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likes | 424 Views
三棱针. 教学目标. 1 . 掌握三棱针的概念及特点。 2 . 熟悉三棱针的操作方法、适应症 与应用注意事项 。. 教学内容. 概念 一、针具 二、操作方法 三、适应范围 四、注意事项. 概念. 古称“锋针”用于“泻热出血”。 《 内经 》 :络刺、赞刺、豹纹 刺。. 三棱针刺法是用三棱针刺破腧穴或浅表血络,放出适量血液,或挤出少量液体或挑断皮下纤维组织,以防治疾病的方法。. 返回. 一、针具 三棱针用不 锈钢制成,针长约 6cm ,针柄呈圆柱 形,针身呈三棱状 ,尖端三面有刃,针尖锋利。. 返回.
E N D
教学目标 1 .掌握三棱针的概念及特点。 2 .熟悉三棱针的操作方法、适应症 与应用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 概念 一、针具 二、操作方法 三、适应范围 四、注意事项
概念 古称“锋针”用于“泻热出血”。 《内经》:络刺、赞刺、豹纹 刺。 三棱针刺法是用三棱针刺破腧穴或浅表血络,放出适量血液,或挤出少量液体或挑断皮下纤维组织,以防治疾病的方法。 返回
一、针具三棱针用不锈钢制成,针长约6cm,针柄呈圆柱形,针身呈三棱状,尖端三面有刃,针尖锋利。一、针具三棱针用不锈钢制成,针长约6cm,针柄呈圆柱形,针身呈三棱状,尖端三面有刃,针尖锋利。 返回
右手持针,用拇、食两指捏住针柄中段,中指指腹紧靠针身的侧面,露出针尖约1~2分,以控制针刺的深浅度。针刺时以左手拇、食指用力捏住指(趾)部或夹持、舒张局部皮肤,右手针刺。右手持针,用拇、食两指捏住针柄中段,中指指腹紧靠针身的侧面,露出针尖约1~2分,以控制针刺的深浅度。针刺时以左手拇、食指用力捏住指(趾)部或夹持、舒张局部皮肤,右手针刺。 二、操作方法
针刺方法 点刺法 散刺法 刺络法 挑刺法 教学参考 返回
操作方法 点刺法 先在针刺部位上下用手推按,使血液积聚,常规消毒后,左手拇、食指捏紧应刺部位,右手持针对准腧穴快速刺入1~2分深,迅速出针。再轻轻挤压针孔周围,使出血数滴,然后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止血。 返回 影片
操作方法 散刺法 此法是在病变局部及其周围进行连续点刺的一种方法。根据病变部位大小不同,在局部由病变外缘环形向中心点刺10~20针以上。 返回 影片
操作方法 刺络法 用橡皮管,结扎于针刺部位上端(近心端),消毒后用左手拇指按压在被刺部位下端,右手持三棱针对准被刺部位静脉,迅速刺入脉中0.5~1分深,出针,使其流出少量血液,出血停止后,以消毒棉球按压针孔。 返回
操作方法 挑刺法 此法是以三棱针挑断皮下白色纤维组织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局部消毒后,左手捏起施术部位皮肤,右手持针先横刺进入皮肤,挑破皮肤约0.2~0.3cm,再将针深入皮下,挑断皮下白色纤维组织,以挑尽为止。术后碘酒消毒,敷上无菌纱布,胶布固定。 影片 返回
三、适应范围 本法具有开窍泄热、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等作用。适用于急证、热证、实证、瘀证、痛证等病症。 返回
四、注意事项 • 1.术前做好解释工作,预防晕针。 • 2.严密消毒,以防感染。 • 3.点刺、散刺时,宜轻、宜快、宜浅;刺络法出血不宜过多,切勿刺伤深部动脉。 • 4.血络和穴位不吻合,施术时宁失其穴勿失其络。 • 5.病后体弱、明显贫血、孕妇、妇女产后及有自发性出血倾向者不宜使用。
复习思考题 • 1. 三棱针的适应范围是什么? • 2. 三棱针有几种操作方法?如何操作?
教学参考 出血量 三棱针刺络放血的疗效好坏,与出血量的多少有密切关系,出血量的多少一般与病人体质,放血部位,病情有关。如年轻力壮,阳证,实证,热证,新病及四肢部,放血量可稍多,而年老体弱、小儿、妇女……久病及头面、指(趾)部,放血量宜少,在具体操作时,出血量可分为四种类型。
教学参考 ①微量:出血量在20滴以下,包括局部充血、渗血,主要用于较大面积浅表疾患,如神经性皮炎、顽癣、下肢慢性溃疡等。 ②少量:出血量在20滴以上,主要用于头面及四肢指(趾)部穴位和一些急性热病,如急性结膜炎,急性扁桃体炎等。 ③中等量:出血量在15毫升以下,主要用于一些外科感染性疾病以及部分急症,如疔、疖、痈疽、急性软组织损伤等。 ④大量:出血量在15毫升以上,达几十甚至上百毫升,可用于部分急证、实证,如中风、癫狂等。
教学参考 在临床上,如放血量较多,则可间隔1周、1月,甚至半年治疗一次,放血量较少,则可间隔1~2天治疗1次。 (《中华特种针疗法》3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