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 likes | 169 Views
介紹 Wed2.0 之簡介. 吳尚駿 9808 03. Wed2.0. Web 2.0 的應用可以讓人了解目前全球資訊網正在進行的一種改變 —— 從一系列網站到一個成熟的為終端使用者提供網路應用的服務平台。這種概念的支援者期望 Web 2.0 服務將在很多用途上最終取代桌面電腦應用。 Web 2.0 並不是一個技術標準,不過它包含了技術架構及應用軟體。它的特點是鼓勵作為資訊最終利用者透過分享,使得可供分享的資源變得更豐盛;相反的,過去的各種網上分享方式則顯得支離破碎。
E N D
介紹Wed2.0之簡介 吳尚駿 9808 03
Wed2.0 • Web 2.0的應用可以讓人了解目前全球資訊網正在進行的一種改變——從一系列網站到一個成熟的為終端使用者提供網路應用的服務平台。這種概念的支援者期望Web 2.0服務將在很多用途上最終取代桌面電腦應用。Web 2.0並不是一個技術標準,不過它包含了技術架構及應用軟體。它的特點是鼓勵作為資訊最終利用者透過分享,使得可供分享的資源變得更豐盛;相反的,過去的各種網上分享方式則顯得支離破碎。 • Web 2.0是網路運用的新時代,網路成為了新的平台,內容因為每位使用者的參與而產生,參與所產生的個人化內容,藉由人與人的分享,形成了現在Web 2.0的世界。Darcy 在她 1999年的文章 "Fragmented Future" 中第一次使用了這個詞彙,但現在我們所以為的 Web 2.0 一直要到 2004年才出現。Tim O'Reilly 提到他與工作夥伴在一次腦力激盪中提出了 "Web 2.0" 這個概念
該詞的來源 • "Web 2.0"不是一個技術的標準,因為Web 2.0僅是一個用來闡述技術轉變的術語。這個術語是由O'Reilly的Dale Dougherty 和 MediaLive的 Craig Cline 在共同合作的腦力激盪(brain storming)會議上提出來的。Dougherty提出了Web目前正處於復興時期,有著不斷改變的規則和不斷演化的商業模式。而Dougherty則是舉例說明——是Web 1.0,Google AdSens則是Web 2.0。 是Web 1.0;則是Web 2.0」,而不是給出確切的定義,和補充一個商業前景,同時O'Reilly Media、Battelle和MediaLive在2004年10月啟動了第一個Web 2.0大會。第二次的年會已在2005年10月舉辦。 在他們的會議開場白上,O'Reilly和Battelle總結了他們認為的表現了Web 2.0應用特色的一些關鍵原則:
Web服務 • 雙向的訊息協定是Web 2.0架構的關鍵元素之一。兩個主要的型式是REST和SOAP方法。REST(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表示了一種Web服務 客戶端傳送所有的事務的狀態。SOAP(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和類似的輕量方法都依賴伺服器來保存狀態資訊。兩種情況下,服務是透過一個應用程式介面呼叫的。這個API常常是根據網站的特殊需求定義的,但是標準的Web服務API(例如, 於Blog發表文章)的API依然被廣泛使用。一般來說Web服務的通用語言是XML,但並不一定,還存在大量不同的其他語言,如JSON,YAML等。
伺服器軟體 • Web 2.0 的功能是在已有的Web伺服器架構上建立的,但是更加強調後台軟體。資料聯合不僅僅是名稱上和內容管理發布方法不同,而且Web服務要求更加強壯的資料庫和工作流的支援,並且變得與傳統的企業內部網的應用伺服器功能更加相似。供應商不管是用一個通用伺服器方法,可以把所有需要的功能都集中到一個伺服器平台上,或者是一個Web伺服器外掛程式的方法,可以使用增強了API介面的標準發布工具和其他工具。不管選擇的是哪種途徑,Web 2.0的進化不會為這些選擇做出重大改變。
社會影響 • Web 2.0中出現的資料聯合和訊息傳送能力,提出了潛在的一種可能性——在完全不同的線上社群之間創建一個更加緊密的社會構造。同時還出現了一些新的術語來集合性地代表這些共同的社團,包括blogshpere:網誌的世界,syndisphere:內容聯合發布,以及 wikisphere,然而其他的觀察者認為這些措辭和內在的含義太空泛了。 由於web2.0的網路互動性,資訊的快速傳播性,以及透明性。在不久的將來,網路也可以作為推動國家民主的一種有效的工具,作為吸取廣泛民眾意見的參考。
商業影響 • 可能的由Web 2.0帶來的指數級增長的業務的原因,可歸結為以人為本的消費和以電腦為本的消費的區別。 • 對於價值的鑒定和消費的過程中無需不同人為參與,由於Web 2.0的出現,也是完全可能的事情了。各個組織會不斷使用諸如RSS/Atom/RDF之類的聯合格式來聯合他們的價值提案。除了價值的聯合外,Web服務終點發布將簡化聯合的價值的消費過程。 • 事實上,至今無人能給Web2.0下一個明確的定義。每個人眼中的Web2.0都有不同的表述。 技術研究者眼中的Web2.0是SNS、BLOG等社會性軟體的興起; 部落格們則認為Web2.0是人與人之間更為便捷的互動; 在風險投資商眼中,Web2.0又代表了新的商業機會和行業遊戲規則。 • 而從行銷者的角度來看,Web2.0則至少意味著三個方面的內容: 一種創新的媒介形式、一個集中的社群環境,以及一種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