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0 likes | 449 Views
数字出版项目成败之揭秘 ——谈谈相关制度若干缺陷及其 正确执行问题. 人民出版社 沈水荣. 最近十来年,传统出版业为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做了许多项目,有单位投资的,也有国家资助的 。 但迄今为止,成功者为数不多。我们不妨从相关政策制度的缺陷上分析一下原因。. 关键句: 原因: 制度缺陷. 本人最近七八年,被组织上安排做数字出版项目,负责申请和执行国家预算上亿元,圆满履行了 150 多个合同(协议),已完成的项目以高分通过政府绩效考评,并取得了较好社会效益 和经济效益 。 我们不敢说完全成功,但在该领域取得了一些发言权。. 关键句: 我有发言权.
E N D
数字出版项目成败之揭秘——谈谈相关制度若干缺陷及其正确执行问题数字出版项目成败之揭秘——谈谈相关制度若干缺陷及其正确执行问题 人民出版社沈水荣
最近十来年,传统出版业为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做了许多项目,有单位投资的,也有国家资助的。但迄今为止,成功者为数不多。我们不妨从相关政策制度的缺陷上分析一下原因。最近十来年,传统出版业为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做了许多项目,有单位投资的,也有国家资助的。但迄今为止,成功者为数不多。我们不妨从相关政策制度的缺陷上分析一下原因。 关键句:原因: 制度缺陷
本人最近七八年,被组织上安排做数字出版项目,负责申请和执行国家预算上亿元,圆满履行了150多个合同(协议),已完成的项目以高分通过政府绩效考评,并取得了较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我们不敢说完全成功,但在该领域取得了一些发言权。本人最近七八年,被组织上安排做数字出版项目,负责申请和执行国家预算上亿元,圆满履行了150多个合同(协议),已完成的项目以高分通过政府绩效考评,并取得了较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我们不敢说完全成功,但在该领域取得了一些发言权。 关键句:我有发言权
我从中悟出一个道理:任何制度总会有缺陷。数字出版相关制度也还不够健全,许多环节上留给成功者的路只有一条“钢丝绳”。也就说,在现有政策制度环境下,做数字出版项目如同“走钢丝”,成功的几率很小。这就是许多项目至今未能做成的一个奥秘所在。我从中悟出一个道理:任何制度总会有缺陷。数字出版相关制度也还不够健全,许多环节上留给成功者的路只有一条“钢丝绳”。也就说,在现有政策制度环境下,做数字出版项目如同“走钢丝”,成功的几率很小。这就是许多项目至今未能做成的一个奥秘所在。 关键句:留给成功者的路: 只有一条“钢丝绳”
三个问题: 一味的“保护”隔断版权的流通,一些项目很难不成为“无米之炊事” 好看的“过程”掩盖糟糕的结果,一些项目很难不成为“豆腐渣”或“烂尾”工程 一律的“外包”做出同质的产品,一些项目很难不成为“漂亮的公鸡总不下蛋”
数字出版是大数据出版,数字出版项目是大数据项目,客观上要求版权资源大开放、大流通。数字出版是大数据出版,数字出版项目是大数据项目,客观上要求版权资源大开放、大流通。 传统出版一个出版物往往只涉及少数几个作者,数字出版一个出版物往往需要涉及一大批,甚至成千上万的作者。 而出版社通常只拥有少量版权资源,单靠自家很难做成数字出版项目。凡数字出版已经发展起来的国家,都是在法律上设置了符合本国国情的版权流通、使用机制。 关键句:大数据出版 要求版权大流通
我国版权制度还落后于数字化发展要求,它单纯强调著作权“保护”,忽视著作权“使用”,人为隔断了版权资源的流通。假如某一项目需要开发1万本书的数据库,规模不算大,但图书资源在哪里?在我们这样的国度里弄来这么多书比登天还难。可见,现有版权制度还没有提供短时间内取得成千上万著作授权的合法通道。 关键句:片面的“保护”, 割断版权流通
于是,许多数字出版项目出现了内容资源严重亏缺的“大峡谷”。前些年,一些出版社投入许多钱,满怀信心启动了数字出版项目,但做着做着,发现自家拥有的图书资源数量远远不够,很难形成特色数据库等产品。于是就泄了气,只能就此偃旗息鼓。于是,许多数字出版项目出现了内容资源严重亏缺的“大峡谷”。前些年,一些出版社投入许多钱,满怀信心启动了数字出版项目,但做着做着,发现自家拥有的图书资源数量远远不够,很难形成特色数据库等产品。于是就泄了气,只能就此偃旗息鼓。 • 关键句:内容资源缺乏: • 数字出版面临的“大峡谷
有人要问,民营数字出版商本来没有内容资源,是如何做成数字出版的呢?道理很简单。一些民营企业为了钱不怕当“小人”,脸皮厚,敢于盗版;而传统出版社是“君子”,脸皮薄,羞于盗版。这就是民营企业的“独特优势”,也是传统出版社无法具备的一个“硬条件”。我们“保护”版权,本意是要保护传统出版社的权利,而实际上传统出版社成了最大的受害者。有人要问,民营数字出版商本来没有内容资源,是如何做成数字出版的呢?道理很简单。一些民营企业为了钱不怕当“小人”,脸皮厚,敢于盗版;而传统出版社是“君子”,脸皮薄,羞于盗版。这就是民营企业的“独特优势”,也是传统出版社无法具备的一个“硬条件”。我们“保护”版权,本意是要保护传统出版社的权利,而实际上传统出版社成了最大的受害者。 关键句:传统出版社是“版权封闭” 的最大的受害者
有一位出版社领导骂《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是一个“恶法”,他的意思是出版社本来就拥出版物的完整版权,但是该《条例》将其一半剥夺置于竞争领域。一时间大批图书的传播权似乎成了没有主人的“鸡”,顷刻让一些民营企业像饿虎一般吞食。有的出版社几十年出版的图书,短短几年内被人抢夺一空。《条例》主观上想维护传统出版社版权,客观上为新兴数字出版商的崛起帮了大忙。我认为,这位朋友是传统出版社中的明白人。有一位出版社领导骂《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是一个“恶法”,他的意思是出版社本来就拥出版物的完整版权,但是该《条例》将其一半剥夺置于竞争领域。一时间大批图书的传播权似乎成了没有主人的“鸡”,顷刻让一些民营企业像饿虎一般吞食。有的出版社几十年出版的图书,短短几年内被人抢夺一空。《条例》主观上想维护传统出版社版权,客观上为新兴数字出版商的崛起帮了大忙。我认为,这位朋友是传统出版社中的明白人。 关键句:《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是个“恶法”?
可见,要真正维护出版社的版权利益,要做成数字出版项目,就必须坚决摒弃“消极保护”思维,打破“版权封闭” 局面,从法律制度上实行版权开放、促进版权流通,让“君子”和“小人”都能按一个规则赛跑。如“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就是一个好办法,我们强烈呼吁加快健全和落实的步伐。 关键句:打破“版权封闭” 实行“版权开放”
那么,在现行版权制度不变的情况下,还有没有获取大数据资源的通道呢?有,这就是出版社之间自行联合,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进行版权资源交流合作。当前,对多数出版社来说,这是越过内容资源“大峡谷”必须走好的一根“钢丝绳”。几年来,人民出版社在进行“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资源数据库”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做了这方面尝试,已经和中央文献出版社、解放军出版社和地方一些人民出版社进行了合作。那么,在现行版权制度不变的情况下,还有没有获取大数据资源的通道呢?有,这就是出版社之间自行联合,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进行版权资源交流合作。当前,对多数出版社来说,这是越过内容资源“大峡谷”必须走好的一根“钢丝绳”。几年来,人民出版社在进行“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资源数据库”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做了这方面尝试,已经和中央文献出版社、解放军出版社和地方一些人民出版社进行了合作。 关键句:自行联合, 促进版权流通
目前,人民出版社等60多家出版社正在发起成立“中国出版数字传播联盟”。我们提出的口号是“抱团取暖,应对挑战”。该联盟吸收传统出版单位参加,主要合作内容是进行版权资源的交流互用,也可考虑共建传播平台等。通过这样的联合、合作,力争两三年内,帮助传统出版社形成一批特色数据库等产品,促使出版社的数字出版面貌有一个改观。目前,人民出版社等60多家出版社正在发起成立“中国出版数字传播联盟”。我们提出的口号是“抱团取暖,应对挑战”。该联盟吸收传统出版单位参加,主要合作内容是进行版权资源的交流互用,也可考虑共建传播平台等。通过这样的联合、合作,力争两三年内,帮助传统出版社形成一批特色数据库等产品,促使出版社的数字出版面貌有一个改观。 筹备组计划八九月份召开联盟成立大会,欢迎各出版社、期刊社踊跃报名参加。 关键句:“中国出版数字传播联盟” 即将成立
在此次大会期间,我们安排在明天举办“‘中国出版数字传播联盟’筹备工作论坛”,将有几十家发起单位一起共同商讨联盟成立事宜,并解答大家提出的问题。欢迎各出版社、期刊社代表及各媒体的朋友光临。在此次大会期间,我们安排在明天举办“‘中国出版数字传播联盟’筹备工作论坛”,将有几十家发起单位一起共同商讨联盟成立事宜,并解答大家提出的问题。欢迎各出版社、期刊社代表及各媒体的朋友光临。 关键句:欢迎参加联盟筹备工作会
现行项目管理制度强调“过程管理”,好坏重点看“过程”,有人说这是从西方发达国家引进的,其理念是“过程好了结果必然好”。现行项目管理制度强调“过程管理”,好坏重点看“过程”,有人说这是从西方发达国家引进的,其理念是“过程好了结果必然好”。 这几年政府进行绩效考评时,管理“过程”占到60分,项目“结果”只占40分。这就是说,假如一个项目“结果”做得很好,但过程有些不合规,就有可能“不合格”;相反,如果“过程”没发现太大毛病,但结果很糟糕,那也很有可能通过60分“合格”。 这是正规的“考评”,在其他的各种考察、评价中也普遍存在这样的标准。有的项目把钱花掉了,少则几十万,多则数百万、上千万,结果不了了之,但因为过程没发现什么“毛病”,居然无法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关键句:现行项目管理制度: 好坏看“过程”
在这样的管理制度下,所谓“规范”的过程常常掩盖了“最恶”结果。在理论上似乎没有错,因为“过程”真的做好了,“结果”当然会好。但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那怕管得再严,也无法做到完美无缺,更何况还有个别人存心弄虚作假,考核时也无从了解到所有细节,而其中任何一个细节上的毛病都有可能造成整个项目的失败。这种偏重“过程”的管理方式,起码在中国有些“水土不服”,在国外也不见得真是这个样子。 关键句:“规范”的过程 掩盖“最恶”的结果
为什么现在的各个领域出现那么多“豆腐渣工程”,而且总是伴随着一批又一批官员腐败,而日常审计、验收总是发现不了?就是因为一些不法分子越是违法乱纪,越是把“规定动作”做得“滴水不漏”,让你“无可挑剔”。看似规范的“过程”实际掩盖着失职渎职、贪赃枉法的罪恶勾当。为什么现在的各个领域出现那么多“豆腐渣工程”,而且总是伴随着一批又一批官员腐败,而日常审计、验收总是发现不了?就是因为一些不法分子越是违法乱纪,越是把“规定动作”做得“滴水不漏”,让你“无可挑剔”。看似规范的“过程”实际掩盖着失职渎职、贪赃枉法的罪恶勾当。 关键句:“规范”的过程 掩盖“最恶”的结果
我们人民出版社在做国家项目的头一年就遇到了一个考验。当时拿到国家1000万元项目经费,有一位技术开发商上门来找我,说你们把1000万元给我,然后一半返回给你们,保证帮你们做出一个称心如意的“好项目”。我们人民出版社在做国家项目的头一年就遇到了一个考验。当时拿到国家1000万元项目经费,有一位技术开发商上门来找我,说你们把1000万元给我,然后一半返回给你们,保证帮你们做出一个称心如意的“好项目”。 我们没有这样做。假如真的这样做了,完全可以通过公开招标等,把一整套“规定动作”表面上做得严丝合缝,而项目很可能做不成。但按常规审计、验收通常说不出什么问题,没有理由不予通过“合格”。 关键句:我们遇到的考验
由此可见,重点看“过程”的管理办法有点荒唐。俗话说,“是驴子是马,拉出来遛一遛就知道”,就是说,做事情,好坏看结果。“过程”当然要考核,但可以“一票肯定”或“一票否决”的因素是“结果”而不应该是“过程”。由此可见,重点看“过程”的管理办法有点荒唐。俗话说,“是驴子是马,拉出来遛一遛就知道”,就是说,做事情,好坏看结果。“过程”当然要考核,但可以“一票肯定”或“一票否决”的因素是“结果”而不应该是“过程”。 关键句:项目好坏重点看“过程”, 荒唐!
项目管理制度的缺陷,可以用道德良心来弥补。有了道德良心,制度有些缺陷也有救;相反,光有制度,但没有了道德良心,那也很可怕! 传统出版社以往很少做项目,现代过程管理是外行,更要讲道德、有良心。 我们有个理念,叫做“以廉补拙、以勤补拙”,“以勤政廉政作坚强后盾”。就是说,我们虽然不太懂现代过程管理,但可以勤奋工作、廉洁自律,无论有制度管着的,还是没有制度管着的,都要做得认认真真、干干净净。 关键句:道德良心也重要
我们以前很少做国家项目,缺乏经验,但依靠勤政廉政这一条,项目执行的预算和履行的合同(协议)个个做得干净利落,没有吃亏上当的,没有做不下去的烂尾项目。绩效考评取得了优异成绩。虽然“过程”上难免有些瑕疵,但“结果”是圆满的。不管怎么查,我们把钱都花到了刀刃上,连规定5.5%的管理费也一分钱没有留到社里花。我们以前很少做国家项目,缺乏经验,但依靠勤政廉政这一条,项目执行的预算和履行的合同(协议)个个做得干净利落,没有吃亏上当的,没有做不下去的烂尾项目。绩效考评取得了优异成绩。虽然“过程”上难免有些瑕疵,但“结果”是圆满的。不管怎么查,我们把钱都花到了刀刃上,连规定5.5%的管理费也一分钱没有留到社里花。 参加考评的有一名专家说了一句公道话:“人民出版社的项目是靠光荣传统和人格力量做成的”。我体会到,做项目要靠法规制度,也要靠道德良心。法制与德治并举,才能万无一失。 关键句:法制与德治并举, 才能万无一失
三、一律的“外包”做出同质的产品,一些项目很难不成为“漂亮的公鸡总不下蛋”三、一律的“外包”做出同质的产品,一些项目很难不成为“漂亮的公鸡总不下蛋”
按国家规定,企事业单位拿到国家经费后,为了确保专款专用,不得把钱留下来自己承担施工,而必须委托别的商家来做,而且同一大类施工内容必须整体外包。按国家规定,企事业单位拿到国家经费后,为了确保专款专用,不得把钱留下来自己承担施工,而必须委托别的商家来做,而且同一大类施工内容必须整体外包。 关键句:国家规定: 项目 “整体外包”
这种做法违背了数字出版项目的客观规律。 要是建大楼,必须请专业公司做,因为其业务的通用性很强,一般单位自家也揽不了这样的“瓷器活”。 但数字出版项目不一样,其业务个性化强、通用性差,不同出版社也各有各的专业特点,许多项目内容最擅长承担管理的应该是出版社自己。这就像自家孩子必须由自家来生一样“必然”。 关键句:“整体外包”违背客观规律。
事实证明,数字出版“整体外包”的项目管理方式是不成功的。前几年,一些出版社通过一纸合同把项目管理和施工一股脑交给了一两家技术开发商,将自己置于监管的地位,而且连监管权的一部分也交给了监理,自己当起了坐享其成的“甩手掌柜”。事实证明,数字出版“整体外包”的项目管理方式是不成功的。前几年,一些出版社通过一纸合同把项目管理和施工一股脑交给了一两家技术开发商,将自己置于监管的地位,而且连监管权的一部分也交给了监理,自己当起了坐享其成的“甩手掌柜”。 关键句:“整体外包 ”: 业主成了“甩手掌柜”
结果由于承包商不懂出版业务,普遍出现了技术与内容“两张皮”的问题,做成了一堆“同质化”和“大路货”产品,如千遍一律的电子书、电子书网站等。这些产品大多数没有形成独特的经营模式,目前实现规模盈利的寥寥无几,如同漂亮的公鸡总是下不了“蛋”。 关键句:“整体外包”孵出了 不下蛋的公鸡
为避免“整体外包”带来的产品“同质化”,这几年人民出版社探索了在遵守“外包”和“招标”规定前提下实行自主管理的做法,这就是“业主当家,小包招标,分散外包,广泛合作”。为避免“整体外包”带来的产品“同质化”,这几年人民出版社探索了在遵守“外包”和“招标”规定前提下实行自主管理的做法,这就是“业主当家,小包招标,分散外包,广泛合作”。 关键句:探索“外包”规定下 的自主管理
“小包也招标”使项目形成了自主当家、广泛合作的良好局面。一般单位做项目,往往集中委托一两家、两三家公司来做,而我们项目合作商达到40多家,业主自己真正站到了总设计、总指挥、总集成、总负责的位置。“小包也招标”使项目形成了自主当家、广泛合作的良好局面。一般单位做项目,往往集中委托一两家、两三家公司来做,而我们项目合作商达到40多家,业主自己真正站到了总设计、总指挥、总集成、总负责的位置。 关键句:“小包招标”带来 “业主当家”
这种自主管理方式的采取,大大增强了施工过程的科学化,有效防止了产品“同质化”。一是推动了探索创新。如果“整体外包”,几百万、上千万元的项目施工计划,必须事先用合同描述得一清二楚,中途不允许太多变更。实际上这个神仙也做不到。因为数字出版是个新生事物,哪家都没有做过,许多需求只有事情做到跟前才能提出。由于我们采用了“小包招标”的办法,在事先制定的总体方案下,做到了边施工,边学习探索,边提出补充计划,边招标采购,尽做到了把钱主要花在独具特色的产品上。这种自主管理方式的采取,大大增强了施工过程的科学化,有效防止了产品“同质化”。一是推动了探索创新。如果“整体外包”,几百万、上千万元的项目施工计划,必须事先用合同描述得一清二楚,中途不允许太多变更。实际上这个神仙也做不到。因为数字出版是个新生事物,哪家都没有做过,许多需求只有事情做到跟前才能提出。由于我们采用了“小包招标”的办法,在事先制定的总体方案下,做到了边施工,边学习探索,边提出补充计划,边招标采购,尽做到了把钱主要花在独具特色的产品上。 关键句:自主管理是 “同质化”的克星
二是紧贴了实际需求。人民出版社数字出版项目是做马列著作的传播的。许多技术开发商的管理设计者,连马列著作基本没有读过,在他们事先向我们推荐的“解决方案”中都是千人一面“网上看书”。 而由于我们选择自主管理,深度参与,采用的技术和开发的功能做到了丰富多彩,光图书数字化就做出了10多种样式,使项目满足了党政干部、专家学者丰富多彩的阅读使用需求。 关键句:自主管理是 “同质化”的克星
三是实现了博采众长。一个成功的数字出版项目,往往是多项业务的集成。如果整个项目叫一两家公司去做,势必会受到他们技术专长的局限,而大大限制项目对国内外先进技术的采用。 由于我们坚持自主当家,做到了对先进技术的广泛引进。项目对外合作业务达到了几十种,如图书数字化、软件开发、知识点标引、语音朗读、音频作品开发、视频作品开发、数据制作、实体书收集整理、版权管理、场地租用、网站管理、宣传推广等。这些业务及不同细项,都通过“小包招标”找到最擅长做的公司来承担,由此开发出来的一些功能国内外网上并不多见。 对于我们的做法,一开始就有人觉得是别出心裁,说我们是“恶意分包,规避招标”,有关部门派人调查,发现我们严格执行了招标规定,建设成果摆脱了“同质化”的套路,给以了充分肯定。 关键句:自主管理是 “同质化”的克星
还有一个问题,项目有些业务外边根本不存在有承担能力的公司,能做的只能是出版社自己,但也必须招标,结果招来的公司是外行,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我们采用了“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进行弥补。还有一个问题,项目有些业务外边根本不存在有承担能力的公司,能做的只能是出版社自己,但也必须招标,结果招来的公司是外行,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我们采用了“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进行弥补。 关键句:“外请和尚”念不了 自家经”,咋办?
“走出去”就是派出我们的员工对中标公司员工进行培训。比如,马列著作的校对,本来天底下人民出版社自己干得最好,最有资质做这件事。但按规定自己不能承担。我们就委托社里退休的校对专家,到中标公司任职,帮助制订工作规则,培训年轻员工,指导他们完成任务。我们还用这种办法解决图书数字化、语义标注等一些项目的施工问题,光在社外培训专业人员就达近百人,推进了项目顺利进行。“走出去”就是派出我们的员工对中标公司员工进行培训。比如,马列著作的校对,本来天底下人民出版社自己干得最好,最有资质做这件事。但按规定自己不能承担。我们就委托社里退休的校对专家,到中标公司任职,帮助制订工作规则,培训年轻员工,指导他们完成任务。我们还用这种办法解决图书数字化、语义标注等一些项目的施工问题,光在社外培训专业人员就达近百人,推进了项目顺利进行。 关键句:“走出去”教
“请进来”,就是请中标公司派出单个员工到我们社里担任技术骨干,参加到我们团队中来,在我们管理下工作。近几年,常年有5名外部公司技术骨干在我社办公。我们这样做,既执行了项目采购外包的规定,又实现了自主高效的管理和施工。“请进来”,就是请中标公司派出单个员工到我们社里担任技术骨干,参加到我们团队中来,在我们管理下工作。近几年,常年有5名外部公司技术骨干在我社办公。我们这样做,既执行了项目采购外包的规定,又实现了自主高效的管理和施工。 关键句:“请进来”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