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 likes | 542 Views
婚姻、继承、邻里法律问题. 占志刚 2005-10-22. 第一部分:离婚纠纷材料. 1 、离婚进入高速增长期? 2 、离婚诉讼中 , 准于离婚的情形有哪些? 婚姻法把准予离婚归纳为 不忠、分居、失踪、虐待、遗弃、恶习、威胁安全以及其他 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具体包括如下: ( 1 )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重婚行为有两种形式:. 一是 法律上的重婚 , 即有与偶者又与他人登记结婚。 二是 事实上的重婚 , 即有配偶者虽然未与他人登记结婚,但确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是一种 类似于重婚 的违法行为。.
E N D
婚姻、继承、邻里法律问题 占志刚 2005-10-22
第一部分:离婚纠纷材料 • 1、离婚进入高速增长期? • 2、离婚诉讼中,准于离婚的情形有哪些? • 婚姻法把准予离婚归纳为不忠、分居、失踪、虐待、遗弃、恶习、威胁安全以及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 具体包括如下: • (1)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重婚行为有两种形式: • 一是法律上的重婚,即有与偶者又与他人登记结婚。 • 二是事实上的重婚,即有配偶者虽然未与他人登记结婚,但确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 •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是一种类似于重婚的违法行为。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 家庭暴力包括硬暴力和软暴力 • 赡养,是指晚辈人对前辈人,如子女对丧失劳动能力、没有收入来源而生活困难的父母,提供物质上和生活上的帮助。 • 扶养,这是指平辈人之间,如夫妻之间的物质上和生活上的相互帮助。 • 抚养,是指家庭中长辈对晚辈,如父母、祖父母对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的抚育和教养。
(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 •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的。 • 适用此条款须满足四个要件,第一,有分居满二年的事实。一般情况下指分居处于持续状态。 • 第二,分居的原因是因感情不和,而不是其他原因。 • 第三条,是诉讼离婚,而不是协议离婚。离婚条件不是一定要分居。 • 第四,经过调解无效。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 因家庭经济问题、子女问题、赡养老人等问题引起的; • 因一方被追究刑事责任,严重伤害夫妻感情而导致感情破裂; • 婚后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而导致感情危机。
(六)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出离婚诉讼的,应准予离婚。 • 申请宣告公民失踪的条件:一是该公民离开最后住所地后下落不明;二是该公民下落不明的时间必须满2年。下落不明人的住所地的人民法院受理利害关系人的申请后,必须发出寻找下落不明人的公告,公告期为3个月。
3、离婚纠纷有哪些解决渠道,各有什么利弊?3、离婚纠纷有哪些解决渠道,各有什么利弊? • 带上户口簿、身份证、结婚证及离婚协议书到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 (离婚证) • 双方以一方为原告,另一方为被告,双方带上身份证、结婚证、起诉书与离婚协议书一同到人民法院办理。(民事调解书) • 双方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的,只能选择一方起诉到人民法院,通过人民法庭开庭审理后解决。(民事判决书)
4、父母参与出资购买的房屋,子女离婚后,房屋如何分割?4、父母参与出资购买的房屋,子女离婚后,房屋如何分割? • (1)父母在双方结婚前的出资,视为对自己子女的赠与,另有约定除外; • (2)父母在双方结婚后的出资,视为对夫妻双方的赠与,另有约定除外; • (3)在实践中,还有一种情况:在离婚时,一方突然提出,买房子的钱是向父母借的,不是父母赠与的,并拿出借据证实。
5、夫妻双方婚后出资(包括贷款)取得房屋产权,离婚后房屋如何分割?5、夫妻双方婚后出资(包括贷款)取得房屋产权,离婚后房屋如何分割? • 首先,明确产权,不论房产证上是一方的名字,还是双方的名字,均为共同财产。 • 其次,明确产值,即房屋价值,按市场价计算,不按当初购房合同金额计算。 • 再次,分清权益部分和债务部分。如果涉及贷款,先要将贷款部分除去。
6、婚前双方出资购房,但婚前取得的房产证上只有一方的名字,离婚后房屋如何分割?6、婚前双方出资购房,但婚前取得的房产证上只有一方的名字,离婚后房屋如何分割? • 一方不承认另一方购房时出过资,认为房屋属于婚前个人财产,不作分割。在不能证实自己有出资且不是赠与给另一方的前提下,一方的权益法院是无力保护的。 • 7、针对离婚诉讼请求中有关要求分割夫妻一方婚前付了部分房款,婚后共同还贷,离婚时尚未取得产权证的,或要求分割一方用个人财产还贷但房屋升值,离婚时尚未取得房产证的房屋诉求,法院将会如何处理?
8、夫妻一方婚前付了部分房款,但婚后才取得房产证的,婚后双方共同还贷的房屋,离婚后如何分割? • 9、夫妻一方婚前通过按揭贷款购房,取得了房产证,婚后夫妻共同还贷的房屋,离婚后如何分割? • 10、夫妻一方经营的企业,在离婚诉讼中就其所拥有的企业财产权益该如何处理?
11、离婚诉讼中,法院将如何界定财产的取得源自“婚姻关系存续期间”?11、离婚诉讼中,法院将如何界定财产的取得源自“婚姻关系存续期间”? • 合法取得结婚证之时至离婚生效或因一方或双方死亡,婚姻自然终止之日的期间。包括领结婚证后,双方尚未共同生活期间,因闹离婚分居期间,在人民法院诉讼离婚尚未判离婚或虽经判决准予离婚,但离婚判决尚未生效之前的期间。
案例 • 2005年5月,宋美兰以与丈夫于伟华感情破裂为由,向法院起诉要求离婚。法院经审理于6月23日判决二人离婚,并就财产作了处理,于伟华分得价值2.5万元的财产。6月25日,双方当事人签收了法院送达的判决。6月28日,于伟华外出跑运输不幸撞车身亡,法院随即作出了终止宋美兰与于伟华离婚诉讼的决定。宋美兰将于伟华安葬后,于伟华惟一的亲人于伟明要求继承其兄离婚诉讼中分得的财产,而宋美兰则认为离婚判决书还未生效,她与于伟华还是夫妻关系,于伟华的一切遗产应由她继承。
12、协议离婚后1年内对财产分割可反悔? • 男女双方协议离婚后一年内就财产分割问题反悔,请求变更或者撤销财产分割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人民法院审理后,未发现订立财产分割协议时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的,应当依法驳回当事人的诉讼请求。 • 如果当事人在履行此类协议过程中因对方违反约定而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也应依法受理。
13、离婚时应当如何定性夫妻中以一方名义对外所负债务?13、离婚时应当如何定性夫妻中以一方名义对外所负债务? • 小军和小芳是夫妻关系,2003年9月,小军因做生意缺乏资金,便找到其堂兄弟小伟借款2万元。同年12月9日,小军和小芳各向小伟还款5000元,余额1万元由小军以小芳的名义向原告小伟出具欠据,即“今还欠小伟1万元整,2003年12月29日,小芳。”2004年5月8日,小军和小芳协议离婚,并在曾都区公证处对债务约定进行公证,所有债务由小芳承担。小伟多次催要小芳偿还债务,小芳均以无钱偿还为由拖而不还。
14、离婚时,夫妻就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及婚前财产口头约定有效吗?14、离婚时,夫妻就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及婚前财产口头约定有效吗? • 夫妻就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及婚前财产有口头约定的,只要在分割财产时双方能达成一致见,则按“约定优于法定”原则进行分割。但口头协议的一方当事人一旦予以否认,另一方也无有力证据支持主张的,就只能认定没有约定或约定无效,依据法律规定进行分割。
15、送出去的彩礼能不能要回来? • 有三种情形可以请求返还: • 一是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 二是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 • 三是婚前给付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其中后两项,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16、妻子偷偷卖了房 ,买卖合同有效吗? • 吕某在十三年与何某结婚,由于两人都是再婚,故非常珍惜新成立的家庭,夫妻感情也较好。为了改善家庭经济状况,两人商定由吕某出国打工,何某照顾家里。长期的分居致使两人产生矛盾。今年元月,吕某回国后经过再三考虑决定离婚,并向妻子索要一直由其保管的租赁公房的房卡。没想到妻子已将此房买了下来,并转手卖给了自己的亲生女儿(注:何某的女儿作为理应知道内幕的第三人,在售让房屋后未能支付相应对价。)
17、谁能申请精神病患者的婚姻无效? • 有一女子张某,婚前患有精神分裂症,嫁给刘家后没有治愈,后丈夫死亡,现在刘母以婚姻法第十条(三)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申请法院宣告婚姻无效。 • 司法解释(二)中的利害关系人包括:(四)以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为由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为与患病者共同生活的近亲属。
18、离婚诉讼的证据如何收集才合理、合法? • 案例:妻子在丈夫提起离婚诉讼后,为了取得证据,带人强行进入第三者的住宅,把丈夫与第三者抓了个“现行”,并拍摄了丈夫与第三者的裸照作为证据提供给法庭,同时向有关部门举报了丈夫的违法乱纪行为。
19、恋爱关系结束 ,合法债务是否该还? • 案例:兰溪市黄某与建德市王某自2000年相识后建立了恋爱关系,后黄某一直在三河乡与王某的父亲共同做柑桔生意,并经常帮王某家干些家务力气活。2003年年初,黄某、王某关系开始恶化,黄某独自来到杭州打工。10月13日,王某在杭州找到了黄某,双方均表明结束恋人关系,并就共同做柑桔生意期间王某父亲借给黄某的1万元现金及帮黄某垫付给他人的1.2万元结算,黄某出具了借王某父亲人民币2.2万元的借条一张。后黄某未归还欠款。
20、限制离婚的情况 • (1)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须得军人同意,但军人一方有重大过错的除外。 • (2)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或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女方提出离婚的,或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不在此限。 • (3)判决不准备离婚和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没有新情况、新理由,原告在六个月内又起诉的,不予受理。
第二部分财产继承纠纷材料 • 1、与不肖子情绝可以断绝法律关系吗? • 2、父债一定子还吗? • 3、继承权纠纷提起诉讼有没有时效限制? • 4、继承人有哪些行为将会导致丧失继承权? • (一)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的; • (二)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的; • (三)遗弃被继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 • (四)伪造、篡改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的。
5、死不继承就可以生不赡养吗? • 案例:我们有兄弟5人,现父母年老体迈,已丧失了劳动能力,需要我们兄弟5人共同赡养。我们当中有兄弟4人在农村务农,只有大哥在外地工作,最近大哥大嫂回来说,父母去世后他们不要父母的遗产,现在也不负担赡养父母的义务。请问,我大哥这样做行得通吗?
6、养子要赡养生父母吗? • 我丈夫从小母亲去世,父亲把他送给人家做养子,双方立下字据,丈夫在养父母家长大成家。去年,他生父找他向他要赡养费,请问,生父要他赡养合不合法? • 林金的同胞弟弟张宁于4岁时送给邻村张某作养子,现已20余年。林金父亲最近去世,留有6间房屋,张宁认为自己也有权继承生父的遗产,为此事与木金发生纠纷。
7、父母健在,儿子要分家可以吗? • 案例:我有两个哥哥均已成家,只有我和父母一起生活,最近哥哥突然提出要与父母分家,就要是不分,将来父母的财产就会都给了弟弟,必须先分,我父母都很气愤。请问:我的两个哥哥这样做合法吗?
9、被继承人没有死亡立的遗嘱能开始执行吗? • 案例:我的邻居胡某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1983年6月份,胡的老伴去世。1987年胡患病住院,胡怕自己死后儿女们为争遗产伤感情,便立下书面遗嘱,2个儿子1个女儿各执一份。胡某出院的便住在大儿子家。胡的二儿子怀疑父亲的8500元钱会被哥哥慢慢花掉,便提出先分割这笔钱。胡不同意,认为自己还没死,钱不能分。为此,胡的二儿子和女儿跑到哥哥家吵闹,提出按照胡立的遗嘱分钱。请问:父亲还没有去世,能按遗嘱开始继承吗?
10、父亲生前分给的房屋能做为遗产处理吗? • 案例:甲是从农村入伍的一名基层干部,家属一人在农村生活。甲母亲去世后,父亲反正他个人的六间房屋,分出三间给甲妻子居住,父亲再婚后,继母又带来两个子女,当时尚小,现已长大成人。今年甲父亲去世后,为遗产问题发生争执,甲继母子坚持反正六间房屋作为遗产分割,甲认为三间房屋是甲父亲生前分给的,不能作为遗产。请问,怎样处理这一纠纷?
11、外祖母遗产怎样继承? • 案例:最近,外祖母病故,丙母亲在料理丧事期间,因食物中毒抢救无效死亡。外祖母遗下瓦房五间,本应由丙母亲和舅舅共同继承,由于母亲死亡,有人认为丙和姐姐可代位继承,也有的认为丙父亲也可继承。请问,外祖母的遗产怎样继承? • 12、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的关系如何处理?
13、再婚的女婿可以继承岳父的财产吗? • 案例:王某与刘甲独生女儿刘女于1992年结婚,婚后夫妻一直与刘甲共同生活,王某视刘甲如亲生父亲。2000年,刘女因车祸死亡。刘甲因悲伤过度,患了重病。王某后虽另婚,但仍像过去那样,照料刘甲,请医送药,料理日常起居。2002年刘甲去世,王某又为他送了终。不久,刘甲之弟刘乙回来,要继承哥哥的遗产,他认为王某是女婿,不能继承,他是唯一的继承人。王某不同意,起诉到人民法院。王某有继承权吗?
14、养孙有权继承养祖父的财产吗? • 案例:吕丙与其妻没有婚生子女,早年收养王某为养子,改名吕乙,吕乙婚后生一子吕甲,1997年,吕乙因病早逝。2002年,吕丙与其妻先后逝世。吕甲以吕丙收养孙的身份要求继承祖父的遗产。吕丙的胞弟吕丁也提出要继承其兄吕丙的遗产,理由是吕甲是吕丙的第三代,而且是养孙,没有继承权。自己是吕丙的同辈人,而且是同胞兄弟,是吕丙的遗产唯一继承人。问:吕甲有继承权吗?
15、两份自相矛盾的遗嘱如何处理? 16、改嫁的寡妇和随嫁的子女有没有继承权? 17、孕妇能多分财产吗? 案例:周医生的丈夫在一次翻车事故中死亡,当时,周已怀孕6个月。丈夫死后,遗有属于他个人的存款3000元,婆母要求与儿媳平分这笔遗产。有人告诉周医生,孕妇可多分遗产。请问,法律有此规定吗?
20、自动赡养孤家寡人的,可以分得老人的遗产吗? • 案例:我街居民柳孟氏无儿无女,丈夫早逝,仅靠自己卖冰棍挣钱度日。柳孟氏今年春节突然患了重病,生活不能自理。邻居王玲平素与她关系较好。柳孟氏患病后,王更是日夜看护,服侍照料。老人去世后,留有一间半私房和一些衣物、家具等遗产。柳孟氏的娘家侄子前来主张继承。居民委员会认为柳孟氏的遗产应分给王玲一部分。但孟某说王玲不是柳孟氏的亲属,不能继承遗产。请问王玲自动赡养非亲属老人,可否分得一些财产?
第三部分邻里纠纷材料邻里纠纷引发案件多 • 导火索之一:高空抛物 • 导火索之二:噪音扰邻 • 导火索之三:宠物放养 • 导火索之四:停车占道 • 导火索之五:家庭装修 • 导火索之六:相邻关系 • 导火索之七:搬弄是非(七出三不去) • 导火索之八:恶语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