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 likes | 432 Views
中国湿地植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报告人 : 王 明 辉 学 号 :M060331 专 业 : 植 物 学 导 师 : 金 银 根. ◆ 引言 ◆ 中国湿地的现状 ◆ 植物资源源多样性 ◆ 中国湿地植物分布特征 ◆ 湿地植物群落的重要性 ◆ 湿地植物与外界环境的相关性 ◆ 入侵植物与湿地 ◆ 结束语. 1. 引言 根据 《 湿地公约 》 的定义 , 湿地系指天然或人工、常年或季节性、蓄有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 , 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 6 m 的海域 , 独特的地域性 , 使其明显区别于其它生态系统 。.
E N D
中国湿地植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报告人:王 明 辉 学 号:M060331 专 业:植 物 学 导 师:金 银 根
◆ 引言 ◆ 中国湿地的现状 ◆ 植物资源源多样性 ◆中国湿地植物分布特征 ◆湿地植物群落的重要性 ◆ 湿地植物与外界环境的相关性 ◆ 入侵植物与湿地 ◆ 结束语
1.引言 根据《湿地公约》的定义,湿地系指天然或人工、常年或季节性、蓄有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 m的海域 ,独特的地域性,使其明显区别于其它生态系统。
河南豫北黄河故道湿地保护区 江苏盐城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
湿地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水陆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具有特殊功能的自然综合体,不仅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多种资源,而且具有涵养水源、保护土壤、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等独特的环境功能和效益,被誉为“地球之肾”。湿地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水陆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具有特殊功能的自然综合体,不仅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多种资源,而且具有涵养水源、保护土壤、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等独特的环境功能和效益,被誉为“地球之肾”。
2.中国湿地的现状 中国的湿地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北起黑龙江最北江畔,南到南海诸岛,东自沿海,西至干旱的西北地区,甚至帕米尔高原都有分布。由于自然条件的不同湿地的性质也不一样,它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当然也各具特色。
全国湿地面积统计 湿地类型 面积×104 /hm2 比例/% 滨海湿地 594. 17 15. 14 河流湿地 820. 70 21. 32 湖泊湿地 835. 15 21. 70 沼泽湿地 1 370. 03 35. 60库塘湿地 228. 50 5. 94合计 3 848. 55 100. 00
湿地生物多样性资源面临的问题: ◆污染加剧与过度捕捞——物种面临濒危 ◆泥沙淤积与工程建设——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管理不善与资金问题——可持续开发出现危机 ◆引入外来物种的问题——遗传发生变异
被垃圾污染的湿地 过渡放牧引起湿地退化
3.中国湿地植物资源多样性 前人在总结中国湿地植物名录时, 遵循了以下原则(赵魁义等),湿地植物包括: ★只有在湿地中出现的植物。 ★在同一地区, 既能在湿地中, 又可在非湿地中生长的植物。 ★在一些地区仅见湿地, 而在另一些地区则可同时出现在湿地或非湿地中的植物。
湿地生态系统是各类生态系统中生产力最高的一种, 由于其有很高的生产力及氧化还原能力, 而成为极其重要的生物地球化学活跃的场所。较之森林、草原等生态系统而言, 湿地属于比较特殊的生境类型。
4.中国湿地植物分布特征 ◆植物区系的热带性质明显, 世界性分布属 占有重要地位 。 ◆植被类型多样,各湿地类型迥异。 ◆植被分布呈现出明显的条带性和镶嵌性。 ◆草本植物占绝对优势。
◆具有明显的季相性。 ◆器官特化现象较普遍。 ◆在一些湿地出现特有属、种。 ◆湿地植被的分布往往能反映出湿地植 物的演替规律。
5.湿地植物群落的重要性 由于湿地特殊的生境,湿地的植物主要以群落存在和生长,群落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湿地生物多样性。群落特征描述主要是对群落的优势种、亚优势种以及主要伴生种的高度、频度、密度、多度、物候期、生活型进行描述。
植被枯萎的湿地 郁郁葱葱的湿地
植物群落的布局往往和水分的分布、土壤提供的营养物质和土壤盐碱度、pH值等有密切的关系。植物群落由不同的植物物种构成,重要值反映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相对数量指标。群落多样性主要是群落的种类及个体构成,群落多样性表明了群落的组成结构特征,是群落组成、结构和功能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时空复杂联系。植物群落的布局往往和水分的分布、土壤提供的营养物质和土壤盐碱度、pH值等有密切的关系。植物群落由不同的植物物种构成,重要值反映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相对数量指标。群落多样性主要是群落的种类及个体构成,群落多样性表明了群落的组成结构特征,是群落组成、结构和功能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时空复杂联系。
6.湿地植物与外界环境的相关性 ◆营养物对湿地植物的影响 营养物是重要的环境控制因子,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能量和物质,决定着植物的生产量,生境中营养物的有效性是调节植物初级生产量的一个关键因素,决定了植物的生长以及植物群落优势种及其丰富性。
营养物的大量富集对湿地植物的初级生产力和物种丰富度产生明显的影响,比较典型的是1978年Phillps 提出的湿地植物初级生产力与营养肥力关系模式,随着营养肥力的增加,湿地植物生产力先增强后降低。
◆湿地植物(群落) 对营养物和水位变化的响应 湿地中营养物质的富集,能使湿地生态系统原生植被和优势植物种发生改变,群落组成和优势种等生态学特征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生境水分状况限制植物的分布,决定着植物的生存和生态类型。
◆湿地植物物种与土壤pH值的关系 湿地土壤pH值集中在5.6~6.8之间,物种丰富度与土壤PH值呈明显的线性关系,土壤pH值在6.6左右时,物种丰富度最大。土壤的pH值决定着土壤矿质元素的溶解度和分解速度, 土壤值在6~7的微酸状态下,养分的有效性最高,对植物的生长最适合。
7.入侵植物与湿地 所谓入侵植物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被引入新的生态环境,而对新生态环境或其中的物种构成一定威胁的植物。它们能够通过将自身扩散到本地植物群落中的方式来迅速提高它们的空间分布。入侵植物不仅影响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同时也影响了人类对湿地的合理利用。
大米草 加拿大一支黄花
湿地易于受入侵的原因 : ◆湿地生境类型多样,分布广泛 ◆湿地位置离植物扩散路线近的更易受到入侵 ◆干扰加速植物的入侵 ◆富营养化是植物能够入侵的主要原因 ◆湿地本身所有的脆弱性 ◆缺少天敌,外来种迅速形成单一优势群落
9.结束语 湿地问题是一个环境保护问题,归根结底是一个社会问题,解决的根本途径就是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即如何让人们在过上富裕生活的同时,也对赖以生存的环境给予应有的保护,要保护好现有的湿地资源,最重要的还是如何合理地开发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