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0

2.2 土壤生物与 土壤有机质

2.2 土壤生物与 土壤有机质. 2.2.1 土壤生物. 1 、土壤生物多样性 A 、原生动物:单细胞真核生物, 10 4 -10 5 个 /g 土。鞭毛虫、变形虫 B 、后生动物:多细胞动物。线虫、蠕虫、蚯蚓、蚂蚁 疏松土壤,破碎植物残体. C 、微生物. 细菌 ( bacteria ) 放线菌 ( actinomyces ) 真菌 ( fungi ) 藻类 (algae) 原生动物 ( protozoon ). 2 、微生物营养类型.

Download Presentation

2.2 土壤生物与 土壤有机质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2.2 土壤生物与土壤有机质

  2. 2.2.1 土壤生物 1、土壤生物多样性 • A、原生动物:单细胞真核生物,104-105个/g土。鞭毛虫、变形虫 • B、后生动物:多细胞动物。线虫、蠕虫、蚯蚓、蚂蚁 疏松土壤,破碎植物残体

  3. C、微生物 细菌 (bacteria) 放线菌 (actinomyces ) 真菌 (fungi) 藻类 (algae) 原生动物 (protozoon)

  4. 2、微生物营养类型 • 1)化能有机营养型:异养型,需要有机化合物作为碳源,并从氧化有机化合物的过程中获得能量。大多数细菌、几乎全部真菌和原生动物。 • 2)化能无机营养型:自养型,以CO2为碳源,从氧化无机化合物中取得能量。亚硝酸菌、硝酸菌等。

  5. 3)光能有机营养型:光能异养型,能量来自于光,需有机化合物作为氢供体以还原CO2,并合成细胞物质。3)光能有机营养型:光能异养型,能量来自于光,需有机化合物作为氢供体以还原CO2,并合成细胞物质。 • 4)光能无机营养型:自养型,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以无机化合物作为氢供体以还原CO2,并合成细胞物质。 藻类、光合细菌

  6. 微生物作用: • 调节植物生长的养分循环; • 产生并消耗CO2,CH4,NO,N2O,CO和H2等; • 促进团聚体的形成; • 分解有机废弃物; • 是新物种基因材料的源和库

  7. 2.2.2 土壤有机质 土壤中来源于生命的物质

  8. 一、为什么研究有机质 土壤有机质 土壤碳固定与碳循环 土壤肥力 土壤污染 土壤环境 质量 全球变化

  9. 温室效应(CO2、CH4)与陆地碳汇问题 认识碳汇的可能变化 探索缓解途径,寻找新的碳汇

  10. 不同系统的碳库容量比较 Carbon pool (Pg, 1Pg=1015 g)

  11. How important? • SOM as a support for biomass production 江苏80年代初期产量与有机质的关系

  12. How important? Fauna & Microbe

  13. How important? 土壤污染物浓度(mg/kg DM)

  14. 不同土壤生态系统的有机质 荒漠,SOM少,<0.n DT/ha 森林下,SOM丰富 102 DT/ha 农业土壤:根茬等,n DT/ha

  15. 作物根系、残茬及根系分泌物 农业土壤有机质来源 农 家 肥 工业、生活垃圾 三种形态:新鲜有机质、半分解有机质、腐殖质

  16. 二、土壤有机质的某些量的特点 • 1,土壤中有机质含量:0~300g/kg, 有机质土壤:>200g/kg; 矿质土壤:<200g/kg; 耕作土壤:5~50 g/kg;平均:10~20g/kg 东北 华中、华南 华北、西北 逐渐降低

  17. 有机物质的组成:成分复杂 1 植物残体: 主要成分: C、H、O、N、P、S、K • 烧失量:90%~95% 以上,C、H、O、N 灰分:P、S、Ca、 Mg、 K、 Si、 Zn、Mo、 B、 Fe、Mn

  18. 关于土壤有机质的某些量的关系 2 有机质的构成量和含碳量 土壤腐殖质:占有机质~90%; 非腐殖物质中:碳水化合物占有机质 5%~25% 有机质的含碳量: 源物质(残体):40%; 胡敏酸:50%;富里酸:40%; 土壤有机质平均:58% SOM=SOC*1.724

  19. 关于土壤有机质的某些量的关系 • 3 元素组成 C/N:~12, C/P ~100;

  20. 三. 土壤中有机质如何转化?

  21. 微生物 动物 有机质分解转化过程

  22. 1、矿化作用 CO2、SO42-、 NH4+-N 、NO-3—N、 H2PO4-、HPO42- 好氧: 微生物 有机质 兼气:NH4+-N 、—SH、 有机酸 微生物 有机质 CH4 厌氧

  23. 土壤呼吸:微生物分解土壤有机质,释放 CO2于空气中; 矿化作用(mineralization):复杂有机物通过微生物的分解转化为简单的化合物,同时释放出矿质养料的过程。

  24. 有机化合物分解的差异 有机质分解由易而难的递进 单糖、淀粉和简单蛋白质 粗蛋白质 纤维素、半纤维素 脂肪、蜡质 木质素

  25. 土壤有机质的矿化作用 • A、糖类化合物 • B、含氮有机化合物 • 水解作用: • 蛋白质 氨基酸 氨化作用硝化作用 • NH2-N----NH3-N------NO2-N、NO3-N

  26. 分解作用的意义 • 分解产生:CO2、CH4—温室气体,前者占绝对优势。 • CO2释放速率:衡量有机质分解强度与生物活动强度的指标; • 有机质补充养分的途径

  27. 2, 腐殖质化过程 腐殖质化过程:进入土壤的有机物质在微生物 的作用下转变为比原物质组成更为复杂、结构更为稳定的腐殖质的过程。 腐殖物质:土壤中特有的、分子结构复 杂的一类有机大分子。

  28. 腐殖物质(humus):土壤中特有的、分子结构复 杂的一类有机大分子。 • 特点:颜色:暗色分子量:很大;形状:伸曲性,短棒形,比表面积很大(~2000m2/g); • 亲水性:吸水容量大 ,

  29. 腐殖质化系数:每克重的新鲜有机质 加入土壤中经过一年转变为腐殖质的克数。旱田:0.2-0.3; 水田:0.25-0.40 分两个阶段: (1)产生原材料---含有芳核结构的物质(木质素、酚) (2)合成阶段: 多酚氧化酶 缩合 多元酚 醌 腐质酸 微生物

  30. 腐殖酸的人为分离方法 胡敏素 (不溶解) NaOH 浅黄色溶液 —富里酸(黄腐酸) 土 壤 过滤 富里酸 酸化 溶液 过滤 褐色沉淀 — 胡敏酸(褐腐酸) 胡敏酸

  31. 土壤有机质的转化过程 CO2、H2O 矿质养分 好氧分解 矿化作用 土壤有机质 CH4、H2S 有机酸等 兼气、厌氧分解 微生物 分解作用 多元酚,氨基酸、 醌 腐殖化作用 缩合 胡敏酸

  32. SOM = 不同分解程度的源物质和不同合成及缩合程度的新物质 源物质(bio-origin): 碳水化合物、木质素、蛋白质、树脂、蜡质等; 新物质(腐殖物质,humus): 腐殖物质:胡敏酸、富哩酸、胡敏素

  33. 土壤有机质含量并不总是不变的 空间和时间上,土壤有机质水平存在变化或波动

  34. 有机质平衡:秸秆还田不能无限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机质平衡:秸秆还田不能无限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35. 四、 影响土壤中有机质分解转化的因素:温度 • 微生物活动响应于温度变化 无分解:≤0℃; 分解随温度而加强:0-35℃;升温10℃, 分解速率提高2~3倍 最适分解温度:20~35 ℃

  36. 四、 影响土壤中有机质分解转化的因素:水分 微生物适宜的含水量 <-0.03Mpa, 厌气分解; -0.03~-0.1 Mpa, 适宜分解; >0.3MPa, 分解迅速降低; > -4MPa, only fungi 但是,频繁的干湿交替,强烈促进分解

  37. 四、影响土壤中有机质分解转化的因素:有机源物质性质四、影响土壤中有机质分解转化的因素:有机源物质性质 (1)物理性质:含汁性、致密性、破碎性; (2)化学性质:C/N, 材料间差异巨大 (微生物平均C/N: 8, 同化25份C相当于分解1份氮—施秸秆时补氮) 土壤C/N: 耕作土壤8~15(平均10~12); 湿润温带土壤:10~12 南方红黄壤: ~20

  38. 某些物质的碳氮比(C/N)

  39. 四、影响土壤中有机质分解转化的因素:新鲜物质加入四、影响土壤中有机质分解转化的因素:新鲜物质加入 激发效应:因为新鲜可分解的有机物的一定量加入,促进了土壤原有有机质的分解,从而释放更多的养分。 正效应:养分矿化、植物吸收;微生物活动促进; 负效应:加速土壤有机质库的消解,释放某些不利元素。

  40. 四、影响土壤中有机质分解转化的因素:土壤性质四、影响土壤中有机质分解转化的因素:土壤性质 • 土壤质地:砂质土壤较利于有机质分解: 有机质的黏粒保护作用 • 中性土壤有利于有机质矿化:酸性土壤补钙-施石灰等于施肥

  41. 有机质的黏粒保护作用

  42. 氧化铁保护作用(水稻土) 湖南高产水稻土中SOC与物理性黏粒 渗育水稻土中SOC与无定型氧化铁(中国土壤,2000)

  43. 五、腐殖质的基本性质 • 分子量:变异很大. 越复杂,分子量越大; • 分子空间体积:黏粒级(纳米nm~微米um)间; • 形状:伸曲性,短棒形,交联构造引起的空隙,比表面积很大(~2000m2/g); • 亲水性:吸水容量大,单位重量下是黏土的4~5倍,可以达到本身质量的500%; • 颜色:暗色,棕色到黑色

  44. 腐殖质的化学功能基团 • 酸性功能基:羧基(R-COOH和酚羟基(酚-OH); • 中性功能基:醇羟基(R-CH2-OH)、醚基(R-CH2- O - CH2 - R)、酮基(R-C=O -R) 、醛基(R-C=O -H)和酯(R-C=O- R-O) ; • 碱性功能基:胺(R-CH2-NH2)、酰胺(R-C=O-NH-R);

  45. 腐殖酸的其他重要化学性质 • C.结构特征 • 1)含氧官能团 —C—OH, — —OH, =C=O,—OCH3, =O • 特征:带电性:两性胶体,以带负电为主 • —COOH —COO- • —OH —O- • —NH2 —NH3+ + 2H+ • —COOH —COO- • 可与Fe、Al、Ca、Zn等高价金属离子络合。 腐殖质分子结构核心 腐殖质分子结构核心

  46. 2)吸水性、溶解性:褐腐酸不溶于水,与K、Na、NH4+等一价盐类可溶,黄腐酸溶解度较大,腐殖酸是一种亲水胶体,有强大的吸水能力,可超本身500%。3)稳定性:属高分子聚合物,稳定抗分解力强,植物残体半衰期年周转速率:1%左右,平均更新周期100年水平; 年龄: 富啡酸:500年内;胡敏酸:1000~2500年; 胡敏素:>1000年. 土壤腐殖质最老:8000年

  47. 六、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中的作用

  48. a.提供作物及微生物需要的养分N、C源及微量元素等,植物生长所需氮:土壤,肥料a.提供作物及微生物需要的养分N、C源及微量元素等,植物生长所需氮:土壤,肥料 • b.增强土壤的保肥性能  带电性主要是带负电,吸附阳离子

  49. c.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改善物理性质 腐殖质是种胶体,包被于矿质土粒的 外表,松 软,絮状,多孔 • d.促进作物生长 极低浓度的腐殖质分子,对植物有刺激作用 • e.消除土壤污染 与农药、重金属络合,减少毒害。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