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 likes | 349 Views
第一章 经济法概述. 教学目的与要求: 要求全面理解经济法的概念与调整对象及其产生与发展的过程 重点与难点: 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范围 经济法律关系构成要素. 第一节 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 一、 “ 经济法 ” 一词的由来 二、经济法的产生 三、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 (一)国民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二)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三)建设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时期 (四)确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 第二节 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一、经济法的概念
E N D
第一章 经济法概述 教学目的与要求: 要求全面理解经济法的概念与调整对象及其产生与发展的过程 重点与难点: 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范围 经济法律关系构成要素
第一节 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 • 一、“经济法”一词的由来 • 二、经济法的产生 • 三、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 • (一)国民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 (二)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 (三)建设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时期 • (四)确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
第二节 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 一、经济法的概念 • 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经济调控和协调发展经济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 (1)经济法的本质特征在于国家对经济活动的干预。 • (2)经济法并不调整所有的经济关系,而是仅调整国家在经济调控和协调发展经济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经济关系。
二、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 (一)经济调控关系 • (二)市场运行中的协调关系 • (三)社会保障关系
三、经济法与相邻法律部门的关系 • (一)经济法与民法的关系 • (1)调整对象不同 • (2)法律主体不同 • (3)功能不同 • (4)调整方法不同 • (5)制裁方法不同
(二)经济法与商法的关系 经济法与商法的主要区别: • (1)调整对象不同 • (2)调整方法不同 • (3)法律属性不同
(三)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关系 1.联系 • (1)它们都直接体现了国家对社会生活的干预、管理或监督,都能有效地体现国家的职能。 • (2)在调整方法上,两者均采用行政命令与强制性手段。 • (3)在调整对象上,两者均调整具有隶属性质的社会关系。 2.区别 • (1)调整对象不同。 • (2)法律主体不同。 • (3)调整方法不同。 • (4)目标不同。
第三节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 一、国家适度调控的原则 • 二、以社会利益为本位的原则 • 三、维护公平竞争的原则
第四节 经济法律关系 • 一、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 经济法律关系是指国家在经济调控和协调发展经济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为经济法所调整而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其主要特征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 (1)经济法律关系是发生在经济领域中的意志关系。 • (2)经济法律关系是由经济法调整形成的。 • (3)经济法律关系是一种具有经济内容的权利义务关系。
二、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 (一)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 1.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概念 经济法律关系主体,是指参加经济法律关系,享有经济权利和承担经济义务的当事人,又称经济法主体。 • 2.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种类 (1)国家机关 (2)社会组织 (3)经济组织的内部机构 (4)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 (5)公民
(二)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 • 1.经济法律关系内容的概念 经济法律关系内容是指经济法主体享有的经济权利和承担的经济义务。 • 2.经济权利 • 3.经济义务
(三)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 • 1.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概念 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所共同指向的事物 • 2.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种类 (1)物 (2)经济行为 (3)智力成果
三、经济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与终止 • (一)经济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与终止的概念 • (二)法律事实的分类 • 1.行为 (1)合法行为 (2)违法行为 • 2.事件 (1)自然事件 (2)社会事件
第五节 法 律 责 任 • 一、法律责任的概念 • 二、法律责任的种类 • (一)民事责任 • (二)行政责任 • (三)刑事责任
第六节 经济法的渊源和体系 • 一、经济法的渊源 • (一)宪法 • (二)法律 • (三)行政法规 • (四)部委规章和其他有关规范性文件 • (五)地方性法规 • (六)其他经济法渊源
二、经济法的体系 • (一)经济法主体制度 • (二)宏观调控法 • (三)市场行为规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