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likes | 187 Views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一)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 20 世纪初的不平等条约. 1 、 辛丑条约 (时间: 1901 年 英国 、 美国 、 日本 、 俄国 、 法国 、 德国 、 意大利 、 奥地利 、 比利时 、 西班牙 和 荷兰 ,签约地点:北京) 2 、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 1905 年 12 月 22 日 ,签约地点:北京) 3 、中英续订藏印条约( 1906 年 4 月 27 日 ,签约地点: 北京 ) 4 、满洲里界约( 1911 年 12 月 20 日 ,中国与俄国,签约地点:满洲里). 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E N D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一)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
20世纪初的不平等条约 • 1、辛丑条约 (时间: 1901年 英国 、 美国 、 日本 、 俄国 、 法国 、 德国 、 意大利 、 奥地利 、 比利时 、 西班牙 和 荷兰 ,签约地点:北京) • 2、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 1905年 12月22日 ,签约地点:北京) • 3、中英续订藏印条约( 1906年 4月27日 ,签约地点: 北京 ) • 4、满洲里界约( 1911年 12月20日 ,中国与俄国,签约地点:满洲里) 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
各阶层人民的斗争风起云涌 • 从1902年至1911年间,各地民变多达1300余起 (1)包括各阶层人民的反洋教斗争,农民、手工业者的抗税、 抗捐、抗租斗争,商人的罢市斗争,少数民族与会党的起事等。 (2)拒俄、拒法、抵制美货等爱国运动 (3)收回利权运动和保路运动 资产阶级开始成为主要的角色
保路运动 • 清朝末年掀起的保路运动也称作“铁路风潮”,是广东、湖南、湖北、四川等省人民反对清政府将民办的川汉、粤汉铁路出卖给帝国主义的群众运动。 • 帝国主义为了进一步奴役中国人民和掠夺中国财富,从19世纪末以来,开始对中国进行铁路投资,争夺铁路的修筑权。粤汉、川汉铁路是沟通南北和深入内地的两条重要干线,因而成为帝国主义争夺的目标。 • 为了夺回这两条铁路的自办权,广东、四川、湖南、湖北四省人民,采用征集“民股”的办法,由地方政府在税收项下附加租股、米捐股、盐捐股、房捐股等,来筹集筑路的资金。 • 但是,帝国主义不肯让中国自己修成铁路,就利用清政府财政困难进行要挟,迫使清政府订立了铁路借款合同,宣布了铁路干线国有政策。根据借款合同,英、美、法、德等帝国主义不但掌握了铁路权,而且还要以湖南、湖北两省的盐税厘金作为抵押,所以,所谓铁路“国有”,不但剥夺了中国人自办铁路的主权,而且实际上是把川汉、粤汉铁路完全拍卖给帝国主义了。于是,一个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爆发了。这次保路运动,不仅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清政府的统治,而且为武昌起义的胜利创造了条件,为当时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因而它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 (二)清末“新政”及其破产 • 目的:为了进一步取得帝国主义的扶植,缓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拉拢资产阶级上层人物,欺骗人民群众,增强反动统治的力量 • 1901年到1905年,清政府连续颁布了一系列“新政”上谕,主要内容有: 第一,筹饷练兵 第二,振兴商务,奖励实业 第三,废科举,育才兴学 第四,改革官制,整顿吏治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三)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 •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及与它相联系的社会力量也有了明显的发展。这正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的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 •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骨干是一批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这些青年知识分子,成为了辛亥革命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