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0 likes | 980 Views
台大路面博覽會. 張文亮. 【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 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 3.0 版 授權釋出 】. 車痕的痕跡. 臺灣大學 張文亮攝. 熱 脹 冷縮 呈現的線狀裂縫。. 臺灣大學 張文亮攝. 路口輪子的加速或減速產生的磨痕。. 臺灣大學 張文亮攝. 瀝青的老 舊產生波浪式的推層。. 臺灣大學 張文亮攝. 新舊 路面鋪設產生高度的不均. 臺灣大學 張文亮攝. 路面的細石質地太軟,產生凹洞。. 臺灣大學 張文亮攝. 地質流失的多角形龜裂. 臺灣大學 張文亮攝. 小草重新接管路面. 臺灣大學 張文亮攝.
E N D
台大路面博覽會 張文亮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3.0版授權釋出】
車痕的痕跡 臺灣大學 張文亮攝
熱脹冷縮呈現的線狀裂縫。 臺灣大學 張文亮攝
路口輪子的加速或減速產生的磨痕。 臺灣大學 張文亮攝
瀝青的老舊產生波浪式的推層。 臺灣大學 張文亮攝
新舊路面鋪設產生高度的不均 臺灣大學 張文亮攝
路面的細石質地太軟,產生凹洞。 臺灣大學 張文亮攝
地質流失的多角形龜裂 臺灣大學 張文亮攝
小草重新接管路面 臺灣大學 張文亮攝
回答學生的問題:瘦肉精風暴,懷豬情 張文亮 彰化舊濁水溪豬排泄物影響水質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3.0版授權釋出】 臺灣大學 張文亮攝
生技的興起,隱藏著極深的矛盾。 帶著炫人的光環,過去難以解決的, 以生技之名,變得容易突破。 但是有生技參其中的產物, 總害怕讓外界知道。 美國畜牧堆肥的處理 台灣的白豬養成黑豬 臺灣大學 張文亮攝 臺灣大學 張文亮攝
1950年代初期,生技(生物技術)剛發芽時,科學家就想到用生技的方法,解決糧食的問題-肉食產量的增加。傳統上以育種、飼料改善、畜養環境改良等增加食物的方式,太花時間。如果直接切入細胞,改變DNA;或是進入家畜的腦部,變更其功能,將在極短的時間,產生人所要的結果。 1950年代初期,生技(生物技術)剛發芽時,科學家就想到用生技的方法,解決糧食的問題-肉食產量的增加。傳統上以育種、飼料改善、畜養環境改良等增加食物的方式,太花時間。如果直接切入細胞,改變DNA;或是進入家畜的腦部,變更其功能,將在極短的時間,產生人所要的結果。 • 到1980年代,大型生技公司(如美國氰胺公司)花費昂大的經費,開始合成「生長賀爾蒙」(growth hormone),這些合成物進入家畜體內,一時認為沒有副作用,通過「食物與藥品檢驗局」(The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簡稱FDA)的檢定,悄悄地在1988年-1990年上市。 彰化鹿港地區畜牧排水以溼地淨化 臺灣大學 張文亮攝
瘦肉精的功效 • 瘦肉精是人工合成的生長賀爾蒙,以注射或混入食物的方式,進入豬與牛的體內。其果效能改變腦垂體賀爾蒙的分泌,使家畜在生長過程,吸收更多的葡萄醣與蛋白質組成肌肉,並讓肌肉脂肪傳佈到乳汁,這不止能夠增加母豬、母牛(屠宰都是母的,公的大部份祇作留種用)的乳汁10%-15%,又能增加與瘦肉的比例。 野外的觀察與解說者 臺灣大學 張文亮攝
瘦肉精的功效 • 由於市場的機制,購買肉品祇以肉重為標準,不考慮肉品內人工添加的殘留。此外,瘦肉比例多,也被視為高品質的肉品。施用瘦肉精的豬、牛生長的快,對於飼料的消化率也高,果然受到畜養業歡迎。至於生技業有沒有權利,在豬、牛的生命上,進行如此的更改?這是「生命倫理」的問題,商場不考慮。 彰化地區病變的小豬 早期農社的凋零 臺灣大學 張文亮攝 臺灣大學 張文亮攝
隱藏的資訊 • 1990年代初期,這種成效開始令人懷疑,因為肉品增加,市場飽和量快,價錢不會相對提高。施用瘦肉精前二年增加的利潤,到第三年就抵銷,以致推廣有限。但是進入21世紀,牛、豬飼料黃豆、玉米轉為能源作物,飼料價格大漲。畜農祇好用蛋白成份較少的飼料來替代,施用瘦肉精又變成維持肉類產量的誘因。 雲林死豬放水流 過度擁擠的養豬環境 臺灣大學 張文亮攝 臺灣大學 張文亮攝
隱藏的資訊 • 生技產業的資訊,素來不公開,以致這一切的改變,很少傳到外界。某些不明的原因,也使政府很少提供經費,去評估瘦肉精對人體的影響。改變豬、牛腦垂體與內分泌荷爾蒙,是否會影響消費者的安全?利益只需考慮近期,何必顧及長期副作用的思維,使一些生技產業變得聰明卻沒有智慧。他們的肉品生產,給人提供一條高速公路,卻將高速公路的資訊,隱藏在叢林幽暗中,以致生技給人增產,卻無法給人信任。 豬飼料的添加與混合 臺灣大學 張文亮攝
添加劑的使用 • 逐漸,有科學家發現瘦肉精,在老鼠大腦中會留十天之久,這也代表類似的影響,會在消費者的體內發生。這使美國政府訂下5ppb限值,後來要求施用瘦肉精時,要有專家在場監視,與時常的抽檢,用此方式減少瘦肉精的濫用。另方面以低價肉品,發展國際市場的優勢外銷。 • 不過,這一切活動,外人也很少知道。也許他們認為外人也不用知道,大眾祇受媒體、廣告、行銷的影響,別人吃什麼,你就會吃什麼。豬、牛都不在乎,人還在乎什麼?這種是「消費倫理的問題」,商場也不考慮。 生技似乎是一條去而不返的道路 臺灣大學 張文亮攝
添加劑的使用 • 豬有單胃,牛有四個胃。豬對食物的消化效率,也較牛低。為了增加豬對飼料蛋白質的吸收,瘦肉精的使用量,豬比牛多。此外,養豬用了許多添加劑,例如加抗生素(antibioties)增加豬的抗菌;加驅蟲藥(anthelmintics)增加豬的抗蟲;加有機酸(organic acids)降低豬胃pH值,增加對蛋白質分解;加養生菌(probiotics)增加小腸乳化菌,促進蛋白質吸收;加重金屬硫酸銅與硫酸鋅,減少豆類飼料生長黴菌,導致下痢的風險。 • 其中一個原因是早在1950年,他們已知豬的添加劑用的比牛多,將引起公共衛生的問題也多,所以養牛比豬多。有意思的是,這些添加劑大都是有機質,養出來的豬,仍可稱為有機豬。
機警的消費 • 面對這些問題,我們要做的是: • 有履歷證明肉食產品。在包裝上明標產地,與各種添加劑含量,食品陽光化。 • 教導消費者,面對生技產品大量促銷,該有的知識。 • 輔導國內優良的廠商,提供無或少添加的肉品。 • 定期公佈國內、外,飼養牛、豬的添加狀況。 • 要求生技業資訊的公開,以免大眾無知,帶來恐懼。以免恐懼帶來媒體報導、立法之爭、與消費者情緒上的極端反應。 • 生命倫理與消費倫理的再思與再教育。 台灣可憐的小豬 臺灣大學 張文亮攝
機警的消費 • 吃飯時注意: • 消費有列產地與成份的肉食。 • 高溫會分解瘦肉精。牛排最好全熟,或八~九分熟。豬排必須要全熟,避開太厚的肉品。牛奶要煮沸再喝。 • 涮涮鍋~肉片愈薄愈好,也易熟;選牛肉比豬肉好。 • 不吃未標示來源的三明治、漢堡、香腸、肉丸。三明治需瘦肉,漢堡混用內臟,添加物殘留多,香腸、肉丸混合雜物多,請要多注意。 • 黑豬對於環境的需求比白豬敏感,抗病性弱,加添加物效果不大,細心照顧才能養大,所以,食用黑豬肉比白豬肉安全。 凋零的農舍,養豬是另一個產業 美國養牛牧草的堆放 臺灣大學 張文亮攝 臺灣大學 張文亮攝
平靜的心來判斷 • 過去增加肉食的畜牧,是令人尊敬的付出;用生技省力的畜牧,似乎賺的錢多,卻不得尊敬,「不勞而得的財必然消耗,勤勞積蓄的,必見加增」(wealth gotten by vanity shall be diminished, but he that gathereth by labour shall increase)。 • 生命原本是個花園,所結的是果實。人為侵入在生命愈深,所要的是貨品,當自然果實變成人工的貨品,自然的美好,就會破壞愈深;起初的祝福,變成潛在的危機。 我與學生在台南調查 臺灣大學 張文亮攝
喔,再見吧,豬腦、豬肝、豬心, 曾是何等的美味, 倫成添加劑的累積。 喔,再見吧,豬腿、豬肚、豬耳朵, 曾是何等的豐肴, 變成生技的凌虐。 喔,連午夜夢迴,口水都會沾濕枕邊, 彷彿看到五十年前,鄉下的阿豬, 緩緩走入濃霧中,再也不回頭, 再見吧,單純與原始的阿豬, 我會懷念你。 臺灣大學 張文亮攝
森林學系的源起尋找台灣野生的愛玉子 張文亮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3.0版授權釋出】
每個科系的成立, 背後常有一些重要的法則。 因著法則的認知, 期待,能給人帶下更多的祝福。 法則認知的背後, 經常是有趣的發現者, 與他們的有趣故事。 也許認識這些人與事, 是認識科系內涵的另一個途徑。 臺灣大學 張文亮攝
1892年,有一位名叫亨利(Augustine Henry, 1857-1930)的愛爾蘭人前來「打狗」(Takow,1920年改名為高雄)。 • 他是個醫生,擔任英國設立在中國「皇家海關服務處」(Imperial Mantime Custom Service)的醫務工作。
來高雄之前,他在中國已經十一年了。 • 由於平日的病人不多,他認為自己在從事「世界上最無聊的工作,浪費生命的事」。 • 受制於工作的合約期限,他不能離開中國,只好經常在醫院附近走來走去。
有一天,他注意到有些未見過的植物,就採集植物進行研究與分類,本來是打發時間,逐漸地對植物愈來愈著迷。有一天,他注意到有些未見過的植物,就採集植物進行研究與分類,本來是打發時間,逐漸地對植物愈來愈著迷。 • 為了想發現更多的植物,他愈走愈遠,到湖北、湖南、河南等地。 • 他厭惡西方列強屢次引發戰爭,如1858年的中英戰爭,1883年的中法戰爭。 • 他認為中國大地上植物的多樣,才是外國所該知道的寶藏 • 他在中國發現的植物500種以上。
他經常撰文對外發表中國的植物,並將標本寄到英國皇家植物園。他經常撰文對外發表中國的植物,並將標本寄到英國皇家植物園。 • 例如他在河南的牧野,遇見一種材質剛硬、又具彈性的樹木—黃檀木(Dalbergiahupeana)。 • 考證後發現─中國人在3000年前就用黃檀木作車子的輪子,製成的輪子耐磨、耐撞,即使在粗糙的路面前進,坐在車上的人也不會有太多的顛簸。 • 公元前1122年,武王在牧野討伐紂王決定性的一役。周武王打勝仗的原因之一,便是使用黃檀木作車輪。認識植物,是瞭解中國文明另一個途徑。
不久,他聽說海外有個島嶼,名叫台灣。 • 那裡氣候環境特殊,必有些特別的植物。他剛結婚,帶著新婚的妻子前來高雄。 • 果然不失所望,單是高雄柴山(Ape Hill )的植物,他就用二年的時間去觀察,並採集許多標本。
有一天,有個原住民來找他,帶給他一棵水果,並稱他來自萬金莊(Bankinseng)的部落,這種水果生長在該地的山坡上。有一天,有個原住民來找他,帶給他一棵水果,並稱他來自萬金莊(Bankinseng)的部落,這種水果生長在該地的山坡上。 • 他的部落有許多這種水果,並歡迎他前去調查。 臺灣大學 張文亮攝
亨利自高雄南下,順著隘寮溪上溯,到了隘寮溪的支流—北隘寮溪的溪邊(於現在萬巒與泰武鄉的邊界),海拔約1000公尺的「宛禮山」(Kalee Mountain)上 • 看到台灣原生種果樹Ficus Pumila。 • 這些果樹以爬藤的方式,生長在石壁上,由於類似於西方的無花果,屬於隱花果植物,他稱此「會攀爬的無花果」。 • 這植物就是「愛玉」。
他也發現台灣黑熊(Ursus thibetanus)喜愛吃愛玉。 • 台灣黑熊也是台灣特有種動物,但是數目不多,當地的排灣族與魯凱族人並不捕捉,他們認為台灣黑熊可以讓他們在山上找到安全的台地,作為長期居住的所在。 • 原住民在部落外的石牆,或是沿著山坡的梯田上,讓愛玉生長,一方面採收愛玉販賣給平地人,也成為保護台灣黑熊的方法。 臺灣大學 張文亮攝
愛玉是台灣最有趣的植物之一 • 由於愛玉果實內含有果膠,泡水後膠凝成果凍。 • 愛玉需要榕果小蜂進入果實內方能授粉。 臺灣大學 張文亮攝
愛玉果實分雄、雌。 • 雄果只有雄花,雌果只有雌花。 • 榕果雌小蜂由果實尖端的小孔,進入雄果內產卵,卵孵化後,新生的雄、雌小蜂以花粉為食物,迅速成長、而後交配,交配後不久雄小蜂就死去,死亡前雄小蜂會用僅剩的力量,將果實的小毛口打開些,讓雌小蜂帶的花粉飛出去,再飛入雌果,完成受粉的任務。 臺灣大學 張文亮攝
亨利再南下到鵝鑾鼻,走遍屏東山地。 • 1894年,他的妻子感染瘧疾去世,但仍持續向前研究。 • 他發現大武山麓,平均氣溫約17~20°C,土質肥沃、排水良好,年降雨量超過1200釐米,是種植金雞納樹(Cinchona ledgeriana)最好的所在 • 金雞納樹皮含奎寧(quinine),是醫治瘧疾的良方。 • 後來大武山成為台灣種植金雞納樹的中心,生產的奎寧解救了許多台灣人的性命。
同年,他也發現台灣山地生長許多薯榔(Dioscorea rhipogoides),其根部可作染色之用。1895年,他離開台灣。隔年出版「福爾摩沙植物名錄」(A List of Plants from Fromosa), • 介紹台灣1,347種植物 • 這是台灣第一本有系統的植物學著作。 臺灣大學 張文亮攝
1900年亨利回到英國,在皇家植物園擔任森林植物的研究員。1900年亨利回到英國,在皇家植物園擔任森林植物的研究員。 • 1907年,他昇任劍橋大學森林學講座,開始以教育大力改革普世對森林認知的偏差。 • 在此之前,人類對森林只想到砍來取用,即使在1825年法國已在大學設立森林學的課程,德國、英國也隨後跟上,但是課程內容完全是如何砍伐樹木,樹木材質的硬軟分析,以供海軍建造軍艦,陸軍建造鐵道的枕木與槍托之用。 臺灣大學 張文亮攝
亨利卻提出「森林保育」(forest conservation) 要瞭解森林,必須先保育森林。要保育森林,必須先有森林教育。 • 1913年,他又提出「森林管理」(forest management)幫助森林防蟲、防菌、防火災,與森林動物保育。 • 他在1926年退休,仍推動「森林永續」(sustainable forest),才能使森林發揮保護水、土資源保育的功能。受他的影響,1929年,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成立第一個森林學系。
隨著時光的前進,森林學系已成生物多樣化、防災、天然資源保育、國土規劃與減緩氣候變遷的重要學門。隨著時光的前進,森林學系已成生物多樣化、防災、天然資源保育、國土規劃與減緩氣候變遷的重要學門。 • 亨利讓世人重視森林,他在自傳中寫道:「如果要讓國家更美麗,國土受到更多的保護,更多的木頭可以使用,就要全民一起合作保護森林。」 臺灣大學 張文亮攝
食蟲草濕地台灣稀有食蟲草植物 – 茅膏菜觀察過程 張文亮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3.0版授權釋出】
1680年,先民自頭前溪出海口,南寮,開發新竹1680年,先民自頭前溪出海口,南寮,開發新竹 臺灣大學 張文亮攝
可惜,頭前溪上游,洪水期間經常攜帶土石,導致南寮港很快地淤積,不再成為大港,只能零星捕魚。可惜,頭前溪上游,洪水期間經常攜帶土石,導致南寮港很快地淤積,不再成為大港,只能零星捕魚。 臺灣大學 張文亮攝
所以,前來新竹必須北上,由竹北的小河進入。所以,前來新竹必須北上,由竹北的小河進入。 臺灣大學 張文亮攝
現在的南寮漁港,在2009年以後逐漸成為一個觀光的地方。我到這個地方來,也吃了不少好吃的,並且價格便宜。現在的南寮漁港,在2009年以後逐漸成為一個觀光的地方。我到這個地方來,也吃了不少好吃的,並且價格便宜。 臺灣大學 張文亮攝
吃飯之餘,我也注意到,仍然有漁民在此曬漁網,做捕魚之用。吃飯之餘,我也注意到,仍然有漁民在此曬漁網,做捕魚之用。 臺灣大學 張文亮攝
1731年,先民前來竹北的海邊,在挖井時,井底發現「貓兒錠」,表示是更早之前已經有人前來拋放船錨。從此,這地方稱為「貓兒錠」1731年,先民前來竹北的海邊,在挖井時,井底發現「貓兒錠」,表示是更早之前已經有人前來拋放船錨。從此,這地方稱為「貓兒錠」 臺灣大學 張文亮攝
我在2012年2月前來,貓兒錠的古井還在,井深約有3-5米,水質澄清,不帶鹽味。不過當地農民不做飲用,只用來灌溉。我在2012年2月前來,貓兒錠的古井還在,井深約有3-5米,水質澄清,不帶鹽味。不過當地農民不做飲用,只用來灌溉。 臺灣大學 張文亮攝
當我走在貓兒錠的鄉村,還看到當地的居民拾取木材、落葉當作燃燒熱水之用。當我走在貓兒錠的鄉村,還看到當地的居民拾取木材、落葉當作燃燒熱水之用。 臺灣大學 張文亮攝
我在小時候,也曾經用熱水器燃燒木頭,母親不在家時,弄熱水給弟弟妹妹洗澡。我在小時候,也曾經用熱水器燃燒木頭,母親不在家時,弄熱水給弟弟妹妹洗澡。 臺灣大學 張文亮攝
這是滑稽的現象,山上的排水溝變成農路,可見貓兒錠附近的溪流已經有很大的變更,農民的住宅入侵河道。這是滑稽的現象,山上的排水溝變成農路,可見貓兒錠附近的溪流已經有很大的變更,農民的住宅入侵河道。 臺灣大學 張文亮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