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对于蓝斑核的一些认识

对于蓝斑核的一些认识. 92 期 10 班 侯海佳. 解剖形态学. 蓝斑核( Locus Coeruleus ),简称蓝斑,亦称青斑核,是位于脑干的一个神 经核团。其功能与应激反应有关。 Félix Vicq-d'Azyr 最早发现了蓝斑这一解剖构造。. 蓝斑位于第四脑室底,脑桥前背部。. 解剖形态学.

kagami
Download Presentation

对于蓝斑核的一些认识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对于蓝斑核的一些认识 92期10班 侯海佳

  2. 解剖形态学 蓝斑核(Locus Coeruleus),简称蓝斑,亦称青斑核,是位于脑干的一个神 经核团。其功能与应激反应有关。Félix Vicq-d'Azyr最早发现了蓝斑这一解剖构造。

  3. 蓝斑位于第四脑室底,脑桥前背部。

  4. 解剖形态学 • 蓝斑位于三叉神经中脑核内侧、第四脑室底与侧壁交界处室底灰质的腹外侧区,从面神经核水平一直延伸至中脑下丘平面尾侧[ 10 ] 。由于蓝斑独特的色素沉着,很早就被人们在脑干内发现,但对其功能一直缺乏了解,直到用甲醛诱发荧光法发现蓝斑神经元含有儿茶酚胺,人们才认识到蓝斑在机体的重要作用[ 11 ]

  5. 蓝斑(locus coeruleus,LC)是脑中主要的含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oradrenaline,NE/NA)的神经元核团,它的轴突投射到中枢神经系统的广泛区域[10,13-15]。蓝斑的NA能神经元发出纤维投射到大脑皮质、间脑、中脑、小脑、延髓和脊髓等多个部位,是去甲肾上腺素向海马和新皮质输入电流的唯一的源[7]

  6. 蓝斑核团区域胞体密集,在光镜下显示透亮区域约0.5~1mm2。根据酪氨酸羟化酶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蓝斑区域的所有的大细胞(直径20~50μm,多极,椭圆形或呈纺锤形)都是儿茶酚胺能的。通过膜片钳记录电极注入荧光素黄后在共聚焦荧光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典型的蓝斑神经元的形态。实验时选择形态较大的细胞,它们一般都是去甲肾上腺素能的(Fig4)。蓝斑核团区域胞体密集,在光镜下显示透亮区域约0.5~1mm2。根据酪氨酸羟化酶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蓝斑区域的所有的大细胞(直径20~50μm,多极,椭圆形或呈纺锤形)都是儿茶酚胺能的。通过膜片钳记录电极注入荧光素黄后在共聚焦荧光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典型的蓝斑神经元的形态。实验时选择形态较大的细胞,它们一般都是去甲肾上腺素能的(Fig4)。

  7. 电生理特性 • 1自发节律性电活动 • 2电压依赖性膜电流 • 3配体门控的膜电流

  8. 生理生化特性 • 在蓝斑脑片上神经元胞体区域诱发的单胺类递质量子化释放 • 诱发的安培信号的钙依赖性 • 诱发的儿茶酚胺和谷氨酸释放的潜伏期比较 • 动作电位频率对量子化释放的调节 • 胞体分泌的生理意义 • 蓝斑神经元兴奋性的自身抑制至少部分是由于α2肾上腺素能受体的激活。

  9. LC神经元胞体区域诱发的NA分泌 • 蓝斑胞体NA分泌的时间性 • NA释放对动作电位发放模式的敏感性 • 蓝斑神经元中NA的亚细胞定位 • 胞体/树突NA分泌的生理意义 • 胞体/树突NA分泌的生理意义在于通过蓝斑神经元胞体上的α2肾上腺素能受体起到自身负反馈调节[46,66],伏安法分析已经证明这种负反馈调节作用是通过α2A自身受体起作用的[67,68]

  10. 相关的物质及受体 • 研究已经证明蓝斑与中枢神经系统有广泛的纤维联系, • 含有生长抑素、5-羟色胺、神经降压肽、P 物质等[1], • 蓝斑核通过释放这些物质调节伤害性信息的传递[2]。背侧额前叶皮质(主要是感觉运动区) 是大脑皮层主要投向蓝斑的区域[3]。皮质- 蓝斑投射和蓝斑- 小脑投射在蓝斑内存在单突触连接。 • 皮质纤维不仅投向LC 内的小脑投射神经元, 也投向LC 内其它神经元。

  11. 抑郁模型大鼠蓝斑酪氨酸羟化酶表达研究 • 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存在于儿茶酚胺(CA)能神经突起的胞浆中,是CA 生物合成过程中的限速酶 • 在CA 的合成中起催化限速的作用,现已有充分的证据证明TH 是全部CA 代谢的限速环节,并在第一步骤上调控整个代谢过程。

  12. 蓝斑为脑内去甲肾上腺素神经元胞体背束起源处,纤维广泛地分布于大脑及小脑皮质、海马、杏仁核、下丘脑前区。蓝斑—去甲肾上腺素能系统与情感、行为、状态依赖的认知过程及意识状态有关,参与醒觉及注意功能[8]。蓝斑为脑内去甲肾上腺素神经元胞体背束起源处,纤维广泛地分布于大脑及小脑皮质、海马、杏仁核、下丘脑前区。蓝斑—去甲肾上腺素能系统与情感、行为、状态依赖的认知过程及意识状态有关,参与醒觉及注意功能[8]。 • 慢性应激、蓝斑功能与抑郁症关系密切:蓝斑-肾上腺神经递质的下调与一些精神疾病,如应激后情感障碍、睡眠和醒觉障碍密切相关;反复或延长的应激原引起蓝斑-去甲肾上腺素系统的改变,可引起蓝斑损害[9,10]。

  13. 研究通过免疫组化观察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蓝斑TH 蛋白表达,发现模型组TH 蛋白表达下调明显。 • 这可能是反复不可预见而长期的慢性应激损伤了模型大鼠的蓝斑,导致蓝斑的去甲肾上腺素神经元胞浆内TH 活性下调,从而引起儿茶酚胺神经递质的功能低下;而NE、DA 等是大脑中重要的单胺类中枢神经递质,参与情感、警觉、记忆、食欲的调节,这些递质的降低引发了模型鼠的抑郁相关症状,如快感缺乏(糖水消耗量和糖水偏爱下降)、运动能力及社会交往能力下降、探索行为能力下降( 水平运动次数和垂直运动次数均有所减少)等。 • 因此我们推断:蓝斑TH 表达的下调的可能是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之一。

  14. 事件相关电位P300 与蓝斑- 去甲肾上腺素交感神经系统的研究与进展 • P300 是事件相关电位中研究正常人、患者和哺乳类动物认知加工及其脑机制研究的重要而广泛应用的电生理指标。 • P300 由sutton 等[1]1965 年提出, 是在300 ms 左右出现的正波 • 目前P300 已经成为判断颅内核团认知功能是否正常的客观指标之一[2]。

  15. 蓝斑核的相位活动在诱发刺激的行为反应之前出现,与行为反应的时间而不是刺激出现的时间更相关[8]。蓝斑核的相位活动在诱发刺激的行为反应之前出现,与行为反应的时间而不是刺激出现的时间更相关[8]。 • 这表明蓝斑核可能与刺激的内部加工, 而不是感觉事件本身相关, 并且对行为反应的时间有直接的影响。 • 蓝斑核对背景刺激的动机价值高度敏感[9]

  16. 根据蓝斑核- P300 假说, 蓝斑核未来研究的预测主要有以下几点: • 第一, 采用以往的实验类型, 蓝斑核的相位反应应该表现出相同的刺激感受性, 如观察到的oddball 范式下P300 的波幅。 • 第二, 与oddball 范式研究下的P300 类似, 蓝斑核的相位反应会随着目标与目标之间间隔的提高而提高。 • 第三, 如果缺失的刺激给被试传递了重要的信息, 那么这种缺失也会诱发P300出现。 • 第四, 根据蓝斑核- P300 假设, 预测蓝斑核的潜伏期像P300 的潜伏期, 不会随着反应时的提高而提高, 作为一种机能因素提高了反应的复杂性。

  17. 鸡红核和蓝斑核的细胞构筑及其5-HT神经元的分布研究鸡红核和蓝斑核的细胞构筑及其5-HT神经元的分布研究 • 蓝斑核呈横向宽、背腹向扁的板状,位于脑桥前部的室底灰质腹外侧区,被盖背外侧核后方,腹侧与蓝斑下核界限不明显,背侧与室周灰质没有明显分界,在蓝斑核的中间常有一横向延伸的小血管通过。构成细胞呈圆形、梭形或多角形,主要以中小型细胞为主,胞核居中,核仁明显,细胞排列密集,染色较深。

  18. 蓝斑核内5一HT 阳性神经元数量很多,主要集中在核的中部,细胞排列密集,深染 以小型细胞居多,多为圆形或多角形;阳性反应物位于胞体和突起内,呈均匀棕黄色,胞核则呈阴性反应(图1 E、图1 F)

  19. 蓝斑区注射P物质及其拮抗剂在电针内关穴改善心肌缺血中的作用蓝斑区注射P物质及其拮抗剂在电针内关穴改善心肌缺血中的作用 • 大鼠第三、四脑室接触脑脊液神经元的扫描电镜观察 • 转录因子AP22α对脑外伤后蓝斑神经元TH表达的影响 • AT_1受体在脑胆碱能刺激引起的蓝斑TH免疫反应活性变化中的作用 • 慢性给予吗啡诱导大鼠蓝斑核Fos蛋白表达 • 大鼠隔外侧核和隔内侧核接受蓝斑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的投射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