。 • 参考文献著录不仅表示对引用文献著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也为评审者审查提供查找线索。 • 文献引用用方括号“[ ]”括起来置于引用词的右上角

  35. 我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综述 • 字数不少于2000字 • 通常阅读文献不少于15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2篇。 • 一般要求在毕业设计(论文)写作之前完成文献综述。 • 综述撰写格式参照《浙江林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撰写格式与规范》要求执行,使用学校统一规定的封面格式

  36. 外文翻译 • 要求 •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单独翻译外文文献2000字以上,外文翻译包括外文文献原文和译文 • 外文原文要尽可能与所做课题紧密联系 • 技巧 • 外文原文的检索要选择标题中的关键词,最好先看中文文献找准对应的英文关键词 • 所选文献和毕业设计相关,不是相同,只要有近似的方面就可以 • 检索技巧的运用,如:截词符号*,?等 • 选择相对较短的文章 • 运用GOOGLE等翻译软件

  37. 学位论文的数据收集 • 一部分来自其他文献 • 实验:注意记录的详细完整,数据分析精确等 • 设计:注意记录详细的设计理念、过程、关键部位等 • 调查:调查的抽样、样本量、问卷的设计等 • 比较实验计划和预期目标,进行控制 • 数据收集要细心、详尽

  38. 学位论文的结构和写作规范 • 我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本内容: • 封面; • 题目; • 中文摘要、关键词; • 英文摘要、关键词; • 目录; • 文本主体(包括引言、正文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附上相关图表等资料)。

  39. 封面 • 学位论文由于所涉及的相关面较多且形式相对独立,因此,它有自己的封面,以全面反映学位论文的相关信息。 • 根据GB7713-87的规定,学位论文的封面应包括的内容有:分类号、本单位编号、密级、题名(副题名)、责任者、申请学位级别、专业名称、指导教师、论文提交日期与完成日期。其中分类号是以论文主题涉及的学科属性为依据,使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选择确定;密级视论文内容按国家规定的保密条例而定;完成日期包括论文提交日期、答辩日期、学位授予日期。 • 另外,在封面的最后注明出版日期。封面中的题名与责任者项最为关键。

  40. 我校毕业设计(论文)封面内容包括: • 学院名称 • 题目 • 学生姓名 • 学号 • 专业名称 • 班级,指导教师姓名、学科、职称。所有内容要居中。

  41. 摘要 • 为了便于国际交流,学位论文一般要求有中英文摘要。通过看文摘读者能获得必要的信息,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了解作者开展工作的程度和水准。 • 学位论文的中文摘要另页置于封面、目录页之后。 • 一般不超过300个汉字 • 摘要应包含以下内容: ①从事这一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 ②研究的主要内容,指明完成了哪些工作; ③获得的基本结论和研究成果,突出论文的新见解; ④结论或结果的意义。

  42. 关键词 • 关键词是从论文标题和全文中抽选最能代表论文主题的实质性词汇,关键词对文献检索有重要作用。关键词必须是名词、名词词组或专业术语,动词、形容词、副词和助词等都不能作为关键词。一篇论文一般选用3~8个词作为关键词,多个关键词之间用“;”隔开,中文关键词同时应注有对应的英文关键词。

  43. 目录 • 由于学位论文的篇幅较长、章节较多,一般均要编制一份目录,以指引章节所在页码,一是方便读者总揽论文全貌,二是便于快速查阅有关章节。目录一般在英文摘要后另起一页列出其目次,要求将论文的主要标题列出,一般列至二级标题,如论文的章、节、参考文献、附录等,并同时列出各标题的序号、名称和页码。若整篇论文分卷编制时,每一分卷都应有全部内容的目次页。

  44. 我校毕业设计(论文)目录格式 • 目录独立成页,包括论文中全部章、节的标题及页码。设计图纸要有标号。 • 目前采用的三级标题序次结构有以下一种: • 序次:1、1.1、1.1.1…… • 目录内容采用宋体(五号) 目 录 1 XXXXX.................................(1) 1.1 XXXXX......................... .....(1) 1.1.1 XXXXX...........................(2)

  45. 引言 • 研究的理由、目的、背景 • 前人的工作和知识空白 • 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 • 预期的结果及其在相关领域里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46. 正文 • 正文是论文的主体部分,是分析问题、论证观点的主要部分,要求内容充实,论据充分、可靠,论证有力,主题明确,我校要求毕业设计(论文)正文字数要求在8000字以上 • 正文部分表述的主要内容是研究问题的论述及系统分析,是作者详细地阐述个人的研究成果,特别是详细地阐述作者提出的新的、独创性的东西。 • 具体主要包括: • 准备工作(材料方法) • 模型或方案设计(研究框架) • 案例论证或实证分析(第一手数据) • 模型运行的结果分析或建议、改进措施等

  47. 正文需要注意的问题 • 有需要解释的内容,可加注说明 ,注释的序号要用①、②、③等数码表示 ,以区别引文 • 标点符号的用法 • 名词、名称 • 度量、单位 • 数字,如农历的年、月、日一律用汉字 • 公式、表格、插图的格式等 • 详细参见《毕业设计(论文)撰写格式与规范》

  48. 结论 • 结论应该准确、完整、明确、精练 • 可以用“结束语”、“结语”等标题来表示 • 内容一般包括: • 本文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 对前人有关的看法作了哪些修正、补充、发展、证实或否定。 • 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或遗留未予解决的问题,以及对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能的关键点和方向。

  49. 参考文献 • 在学位论文后一般应列出参考文献,其目的有: ①为了能反映出真实的科学依据; ②为了体现严肃的科学态度,分清是自己的观点或成果还是别人的观点或成果; ③为了对前人的科学成果表示尊重,同时也是为了指明引用资料出处,便于检索 • 撰写学位论文过程中,可能引用了很多篇文献,但一般只列出最重要和最关键的文献资料。 • 参考文献著录要规范:GB7714—19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50. 常用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 著录采用顺序编码制,即文献序号按文中出现先后为序排列,加方括号于引用文献成果的右上角。文后参考文献表的序号编码加方括号。常用的如下: • 期刊著录格式为:[序号] 作者(3人以上须列满3人,加逗号,再加“等”;罗马字姓名一律姓前名后,名缩写,但不加缩写点,留空格).题名[J].刊名(外文尽可能按原刊名形式缩写),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 如: [1] 马焕成,罗致斌,陈义群,等.多功能保水剂对作物抗旱效应的初步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4,21(4):404-407.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