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 likes | 530 Views
卷 四 課 堂 語 言 運 用. 大綱: 一 參考資料 二 觀課安排及程序 三 「課堂語言運用」 ─ 評估範疇. 一 參 考 資 料. (1)《 教師語文能力評核(普通話) 評核綱要》 (20 10 年 9 月) 卷四課堂語言運用 1 1 頁: 試卷說明 39 頁: 評核範疇及等級描述. 一 參 考 資 料. (2)《 20 10 年教師語文能力評核》 普通話科試題 卷四課堂語言運用 評核報告 http://www.edb.gov.hk > 教師發展 > 培訓與學歷 > 語文能力要求 > 教師語文能力評核 > 附錄 O2.
E N D
卷四 課堂語言運用 大綱: 一 參考資料 二 觀課安排及程序 三「課堂語言運用」─評估範疇
一參考資料 (1)《教師語文能力評核(普通話) 評核綱要》 (2010年9月) • 卷四課堂語言運用 • 11頁:試卷說明 • 39頁:評核範疇及等級描述
一參考資料 (2)《2010年教師語文能力評核》 普通話科試題 • 卷四課堂語言運用 評核報告 http://www.edb.gov.hk>教師發展 > 培訓與學歷 > 語文能力要求 >教師語文能力評核 >附錄 O2
二觀課安排及程序 一、觀課前: • 校曆和時間表: 報名時遞交。 請遞交完整的時間表。 尚未遞交或遞交後有任何修改,請傳真至:2123 1229 (語文教師資歷小組)。
觀課安排: 每位參加評核者由一位評核員觀課一次。 為檢視不同等級的評分水平,有部分參加評核者會獲安排第二次觀課,由不同評核員進行。 為了監察評核員的評分水平,在評核初期,少數參加評核者會由兩位評核員同時觀課一教節。
通知: 最少五天前通知教師有關觀課的日期、時間、班別。
二觀課安排及程序 • 傳真: 跟教師聯絡後,評核員再發傳真通知。如傳真上的資料有錯漏,請即通知評核員。 請保存傳真文件作備忘。 • 通知校方。 • 更改觀課時間: 觀課時間不能隨意更改。如因病或突發事情影響觀課,須立即通知本組。
二觀課安排及程序 二、觀課: • 到校: 評核員會先到校務處,然後再到教室觀課,如當天上課地點有變,請通知校務處有關人員。 • 教學計劃: 應考教師不需要向評核員提供任何教學計劃、教材或課本。
二觀課安排及程序 • 評核時間: 每次觀課時間為一教節,約三十分鐘。 教師須確保最少有持續二十分鐘的教學時間。 評核員在學生安頓後才開始評分。 • 教學內容: 語音、朗讀、說話、聆聽、核對考卷…. 運用錄音,應以輔助教學為原則,不應完全以錄音中的範讀代替教學。 • 不能錄音或錄影。
二觀課安排及程序 • 評核員座位: 應與學生稍保持距離。 請別安排太小的卓椅給評核員。 • 不設旁聽。 • 勿影響評核員評分: 觀課過程中,教師不能邀請評核員參與任何教學活動,或與評核員作不必要的交流。
(二)觀課安排及程序 三、觀課後: • 不需討論: 觀課後,評核員不能與教師作任何有關評核的討論。 • 另行觀課: 如觀課受突發事情影響而未能完成,評核員將視情況要求另行觀課。
三課堂語言運 用 |評 估 範 疇 一、語音 二、 語言表達 三、 教學用語 四、 辨析及糾誤 達到要求: 四個範疇均達第3等或以上水平; 有一個範疇只達2.5等,其餘範疇達3等或以上。
範疇一語音 • 不能超過兩類發音錯誤
範疇一語音 聲母 • n- l- 混淆 • zh- ch- sh-發不好 • r-發不好 • z- c- s- 或 j- q- x- 發不好 韻母 • 介母 -i-或 / 和 -u-丟失 • -n 和 -ng混淆 • e, er或兒化韻發不好
範疇一語音 聲調 • 第一和第四聲分不清; • 第二和第三聲分不清;有的調值不準 變調 • 不依規律變調:一、不變調;三聲連讀 輕聲 • 輕聲發不好或說話中忽略輕聲詞
範疇一語音 字音錯讀 • 如有過多未歸納為系統性的字音錯誤則算作「字音錯讀」一類。
範疇二語言表達 • 細目一:詞句 (1) 能用恰當、規範的詞句說話。 (2) 話語生動。 • 組織 (1) 能清晰、有層次地說話。
範疇二語言表達 • 細目二:語氣 (1) 音量適中 (2) 吐字清楚。 (3) 節奏緩急有致。 (4) 能避免方言語調、語氣。
範疇二語言表達 • 體態語 (1) 神態自然得體。 (2) 眼神變化適度。 (3) 動作目的鮮明、適度。
範疇三教學用語 細目一:講授 • 指教師較系統、完整的講解教學內容的教學用語。 (1)能準確、清楚、有條理地講解。 (2)用語適合學生程度。 指示 • 指教師對學生提出要求、指導學生進行課堂活動的用語。 (1)能清楚地對學生提出要求及指導學生進行課堂活動。 (2)用語適合學生程度。
範疇三教學用語 細目二:提問 • 指教師依據教材和學生的提問而提出的詢問。 (1)提問能適時、適度、適量。 (2)能配合學生程度。
範疇三教學用語 細目三:交流 • 指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上進行種種交流活動時所說的話。 (1)能給予學生適當的反饋。 (2)對課堂教學情境中發生的變化,能自然地進行語言應對。 回應 (1)能對學生提問、答話、意見作出適當回應。
範疇三教學用語 細目四:導入 • 指教師上課開始時對學生講的與教學目標有關、能調動學生興趣的用語。 (1)能用適當、清析的話語導入教學。
範疇三教學用語 過渡 • 指在教學從一個環節到另一個環節的過渡用語。 (1)能引導學生轉移學習重點。 結語 • 指教師講完一部分內容(小結)或課堂結束時所說的話(總結)。 (1)能概括教學重點。
範疇四辨析與糾誤 細目一:辨析 細目二:糾誤 (1)能指出學生的語音/詞句/拼寫錯誤。 (2)能糾正學生的語音/詞句/拼寫錯誤,並加說明。
語文教師資歷小組 電話:2186 8749 傳真:2123 1229 電郵:ltq@edb.go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