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 likes | 492 Views
连续增产背景下的稻谷市场.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高级分析师 佟远明 2010 年 3 月 30 日. 一、稻谷市场主要特征. 稻谷产量连续六年增长盈余扩大 品种失衡籼稻供应充裕粳稻偏紧 籼稻需求持续疲软价格窄幅波动 粳稻市场国退民进价格不断走高. 稻谷产量连续六年增长盈余扩大. 预计 2009 年我国稻谷播种面积为 2968 万公顷,较上年 增加 1.5% 。 预计 2009 年稻谷单产为 6.597 吨 / 公顷,较上年增长 34 公斤 / 公顷,其中早稻和晚稻单产同比提高,中稻单产同比持平略降。
E N D
连续增产背景下的稻谷市场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高级分析师 佟远明 2010年3月30日
一、稻谷市场主要特征 • 稻谷产量连续六年增长盈余扩大 • 品种失衡籼稻供应充裕粳稻偏紧 • 籼稻需求持续疲软价格窄幅波动 • 粳稻市场国退民进价格不断走高
稻谷产量连续六年增长盈余扩大 • 预计2009年我国稻谷播种面积为2968万公顷,较上年增加1.5%。 • 预计2009年稻谷单产为6.597吨/公顷,较上年增长34公斤/公顷,其中早稻和晚稻单产同比提高,中稻单产同比持平略降。 • 东北地区稻谷生育期间出现积温不足的问题,对当地稻谷质量和单产形成不利影响,其他地区稻谷生育状况基本正常。 • 预计2009年全国稻谷产量为19580万吨,同比增加390万吨,增幅2.0%。其中早籼稻产量为3320万吨,增产5.1%(国家统计局为3327万吨,增产5.3%)。 • 预计2009/10年度我国稻谷国内消费水平为18119万吨,与上年度基本持平。其中食用消费继续增长,主要原因是农村消费随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增加。饲用消费和工业消费下降,主要原因是年内芽麦数量同比增加,将替代部分原用于饲料和工业用途的稻谷。 • 2009/2010年度国内稻谷结余量预计为1371万吨,上年度为982万吨。
截至9月30日,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8个早籼稻主产省(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2009年产早籼稻805.1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58.4万吨。其中国有粮食企业收购603.5万吨,占收购总量的75%,比上年同期减少32.3万吨;截至9月30日,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8个早籼稻主产省(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2009年产早籼稻805.1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58.4万吨。其中国有粮食企业收购603.5万吨,占收购总量的75%,比上年同期减少32.3万吨; 安徽、江西、湖北、湖南4省按最低收购价累计收购早籼稻277.4万吨,占国有粮食企业收购总量的46%。 2008年收购的临时存储早籼稻为110万吨。
早稻收购价格下跌原因分析 • 供给:2008年早稻价格快速攀升,农户种粮积极性提高,稻谷面积扩大,产量增长5.1%。 • 成本:农资、人工价格下跌,早稻成本下降5-7%; • 需求:广东、福建、浙江、广西等地区早籼米需求持续疲软,贸易商采购稻谷数量明显减少; • 心理:2008年早籼稻收购期间,收储企业和贸易商竞争激烈,早稻价格不断上扬,进入9月份以后稻谷价格高位回落,企业亏损严重; • 仓容:由于2008年收购的吨临时存储稻谷尚未出库,仓容偏紧。
旱情严重龙江水稻插播延迟 • 5月中下旬开始,黑龙江地区发生大范围旱灾。 • 5月1日-29日,黑龙江大部区域平均降水量仅为9.6毫米,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小值;区域平均气温为15.9℃,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值。 • 5月31日,黑龙江全省干旱面积7605万亩,其中重旱面积3386万亩; • 6月3日,全省总干旱面积5637万亩,其中重旱面积2513万亩。 • 水稻插秧延迟,部分地区推迟10-20天。 • 影响:根据质量检测结果,2009年黑龙江省三等以上(含三等)的稻谷占68%,三等以下(不含三等)稻谷占32%,与前3年平均值相比,中等以上比例下降近30个百分点,不完善粒大幅增加。
水稻生长初期遭遇低温冷害 • 东北地区中北部6月份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低1~3℃,降水偏多5成至2倍。 • 7月中下旬东北地区稻谷处于幼穗分化阶段,对光温条件敏感。其间黑龙江中部和吉林东南部地区出现4-10天日均温低于20度的低温天气,三江地区出现2-3天日均温低于18度的天气,达到当地稻谷幼穗分化阶段障碍型冷害的指标。 • 影响:水稻分蘖不足,生长迟缓,谷穗数量减少。 • 后果:单产和品质下降,空壳和秕谷增加,整精米率比去年下降3%百分点左右。
江苏稻谷品质提高单产增长 • 调查显示,尽管8月初遭遇低温寡照和大风天气,部分地区水稻出现发育偏缓和倒伏现象,但后期气温回升,田间管理得当,今年水稻长势总体好于去年。加工企业和贸易商表示,稻谷整精米率普遍比去年提高3个百分点。
粳稻市场“国退民进” • 截至3月15日,辽、吉、黑、苏、浙、皖等6主产省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2009年产粳稻1459.5万吨,同比减少128.7万吨,其中国有粮食企业收购604.8万吨,占收购总量的41%,同比减少432.1万吨。 • 2009年全年国家共托市收购稻谷1117万吨,其中,按最低收购价收购早籼稻277.4万吨、中晚籼稻576.5万吨、粳稻0.2万吨;2009年初收购2008年临时存储中晚籼稻和粳稻共262.9万吨。2008年临时存储稻谷共收购1434.3万吨,其中早籼稻110.7万吨,中晚籼稻800万吨,粳稻523.6万吨。
二、当前稻谷市场影响因素分析 • 籼稻库存充裕仓储压力增大 • 粳稻库存大量滞留中间环节 • 粳稻涨幅偏大调控力度增强 • 西南旱灾影响稻谷生产有限
籼稻库存充裕仓储压力增大 • 剩余临时存储和最低收购价早籼稻360.7万吨、中晚籼稻1258.7万吨,合计1619.4万吨。
粳稻库存大量滞留中间环节 • 2009年9月~2010年2月份,黑龙江通过铁路累计出省稻米折合稻谷490万吨,同比减少206万吨,降幅达29.6%。 • 2009年黑龙江省粳稻产量 1570 万吨,农户余粮不到 340 万吨,进入市场的 270万吨临时存储稻谷,多数滞留在流通环节,主要集中于大型粮食集团和重点加工企业手中。2009年9月份以来,黑龙江省通过铁路、公路出省稻谷(含稻米)750万吨,本地加工消化150万吨,粗略估计流通环节商品稻谷存量接近 600万吨。 • 据估计,黑龙江地区农户可售稻谷余粮为200-220万吨;浙江、安徽地区农户粳稻已基本销售完毕;江苏地区农户可售余粮少于400万吨;吉林、辽宁两省农户剩余粳稻300万吨左右,合计900万吨左右。
黑龙江地区稻谷成交量和出省量对比单位:万吨黑龙江地区稻谷成交量和出省量对比单位:万吨
粳稻涨幅偏大调控力度增强 • 东北跨省移库的稻谷数量有望从50万吨增至200万吨,主要调出地为黑龙江,目前该批稻谷正在有序外运。 • 定向销售东北粳稻限人、限时、限量、限价、限地。 • 东北地区要求国有大型加工企业提高开工率,不得提价收购。
西南旱灾稻谷生产影响有限 截至3月23日,滇、贵、桂、川、渝5省区农作物受灾面积503.4万公顷,绝收111.5万公顷。 西南五省区稻谷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22%。其中受灾最严重的云南省,稻谷产量仅占全国的3.1%。 西南五省区早籼稻产量占全国20%,其中广西早籼稻产量占全国18.8%左右。 常年3月中下旬广西进入插秧期,受旱灾影响,今年插秧时间已经推迟。预计3、4月份广西降水量偏少两成左右,1400万亩早籼稻种植计划可能受到影响。 四川地区正值中籼稻育秧期,其南部和中部地区旱灾较为严重,出现水稻秧苗枯死现象,育秧、移栽收到一定影响。近年来,四川稻谷产量为1440万吨左右,主要分布于川南和川中地区。 贵州、云南开始降雨,土壤墒情改善。进入4月份以后,西南地区降雨概率增大,旱情有望逐步得到缓解。
西南稻米供应快速增加 • 1月1日-3月22日,昆明铁路局累计接卸抗旱救灾粮食40.2万吨,其中3月1日至22日接卸粮食19万吨、成品油90.6万吨,同比增24.3吨,增幅36.7%。 • 3月22日,国家下达2010年第二批国家临时存储粮食跨省移库计划142万吨,全部安排调往滇、贵、桂、渝、川、甘等旱灾区。其中,最低收购价籼稻谷54万吨,调出地区为湘、赣、皖、鄂,截止时间2010年7月底。 • 近2个月以来中储粮贵州分公司已投放粮食近17万吨;云南分公司投放稻谷、玉米、小麦、大米逾15万吨,并完成14万吨国家临储粮投放任务。 • 据国家粮食局统计,2月末,滇、黔、桂、渝、川5省区各类粮食企业粮食库存同比增加128.7万吨、食用油增加47.6万吨。其中国有粮食企业粮食库存同比增114.7万吨。 • 云南已安排3.5万吨省级储备粮提前轮换出库,广西已安排10.5万吨省级储备稻谷提前轮出。西南地区大米库存能保证当地城镇人口半年口粮。
三、稻谷生产形势总体偏差 • 稻谷种植意向普遍增强 • 早稻种子供应相对偏紧 • 气温偏低可能影响单产
稻谷种植意向普遍增强 • 据农业部测算,2009年冬小麦、早稻、油菜籽亩均纯收益分别为176.9元、172元和45元,分别比上年减少6.2%、8.1%和76%。 • 据初步调查,2009年江西省稻谷亩均成本较上年降幅为:早籼稻4.8%、中籼稻7.3%、晚籼稻6.2%;亩均纯收益较上年涨幅分别为:早籼稻15.4%、中籼稻4%、晚籼稻9%。 • 湖北2010年计划播种早籼稻546.8万亩,增10.7万亩。 • 2010年江西省早籼稻意向种植面积2230万亩,比去年增加1.32%。 • 湖南省2010年计划压缩中籼稻100万亩,增加早籼稻和晚籼稻面积各100万亩。 • 2010年黑龙江水稻意向种植面积4360万亩,增加400万亩。 • 通过“旱改水”和改造中低产田等途径,吉林地区今年粳稻播种面积也将在上年1100多万亩的基础上有明显增加。安徽、江苏等粳稻和中籼稻交叉产区也有望增加粳稻播种面积。 • 此外,根据农业部的统计数据,近年来我国超级稻推广进展顺利,2009年69个经农业部认定的超级稻品种示范推广面积达到9100万亩,占水稻总面积的21%,与2008年相比增长9.1%。超级稻平均单产较普通稻谷提高8%以上。
早稻种子供应相对偏紧 • 据农业部调查,由于生产期遭受异常气候,2009年湖南、江西、湖北等省杂交稻种减产,部分“两系”稻、早稻种子紧缺。 • 受上年减产影响,湖南、江西、湖北杂交早籼稻种子供应偏紧,价格上涨。其中江西优质杂交早籼稻种子价格同比上涨近25%。杂交早籼稻面积占江西早籼稻总面积的60%。 • 据湖北省农业厅统计,全省杂交稻用种缺口一度达到360万公斤,占总用量的1/3。目前已经解决270万公斤。
气温偏低可能影响单产 • 据农业气象部门预测,2010年江西省双季早稻、双季晚稻、中稻和一季晚稻为平产年景,影响早稻生产的不利气象因素为播种期的春分寒、汛期可能发生的洪涝和内涝。 • 据气象部门监测,3月中旬,东北地区大部降水量偏多1-5倍,部分地区偏多6-8倍,东南部土壤偏湿,整地备耕受到影响。如果气温回升仍缓慢,插秧可能推迟。预计4月份发生低温冷害风险增大。2009年黑龙江水稻插秧推迟15-30天,导致水稻发育迟缓,加之7月下旬出现持续低温阴雨天气,稻谷品质普遍下降,三等以上稻谷所占比例较2008年下降近19个百分点。
四、稻谷市场趋势分析 • 库存结构失衡影响调控效果 • 托市收购抬升价格运行底部 • 稻谷市场价格呈现阶梯分布
粳稻市场长期趋势 • 产量持续增长,继续增产空间有限 • 北粮南运巩固,东北粳稻主导市场 • 需求增长迅猛,深度广度均有体现 • 供需矛盾强化,局部生产全国消费 • 价格波动剧烈,呈现长期走高趋势
总结:稻谷市场基本观点 • 粳稻:供给紧张状况有望加剧 • 籼稻:供给充裕库存压力偏大 • 制约:稻谷生产不利因素增多 • 调控:偏向增加供给稳定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