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如何加强和改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

如何加强和改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 城市科 王浩宇. 基本内容. 一、什么是非公有制企业. 二、发展历程. 三、我市非公党建工作现状. 四、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思考. 1. 一、什么是非公有制企业. 1 、名称定义. 非公有制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 非公有制企业. 非公有制经济: 它是我国现阶段除了公有制经济形式以外的所有经济结构形式。.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 指非公有制经济公司、集团、商行、企事业单位、研究机构、慈善机构、代理商、社团、私募基金或上述组织的部分或组合 。.

kalia-park
Download Presentation

如何加强和改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如何加强和改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 城市科 王浩宇

  2. 基本内容 • 一、什么是非公有制企业 • 二、发展历程 • 三、我市非公党建工作现状 • 四、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思考

  3. 1 一、什么是非公有制企业 • 1、名称定义 非公有制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 非公有制企业 非公有制经济:它是我国现阶段除了公有制经济形式以外的所有经济结构形式。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指非公有制经济公司、集团、商行、企事业单位、研究机构、慈善机构、代理商、社团、私募基金或上述组织的部分或组合。 非公有制企业:指归我国内地公民私人所有或归外商、港澳台商所有的经济成份占主导或相对主导地位的企业。

  4. 2、开展非公党建工作的意义 1 一、什么是非公有制企业 (2)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需要 (1)是实现党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有效领导,确保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 黑龙江省近三年前三季度非公经济增长比例柱状图 佳木斯市近六年非公经济增长比例柱状图 黑龙江省城镇就业人员柱状图(单位:万人) 以公有制为主体,实行国有、集体、个体、私营、股份等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际步骤,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内在的重要部分。 鼓励和引导非公经济成分健康发展,是巩固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创举。同时也是正确处理现阶段公私关系的需要,是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所在。

  5. 2 二、发展历程 1、非公企业党建发展历程 萌芽起步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非公有制经济开始恢复性发展,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也随之起步。 20世纪70年代末-1991年 扩大探索阶段: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开始由地区性零散的自发实践,转向统一指导下的整体推进,出现了相互借鉴、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趋势。 1992年-1997年 规范提高阶段:党组织活动和发挥作用的方式不断创新,党组织自我发展机制基本形成。 1998年-2002年 创新发展阶段:十六大强调“两个毫不动摇”,十七大和十八大两次提出“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同时修订党章,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的基层组织的职责任务进行了明确,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2003年-至今

  6. 2 二、发展历程 2、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历程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至今: 2007年11月8日召开的中共十七大重申了“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同时又强调,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 2010年5月13日,国务院正式公布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6个准入领域、18个方面的具体行业共36条内容。“新36条”在市场准入的条件、范围、扶持政策、投资等方面作了更明确、宽松开放的规定,对允许进入的6大领域18 个行业作了更明确、更细致、更具体的安排,为今后私营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2012年5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 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建国前夕至十一届三中全会: 1949年3月,七届二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决议》指出:“为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利益,为了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现在和将来的利益,决不可以对私人资本主义经济限制得太大太死,必须容许它们在人民共和国的经济政策和经济计划的轨道内有存在和发展的余地”。 1949年9月29日,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对中国的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实行“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之目的”的方针。 1956年9月,党的八大在经济体制方面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方针。八大制定的经济方针指导下,我国非公有制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 1958年4月2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继续加强对残存的私营工业、个体手工业和小商小贩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指示》,而后伴随着“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兴起,中国出现了“一大二公”的消灭非公有制经济成分热潮。 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十七大开幕前夕 : 1988年4月1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规定:“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从此,党和国家对私营经济有了明确的态度和政策,私营经济在社会主义的所有制结构中继个体经济之后也有了自己法定的地位。 1992年年初邓小平发表重要谈话,不仅解决了姓“资”、姓“社”的问题,还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进一步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扫除了理论上和思想上的障碍,对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繁荣具有决定性意义。 2002年11月召开的党十六大进一步强调: “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公有制为主导,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两个“毫不动摇”和一个“统一”,标志着在基本制度层面上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2005年2月,正式颁布实施的《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通称“非公经济36条”)提出了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七项举措。 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十七大开幕前夕 : 1979 年 2 月,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并转发了国家工商总局提出的“各地可以根据市场需要,在取得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同意后,批准一些闲散劳动力可以从事修理、服务和手工业者个体劳动,但不准雇工”的报告。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第一个关于允许个体经济发展的报告,是在改革与建设的新时期对个体经济的最早认可,也是我党重新认识个体经济的起点,为个体经济发展开了绿灯。 1981年6月27日,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完善必须适应于生产力的状况,有利于生产的发展。 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是我国基本的经济形式,一定范围的劳动者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必要补充。” 1987年1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下发《把农村改革引向深入》文件,第一次提出应当对私营企业采取“允许存在,加强管理,兴利抑弊,逐步引导” 的十六字方针,首次在中央文件中正式确立私营企业的地位。 1949年-1978年 1978年-2007年 2007年-至 今

  7. 3 三、我市非公党建工作现状 概况:我市现有非公有制企业406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22家,从业人员65527人,建立非公企业党组织363个,共有党员4676人,企业主党员135人。 领导机构设置方面:2009年10月,在全省率先成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工委。 党组织覆盖方面:按照“成熟一个、建立一个、巩固一个、提高一个”的原则,采取单独组建、联合组建、选派帮建等方式指导条件成熟的非公企业建立党组织。 党组织作用发挥方面:深入开展“争发展排头、当服务先锋”等主题实践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党组织、党员作用的发挥。 党员队伍建设方面:采取组织选派、公开招聘等方式,从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党员大学生中选派党建指导员到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党建工作。 服务保障方面:结合机构改革,协调省工商局将为市县两级非公党工委解决49个编制,有力地推动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健康发展。

  8. 4 四、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思考 1、加强非公党工委建设,为全面引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夯实组织保障基础。 一是非公企业党工委的工作流程应给予科学规范 二是非公企业党工委的部门设置应该进一步合理 三是非公党工委的经费应该进一步得到保障 2、拓展非公企业党建宣传、教育工作广度和深度,为深入推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营造舆论氛围。 一是建立常态的宣传机制 二是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培训教育工作 三是广泛开展交流学习 3、坚定不移地扩大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覆盖率,壮大非公企业党的力量。 一是把好登记注册准入关,促进“厂建”和“党建”同步推进。 二是发挥党建指导员作用,协助做好筹建党支部工作

  9. 谢 谢 大 家 !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