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0 likes | 498 Views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计划生育研究所 熊承良.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 —— —— 世界卫生组织 《 组织法 》. 健 康. 躯体健康 心理健康 社会适应良好 道德健康. 1. 2. 环境时代 1 、天花免疫接种 1796 2 、第一个州卫生局 1855 3 、外科消毒 1870 4 、公共卫生服务 1886 5 、城市卫生局 6 、巴斯德牛奶消毒 7 、公共卫生运动
E N D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计划生育研究所 熊承良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 —— ——世界卫生组织《组织法》 健 康 躯体健康 心理健康 社会适应良好 道德健康
1 2 • 环境时代 • 1、天花免疫接种 1796 • 2、第一个州卫生局 1855 • 3、外科消毒 1870 • 4、公共卫生服务 1886 • 5、城市卫生局 • 6、巴斯德牛奶消毒 • 7、公共卫生运动 • 8、胰岛素问世 • 医药时代 • 1、磺胺药 • 2、青霉素 • 3、抗结核药 • 生活方式时代 • 1、心脏外科手术 • 2、脊髓灰质炎疫苗 • 3、冠心病保健 • 4、心脏移植 • 5、冠状动脉搭桥 年 龄 标 化 死 亡 率 3 3 6 4 1 7 2 5 2 8 1 3 20 4 5 10 药物 时代 环境时代 生活方式时代 1875 1900 1925 1950 1980 美国卫生世纪
影 响 健 康 的 因 素 • 行为和生活方式 60% • 环境因素 7% • 遗传因素 15% • 社会因素 10% • 健康服务因素 8%
美国65岁以下肿瘤的病因 • 病因 最佳估计(% ) 范围(%) • 膳食 35 10-70 • 烟草 30 25-40 • 感染 10 1—? • 生育与性行为 7 1-13 • 职业 4 2-8 • 地理因素 3 2-4 • 饮酒 3 2-4 • 污染 2 1-5
美国65岁以下死于吸烟的人数 • 肺癌 128000 • 冠心病 181000 呼吸道疾病 91000 • 其他癌症 33000 • 被动吸烟 4200 • 火灾 1500 • 婴儿死亡 2000
我们自毁于自己创造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我们自毁于自己创造的环境污染,……我们自毁于容许有害的社会条件继续存在。我们自毁于自己创造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我们自毁于自己创造的环境污染,……我们自毁于容许有害的社会条件继续存在。 美国卫生总署《健康的人民》
卫生干预必须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疾病为中心,并且必须将重点放在有利于健康的工作上,作为人类发展的一部分卫生干预必须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疾病为中心,并且必须将重点放在有利于健康的工作上,作为人类发展的一部分 • 在迎接21世纪挑战的时候,两个中心概念尤为重要:健康促进和健康保护 • 《健康新地平线》
健康教育(health education) 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和社会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和影响健康行为的相关因素,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健康促进(health promotion) • 健康促进是促使人们提高、维护和改善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 • — —《渥太华宪章》
健康促进是指一切能促使行为和生活条件向有益于健康改变的教育和生态支持的综合体。健康促进是指一切能促使行为和生活条件向有益于健康改变的教育和生态支持的综合体。 • — —劳伦斯•格林 • 健康促进=健康教育+生态环境(自然、社会) • 健康促进=教育手段+环境手段+行政手段
健康教育 VS健康促进 • 健康促进包括了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健康促进的重要组成部分 • 健康教育促成健康促进氛围的形成,健康促进又强化了健康教育的作用
健康教育 健康促进 临床治疗 危险人群 健康人群 患病人群
健康促进的内涵 • 一、健康促进涉及整个人群的健康和生活的各个层面, • 而非仅限于疾病预防; • 二、健康促进直接作用于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包括 • 生物、生态、社会、行为和卫生服务等; • 三、健康促进是运用多学科、多部门、多手段来增进 • 群体的健康; • 四、健康促进的工作主体不仅仅是卫生部门,而是社 • 会的各个领域和部门; • 五、健康促进强调个体、家庭、社区和各种群体积极 • 地参与; • 六、健康促进是建立在大众健康的生态基础上,强调 • 人与环境协调发展。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意义 一、健康教育是初级卫生保健八大要素之首 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作为卫生保健的战略措 • 施,是架起公平的桥梁 三、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一项投入少、产出高、 效益大的保健措施
健康促进的策略 • 倡导 • 促成 • 协调
一、制定健康的公共政策 • 把健康问题提到了各个部门、各级领导的议事日程上 • 健康促进的政策由多样而互补的各方面而成,它包括立法、财政措施、税收和组织的改变 • 健康促进政策要适用于非卫生部门,并考虑在执行过程的障碍及克服的方法 领导的重视应体现在组织、政策和资源上。
二、创造支持性环境 • 人类与其生存的环境是密不可分的,这是对健康采取社会-生态学方法的基础 • 生活、工作和休闲模式(健康资源)的改变对健康有重要影响,应帮助创造一个健康的社会 • 任何健康促进的政策必须提出:保护自然,创造良好的环境以及保护自然资源 • 健康促进在于创造一种安全、舒适、满意、愉悦的生活和工作条件
三、强化社区行动 • 赋予社区以当家作主,积极参与和主宰自己命运的权力(社区赋权) • 社区开发在于利用社区现有人力、物力资源以增进自我帮助和社会支持并形成灵活的体制,促进公众参与卫生工作和指导卫生工作的开展。 • 形成以社区为主体,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工作模式
四、发展个人的技能 • 通过提供信息、健康教育和提高生活技能以支持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 促成群众终生学习,了解人生各个阶段和处理慢性疾病和伤害是极为 • 重要的 • 学校、家庭、工作场所和社区都有责任这样做。
五、调整卫生服务方向 • 卫生部门的作用不仅仅是提供临床和治疗服务而必须坚持健康促进的方向 • 卫生服务中的责任是要求个人、社区组织、卫生专业人员、卫生服务机构和政府共同承担 • 调整卫生服务方向也要求更重视卫生研究及专业教育与培训的转变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健康为中心、以初级卫生保健为方向
健康教育的方法 语言教育:讲座、讨论、个别指导、大众传媒 形象教育:图画、模型、示范表演 电化教育:电影、电视、网络 综合教育:展览会、卫生科普
健康教育的传播途径(channel) 选择传播途径的原则 • 保证效果原则 • 针对性原则 • 快速原则 • 准确性原则 • 经济性原则
健康信息传播是健康教育最基本的手段和具。 传播技巧——熟练掌握运用自如的传播技能。
参与式性教育方法 • 头脑风暴法(brain storm) 开放性问题 各抒己见,记录、归类总结 A 针对性强 B 时效性强 C 智慧性强 D 操作性强 E 灵活性强
参与式性教育方法 • 角色扮演(role playing) A 体验真实感受 B 观察也是教育 C 咨询技能练习 D 可以角色互换
参与式性教育方法 • 辩论法 选定辩论题 学生分组(正反两组) 可交换题目再辩论 点评
优 点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鼓励表达不同意见 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在辩论中明辨是非 增强学生的信任感 淡化说教强化沟通
参与式性教育方法 • 现场示教法 方法:教师示范和学生练习相结合 优点: 直观感强,便于学习 能够学会使用方法 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
参与式性教育方法 • 案例分析 编写案例 分析案例 汇报结果 教师总结 优点: 参与性强 共同提高 培养综合能力
参与式性教育方法 • 问题盒子 方法:收集学生的问题写在纸条上,折好放入盒 子里,摇匀,随机抽取作答 优点: 问题比较真实 容易收集问题 可以灵活选用 便于保留资料 可与讲座结合
参与式性教育方法 • 列表法 把学生分成几组 把老师的问题按重要性排序 参与意识增强 尊重个人意见 便于客观观察 真实反映情况 排序表明轻重 容易保存记录
参与式性教育方法 • 填图法(画图、填图作答) 增加形象记忆 能够互相学习 适合特定内容 激发学习兴趣
参与式性教育方法 • 催眠回忆法(唤醒尘封的记忆) 学生有新鲜感 真实感受回忆 促进学生反思 追溯问题根源 分享各自经验 认识人性特点
参与式性教育方法 • 交换位置法(争座位) 避免尴尬 鼓励参与 机会均等 气氛活跃
参与式性教育方法 • 多媒体方法 (网络、数码影像技术、平面媒体) 资料资源丰富 视听效果理想 制作成本低廉 传播范围广泛 能够反复应用 适用于信息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