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 likes | 235 Views
“ 理解学生,教在心灵 ” —— 读“理解教育”. 南江县正直中学 梁显国. 关于“理解”:. 现实教育中的“理解” : ( 1 )认知性理解。典型话语“理解意义”、“理解题意” ( 2 )感情性理解。典型话语是“将心比心”。 ( 3 )行为性理解。典型话语是“请你理解”。. 理解教育中的“理解”: ( 1 )发生在特定的教育世界中。(教育理解) ( 2 )占有与超越的统一。 外在占有 —— 是对理解对象的赞赏与肯定 内在占有 —— 是对自身的赞赏与肯定。 通过沟通实现占有与超越。. {. ( 3 )交融于师生的感情、认知和行为。
E N D
“理解学生,教在心灵”——读“理解教育” 南江县正直中学 梁显国
关于“理解”: • 现实教育中的“理解”: • (1)认知性理解。典型话语“理解意义”、“理解题意” • (2)感情性理解。典型话语是“将心比心”。 • (3)行为性理解。典型话语是“请你理解”。 理解教育中的“理解”: (1)发生在特定的教育世界中。(教育理解) (2)占有与超越的统一。 外在占有——是对理解对象的赞赏与肯定 内在占有——是对自身的赞赏与肯定。 通过沟通实现占有与超越。 { (3)交融于师生的感情、认知和行为。 (4)生命可能性的实现。(工具+内在素养) (5)本质上是创造的。(理解就是创造) (6)积极的价值取向。
理解教育的面世 • 1、时代呼唤理解:——国际理解教育 • 2、教育呼唤理解 • (1)体力大于脑力,苦干多于巧干 • (2)教育误解——社会、家庭、学校、自我
三个假说: 1、理解就是教育质量。 2、四心是教育成功之本 3、教育策略存在于思想和行动之中。
理解教育与其他教育的相似和区别 • 相似 • (1)重视发展学生的理解精神和宽容品质。 •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 (3)重视发展学生感情,使学生形成德智体和谐发展的健全人格。 区别 (1)理论基础不同。 (2)教育目标不同。 (3)教育策略不同。
理解教育的实质: • 理解教育:就是以“理解理论为指导的,作为理解主体的师生与理解对象沟通,在感情、认知与行为上策划并实现生命可能性的过程。凡是按照理解理论的要求实施的教育都可称为理解教育。 (1)师生同益。师生获得同样幸福的教育。 (2)感情先行。关注师生情感投入,做感情的主人。 (3)强德富智。人心工程,用心活动。(知人心、得人心、用人心) (4)笃行不懈。教师和学生都要有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
理解教育的步骤: • (1)理解氛围的营造。确立理解性校训,宣传理解性誓言。吟诵理解之歌;建立理解室,使用理解牌。 • (2)理解观念的促成。习练理解操,施教理解课。 • (3)理解课程的实施。心理准备,沟通理解,解题理解,反思理解,跟踪理解。 • (4)理解型道德教育场建设。
“理解教育”的若干发现 • 基本发现:理解是教育的资源与质量 • (1)教师对教育的全面而深刻的理解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 • (2)真正的优秀教师是连后进生都能教好的教师,而只会教优秀学生的教师难以成为真正的优秀教师。 • (3)自我理解往往比相互理解更能使师生颓废。 • (4)后进生比一般学生更渴望“成功” • (5)在转化后进生上,感情的力量往往大于认知的力量。 • (6)欲求厌学者乐于学习,先使他喜欢要他学习的人。 • (7)任何教育活动都要着眼于学生的真才实学,做得实在,得到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