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0 likes | 628 Views
第五章 工程单价. 一、 资源要素价格概述. 1 、基础单价: 施工生产的基本要素 有人工、材料、施工机械设备。这三大资源要素的价格是工程计价的基础,工程计价时应根据工程项目所在地区的有关规定、材料来源、当地的技术经济条件等,确定人工工日单价、材料单价、施工机械台班单价,作为计算工程单价的基本依据,这些单价统称为 基础单价 。
E N D
一、 资源要素价格概述 • 1、基础单价:施工生产的基本要素有人工、材料、施工机械设备。这三大资源要素的价格是工程计价的基础,工程计价时应根据工程项目所在地区的有关规定、材料来源、当地的技术经济条件等,确定人工工日单价、材料单价、施工机械台班单价,作为计算工程单价的基本依据,这些单价统称为基础单价。 • 施工生产消耗的各种资源来自技术劳务市场、建筑材料市场、机械设备市场,因此资源要素的价格应动态地反映市场价格;同时承建人在组织生产资源进场过程中,需要进行计划、组织、采购、供应、保管等管理工作,所以资源要素价格也应反映企业资源供应的管理水平。
1、 工资等级 二、 工日单价的确定 • 工资等级是按国家有关规定或企业有关规定,按照劳动者的技术水平、熟练程度和工作责任大小等因素所划分的工资级别。 • 我国建筑业现行工资制度规定,建筑工人工资分为七级,安装工人工资分为八级。各工资等级之间的关系用工资等级系数表示,工资等级系数是表示建筑安装企业各级工人工资标准的比例关系,通常以各级工人工资标准与一级工人工资标准的比例关系来表示。
2、 工日单价的确定 • 人工工日单价是指一个建筑安装工人一个工作日应计入的全部人工费用。一般包括: (1) 基本工资:指发放的生产工人的基本工资,包括岗位工资、技能工资、工龄工资。 (2) 工资性补贴:是按规定标准发放的物价补贴,煤、燃气补贴,交通费补贴,住房补贴,流动施工补贴,地区津贴等。 (3) 生产工人辅助工资:是指生产工人年有效施工天数以外非作业天数的工资,包括职工学习、培训期间的工资,调动工作、探亲、休假期间的工资,因气候影响的停工工资,女工哺乳期间的工资,病假在六个月以内的工资及婚、产、丧假期的工资。
(4) 职工福利费:是指按规定标准计提的职工福利费。 • (5) 生产工人劳动保护费:是指按规定标准发放的劳动保护用品的购置费及修理费,徒工服装补贴,防暑降温费,在有碍身体健康环境中施工的保健费用等。
3、 工日单价的计算与确定 • 建筑安装工人的日工资单价包括基本工资的日工资标准和工资补贴及属于生产工人开支范围的各项费用的日标准工资。其计算公式为: • 基本工资日工资标准=月基本工资/月平均工作天数 • 其中: • 月平均工作天数=(全年天数-星期六和星期日天数-法定节日天数)/全年月数 • =(365-104-10)/12=20.92
1、 材料价格的概念 三、 材料价格的确定 • 材料价格是指材料由来源地或交货地点,经中间转运,到达工地仓库或施工现场堆放地点后的出库价格。 • 材料价格是工程计价中计算各种材料费的基础单价。
2、 材料价格的构成 • 消耗在单位材料上的各项费用的总和即构成材料价格,它一般包括以下4个方面: • (1) 材料原价; • (2) 材料运杂费; • (3)运输损耗费 • (4) 材料采购及保管费。 •
3 材料价格的计算 • (1) 材料原价的确定 • 材料原价是指材料的出厂价、交货地价格、市场批发价、进口材料的调拨价。包括材料原价、供销部门手续费、包装费。 • 在确定材料原价时,因产地、供应渠道不同,出现几种原价时,其综合原价可按加权平均的方法计算。 • ① 按其供应量的比例加权平均计算 • 加权平均材料原价=∑(各来源地材料原价×各来源地材料数量)/∑各来源地材料数量
【例5.1】某工程计划用砖10万块,由两个砖厂供应;其中第一个砖厂供应6万块,单价为240元/千块,第二个砖厂供应4万块,单价为260元/千块,试计算砖的加权平均原价。【例5.1】某工程计划用砖10万块,由两个砖厂供应;其中第一个砖厂供应6万块,单价为240元/千块,第二个砖厂供应4万块,单价为260元/千块,试计算砖的加权平均原价。 • 【解】加权平均材料原价=(60×240+40×260)/100=248(元/千块)
② 按总金额加权平均计算 • 加权平均材料原价=∑(各来源地材料原价×各来源地材料数量占总材料数量的百分比) • 【例5.2】根据例5.1的条件,用总金额加权平均计算公式计算标准砖的加权平均原价。 • 【解】加权平均材料原价=240×6/10+260×4/10=248(元/千块)
(2) 材料运杂费 • 材料运杂费是指材料由来源地(或交货地)运到工地仓库(或存放地点)的全部运输过程中所发生的运输费和杂费。一般包括: • 运费、调车费、装卸费、服务费、运输保险费等 • 运杂费=车船运输费+装卸费 • (3)运输损耗费 • 材料在运输装卸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损耗。 • 运输损耗费=(材料原价+运杂费)*运输损耗率
(4) 材料采购及保管费 • 材料采购及保管费是指材料部门在组织采购、供应和保管材料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各级材料部门的职工工资、职工福利、劳动保护费、差旅费、交通费、办公费等。 • 目前国家规定的综合采购保管费率为2.5%(其中采购费率为1%,保管费率为1.5%)。由建设单位供应材料到现场仓库,施工单位只收保管费。 • 采购保管费=(原价+运杂费)×采购保管费率
【例5.3】某建筑工地需要袋装水泥。已知从甲地运输水泥占总量的20%,水泥原价为290元/t,运输距离为18km;从乙地运输水泥量占总量的30%,水泥原价为320元/t,运输距离为20km ;从丙地水泥量占总量的50%,水泥原价为300元/t,运输距离为22km 。运输费运价标准为2元/(t·km)(包括装卸费),运输损耗率为1%,采购保管费率为2.5%,试计算水泥的预算价格。
【解】根据上述条件: • 加权平均材料原价=290×20%+320×30%+300×50%=304(元/t) • 加权平均运输费=18×2×20%+20×2×30%+22×2×50%=41.2(元/t) • 运输损耗=(304+41.2)×1%=3.45(元/t) • 采购保管费=(304+41.2+3.45)×2.5%=8.72(元/t) • 水泥预算价格=304+41.2+3.45+8.72=347.37(元/t)
4 影响材料价格变动的因素 • 1) 市场供需变化。材料原价是材料预算价格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市场供大于求,价格就会下降;反之,价格就会上升,从而也就影响材料预算价格的涨落。 • 2) 材料生产成本的变动直接影响材料价格的波动 • 3) 流通环节的多少和材料供应体制也会影响材料价格。4) 运输距离和运输方法的改变会影响材料运输费的增减,从而也会影响材料价格。 • 5) 国际市场行情会对进口材料价格产生影响。
1 机械台班单价的概念 四、 机械台班单价的确定 • 机械台班单价是指施工机械在正常运转条件下一个工作班(一般按8h计)所发生的全部费用。施工机械台班单价以“台班”为计量单位。
2 机械台班单价的构成 • 2.1 自有由机械台班单价的计算 • 机械台班单价共包括七项费用: • (1) 折旧费; • (2) 大修理费; • (3) 经常修理费; • (4) 安拆费及场外运输费; • (5) 燃料动力费; • (6) 人工费; • (7) 养路费及车船使用税。
折旧费、大修理费、经常修理费、安拆费及场外运输费四项费用是比较固定的费用,称为第一类费用或不变费用,折旧费、大修理费、经常修理费、安拆费及场外运输费四项费用是比较固定的费用,称为第一类费用或不变费用, • 燃料动力费、人工费、养路费及车船使用税三项费用因施工地点和条件不同有较大变化,称为第二类费用或可变费用。
3 机械台班单价的计算 • (1) 折旧费 • 折旧费是指施工机械在规定使用期限内,每一台班所分摊的机械原值及支付贷款利息的费用,其计算公式为: • 台班折旧费=[机械预算价格×(1-残值率)+贷款利息]/耐用总台班 • ① 机械预算价格:是按机械出厂(或到岸完税)价格及机械以交货地点或口岸运至使用单位机械管理部门的全部运杂费计算。
② 残值率:是指机械报废时回收的残值占机械原值(机械预算价格)的比率。残值率按1993年的有关文件规定:运输机械2%,特大机械3%,中小型机械4%,掘进机械5%。 • ③ 贷款利息:是指用于支付购置机械设备所需贷款的利息,一般按单利计算。也称时间价值系数。 • 贷款利息系数=1+0.5*银行贷款年利率*(折旧年限+1)
④ 耐用总台班(使用总台班) :是指机械在正常施工作业条件下,从投入使用直至报废为止,按规定应达到的使用总台班数。 • 耐用总台班=折旧年限×年工作台班 或耐用总台班=大修间隔台班×大修周期
年工作台班是根据有关部门对各类主要机械最近三年的统计资料分析确定。 • 大修间隔台班是指机械自投入使用起至第一次大修或自上一次大修投入使用起至下一次大修止,应达到的使用台班数。 • 大修周期是指机械在正常的施工作业条件下,将其寿命期按规定的大修次数划分为若干个周期。其计算公式为 • 大修周期=寿命期大修次数+1
【例5.5】设6t载重汽车的预算价格为18万元,残值率为5%,大修间隔台班为550个,大修周期为3个,贷款利息为2.8万元,试计算台班折旧率。【例5.5】设6t载重汽车的预算价格为18万元,残值率为5%,大修间隔台班为550个,大修周期为3个,贷款利息为2.8万元,试计算台班折旧率。 • 【解】由上述已知条件: • 耐用总台班=550×3=1650(个) • 载重汽车折旧费=[18×(1-5%)+2.8]/1650 • =0.01206(万元/台班)
(2) 大修理费 • 大修理费是指机械设备按规定的大修理间隔台班进行必要的大修理,以恢复正常使用功能所需要的费用。其计算公式如下: • 台班大修理费=一次大修理费×大修理次数/耐用总台班 • =一次大修理费×(大修理周期-1)/耐用总台班 • ① 一次大修理费,按机械设备规定的大修理范围和工作内容,进行一次全面修理所需消耗的工时、配件、辅助材料、燃油料以及送修运输等全部费用计算。
② 大修理次数,为恢复原机功能按规定在寿命期内需要进行的大修理次数。 • 【例5.6】某6t载重汽车一次大修理费为1万元,大修理周期为3个,耐用总台班1650个,试求台班大修理费。 • 【解】由上述条件: • 台班大修理费=1×(3-1)/1650=0.001212(万元/台班)
(3) 经常修理费 • 经常修理费是指机械设备除大修理外的各级保养(包括一、二、三级保养)及临时故障排除所需费用,为保障机械正常运转所需替换设备、随机使用工具、附具摊销及维护费用;机械运转及日常保养所需润滑、擦拭材料费用和机械停置期间的维护保养费用等。 • 台班经常维修费=台班大修理费×K • 式中,K为系数,是根据历次编定额时台班经常维修费与台班大修理费之间的比例关系资料确定的。
(4) 安拆费及场外运费 • ① 安拆费是指机械在施工现场进行安装、拆卸所需的人工、材料、机械和试运转费用,以及机械辅助设施(包括:基础、底座、固定锚桩、行走轨迹、枕木等)的折旧费及搭设、拆除费用。 • 台班安拆费=[一次安拆费×年平均安拆次数]/年工作台班+[辅助设施一次使用费×(1-残值率)]/辅助设施耐用台班
② 场外运费是指机械整体或分体自停放场地运至施工现场或由一个工地运至另一个工地、运距在25km以内的机械进出场运输及转移费用(包括机械的装卸、运输、辅助材料及架线费用等)。 • 台班场外运费=(一次运输及装卸费+辅助材料一次摊销费+一次架线费) ×年平均场外运输次数/年工作台班
(5) 燃料动力费 • 燃料动力费是指机械设备在运转作业中所耗用的固体燃料(煤炭、木材)、液体燃料(汽油、柴油)、电力、水和风力等的费用。 • 台班燃料动力费=∑(每台班所消耗的动力燃料数×相应单价) • 【例5.7】某6t载重汽车每个台班耗柴油32.5kg,每千克柴油单价为2.7元,求台班燃料费。 • 【解】由上述条件: • 台班燃料费=32.2×2.7=86.94(元/台班)
(6) 人工费 • 人工费是指机上司机、司炉和其他操作人员的工作日工资以及上述人员在机械规定的年工作台班以外的基本工资和工资性补贴以及按(89)建标字第248号文,由原施工管理费转入的部分。 • 台班人工费=机上操作人员人工工日数×日工资单价 • 【例5.8】某6t载重汽车每个台班的机上操作人员人工工日为1.25个,人工日工资单价为25.84元,求台班人工费。 • 【解】由上述条件: • 台班人工费=1.25×25.84=32.3(元/台班)
(7) 养路费及车船使用税 • 养路费及车船使用税是指机械按国家有关规定应交纳的养路费和车船使用税。 • 台班养路费及车船使用税=载重量或核定吨位×[养路费(元/(t·月))×12+车船使用税(元/(t·月))]÷年工作台班 • 【例5.9】某6t载重汽车每月应交纳养路费180元/t,每年应交纳车船使用税80元/t,年工作台班240个,试求台班养路费和车船使用税。 • 【解】由上述条件: • 台班养路费和车船使用税=6×(180×12+80) ÷240=54(元/台班)
2.2 租赁机械台班单价的计算 • 租赁机械台班单价的计算方法:静态、动态 • 1、静态方法: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方法。 • 思路:根据所规定的租赁单价的费用组成,计算机械在单位时间里所发生的费用总和并使之成为该机械的编辑租赁单价,然后增加一定的利润即为租赁机械的台班单价。
例:某租赁机械的资料如下,计算其机械台班单价。例:某租赁机械的资料如下,计算其机械台班单价。 • 机械购置费用: 44050元 • 机械转售价值: 2050元 • 每年平均工作时数: 2000小时 • 设备的寿命年数: 10年 • 每年的保险费: 200元 • 每年的执照费和税费: 100元
每小时20L燃料费: 0.10元 • 机油和润滑油 燃料费的10% • 修理费和保养费: 购置费的15% • 每年人工费: 10000元 • 要求达到的资金利润率: 15% • 解:1)计算机械的边际租赁单价: • 折旧(直线法): • (44050-2050)/10=4200元/年
贷款利息,年利率9.9%计算:44050×9.9%=4361元/年 • 保险和税款:200+100=300元/年 • 燃料费:20×0.1×2000=4000元/年 • 机油和润滑油:4000×10%=400元/年 • 修理费:44050×15%=6608元/年 • 人工费:10000元/年 • 总成本:4200+4361+300+4000+400+6608+10000=29869元 • 边际租赁成本:29869/2000=14.93(元/小时)
折算成台班单价:14.93×8=119.44元 • 2)计算机械的台班单价 • 119.44×(1+15%)=137.36元/台班
2、动态方法:在计算租赁机械台班单价时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方法。(折现现金流量法)2、动态方法:在计算租赁机械台班单价时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方法。(折现现金流量法) • 例:上题为例,用动态方法计算机械台班单价。 • 一次性投资: 44050元 • 每年的使用成本(燃料;机油、润滑油;修理费;人工费): 21008元 • 每年的税金和保险: 300元 • 机械的寿命期: 10年 • 到期的转让费: 2050元 • 期望收益率: 15%
一次性投资的年值:按资金回收计算 • A=P× i(1+i)n / [(1+i)n-1 ] • =-44050 ×0.199= -8777.053元; • 到期的转让费的年值:按偿债基金计算 • A=F × i/ [(1+i)n-1] • =2050 × 0.0492 • =100.9667元
年使用成本;-21008元 • 年税金和保险:-300元 • 当年值为零的年收入应为: • 8777.053+21008+300-100.9667=29984.086元 • 折合成台班单价:29984.086/2000×8=119.94元/台班
1 工程单价的概念和分类 五、 工程单价的编制 • (1)概念: • 工程单价是指单位假定建筑安装产品的不完全价格。 • (2)分类:直接工程费单价、部分费用单价 • 直接工程费单价:既工料单价。有人工费、材料费、机械台班使用费组成。对应定额计价。 • 部分费用单价:也称综合单价。由直接工程费、管理费、利润组成。对应于工程量清单计价。
2 单位估价表的概念 • 定额计价时,为了方便工程计价工作,常将概预算(消耗)定额中的消耗量用金额形式反映出来,即各省、市、地区主管部门根据全国统一预算定额或本地区的消耗定额中的项目综合工日、材料耗用量、机械台班用量,配合地区人工预算单价、材料预算价格和机械台班预算价格,制定出相应定额项目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价格表,称为单位估价表或地区统一基价表。单位估价表手册是进行施工图预算、工程计价的基础资料。
(1)单位估价表的概念: • 在全国统一预算定额所规定的各项消耗量的基础上,根据所在地区的人工工资、物价水平确定人工工日单价、材料基价、机械台班单价,从而用货币形式表达拟定预算定额中每一分项工程的预算定额单价的计算表格。 • 具有明显的地区性。
(2)单位估价表作用 • ①单位估价表是编制和审查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图预算,确定工程造价的主要依据。各分项工程量乘以相应分项工程预算单价即为分项工程的直接费,各分项工程直接费汇总,可得单位工程的直接费。 • ②单位估价表是设计单位对设计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的依据。通过方案分析,工程单价比较,可选择出技术先进、经济上合理的设计方案。 • 。
③单位估价表是核算拨付工程款、办理已完工程结算的依据③单位估价表是核算拨付工程款、办理已完工程结算的依据 • ④单位估价表可为施工单位内部经济核算提供对比的依据。 • ⑤单位估价表是综合制定概算定额、概算指标的基础资料。
(3)单位估价表的编制依据 • ①《全国统一建筑工程基础定额》(土建工程GJD—101—95)或其他消耗定额; • ② 省、市或自治区建设委员会编制的《建筑工程预算定额》; • ③ 本地区建筑安装工程工人的工资标准; • ④ 本地区材料预算价格;
⑤ 本地区施工机械台班预算价格; • ⑥ 国家与地区对编制单位估价表的有关规定及标准图集、计算手册等资料。
(4) 工料单价、单位估价表的编制方法 • 单位估价表的定额编号、工作内容、分项名称及计量单位与相应定额项目相同,单位估价表中的项目预算基价由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组成。即: • 预算基价=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
其中: • 人工费=分项工程定额用工量×地区综合平均工资标准 • 材料费=∑(分项工程定额材料用量×相应的材料预算价格) • 施工机械使用费=∑(分项工程定额台班用量×相应机械台班预算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