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6

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 罗勇为 教育技术中心 电教中心 lyw@hzu.edu.cn. 第 2 章 文字图形图像媒体及技术. 学习目标. 1 .简述镜头焦距和影像传感器像素量对数字照相机拍摄性能的影响。 2 .说出数字照相机的操作使用要点,能对数字照相机各项参数和功能进行合理选择和正确设定。 3 .说明各种曝光模式的区别以及适用范围。 4 .理解测光特性、测光模式,说明各种测光方法的适用范围。 5 .说出各图标式曝光程序的特点及适用拍摄对象。 6 .说出自动聚焦失灵的条件和解决办法,能根据拍摄条件正确选择自动聚焦区和聚焦模式。. 学习目标.

kaiya
Download Presentation

现代教育技术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现代教育技术 罗勇为 教育技术中心 电教中心 lyw@hzu.edu.cn

  2. 第2章 文字图形图像媒体及技术

  3. 学习目标 1.简述镜头焦距和影像传感器像素量对数字照相机拍摄性能的影响。 2.说出数字照相机的操作使用要点,能对数字照相机各项参数和功能进行合理选择和正确设定。 3.说明各种曝光模式的区别以及适用范围。 4.理解测光特性、测光模式,说明各种测光方法的适用范围。 5.说出各图标式曝光程序的特点及适用拍摄对象。 6.说出自动聚焦失灵的条件和解决办法,能根据拍摄条件正确选择自动聚焦区和聚焦模式。

  4. 学习目标 7.阐释影响影像清晰度的拍摄因素及控制要领,能根据不同拍摄要求确定适宜的拍摄像素量和影像文件格式。 8.阐释影响景深的因素以及影响规律,能根据需要灵活控制拍摄景深。 9.说出各种白平衡调整方法的特点,色彩位数与最大表现色彩数量之间的关系,能在拍摄时自如地控制画面色彩的表现。 10.简述画面稳定均衡的内涵。 11.归纳出在画面上突出主体的方法。 12.说出各种光线的造型特点,能根据表现意图合理选择控制用光。

  5. 学习目标 13.阐释不同拍摄点对拍摄画面效果的影响,说出前景背景的作用以及应用要点。 14.阐释点和线条在画面中的作用,述说不同线条结构的造型特点,简述取舍组合色彩的原则及其内涵。 15.叙述表现动感和质感的方式方法,能根据拍摄对象的特点灵活选择合适的手法表现动感和质感。 16.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扫描分辨率,能熟练使用扫描仪。 17.说出扫描去除网纹的作用,掌握OCR软件识别字符方法。 18.阐释提高影像加工处理效率的措施。 19.阐释复杂影像的合成方法,能进行复杂影像的精细合成。 20.说出获取图形的方式方法,掌握图文混排和合成技术。

  6. 2.1 数字化拍摄技术

  7. 采集数字影像的方式 • 数字照相机拍摄 • 照相手机拍摄 • 数字摄像机拍摄 • 数字摄像头拍摄 • 扫描仪扫描

  8. 数字拍摄技术 • 曝光控制 • 清晰度控制 • 色彩控制

  9. 2.1.1 数字照相机基本结构及性能 • 数字照相机的组成

  10. 镜头 • 镜头的作用 • 重要性能指标 • 焦距 • 最大相对口径

  11. 镜头焦距 • 镜头焦距对拍摄性能的影响 • 视场角大小 • 成像大小 • 景深大小 • 画面透视强弱 • 焦距长,则拍摄视场角小,成像大(距离一定时),景深小,空间透视弱。 • 定焦镜头和变焦镜头

  12.  变焦镜头 • 具有能在拍摄距离不变的情况下改变拍摄影像大小、画面透视强弱和景深大小的特点。 • 手动变焦和电动变焦 • 变焦倍率 • 光圈恒定与非恒定 • 电动变焦控制按钮或拨杆 • T或 使镜头向长焦距方向变焦 • W或 使镜头向短焦距方向变焦 • 光学变焦与数字变焦

  13. 最大相对口径 • 最大相对口径又称镜头的有效口径 • 镜头入射光瞳最大直径D与镜头焦距f之比 • 最大相对口径大的镜头特点 • 通光能力强 • 在低照度下仍能徒手持握数字照相机拍摄 • 能摄得景深小、虚实对比强烈的画面 • 利于用短曝光时间捕捉动体

  14. 影像传感器 • 作用 • 将落在它上面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 像素(Pixel)、像素量 • 百万像素——Mega Pixels MP

  15. 其他部分 • 模/数转换(ADC)器件——将模拟信号转为数字信号 • 取景器 • 作用 • 种类 • 光学取景器、电子取景器 • 同轴取景器、旁轴取景器 • 显示部分 • 存储机构 • 输入输出机构

  16. 2.1.2 数字照相机的一般使用方法 • 操作使用数字照相机的一般过程

  17. 拍摄前的物质准备 • 存储媒体准备 • 在数字照相机上装卸闪存卡 • 写保护及格式化处理 • 电池准备 • 数字照相机准备 • 试拍 • 清洁数字照相机 • 准备必要的拍摄附件

  18. 拍摄基本设置及控制 • 操作模式选择 • 专业数字照相机拍摄优先 • 非专业机模式转盘或开关选择 • 感光度设定 • 高感光度拍摄画面噪点多 • 质量选择 • 拍摄像素量选择 • 影像文件格式 • 色彩控制 • 白平衡调整、色彩空间选择 • 色彩模式选择、色彩位数选择

  19. 拍摄基本设置及控制 • 驱动模式选择 • 曝光控制 • 取景和聚焦 • 拍摄效果确认 • 确认显示 • 快速查看 • QV按钮 • 快速按两次Display • 按 按钮 • 直方图

  20. 影像管理与处理 • 文件管理 • 影像播放 • 单帧显示 • 局部放大 • 旋转影像 • 更换显示影像 • 拍摄参数显示 • 多帧显示 • 幻灯显示

  21. 影像管理与处理 • 影像删除 • 单帧删除、多帧删除、全部删除 • 影像保护设定与解除 • 影像输出预约 • 影像文件复制 • 利用电视机投影机呈现投影影像

  22. 影像输出 • 接口传送 • 终端设备卡槽读取 • 读卡器读取 • 适配器-驱动器读取 • 驱动器直读 • 存储卡接口传送

  23. 2.1.3 曝光控制技术 • 曝光的基本概念 • 拍摄时影像传感器得到光量的多少,称为曝光量 • 准确曝光,能得到影调正常、色彩饱和的影像 • 曝光量太少,所得影像晦暗,画面暗部没有层次 • 曝光量太多,即曝光过度,所得影像泛白,画面高光部分无层次 • 曝光准确判别 • 根据彩色液晶显示器显示的影像效果 • 可以通过直方图

  24. 直方图显示三种典型情况 • 像素密集于直方图的左边,并在左端产生溢出,右边高亮度区域没有像素,此为曝光不足。 • 像素密集于直方图的右边,并在右端产生溢出,左边低亮度区域没有像素,此为曝光过度。 • 直方图中从左到右差不多都有像素分布,或者像素密集于直方图的中间部分,两端都没有像素分布,此为曝光准确。

  25. 2.影响曝光量的因素 • 拍摄时曝光量的多少,取决于拍摄时的进光照度以及曝光时间 • 曝光量 = 进光照度×曝光时间 • 数字照相机用光圈和快门分别控制进光照度和曝光时间。进光照度还受被摄体的亮度影响。 • 数字照相机感光度的高低,决定着得到高质量影像所需要曝光量的多少。

  26. 光圈及光圈系数 • 光圈是镜头中控制光线通光孔径的装置,其孔径大小可通过数字相机上的调节机构控制。 • 光圈系数是镜头焦距与具体光圈挡位入射光孔直径之比 • 光圈系数 = 镜头焦距÷入射光孔直径 • 光圈系数数值越大,对应的实际光圈孔径越小

  27. 光圈作用 • 控制曝光量、控制景深和控制成像质量 • 在被摄体亮度一定的条件下,光圈越大,进光照度越大。 • 在影响景深的其它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光圈系数越大,拍摄景深越大。 • 同一镜头,不同挡位光圈的成像质量不完全相同,有“最佳光圈”之说,即某一挡光圈的成像效果 • 从统计规律看,最佳光圈在中等大小光圈附近出现的几率最大。

  28. 快门 • 通过控制拍摄曝光时间长短进而控制曝光量的装置 • 数值挡位 • “B”挡 • 俗称B门。处于B挡时,将快门按钮按到底快门即开,松开快门按钮快门则关 • 光圈和快门之间存在着配合与制约的关系,在考虑曝光时必须同时考虑光圈系数与快门时间 • 焦平面快门和中心快门 • 有形快门和无形快门

  29. 感光度 • 度量影像传感器“记录”成像对光线需求程度的指标 • 间接反映拍摄所需曝光量的多少 • 感光度数值越高,表示拍摄所需曝光量越少 • 数值提高几倍,所需曝光量减为几分之一 • 数字照相机的感光度可变 • 感光度挡位高低,会对拍摄影像质量产生影响 • 低感光度拍摄的影像噪波少,影像质量高

  30. 3.曝光模式 • 手动曝光 • 程序式自动曝光 • 光圈先决式自动曝光 • 时间先决式自动曝光

  31. 程序式自动曝光(P) • 由数字照相机按预先设计好的程序,根据亮度和感光度自动选择光圈系数和快门时间的自动曝光模式 • 不必人为设定光圈系数和快门时间,可让拍摄者专注于拍摄对象,特别适合于突发事件的拍摄 • 基本曝光程序是大光圈短快门时间程序 • 程序偏移 • 专业程序选择 • 图标程序

  32. 光圈先决式自动曝光(A、Av) • 由拍摄者选择设置拍摄时的光圈系数,由数字照相机根据感光度、景物亮度和拍摄者选定的光圈系数等信息,自动确定准确曝光的快门时间的自动曝光模式 • 光圈系数手动设定、快门时间由数字照相机自动选择的曝光方式 • 主要适用于有景深要求的拍摄

  33. 时间先决式自动曝光(S、Tv) • 快门先决式自动曝光 • 由拍摄者选择设置拍摄时的快门时间,由数字照相机根据感光度、拍摄者选定的快门时间和测得的景物亮度等信息,自动选择准确曝光所要求的光圈系数的自动曝光模式 • 快门时间手动设置,光圈系数由数字照相机自动选择 • 适合于动体拍摄

  34. 手动曝光(M) • 光圈系数和快门时间都由拍摄者选择、设定的曝光模式 • 一般在自动曝光无法提供准确曝光的条件下使用 • 比如,夜晚拍摄天空的明月

  35. 4.合理测光 • 自动曝光是以数字照相机上的测光作为基础的 • 要准确控制拍摄曝光,必须了解测光特性,掌握并灵活运用各种测光方法 • 数字照相机的测光曝光系统,是将物体的反光率假定为18%作为前提 • 18%反光率是测光的最基本特性

  36. 测光模式 • 就测光区域在整个取景画面中的位置、大小以及测得各部分亮度在计算曝光时的权重而言 • 点测光——中央点测光 • 局部测光 • 多区测光评价、蜂巢、3D矩阵 • 中央重点测光

  37. 测光方法 • 测光有机位测光、近距测光、代测测光等方法之分。 • 机位测光是在拍摄位置上直接对被摄体测光。当被摄体亮度分布比较均匀时,在所有测光模式下都可使用机位测光,但当在逆光下或主体与背景的亮度非常悬殊的情况下拍摄时,不宜在中央重点测光或多区测光模式下采用机位测光。

  38. 测光方法 • 近距测光简称近测法,是指靠近被摄体测光,让被摄体上18%左右反光率的区域占据几乎整个测光范围的测光方式,在主体与背景亮度悬殊的情况下采用中央重点测光和多区测光时,宜使用近测法。 • 代测测光是测自己手背亮度替代对被摄体的测光,它是基于黄种人的皮肤反光率接近18%(在23%左右)。代测时,手背的受光条件与被摄体的受光条件要一致,代测距离的远近要合适。

  39. 曝光补偿与锁定 • 自动曝光锁定 • AE Lock,AEL • 曝光补偿 • Exposure Compensation • 自动包围式曝光 • Auto Exposure Bracketing • AEB,BKT • 包围式曝光数量 • 包围式曝光递度 • 包围式曝光顺序

  40. 图标式曝光程序 • 肖像图标(Portrait Mode) • 大光圈程序 • 风景图标 (Landscape Mode) • 小光圈程序 • 运动图标 (Sports Mode) • 高快门速度与大光圈结合的程序 • 低速快门图标 (Slow Shutter Mode) • 拍摄动体产生模糊效果 • 夜景肖像图标(Night Portrait Mode)

  41. 2.1.4 清晰表现控制技术 • 影响影像清晰度的因素 • 拍摄时的聚焦情况 • 像素量的多少 • 持握数字照相机的稳定程度 • 曝光时间的长短

  42. 聚焦 • 手动聚焦 • 手动聚焦准确与否判别指示 • 简单电子式指示 • 以数字照相机取景器或彩色液晶显示器是否显示“●”或“●”是否闪烁表示聚焦准确与否。 • 影像清晰与否直观指示 • 以彩色液晶显示器呈现的取景影像是否清晰,或显示的距离是否与拍摄距离吻合,指示聚焦准确与否,或以单反数字照相机取景器内磨砂玻璃上的影像清晰与否指示。

  43. 聚焦 • 自动聚焦 • 主动式AF、被动式AF • 自动聚焦区 • 手动指定式——单区AF(Single Area AF) • 自动选择式 • 动态选择式(Dynamic Area AF) • 单次AF • Single Automatic Focus、SAF、ONE SHOT、S

  44. 聚焦 • 聚焦优先 • 连续AF • CAF、C • 伺服AF、AI SERVO • 释放优先 • 预测式AF • 陷阱聚焦

  45. AF失灵的条件 • 主体极暗;主体与背景间缺少对比; • 聚焦区内远近物体并存; • 主体以规则性的图案或重复类同的图案为主; • 聚焦区内亮度差异非常大;聚焦区内单调无变化。

  46. 2.拍摄像素量及质量模式选择 • 拍摄像素量及其选择 • 拍摄像素量选择原则——按需选用 • 制作照片 • 高度单位——厘米,n取300 • 制作网页或多媒体课件 • 拍摄像素量1024×768左右

  47. 影像文件格式及其质量模式选择 • RAW、TIFF、JPEG • RAW格式——“数字底片” 文件尺寸(字节)= 拍摄像素量×每种原色色彩位数÷8 • TIFF(Tagged Image File Format) • 不压缩存储格式 文件尺寸(字节)= 拍摄像素量×总色彩位数÷8 • JPEG——压缩格式 • 不同压缩比——质量模式 文件尺寸 = 拍摄像素量×总色彩位数÷8 ×压缩比

  48. 3.数字照相机稳固程度控制

  49. 4.景深控制技术 • 景深的概念 • 在影像上表现出来的聚焦点前后拍摄景物的清晰范围 • 在聚焦点前面能清晰表现的范围叫前景深 • 在聚焦点后面清晰表现的范围称为后景深 • 前景深总是小于后景深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