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第九章 管理與領導 

第九章 管理與領導 . 本章大綱. 9.1 領導與管理 9.2 自科學管理以來的領導演化發展 9.3 當代管理議題 9.4 品質運動. 前言. 彼得 ‧ 杜拉克在 1974 年寫道: 本世紀管理的出現,可以說是歷史重大事件。它代表社會轉變為由多個機構組成的多元社群,其中,管理是最有效的工具。 管理被定義為整合組織所需的人力、物力、技術以及財務資源,以達成組織目標的協調機制 (Hess & Siciliano, 1996, p. 7) 。 一般而言,大家都同意管理者的工作由五項功能組成,包括:規劃、控制、組織、用人及領導(詳圖 9-1 )。.

jontae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九章 管理與領導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九章 管理與領導 

  2. 本章大綱 • 9.1 領導與管理 • 9.2 自科學管理以來的領導演化發展 • 9.3 當代管理議題 • 9.4 品質運動

  3. 前言 • 彼得‧杜拉克在1974年寫道: • 本世紀管理的出現,可以說是歷史重大事件。它代表社會轉變為由多個機構組成的多元社群,其中,管理是最有效的工具。 • 管理被定義為整合組織所需的人力、物力、技術以及財務資源,以達成組織目標的協調機制(Hess & Siciliano, 1996, p. 7)。 • 一般而言,大家都同意管理者的工作由五項功能組成,包括:規劃、控制、組織、用人及領導(詳圖9-1)。

  4. 圖9-1 管理的傳統功能(包括領導)

  5. 領導與管理 • 一些管理學者認為,領導是管理其中的一個構面。 • 領導與管理共有一些特質,但兩者是互有區別且不同的。 • 雖然某些工作可能被認為比較偏向管理(譬如設計客製化的控制系統軟體),而某些工作比較偏向領導(譬如創建具有綜效的團隊),但是兩者都是必要的,而有效的管理團隊會同時擁有兩種能力。

  6. 表9-1 管理與領導的區別(1/2)

  7. 表9-1 管理與領導的區別(2/2)

  8. 表9-2 管理者和領導者的差別

  9. 表9-3 十一項管理實務的定義(1/2)

  10. 表9-3 十一項管理實務的定義(2/2)

  11. 表9-4 明茲伯格的十種管理角色(1/2)

  12. 表9-4 明茲伯格的十種管理角色(2/2)

  13. 自科學管理以來的領導演化發展(1/3) • 科學管理之父佛萊迪克‧泰勒特別要求四項原則: • 為每一項工作發展科學方法,包括標準化工作流程和工作條件。 • 謹慎依據每一項工作選擇適當能力的工人。 • 以適當的激勵因子提供周密的訓練。 • 經理人要有明確的計畫。 • 亨利‧費堯藉由說明五項管理的構成要素,進一步描繪管理原則。 • 規劃。 • 組織。 • 命令。 • 協調。 • 控制。

  14. 自科學管理以來的領導演化發展(2/3) • 社會學家馬克思‧韋伯將科層組織的觀念帶入管理學的研究中,包括清楚分工、分層授權、正式規則和程序、非個人化和論功行賞的評估方式。 •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消費性產品的需求激增,霍桑效應的概念成型。 • 經由這些研究,有關人群關係學派的思想潮流,如馬斯洛的人類需求層級理論以及麥葛瑞格的X理論和Y理論便應運而生。

  15. 自科學管理以來的領導演化發展(3/3) • 1940年代,量化管理的觀點(管理科學)開始出現。主張運用數學模型和方法進行決策。 • 作業管理直接強調在組織中運用管科學。 • 愛德華‧戴明塑造了具有高度影響力的品質管理原則。 • 資訊管理,也就是一般在組織中所稱的MIS,是蒐集、處理及轉換資訊的過程,支援所有的管理功能。

  16. 圖9-2 管理技巧——不同管理階層需要不同的管理技巧

  17. 當代管理議題 • 組織的系統觀點 • 組織原先被視為一個封閉系統,也就是說,組織不會受外在事件或情況影響。 • 實際上,所有的組織都是開放系統。他們必須與所在環境互動以求生存。 • 綜效便是由系統理論衍生出來的名詞,其描述的是一個由個別部門共同工作所產出的結果,會超過由個別部門獨立工作所生產的總和。 • 權變理論也被普遍接受。這個理論主張在某個特定狀況中,所謂的最適行為是仰賴多項變數決定的,而每個狀況都有所不同。

  18. 圖9-3 管理的權變理論

  19. 品質運動(1/3) • 愛德華‧戴明 • 全世界最著名的品質管理先趨是美國的愛德華‧戴明。 • 戴明是由講授統計方法的品質控制起家,漸漸發展出十四要點的系統。 • 戴明十四要點說明傳統的西方式管理出了什麼問題(戴明認為傳統方法並不是領導,他認為這些方法是管理)。

  20. 戴明十四要點(1/2)

  21. 戴明十四要點(2/2)

  22. 品質運動(2/3) • 約瑟夫‧傑瑞 • 傑瑞的品質改善模型 • 說服負責重要決策的決策者,改善是必要的。 • 根據合理的計畫設定合理的改善目標。 • 成立一個具有明確指導方針的專案小組以達到目標。 • 提供小組適當的訓練。 • 發掘問題的成因。 • 發展一組可能的方法以解決問題,選擇其中一種方法,並小規模的執行此種方法。 • 評估結果。 • 必要的時候改善這個方法並執行落實。 • 克服某些人對於新方法存有疑慮的阻力。 • 透過訓練、控制圖等標準化方法,以維持改善的過程。

  23. 品質運動(3/3) • 領導典範 • 品質管理必須是系統方法。 • 美國的馬寇爾伯濟國家品質獎已經成為描述全面品質管理不同組成要素最常見的架構。 • 顧客是我們努力任事的理由。 • 領導者必須通曉長期思維方式。 • 品質改善需要一系列不同的思維方式。

  24. 圖9-4 使用事實

  25. 領導人物側寫 • 賀伯‧凱勒赫 • 讓西南航空變得有趣同時創造獲利的人。 • 莫琳‧坎柏斯頓‧達克 • 加拿大通用汽車的多樣化管理。 • 羅柏‧麥克雷 • 鵝卵石激起的漣漪。

  26. 關鍵詞(1/2) • 封閉系統(closed systems) • 權變理論(contingency theory) • 戴明十四要點(Deming's fourteen points) • 佛萊迪克‧泰勒(Frederick Taylor) • 霍桑效應(Hawthorne effect) • 亨利‧費堯(Henri Fayol) • 傑瑞的品質改善模型(Juran's quality improvement model)

  27. 關鍵詞(2/2) • 管理(management) • 馬克思‧韋伯(Max Weber) • 作業管理(operations management) • 開放系統(open systems) • 科學管理(scientific management) • 綜效(synergy) • 量化管理(quantitative management)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