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0 likes | 609 Views
「網域名稱爭議處理機制」宣導說明會. 網域名稱之相關問題與國際趨勢介紹. 資策會科技法律中心 周天 主任 2001年3月23日. 大綱. 網域名稱系統( DNS) 的介紹 網域名稱的管理與 ICANN 的成立 ICANN 所頒佈的 UDRP 美國商標法對於搶註網域名稱的規範. 壹、網域名稱系統( DNS) 的介紹. 網際網路的發展歷史. 1973年 美國國防部開始發展足以連結各種網路的技術 1984年 網際網路地址的數目,首次到達必須建構組織系統的程度 1994年 開始有網域名稱爭議的出現. 為什麼要用 DNS?.
E N D
「網域名稱爭議處理機制」宣導說明會 網域名稱之相關問題與國際趨勢介紹 資策會科技法律中心 周天 主任 2001年3月23日
大綱 • 網域名稱系統(DNS)的介紹 • 網域名稱的管理與ICANN的成立 • ICANN所頒佈的UDRP • 美國商標法對於搶註網域名稱的規範
網際網路的發展歷史 • 1973年 • 美國國防部開始發展足以連結各種網路的技術 • 1984年 • 網際網路地址的數目,首次到達必須建構組織系統的程度 • 1994年 • 開始有網域名稱爭議的出現
為什麼要用DNS? • 網域名稱管理系統(Domain Name System; DNS) • 連線主機:網際網路協定位址 ( 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 ) IP Address :<123.45.67.89> • 將IP Address轉換為有意義的文字或數字字串的原因: <stlc.iii.org.tw> • 方便記憶 • 方便查詢
檢索系統的建立 • 層級式的檢索系統 • 1984年,由美國國會底下的資訊科學機構(Information Science Institute)所建構 • 架構: • 根伺服器(root server),或稱為高階網域(top-level domains; TLDS) • 第二階網域(Second-level domains; SLDs)
檢索系統的建立(續) • 說明:例如<www.acer.com.tw> • 高階網域 • 地理位置識別碼:又稱為國家代碼(country code TLD; ccTLD),如<.jp>、<.uk> • 一般識別碼:又稱屬性型代碼(generic top-level domains; gTLDs),如<.com>、<.org>、<.net> • 第二階網域 • 包含上述高階網域的識別碼,如<yahoo.com> • 也可能出現第三階網域,如<law.berkeley.edu>特定名稱 區域別 特定名稱 屬性別
網域名稱的管理與NSI • 網域名稱管理的方式 • 網域名稱必須被登錄在與之相對應的網域代碼表內 • 網域名稱管理的沿革 • 1985年:美國國防部首先授權給SRI International • 1992年底: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授權給Network Solutions, Inc. (NSI)
NSI對於網域名稱的管理方式 • 管理範圍 • 限gTLDs為<.com>、<.org>與<.net> • 登記方式 • 「先註冊,先取得」(first come, first served)的原則
NSI對於網域名稱的管理方式(續) • 處理網域名稱爭議的方式 • 1995年:開始允許商標權人挑戰網域名稱的註冊 • 商標權人必須證明網域名稱侵害其商標權 • 1998年:「暫停使用」(on hold)的措施 • 在爭議解決前,商標權人得以向NSI申請,使註冊人暫停使用此一網域名稱
NSI對於網域名稱的管理方式(續) • 註冊人如要避免網域名稱被暫停使用,其必須證明: • 此一網域名稱的註冊,是在申訴人取得商標權之前,或 • 註冊人對於該網域名稱亦享有商標的權利
對於NSI網域名稱爭議處理方式的批評 • 對於網域名稱註冊人而言 • 即使與商標使用的商品或服務無關,也可能被施以暫停使用 • 使商標權人可以用非常微弱的依據,讓網域名稱被暫停使用
對於NSI網域名稱爭議處理方式的批評(續) • 對於商標權人而言 • 未將「混淆之虞」(likelihood of confusion)的標準列入 • 無法對不相同、但可能造成混淆的網域名稱主張權利 • 例如微軟(Microsoft) vs. <microsoftsoftware.com>
1998年美國白皮書的影響 • 美國商務部於1998年6月,提出有關網域名稱政策的聲明,通稱為「白皮書」 • 確立新網域名稱管理系統的四大原則: • 穩定性 • 競爭機制的確立 • 私人、由下而上的協調模式 • 代表性
1998年美國白皮書的影響(續) • 確認網路社群裡私人契約的重要性 • 有關網域名稱與商標權的爭議方面: • “ADR”(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的採用 • 是一種不同於法院訴訟程序的爭議處理程序 • 由公正的第三人(非法院)居中處理紛爭 • 藉由註冊契約將此一紛爭解決機制納入
1998年美國白皮書的影響(續) • 所要處理的網域名稱爭議類型: • 剽竊網域名稱(Cyberpiracy) • 搶註網域名稱(cybersquatting) • 白皮書的影響 • 確立網路社群中私人契約的重要性,以及由下而上的管理模式 • 對ICANN的成立與UDRP具有重要影響
ICANN的成立與WIPO最終報告書 • ICANN的成立 • 全名:「網路指定名稱與號碼機構」(Internet Corporation for Assigned Names and Numbers; ICANN) • 緣由:回應美國商務部所提出的白皮書 • 接手原先IANA(Internet Assigned Numbers Authority)分配IP Address的任務 • 負責DNS管理
ICANN的成立與WIPO最終報告書(續) • WIPO最終報告書(Final Report)的提出 • 緣由 • 白皮書建議,由WIPO針對網域名稱所引發的商標權侵害爭議,提供解決方案 • 重要內容 • 限於「惡意註冊網域名稱,或者濫用註冊權利,而有侵害商標權」的情形 • 救濟方式,只限於取消或移轉網域名稱註冊
ICANN的成立與WIPO最終報告書(續) • 對於著名商標的保護 • 建議在開放的gTLDs下,針對如何取得與執行具有排他性的著名商標,建構一管理機制 • ADR的採取 • 針對惡意註冊他人商標,作為網域名稱的行為,採取ADR這種強制性爭議處理程序 • 但基於對國家主權的尊重,因此不宜排除商標或服務標章專用權人尋求司法救濟的機會 • ADR對法院判決無拘束力
參、ICANN所頒佈的「統一網域名稱爭議解決政策」(Uniform Domain Name Dispute Resolution Policy; UDRP)
UDRP簡介 • 時間 • 自1999年8月26日頒佈 • 特色 • 採納WIPO最終報告的建議 • 特別是在強制性爭議處理程序的採用 • 適用於NSI與其它的註冊管理機構 • 各個ccTLD的註冊管理機構,也必須採用此一機制
UDRP所規定的申訴要件 • 僅限於搶註網域名稱的行為 • 搶註網域名稱:Cybersquatting • 申訴人必須證明註冊人有以下事項存在: • 註冊人的網域名稱,與申訴人所享有的商標或服務標章,係完全相同或近似,而有混淆之虞 • 註冊人就該網域名稱無權利或正當利益 • 註冊人係惡意註冊與使用該網域名稱
UDRP所規定的申訴要件(續) • 具有權利或正當利益的認定 (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 • 註冊人在接獲爭議的通知前,已善意地將該網域名稱,使用在產品或服務的提供上 • 註冊人雖未取得商標或服務標章之權利,但該網域名稱已為公眾所週知 • 註冊人係正當、非商業性或合理使用該網域名稱,並無意圖基於獲取商業利益之目的,而誤導消費者或詆毀相關的商標或服務標章
UDRP所規定的申訴要件(續) • 「惡意」註冊與使用網域名稱的認定 (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 • 以銷售、出租網域名稱予申訴人或其競爭者為註冊的主要目的,且申訴人為商標或服務標章的所有人 • 註冊目的,是為了妨礙商標或服務標章的所有人,將該商標或服務標章使用在網域名稱上 • 註冊人註冊該網域名稱的主要目的,是在妨礙競爭者的商業活動 • 註冊人基於營利的目的,意圖在來源或關係的認定上,造成與申訴人的商標有所混淆,而藉此吸引網路使用者到其網頁或線上位址瀏覽。
UDRP所進行的程序 • 申訴人向網域名稱爭議處理機構,提出申訴 • 註冊人於接獲申訴書後20天內提出答辯 • 專家小組依據UDRP於14天內作出決定 • 3天內將決定通知爭議雙方、受理註冊機構與ICANN • ICANN在接獲通知後10天內,如未接獲法院受理訴訟的通知,則將執行決定內容(取消或移轉)
UDRP的檢討 • 可以解決搶註的問題 • 在UDRP上被認定為「惡意」註冊 • 如Dennis Toeppen總計搶註240個著名商標,用以販售圖利 • 避免對電子商務的發展有所阻礙 • 誤導消費者至非其預期的網站 • 使容易記憶的網域名稱閒置浪費 • 節省爭議處理的時間與成本 • 只需大約45天 • 申訴人之損害與時俱增不容延宕
UDRP的檢討(續) • 費用相對低廉:以WIPO仲裁與調解中心為例
UDRP的檢討(續) • 無法解決以下的案例 • 同樣具有「正當利益」的爭議雙方 • 例如:United Airlines 與United Artists對於<www.united.com> • 網路投機客(Cyber-wildcatter) • 所註冊的DN,並非受保護的商標或服務標章 • 同為轉售或出租的目的,而註冊DN • 例如:人名、地名<Athens-2004.com>、團體名<Republicans.org>
UDRP的檢討(續) • 網域名稱的反向侵奪 (Reverse domain name hijacking) • 申請人「惡意濫用」UDRP的程序,企圖剝奪註冊人的網域名稱 • 大公司藉此敲詐勒索一12歲小孩:<pokey.org> • 目前規定在UDRP的實施規則(Rules)裡,作為供專家小組決定之參考 • 第十五(e)點:申訴人係惡意,並且濫用爭議處理程序 • 專家小組得適用UDRP,宣告惡意濫用程序駁回申訴
傳統美國商標法的規範 • 聯邦商標法體系 • 1946年商標法(蘭姆法Lanham Act) • 對於已註冊商標的保護 • 行為人意圖營利,對於已註冊的商標,加以再現、仿造、重製或為顏色上的模仿,並將之使用於商品或服務,以造成消費者混淆、誤導或詐騙 • 在行銷手段上,對已註冊的商標為非法的使用
傳統美國商標法的規範(續) • 對於未註冊商標的保護 • 在字串、姓名、標誌、圖案等表徵上,因在商品或服務的使用,而造成混淆、誤導或欺騙 • 對於不公平競爭的行為,賦予權利人提起訴訟的權利 • 對於搶註網域名稱的規範不足 • 當網域名稱沒有使用在商品或服務上 • 亦未造成消費者混淆誤導
傳統美國商標法的規範(續) • 1995年聯邦商標淡化法(the Federal Trademark Dilution Act of 1995) • 補充蘭姆法規定 • 對於造成著名商標淡化的行為,得以提起訴訟 • 減輕著名商標辨識與區別商品或服務的能力 • 考量因素:不論是否 • 著名商標所有人與他人的競爭關係 • 因近似而有造成混淆、誤導或詐騙的可能性
傳統美國商標法的規範(續) • 著名商標權人得申請禁制令及請求損害賠償 • 針對他人之標識或營業名稱(trade name)的商業使用 • 使用行為在商標成為著名商標之後,並且造成著名商標區別力的淡化 • 例外 • 在商業上的比較廣告裡,合理使用著名商標 • 非營利性使用 • 使用於新聞報導或評論
傳統美國商標法的規範(續) • 對於搶註網域名稱的規範不足 Panavision International vs. Toeppen • 本法限於「商業上使用」(Commercial use in commerce):意圖營利而註冊構成商業上使用 • 「排除使用」亦構成「淡化」:擴張解釋「淡化」的認定 • 無法規範「排除使用」、「意圖營利」的行為 • 因此必須加以增訂,以打擊搶註網域名稱的行為,此即為ACPA制訂的源由
ACPA的制訂 • 簡介 • 背景資料 • 全名:反網域名稱搶註消費者保護法(the Anticybersquatting Consumer Protection Act; ACPA) • 1999年11月29日生效 • 受ICANN的UDRP影響 • 鼓勵商標權人藉由訴訟方式解決 • 補充美國商標法規定的不足: 1.排除商標法中「使用於商品或服務」之要件 2.排除淡化法中「商業上使用」與「淡化」之要件
ACPA的保護對象 • 商標 • 人名 • 必須得以被視為商標加以保護 • 「被視為商標加以保護」的考慮要件 • 藉由出售或移轉予他人,以獲取經濟收入而註冊 • 註冊人係惡意傷害個人名譽,或與個人相關之商譽
ACPA的保護對象(續) • 保護消費者,免於遭受意圖或可能造成混淆、詐騙大眾行為的影響 • 造成個人姓名與註冊人的網域名稱,有所關聯, • 網站與個人之間的關係 • 有關註冊人之商品、服務或營業活動,其來源、出資或同意 • 美國公職人員姓名的保護 • 包括候選人及即將成為候選人的姓名
ACPA的保護要件 • 「惡意」企圖從中獲利(bad faith intent to profit) • 註冊、交易或使用某一網域名稱 • 在網域名稱註冊時 • 此一商標具有識別性(distinctive),且網域名稱與商標相同或近似而有所混淆 • 為一著名商標(famous),且網域名稱與商標相同或近似而有所混淆,或造成商標淡化 • 18 U.S. Sec.706,或36 U.S. Sec.220506所保護的商標、文字或名稱
ACPA的保護要件(續) • 「惡意」(bad faith)的認定 • 在網域名稱裡 • 有無商標或其他智慧財產權存在 • 有無的真名或通常足以識別的名稱存在 • 在網域名稱的使用方面 • 有先前使用過該網域名稱,以善意提供商品或服務 • 在網域名稱可到達的網頁上,對於商標為個人善意的非營利性使用,或合理使用
ACPA的保護要件(續) • 意圖讓消費者從商標所有人的線上位置,轉移到該網域名稱所及的網頁 • 網頁內容可能損害商標所象徵的商譽,不論是為了營利,或者有敗壞、詆毀商標的意圖 • 方式:造成在網頁來源、贊助關係、聯合關係或支持與否的認定上,有所混淆 • 基於營利的目的 • 發出移轉、出售或其他方式的要約 • 在善意提供商品或服務上,沒有使用DN,或者意圖使用 • 行為人先前從事過類似行為
ACPA的保護要件(續) • 在申請註冊網域名稱時 • 提供重大的、誤導的錯誤訊息 • 意圖不維持聯絡訊息的正確性 • 行為人先前從事過類似行為 • 註冊或收購大量的網域名稱 • 知悉與他人的商標相同或近似 • 對於他人的著名商標造成淡化
ACPA的救濟方式 • 賦予商標權人提起民事訴訟的權利 • 特徵:得以提起對物的訴訟(in rem action) • 無法對被告取得對人管轄權時 • 無法找到被告時 • 法院的判決內容 • 命令註冊人放棄、取消該網域名稱 • 移轉該網域名稱予商標權人
ACPA的救濟方式(續) • 對物訴訟的情形 • 限於命註冊人放棄或取消該網域名稱 • 移轉予商標權人 • 對人訴訟的情形 • 禁制令的頒佈:內容包括上述兩種 • 損害賠償 1.actual damages 及 lost profit 2.法定賠償金($1000~1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