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1

第七章 地图符号

第七章 地图符号. §7.1 地图符号的实质和分类 一、地图符号的实质及发展状况 地图符号本身是一种物质的对象(图形),它用来代指抽象的概念,并且这种代指是以约定关系为基础的。 原始地图:制图物体 形象画; 现代地图:制图物体 抽象符号 地图 符号(表现定位、质量和数量 特征). 二、地图符号的分类 1. 按其视点位置将地图分为: - 侧视符号 : - 正视符号 2. 按地图符号与比例尺的关系分为:

jules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七章 地图符号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七章 地图符号 §7.1 地图符号的实质和分类 一、地图符号的实质及发展状况 地图符号本身是一种物质的对象(图形),它用来代指抽象的概念,并且这种代指是以约定关系为基础的。 原始地图:制图物体 形象画; 现代地图:制图物体 抽象符号 地图 符号(表现定位、质量和数量 特征)

  2. 二、地图符号的分类 1.按其视点位置将地图分为: - 侧视符号: - 正视符号 2.按地图符号与比例尺的关系分为: - 依比例尺符号: 面状要素 - 不依比例尺符号: 点状要素 - 半依比例尺符号: 线状要素

  3. 3.按符号表示的地理尺度分为: - 定性符号 - 等级符号 - 定量符号

  4. 4.按符号表现的制图对象的几何特征分为: (1)点状符号 : 地图所代指的概念可以认为是位于空间的点。 如:控制点、居民点、矿产地等。 特点: (1)符号大小与比例无关; (2)定位特征。

  5. (2)线状符号 地图符号所代指的概念可认为是位于空间的线。 特点:(1)符号长度与比例尺发生关系; (2)定位:精确和概略 如:河流、岸线、道路、航线等

  6. (3)面状符号 地图符号所代指的概念可以认为是位于空间的面。 特点:(1)符号的范围与比例发生关系; (2)定位:确切和概略定位 如:水部范围、森林范围、土地利用分类范围、 动植物和矿藏资源分布范围等。

  7. 5.按符号的形状特征分为: (1)几何符号 基本几何图形构成的较为简单的记性符号。 (2)艺术符号 - 象形符号:(形象符号) - 透视符号: (3)组合符号:

  8. 形象符号:可以望文生义,不借助图例即能阅读。主要变量是形状和色相。作为一组图例的尺寸变量不能有很大的差别。形象符号:可以望文生义,不借助图例即能阅读。主要变量是形状和色相。作为一组图例的尺寸变量不能有很大的差别。 几何符号:基本不与数据的属性相关联。主要变量是形状、色相、网纹。网纹填充符号不能太小。 组合符号:形状变量的叠加,有利于形成地物类别的系列化。

  9. (4)图表符号 主要是反映对象数量特征概念的定量符号。 如:统计图表

  10. (5)文字符号: 文字本身是一种符号,地图上的文字具备了地图的空间特征。 (6)色域符号: 面积颜色可看成是色域符号。

  11. §7.2 地图符号的视觉变量及其对 事物特征的描述 一、符号的视觉变量(基本图形变量) 能引起视觉差别的图形和色彩变化因素称为“视觉变量”或“图形变量”。 最早研究视觉变量的是法国人贝尔廷(J.Bertin,巴黎大学图形实验室)。总结出一套图形符号的变化规律,各国地图学家在此基础上也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提了地图符号的种种视觉变量。

  12. 构成符号的视觉变量

  13. (一)基本视觉变量 从制图使用的角度看,视觉变量包括 形状、尺寸、方向、明度、密度、颜色、结构和位置。 如图7-1所示:

  14. 图7-1

  15. ①形状 产生符号视觉差异的最主要特征。 -点状符号:符号的外形。 有规则: 不规则: 几何图形 艺术符号 -线状符号: 构成线的那些点的(像元)的形状, 不是线的外部轮廓。 如:境界、等深线 -面积符号: 无形状变化。

  16. ②尺寸: 描述数量特征 最有效的 变量之一。 - 顺序量表 - 间隔量表 - 比率量表 -点状符号:指符号的整体大小。 -线状符号:构成它的点尺寸改变,线宽改变。 -面积符号:尺寸与面积符号范围轮廓无关。

  17. ③方向 指点状符号或线状符号的构成元素的方向,面状符号本身无方向变化,内部点、线填充有方向变化。 适用于长形或线状的符号

  18. ④明度(亮度) 符号色彩调子的相对明暗程度。 明度包含顺序,能用来显示数据集的顺序状况。 如:分级

  19. ⑤密度 指在保持符号表面平均明度不变的条件改变像素的尺寸和数量。

  20. ⑥结构 符号内部像素组织方式的变化。 ⑦颜色 指色相和饱和度的变化。

  21. ⑧位置 制图对象的地理位置是由坐标决定,是一种被动因素,但专题图中无定位符号位置会产生视觉的差异感。 如:定位图表、注记等

  22. (二)视觉变量的扩展 1. 发生时长: 指符号形象从屏幕上从出现到消失所经历的时间。地图设计中,发生时长主要用于表现动态现象的延续过程。 2.变化速率: 描述符号状态改变的速度。可以反映同一图象在方向、明度、颜色等方面的变化速度,也可反映图象在尺寸、形状或空间位置上的变化速度。

  23. 3.变化次序: 时间是有序的,以类似于二维空间中的前后、邻接关系的方式建立时间段之后的先后、相邻拓扑关系。 4. 节奏: 是对符号周期性变化规律的描述。 如图7-2所示

  24. 图7-2

  25. 二、视觉变量能形成的图形知觉效果 1. 整体感和差异感 整体感:“联合感受”,某些像素和图形是独 立于另外一些像素和图形的整体。 如:地形图同类要素之间的整体感。 河流、地貌 差异感:“选择性感受”。某种要素图形突出 于平面上,目标突出与背景。 如图7-3所示

  26. 图7-3

  27. 2. 等级感 观察对象时,能迅速而明显地区分出几个 等级的效果。如图7-4所示 产生等级感的视觉变量: 可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等级感。 尺寸、明度 颜色、结构、密度 图7-4

  28. 图形尺寸 3. 数量感 指读图时从图形中获得数量(具体差值) 的感受效果。 产生数量感的最有效的变量: 如图7-5所示

  29. 4. 质量感 将观察对象区分出不同类别,使读者产生不同质的感受效果。 产生质量差异的最有效变量: 如地形图中, 河流:蓝色 地貌:棕色 形状、颜色(色相)、结构

  30. 箭头 5.动态感 读者从图形中获得一种运动的视觉效果。 表示动态感的习惯用法: 等渐变形成动态。 如图7-6所示 尺寸、明度、方向、密度

  31. 图7-6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