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 likes | 456 Views
口腔與視力保健、心理衛生. 季瑋珠. 口腔保健. 主要二大問題: 齲齒( dental caries, tooth decay ):低年齡群 牙週病( periodontal disease ):高年齡群 世界衛生組織統計 台灣統計 共同原因:食物形成牙菌班. 初級預防方法. 飲水加氟 0.6ppm 以上、氟化物擦牙漱口、吃氟片、含氟或抗菌班牙膏 嬰幼兒不含著奶瓶入睡(奶瓶性齲齒 baby bottle tooth decay ),食後潔牙 減少甜食或黏性醣類攝取總量與次數 食後刷牙和牙線正確使用,其他輔助器具:貝氏刷牙法
E N D
口腔與視力保健、心理衛生 季瑋珠
口腔保健 • 主要二大問題: • 齲齒(dental caries, tooth decay):低年齡群 • 牙週病(periodontal disease):高年齡群 • 世界衛生組織統計 • 台灣統計 • 共同原因:食物形成牙菌班
初級預防方法 • 飲水加氟0.6ppm以上、氟化物擦牙漱口、吃氟片、含氟或抗菌班牙膏 • 嬰幼兒不含著奶瓶入睡(奶瓶性齲齒 baby bottle tooth decay),食後潔牙 • 減少甜食或黏性醣類攝取總量與次數 • 食後刷牙和牙線正確使用,其他輔助器具:貝氏刷牙法 • 定期看牙醫,洗牙(刮除結石)、齒列矯正、早期治療;封劑
美國預防醫學特別委員會建議 • 定期看牙醫(B類建議)、教育民眾或病人使用含氟牙膏和牙刷徹底清潔牙齒,正確使用牙線(B類建議),父母應幫助嬰幼兒潔牙並教導自己刷牙,不含奶瓶入睡以防奶瓶性齲齒(B類建議)。 • 飲水中含氟量低於0.6ppm地區兒童應吃氟片,依水中含量不足程度補充。 • 避免有害物質:菸、過量飲酒、(檳榔)。
視力保健 • 學齡前5-10% • 斜視(strabismus)弱視(amblyopia)2-5% • 危險因子:眼球畸形及不等視、遠視4D、散光2D之家族史,先天性白內障、眼球腫瘤、早產、母親懷孕時感染德國麻疹、泡疹、或弓蟲症。 • 應在三歲至四歲左右矯治以免永久弱視。 • 開發中國家尚有:夜盲症、乾眼症 • 危險因子:維生素A缺乏
視力保健 • 學齡 • 屈光不正(refractory error):近視、遠視、散光 • 台灣特有:近世進士盡是近視 • 危險因子:眼球發育成熟前長時間近距離用眼工作 • 青少年和成人 • 屈光不正
視力保健 • 老人/構成安全問題 • 老花眼(presbyopia)、白內障(cataract)、年齡相關之黃斑部退化(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RMD)、青光眼(glaucoma)、糖尿病視網膜病變(diabetic retinopathy) • 危險因子: • 老化—老花眼、白內障、ARMD • 患病時間與控制好壞—青光眼、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老花眼 老視 presbyopia • 病理: 隨年齡水晶體硬化 可塑性減低 睫狀肌變弱 40歲開始 • 症狀: 近點退後 近距離視力下降 • 近距離視力: 老花或老視 • 遠距離視力: 近視 遠視 • 治療: 近距離使用凸透鏡 • 多焦點眼鏡
白內障 • 病理/症狀: 水晶體 lens 老化 透明度下降 眼睛疲勞 色調改變 晶體性近視 視力障礙 • 主要併發症: 眼壓上升 續發性青光眼 • 治療: 手術 • 囊內外摘除 intra/extracapsular extraction • 人工水晶體植入
青光眼 glaucoma • 病理:房水循環不良/眼內壓上升/視神經受損 • open-angle (simple) • closed-angle • 症狀: • open-angle: 無明顯症狀 隨年齡視力逐漸衰退 • closed-angle: 分急慢性期 急性期眼內壓突然上升症狀較劇烈 頭痛 眼痛 結膜充血 (紅眼睛) 視力模糊 虹視 (halo vision) • 治療: 藥物/雷射
年齡相關之黃斑部退化(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RMD) • 隨年齡老化而增加 • 危險因子: 強光 • 治療: 無
視力問題初級預防 • 懷孕期:避免先天感染 • 出生後:均衡營養 • 幼童至青少年期:避免近距離用眼過久 • 成人至老年期:檢查眼壓並早期治療、治療心血管疾病特別是糖尿病 • 視力保健目前最有效的仍是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心理衛生 • 世界衛生組織健康定義: • Health is a state of completely physical, mental and social well-being and not merely the absence of disease or infirmity. • 心理健康: • It is a state of well-being which the individual realises his or her own abilities, can cope with the normal stresses of life, can work productively and fruitfully, and is able to make a contribution to his or her community.
世界衛生組織界定主要心理疾病 • 情緒性疾病:躁鬱症(bipolar manic depressive disorder)、憂鬱症(unipolar depression) • 焦慮症:恐慌症(panic)、恐懼症(phobia)、強迫性格(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創傷後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 •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 • 失智症(dementia) • 癲癇症(epilepsy)?
心理疾病的危險因子 • 生物心裡社會模式:因各疾病不同 • 共同可預防或可改變因子: • 壓力與調適、社會支持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心理健康促進 • 原則: • 政府的重視與跨部會的合作 • 包含整體社會經濟發展 • 追求正向心理健康
兒童和青少年 • 促進身心發展,增強親子互動:情緒、社會、認知、身體並重 • 學校應扮演積極角色促進兒童青少年社會和情緒發展 • 教育兒童青少年發展生活技巧life skills,增進心理健康容量:問題解決、批判性思考、溝通、人際技巧、同理心、情緒處理
兒童和青少年 • 兒童親善學校child-friendly schools: • 尊重不同性別、族群、宗教、社經地位,鼓勵合作,不可體罰、不容許欺負弱小,給予支持性和培育性的環境,與實際生活結合,與家庭生活相連貫,除學業能力外也培養創造力、自尊和自信。
工作生活 • 八大原則: • 教育雇主重視心理健康 • 找出共同目標和工作的積極意義 • 創造工作要求和職業技術的平衡 • 發展工作場所的心理社會氣候(psychosocial climate) • 提供諮商服務 • 增進工握能力和早期復健策略 • 此外:失業和再就業的輔導
老化人口 • 老化人口是全球趨勢 • Global movement on active ageing • 1999年10月2日:International Day of Older Persons • 生活品質的提升 • 有活力的預期壽命 active life expectancy
公共心理衛生建議之初級預防 • 一般原則 • 政策性:制訂政策 • 環境性:減少環境危險因子 • 教育性:在數區提供適齡教育 • 服務性:提供諮詢 • 互動性:社區凝聚力和網絡 • 充實性:提供自我成長生涯規劃能力等訓練機會
心理衛生教育與工作 • 心理衛生教育 • 增強因應能力、減少外在壓力來源 • 心理衛生工作需要 • 健康的政策 • 支持性的環境 • 各部會的合作,才能有整合的行動。
心理健康促進行動指標 • 個人 • 增進心理健康行動、正確觀念態度、找諮詢、使用服務、參與社會支持關係、建立社區網絡能力、參與社區服務活動、有需要時重整並使用服務 • 社會 • 提供教育諮詢網絡、爭取經費、服務可及性、可近性、接受性、訓練人力、發展網絡、提供公開討論機會、訂定展法令復健機構。
世界衛生組織2001年世界健康日主題為心理衛生世界衛生組織2001年世界健康日主題為心理衛生 • 十大建議: • 提供心裡治療基層健康服務 • 促進精神衛生治療的藥物與各種輔導方式之普及化 • 在社區提供心理健康照顧 • 教育大眾認識心理健康與預防精神疾病 • 社區、家人與醫療使用者的參與共同推動心理衛生
世界衛生組織2001年世界健康日主題為心理衛生世界衛生組織2001年世界健康日主題為心理衛生 • 十大建議: • 建立全國政策、方案與法令 • 發展相關人力資源 • 與其他部門結合 • 監督社區心理健康的推動與執行的恰當性 • 支持需要的研究
國際心理衛生聯盟(World Federation for Mental Health) • 1992年由卡特夫人發起 • 每年10月10日為世界心理健康日
台灣公共衛生學會 • 2001年大會主題 • 心理健康 • 記者會 • 一般心理健康問題 • 政策的檢討 • 災難與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