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0 likes | 908 Views
西方当代建筑思潮. -ZhangHan-2012-June-. 课程概况 课程编号: 208150 学时学分: 32 学时, 2 学分 先修课程:外国建筑史 C 适合专业:建筑学 4th 教材:普利兹克建筑系列 · 中建工 ·09. 专题* 4. 一、不同技术程度的生态建筑 * 3 ,高技与低技 ——“ 低技”? 二、西方当代思潮与“建筑现象” * 4—— 城市与眼睛 三、传统大师的扩展与延伸及作品详悉 * 4—— 从康到保罗 · 索莱 四、历史性建筑的再利用 * 5——WHY&HOW. 授课题目 专题之二:西方当代思潮与建筑现象
E N D
西方当代建筑思潮 -ZhangHan-2012-June-
课程概况 • 课程编号:208150 • 学时学分:32学时,2学分 • 先修课程:外国建筑史C • 适合专业:建筑学4th • 教材:普利兹克建筑系列·中建工·09
专题*4 • 一、不同技术程度的生态建筑 • *3,高技与低技——“低技”? • 二、西方当代思潮与“建筑现象” • *4——城市与眼睛 • 三、传统大师的扩展与延伸及作品详悉 • *4——从康到保罗·索莱 • 四、历史性建筑的再利用 • *5——WHY&HOW
授课题目 专题之二:西方当代思潮与建筑现象 第一节:哈迪德作品与创作过程解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在学习当代先锋建筑师扎哈·哈迪德的建筑创作方式与思想历程的基础上,理解其建造手法。 能力目标:通过对此建筑师作品的感知和分析,理解当代西方建筑发展中反传统的建筑创作方法。学会运用传统文化背景下的、具象的知识,去理解陌生文化背景下的、抽象的知识。 情感态度目标:由陌生、难理解到可联想、可理解及可应用并对这种殊途同归的文化现象产生兴趣。
学生特点的分析: 知识基础:此学生群体在一年前已学习必修课《外国现代建筑》,有一定的知识背景和基础。但因其工科背景,对文化艺术流派及思想的知识较为欠缺。 认知特点:较之抽象、理论性的文字而言,对图像更为敏感 学习风格:此课程运用激发思考和推理的过程使学生更主动的接受知识并自发地思考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及处理措施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建筑师如何通过具体手段有效地实现创作本意,将原始意图体现在实际创作中。 教学难点:解构主义与Z·哈迪德的设计理论体系本不明晰,此外先锋的艺术理念常有混杂、难以理解之困惑。此单元课程难点有二,一是对建筑师创作意图的理解,二是对基于先锋思想影响下的建筑创作的理解。
以往教学的反思与改进: • 以往教学中,以“正向推导”的方式解析扎哈的创作手法,即其思想形成后对作品的影响。但因文化背景差异较大,对此思想的理解深度有限。本课改用“逆向推导”的方式,先对其建筑作品做以直观认识,之后提出“为什么是这样的建筑?”,并做出分析和回答,此过程中利用我国传统绘画等文化背景相近的艺术作品阐释“视角——观世——设计观”的推演过程,使学生的理解深度和思维主动性得以有效的提高。
线路之一 在解析疑惑 的过程中 理清思路 视觉冲击 超越常规建 筑视觉经验 心生疑惑 为什么是这样?
线路之三 设计观 作品初衷 视角 表现手法 观世 视角之处
扎哈·哈迪德建筑作品与创作过程解析 西方当代建筑思潮 -ZhangHan-2012-April-
1950 活跃与90年代至今 解构主义七人组 2004年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 矶崎新:“我被她那独特的表现 和透彻的哲理性所吸引。”
一、建筑认知与体验 ·问题: 如果用两个词来形容这个建筑给你的直观感受,会是哪两个词?
1.外部形态 2.背景与场地 3.平面形式 4.构建方式 5.内部空间体验 拉维特拉消防站 地点:德国 拉维特拉家具厂 年代:1993
1.外部形态 a.锋利的碎片
1.外部形态 b.倾斜的造型
1.外部形态 c. 交错的体块
2.背景与场地 a.拉维特拉家具厂
2.背景与场地 b.先锋的 建筑聚会
3.平面形式 a.互相穿插
3.平面形式 b.锐角三角形
3.平面形式 c.功用与流线
4.平面形式 a.无柱/锐角
4.平面形式 b.互造空间
5.内部空间体验 “如果人们在建筑中能够感受到空间的存在;如果人们在运动中能够体验到空间的变化;如果空间中的光能够与人们的活动相互呼应,那么建筑便获得了真正的能量。” ——Z·哈
5.内部空间体验 a.交错与透明
5.内部空间体验 b.通过光线强调出 速度感和方向感
5.内部空间体验 c.割裂的、破碎的
5.内部空间体验 d.倾斜的、失重的
·问题: 如果用两个词来形容这个建筑给你的直观感受,会是哪两个词? 紧张、不安定、割裂、混乱、无序,复杂
元素 ·锐利棱边 ·建筑碎片 ·手段 ·割裂空间 ·目的· 速度感: 瞬间体会到超常的空间深度,用强烈的速度感强调时间对于空间的渗透和融合。 ——紧张、不安定的建筑体验。 “随时响应警报的紧张情绪,以及在任何时刻都能投入到行动中的潜力。”
二、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建筑? 1.大科学背景 2.哈迪德其人 3.至上主义的视角 4.复杂性的解析 5.视角的理解
1.大科学背景 由-经典力学: “本质上是简单的” 至-量子力学: “客观世界的复杂性”
2.哈迪德其人 1950年10月31日出生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市的一个民主、开放的穆斯林家庭里。 开明、多元的教育 “迷恋于波斯地毯复杂的花样”
AA校友 莱姆·库哈斯 (Rem Koolhaas 2000年普利茨克奖得主) 伯纳德·屈米(BernardTschumi解构主义的代表人) 理查德·罗杰斯 (Richart Rogers高技派的代表人) 肯尼斯·弗兰姆普敦(Kenneth Frampton) 查尔斯·詹克斯 (Charles Jencks)等 这些人的建筑思想及其设计作品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西方建筑设计的历史。 数学——AA “70年代在伦敦的经历对于一个外国人来说是有趣的,因为六八革命以后人们得到了更多的自由。人们不都想着去赚钱。不平等的观念没有了,人们更加自由了。更多的是因为我是一个女性,非英国人,因此使那里的人很困惑。他们越是对我感到困惑,就越是对我放任”。 建筑联盟建筑学院(The 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 School of Architecture)简称建筑联盟——AA。 哈迪德不仅在这里实现了她童年时期的建筑梦想,而且选择AA也是哈迪德建筑事业成功的关键。 “先锋-建筑思想中心”闻名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