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6

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的历史

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的历史. 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是化学资优中学生参加的最重要、最有影响的国际竞赛.其英文名称为 International Chemistry Olympiad ,简写为 IChO .创始国是波兰、原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第一届 IChO 于 1968 年 6 月在布拉格举行,其后除 1971 年停办外每年举行一届,至 1997 年第 29 届时,已有 53 个国家和地区连续或间歇地参加了这一活动.虽然 IChO 是一种民间文化、学术活动,但在这 30 年中,它像滚雪球一样逐年扩大,覆盖地区愈来愈广.对世界各地化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kamin
Download Presentation

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的历史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的历史 • 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是化学资优中学生参加的最重要、最有影响的国际竞赛.其英文名称为International Chemistry Olympiad,简写为IChO.创始国是波兰、原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第一届IChO于1968年6月在布拉格举行,其后除1971年停办外每年举行一届,至 1997年第29届时,已有53个国家和地区连续或间歇地参加了这一活动.虽然IChO是一种民间文化、学术活动,但在这30年中,它像滚雪球一样逐年扩大,覆盖地区愈来愈广.对世界各地化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 IChO的宗旨和功能 • 归纳起来有以下三条: • 第一,强调化学对于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激发青少年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 第二,强调化学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为各参赛队提供相互交流化学教育情况和经验的机会,特别是从竞赛的角度探讨化学教育改革的思路,以及早期发现和培养优秀学生的途径和方法.

  3. IChO的宗旨和功能 • 第三,力图使IChO参赛选手及为争取成为IChO参赛选手而参加各种相关化学竞赛的学生都获得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高.IChO的每个环节都尽量创造条件,使选手接触最新科技发展成果,获得最新概念.同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鼓励他们创造性地工作,包括对已掌握的非化学知识的应用.开发青少年学生的潜力和独立工作能力,使他们加强进取和竞争意识,培养思维和工作的准确性、持久性、创造性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4. IChO的规则 • (1)凡年龄在20岁以下,非化学专业的男女中学生都有资格参赛.(2)每一参赛队由4名学生和两名教师组成.教师是评判团的当然成员.主办国也可邀请一些观察员,但他们不参加表决,并且自理竞赛期间的一切费用.

  5. IChO的规则 • (3)IChO的最高决策机构是国际评判团,由1名主席和若干名成员组成.其职责是决议竞赛期间的重大问题,指挥执行秘书处处理日常赛事,保证竞赛公正、顺利地进行.评判团的每位成员具有同等权力.早期规定,至少有75%的评判团成员出席时,评判团的决定须经 2/3以上的多数票通过方为有效.但近年逐渐演化为简单多数票通过即有效.评判团的决议对全体参赛者是决定性的和有约束力的.

  6. IChO的规则 • (4)IChO的工作语言是英语.各代表队教师须在限定的时间内将竞赛试题的英文版译成各自的母语版.必要时,主办国学术委员会命题组将对译文语言和含义的精确性进行核对.(5)主办国学术委员会命题组向评判团提供竞赛试题、答案和评分标准的初稿,经过评判团全体会议讨论,对初稿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最后作为正式赛题.赛题必须符合参赛学生的学识水平,同时又要尽量反映当前的科技发展态势.内容一般包括6-8道理论题和1-3道实验题,分别占总分数的60%和40%,通常在4-5小时内完成.赛前,每位评判团成员 必须绝对保守试题和答案的秘密.为此,学生和老师分住两处,切断一切联系渠道.

  7. IChO的规则 • (6)参赛者的正式名次和颁发的奖章由评判团主席在闭幕典礼上宣布.金、银和铜质奖章分别占总参赛人数的10%、20%和30%左右:其余参赛者授予参赛证书. 主办国一般提前半年将预备题发给各参赛队,预备题预示了竞赛主题,大致规定了正式赛题的方向、范围、难度和题型,也隐含着其他一些极有价值的信息.

  8. 我国的化学竞赛 • 我国于1987年首次组队参赛,至今已有16个年头.11届共派出选手44名,其中43人获得金牌,21人获得银牌,4人获得铜牌.从1990-1996年,第22届以来,连续6届荣获团体总分第一,并且有4届个人总分第一.国家代表队队员是在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的基础上选拔出来的.选拔的原则和标准是学生的基础知识、创新性工作的能力和整体素质.

  9. 我国的化学竞赛 •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初赛,在每年10月份举行,由各省、市、自治区化学会或化学化工学会承办。第二阶段为决赛,一般在每年春节前以冬令营方式举行,由中国化学会委托某一省、市化学会或化学化工学会承办.参赛者一般为在读高中三年级学生.1995年以前每省、市、自治区代表队选手名额为2人,1995-1997年增至3人,从 1998年起增至4人.上年有国际竞赛选手的省、市、自治区可增加相应的名额,教育部理科实验班也组成独立的代表队参加决赛.

  10. 我国中学生参加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成绩 时间 届次 地点 金牌 银牌 铜牌1987 19 匈牙利 1 1 2 1988 20 芬 兰 2 1 1 1989 21 前东德 3 0 1 1990 22 法 国 4 0 0 1991 23 波 兰 3 1 0 1992 24 美 国 3 1 0 1993 25 意大利 2 2 0 1994 26 挪 威 2 2 0 1995 27 中 国 4 0 0 1996 28 俄罗斯 3 1 0 1997 29 加拿大 0 4 0 1998 30 澳大利亚 1 3 0 1999 31 泰 国 2 2 0 2000 32 丹 麦 3 1 0 2001 33 印 度 3 1 0

  11. 中国四选手在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均获金牌中国四选手在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均获金牌 • 中新网7月14日电 第35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经过一周的比赛,于13日在雅典落下帷幕。参加比赛的4名中国选手发挥了自己的水平,均获得金牌,帮助中国队夺取总分第一名。 •   据悉,这次参加比赛的四名选手分别为:周焱(山西省实验中学)、晏奇帆(湖北省华中师大一附中)、倪犇博(江苏省启东中学)和胡蓉蓉(湖南省师大附中)。四人最终全部获得金牌,胡蓉蓉的成绩在所有女选手中名列第一。

  12. 中国四选手在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均获金牌中国四选手在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均获金牌 • 来自59个国家和地区的232位选手参加了本届比赛,另有2个国家派出了观察员参赛。本届竞赛仍分为理论和实轮两轮进行,每轮竞赛均为5小时。竞赛共设金牌30枚、银牌53枚、铜牌70枚,总获奖率为66%。 •   下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将于2004年7月15日至28日举行,比赛地点是德国的基尔。

  13. 2004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将于基尔举行 • 2004年的此项赛事将于基尔举行。2004年7月18日至27日,来自65个国家的260名年青选手将汇聚基尔,角逐36界化学奥林匹克的桂冠。BMBF为筹备预算提供75万欧元。 2004年的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已由BMBF委托基尔的莱布尼茨自然科学教育研究所组织筹办,化学工业联合会与德国化学家协会同时协办。

  14. 北京大学2001年录取中学生国际奥林匹克竞赛获奖学生名单北京大学2001年录取中学生国际奥林匹克竞赛获奖学生名单 数学奖牌中2001年中国共获六枚,全是金牌,其中北大录取到五位金牌获得者,另李鑫为1999年和2000年连续两枚数学金牌获得者, • 物理奖牌中2001年中国共获得四金一银,北大录取其中一名金牌获得者; • 化学奖牌中2001年中国共获得三金一银,北大录取全部奖牌获得者; • 生物奖牌中2001年中国共获得三金一铜,北大录取全部奖牌获得者。

  15. 2002年最新全国竞赛大纲 • 2001的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基本要求说明: • 1.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分初赛(分赛区竞赛)和决赛(冬令营)两个阶段,加上冬令营后的国家队选手选拔赛共三个阶段。本基本要求旨在明确全国初赛和决赛试题的水平,作为试题命题的依据。国家队选手选拔赛需根据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预备题确定,本基本要求不涉及。

  16. 竞赛大纲 • 2.现行中学化学教学要求以及考试说明规定的内容均属初赛内容。初赛基本要求在原理知识上大致与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读本》的水平一致,但对某些化学原理的定量关系、物质结构、立体化学和有机化学上作适当补充,一般说来,补充的内容是中学化学内容的自然生长点。初赛要求的描述化学知识以达到国际化学竞赛大纲一级水平为准,该大纲的二、三级知识均不要求在记忆基础上应用。

  17. 竞赛大纲 • 3.决赛基本要求是在初赛基本要求的基础上作适当补充,描述化学知识原则上以达到国际化学竞赛二级知识水平为度,该大纲的三级知识均不要求在记忆基础上应用。

  18. 初赛基本要求 • 1. 有效数字的概念。在化学计算和化学实验中正确使用有效数字。定量仪器(分析天平、量筒、移液管、滴定管、容量瓶等)的精度与测量数据有效数字。运算结果的有效数字。2.理想气体标准状态。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气体密度。气体相对分子质量测定。气体溶解度。3. 溶液浓度与固体溶解度及其计算。溶液配制(浓度的不同精确度要求对仪器的选择)。重结晶估量。过滤与洗涤操作、洗涤液选择、洗涤方式选择。溶剂(包括混合溶剂)与溶质的相似相溶规律。

  19. 初赛基本要求 • 4.容量分析的基本概念——被测物、标准溶液、指示剂、滴定反应等。分析结果计算。滴定曲线与突跃的基本概念(酸碱强度、浓度、溶剂极性对滴定突跃影响的定性关系)不要求滴定曲线定量计算。酸碱滴定指示剂选择的基本原则。高锰酸钾、重铬酸钾、硫代硫酸钠为标准溶液的滴定基本反应与分析结果计算。

  20. 初赛基本要求 • 5. 原子结构——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用s、p、d等来表示基态构型(包括中性原子、正离子和负离子),不要求对能级交错、排布规律作解释;不要求量子数;不要求带正负号的波函数角度分布图象。电离势、电子亲和势及(泡林)电负性的一般概念。

  21. 初赛基本要求 • 6.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系——主族与副族。主、副族同族元素从上到下的性质变化一般规律;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的性质变化一般规律;s、d、ds、p、f-区的概念;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核外电子结构(电子层数、价电子层与价电子数);最高化合价与族序数的关系;对角线规则;金属性、非金属性与周期表位置的关系。金属与非金属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半金属;主、副族重要而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及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常见化合价及主要形态。

  22. 初赛基本要求 • 7.分子结构:路易斯结构式(电子式)。价层电子互斥模型对简单分子(包括离子)立体结构的预测。杂化轨道理论对简单分子(包括离子)立体结构的解释。共价键[p-p p 键、(s-s、s-p、p-p)s 键和p-p大 p 键]形成条件、键能、键角、饱和性与方向性。共轭(离域)的一般概念。等电子体的一般概念。

  23. 初赛基本要求 • 8.配合物:配合物与配离子的基本概念。重要而常见的配离子的中心离子(原子)和重要而常见的配位体(水、羟基、卤离子、拟卤离子、氨分子、酸根离子等)、重要而常见的配合剂及其重要而常见的配合反应。配合反应与酸碱反应、沉淀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联系的定性说明(不要求用计算说明)。配合物空间结构和异构现象基本概念。配合物的杂化轨道基本概念。不要求记忆单电子磁矩计算公式。不要求晶体场、配位场理论的基本概念。

  24. 初赛基本要求 • 9.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作用能的数量级(不要求分解为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氢键。形成氢键的条件。氢键的键能。氢键与物理性质关系。

  25. 初赛基本要求 • 10. 晶体结构:晶胞的基本概念。原子坐标基本概念。晶胞中原子数目或分子数的计算及与化学式的关系。布拉维系(立方、四方、正交、单斜、三斜、六方和菱方晶胞)。素晶胞与复晶胞(体心、面心与底心)的基本概念。分子晶体、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和金属晶体的基本概念。晶胞的选定、点阵概念、晶系概念、14种点阵单位、原子密堆积模型与填隙模型不要求。

  26. 初赛基本要求 • 11. 化学平衡:平衡常数的基本概念。酸碱平衡常数大小与酸碱强度的定性关系。溶度积的基本概念。不要求利用平衡常数的计算。不要求利用平衡常数关系式以外的电中性、物料平衡、质子条件等的计算。

  27. 初赛基本要求 • 12.离子方程式的正确书写和配平。13. 电化学:氧化还原的基本概念和反应的书写和配平。原电池:电极符号与电极反应、原电池符号、原电池反应。标准电极电势的基本概念及用来判断反应的方向以及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强弱。电解池的电极符号与电极反应。电解与电镀的基本概念。常见化学电源。pH、络合剂、沉淀剂的影响的定性说明(不要求Nernst方程、氧化还原平衡常数及有关计算)。

  28. 初赛基本要求 • 14. 元素化学达到国际竞赛一级知识水平。国际竞赛大纲的二、三级知识不要求记忆。15. 有机化学知识达到国际竞赛一级知识水平,国际竞赛大纲的二、三级知识不要求记忆。

  29. 决赛基本要求 • 1.原子结构在初赛要求基础上增加四个量子数和s、p、d轨道名称。2.分子结构在初赛要求基础上增加分子轨道基本概念。键级的概念。分子轨道理论对氧的顺磁性的解释。不要求记忆分子轨道能级图。3.晶体结构增加点阵的基本概念和堆积模型与堆积-填隙模型。

  30. 决赛基本要求 • 4.化学热力学基础——热力学能(内能)、焓、自由能和熵的概念。生成焓、生成自由能、标准熵及有关计算。自由能与反应的方向性。吉布斯-亥姆霍兹方程及其应用。范特霍夫等温方程及其应用。标准自由能与标准平衡常数。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热化学循环。热力学分解温度(标态与非标态——压力对分解温度的影响)。

  31. 决赛基本要求 • 5.化学动力学基础——反应速率基本概念。反应级数概念。用实验数据推求反应级数。一级反应(的积分式)的有关计算(速率常数、半衰期、碳-14法推断年代等等)。阿累尼乌斯方程及其有关计算(阿累尼乌斯活化能的概念与计算;速率常数的计算;温度对速率常数影响的计算等)。活化能与反应热的关系。反应机理一般概念。用稳态近似推求速率方程。催化剂对反应影响的本质。不要求反应速率的微商表达式以及涉及积分的计算。

  32. 决赛基本要求 • 6.酸碱质子理论。缓冲溶液基本概念。利用酸碱平衡常数的计算。溶度积原理及有关计算。7. Nernst方程有关计算。利用电极电势和原电池电动势的计算。pH值对原电池的电动势、电极电势、氧化还原反应方向的影响。沉淀剂、络合剂对氧化还原反应方向的影响。

  33. 决赛基本要求 • 8.配合物的化学键的杂化轨道理论。络离子的杂化轨道模型(平面四边形配位、四面体配位和八面体配位等)。单电子磁矩与杂化类型的关系。立体结构与杂化轨道。配合物的异构问题(包括顺反异构与光学异构)。利用平衡常数的计算。EDTA滴定法一般概念。

  34. 决赛基本要求 • 9.元素化学描述性知识达到国际竞赛大纲一、二级水平。10.自然界氮、氧、碳的循环。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的一般概念。11.有机化学描述性知识达到国际竞赛大纲一、二级水平。有机合成达到国际竞赛大纲一、二级知识水平。不要求四谱。不要求不对称合成。不要求外消旋体拆分。不要求有机反应历程。

  35. 决赛基本要求 • 12.氨基酸与肽键的基本概念。不要求生物化学(如20种氨基酸的名称、符号、结构、分类;DNA、RNA的碱基结构、名称、配对;光合、代谢等)。13.简单有机物的IUPAC命名(不要求记忆环中原子的序号)。14.有机立体化学基本概念。构型与构象基本概念。顺反异构(trans-、cis-和Z-、E-构型)。手性异构(R-,S-判断)。 • 15.利用无机和有机的基本反应对简单化合物的鉴定和结构推定(不要求特殊试剂及反应)。

  36. 决赛基本要求 • 16. 有机制备与有机合成的基本操作——电子天平称量、配制溶液、加热、冷却、沉淀、结晶、重结晶、过滤(包括抽滤)、洗涤、蒸发浓缩、常压蒸馏与回流、倾析、分液、搅拌、干燥。通过中间过程检测(如pH值、温度、颜色等)对实验条件进行控制。产率和转化率的计算。实验室安全与事故紧急处置的知识与操作。废弃物处置。仪器洗涤和干燥。实验工作面的安排和整理。原始数据的记录。17.常见容量分析的基本操作、基本反应及分析结果的计算。

  37. 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大纲 • 本大纲是在2002年第34届国际竞赛前举行的国际竞赛指导委员会工作会议上新修订的.应指出:大纲分为三个不同级别的水平,但只是举例而不是穷举,竞赛参与者应能据此判断国际竞赛大纲里没有举例的知识的水平.《全国化学竞赛基本要求》参考了《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大纲》,初赛要求大致与国际大纲一级水平相当,决赛要求大致与国际竞赛二级水平相当,但不完全一致。 • 水平1:绝大多数中学化学大纲里有的,无须在国际竞赛预备题中提及。 • 水平2:许多中学化学大纲里有的,也许用于国际竞赛试题而在国际竞赛预备题里无例解。 • 水平3:大多数中学化学大纲里没有,只有被预备题例解的才能用于国际竞赛试题。

  38. 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大纲 • 通读本大纲可得出如下认识: • 本大纲是采取举例的方式来明确知识点的层次,重在体现知识点的不同层次,不能说大纲里没有列入的知识点就不属于竞赛内容。三级知识大致为大学本科低年级知识水平。 • 知识点的分级旨在明确竞赛前参赛选手需要记忆多少知识作为解题的基础,不等于在竞赛试题中不得出现超纲的供参赛选手现学现用的化学知识信息以及考核参赛选手把握新知识内涵的能力(学习能力)与应用新知识的能力(应用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39. 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大纲 • 全国化学竞赛基本要求应根据此大纲作出相应调整。全国初赛应与本大纲一级知识水平大致吻合,决赛(冬令营)应于本大纲一、二级知识水平大致吻合,对国家集训队进行的讲座与国家队四名选手的选拔赛应依据本大纲一、二级知识和预备题中明确的三级知识,属于本大纲三级知识而预备题未涉及的不应作为国家集训队选手已经掌握的(记忆了的以及能够熟练应用的)知识来考核。这样做可以有效控制竞赛试题的水平,避免超负超时备战各级竞赛。经验证明,各级竞赛前的备战时间是足够的,若提早要求中学生达到下一级竞赛的知识水平将导致相当多的中学生因参加竞赛而不能完成中学其他课程,对他们的未来是不可弥补的严重损失,违背竞赛活动的初衷。

  40. 3. 有机化学 3.1 烷 • 3.1.1 丁烷的异构体……………………1。 • 3.1.2 IUPAC命名…….……………… 1。 • 3.1.3物理性质变化趋势………………1。 • 3.1.4 取代(例如与Cl2) • 3.1.4.1 产物 …………………………1。 • 3.1.4.2 自由基…………………………2。 • 3.1.4.3 链反应的引发与终止…………2。 • 3.2 环烷 • 3.2.1 命名………………………1。 • 3.2.2 小环的张力……………… 2。 • 3.2.2 椅式/船式构型……………2。

  41. 3. 有机化学 • 3.3 烯 3.3.1 平面结构…………………………1。 3.3.2 E/Z(cis/tranns)异构……………1。 3.3.3 与Br2,HBr的加成 3.3.3.1 产物………………………… …1。 3.3.3.2 马可尼可夫规则…………… …2。 3.3.3.3 加成中的碳正离子……………3。 3.3.3.4 碳正离子的相对稳定性…… …3。 3.3.3.5 二烯的1,4加成…………… …3。

  42. 3. 有机化学 • 3.4 炔 • 3.4.1 线性结构………………………… 1。 • 3.4.2 酸性……………………………… 2。 • 3.5 芳香烃 • 3.5.1 苯的化学式……………………… 1。 • 3.5.2 电子的离域……………………… 1。 • 3.5.3 共振的稳定化作用……………… 1。 • 3.5.4 休克尔规则(4n+2)………………3。 • 3.5.5 杂环的芳香性…………………… 3。 • 3.5.6 杂环的命名(IUPAC)………… 3。 • 3.5.7 多环芳香化合物………………… 3。 • 3.5.8 第一取代基的效应: 反应性… 2。 • 3.5.9 取代的定向…………… 2。 • 3.5.10 取代效应的解释………………… 3。

  43. 3. 有机化学 • 3.6 卤素化合物 • 3.6.1 水解反应…………………………2。 • 3.6.2卤素互换…………………………3。 • 3.6.3 反应性(伯仲叔对比)…………2。 • 3.6.4 离子机理…………………………2。 • 3.6.5 副产物(消除)…………………2。 • 3.6.6 反应性(脂肪烃与芳香烃对比)2。 • 3.6.7 武兹反应(RX+Na)………… 3。 • 3.6.8 卤素衍生物与污染………………3。

  44. 3. 有机化学 • 3.7 醇与酚 • 3.7.1 氢键──醇与醚对比……………1。 • 3.7.2 醇与的酚的酸性对比……………2。 • 3.7.3 烯烃的氢化………………………1。 • 3.7.4 醚的氢化…………………………2。 • 3.7.5 与无机酸成酯……………………2。 • 3.7.6 碘仿反应…………………………2。 • 3.7.7 伯仲叔的反应:LUCAS试剂……2。 • 3.7.8 甘油的化学式……………………1。

  45. 3.8 羰基化合物 • 3.8.1 命名………………………………1。 • 3.8.2 酮/烯醇互变异构…………………2。 • 3.8.3 制备 • 3.8.3.1 醇的氧化…………………1。 • 3.8.3.2 从一氧化碳………………3。 • 3.8.4 反应 • 3.8.4.1 醛的氧化………………… 1。 • 3.8.4.2 与金属锌反应…………… 2。 • 3.8.4.3 与HCN加成……………… 2。 • 3.8.4.4 与NaHCO3加成…… 2。 • 3.8.4.5 与NH2OH加成……… 2。 • 3.8.4.6 制备乙酸酯………………3. • 3.8.4.7 醇醛缩合………………… 3。 • 3.8.4.8 康尼查罗反应(PhCH2OH的歧化)… 3。 • 3.8.4.9 格林尼亚反应 ………… 2。 • 3.8.4.10 费林反应与土仑反应…… 2。

  46. 3. 有机化学 • 3.9 羧酸 • 3.9.1 诱导效应与强度………………… 2。 • 3.9.2 阴离子中的氧原子的等同性…… 2。 • 3.9.3 制备和性质 • 3.9.3.1 由酯…………………… 2。 • 3.9.3.2 由晴………………… 2。 • 3.9.3.3 与醇反应 产物(酯)…………… 1。 3.9.3.4 酯化反应的机理………………… 2。 • 3.9.3.5 阐明机理的同位素法…………… 3。 3.9.3.6 酰卤的命名:……………………… 2。 3.9.3.7 酰氯的制备……………………… 2(3)。 3.9.3.8 由酰氯制酰胺 …………………… 2。

  47. 3. 有机化学 • 3.9.3.9 酰氯制晴………………………… 2(3)。 • 3.9.3.10 酸酐的制备……………… 2。 • 3.9.3.11 草酸:名称与化学式…………… 1。 • 3.9.3.12 取代酸类(如羟酸、酮酸)…… 2。 • 3.9.3.13 多元羧酸 …………………..… 2。 • 3.9.3.14 光学活性(例如乳酸)………… 2。 • 3.9.3.15 R/S命名法……………………… 3。 • 3.9.3.16 动物与植物脂肪的区别………… 2。

  48. 3. 有机化学 • 3.10 含氮化合物 • 3.10.1 胺类是碱………………………… 1。 • 3.10.2 脂肪胺与芳香胺的比较………… 2。 • 3.10.3 名称:一级二级三级四级……… 2。 • 3.10.4 各级胺的实验室鉴定…………… 3。 • 3.10.5 胺的制备 • 3.10.5.1 从卤素化合物…………… 2。 • 3.10.5.2 从硝基化合物(从PhNO2 • 制备PhNH2)………… 3。 • 3.10.5.3 从酰胺(Hoffmann降解)… 3。

  49. 3. 有机化学 • 3.10.6 Hoffmann反应的机理与酸碱介质的关 • 系……………… 3。 • 3.10.7 胺与酰胺的碱性对比…………… 2。 • 3.10.8 脂肪胺的重氮化反应的产物…….3。 • 3.10.9 芳香胺的的重氮化反应的产物… 3。 • 3.10.10 染料:颜色与结构的关系(生色基团)….. 3。 • 3.10.11 硝基化合物:互变异构………… 3。 • 3.10.12 Beckmann重排(肟与酰胺)… 3。

  50. 3. 有机化学 • 3.11 某些大分子 • 3.11.1 亲水/疏水基团……………………2。 • 3.11.2 胶束结构………………………… 3。 • 3.11.3 肥皂的制造……………………… 1。 • 3.11.4 聚合反应的产物 • 3.11.4.1 聚苯乙烯的………………… 2。 • 3.11.4.2 聚乙烯…………………….. 1。 • 3.11.4.3 聚酰胺的………………..… 3。 • 3.11.4.4 酚+醛的…………………… 3。 • 3.11.4.5 聚氨酯的…………………… 3。 • 3.11.4.6 高分子的交联…………………3。 • 3.11.4.7 聚合反应的链反应机理………3。 • 3.11.4.8 橡胶的组成………………… 3。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