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 likes | 457 Views
21 世纪初拉丁美洲现代化进程初步评析.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 吴 洪 英. 主要内容. 一、近 10 年拉美现代化进程主要特征 二、拉美现代化进程加快的主要原因 三、拉美现代化面临的主要挑战 四、未来拉美现代化的主要趋势. 第一部分 近 10 年拉美现代化进程主要特征. ---- 拉丁美洲作为发展中地区,现代化既是各国长期不懈追求的宏大目标,也是其近现代历史发展的主旋律。 ---- 纵观拉美现代化进程,从最初想方设法照搬欧美发展模式的“西化”,到后来致力于内向发展的 “进口替代工业化”,进而全力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现代化发展道路,走过了一条漫长曲折的发展道路。.
E N D
21世纪初拉丁美洲现代化进程初步评析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 吴 洪 英
主要内容 • 一、近10年拉美现代化进程主要特征 • 二、拉美现代化进程加快的主要原因 • 三、拉美现代化面临的主要挑战 • 四、未来拉美现代化的主要趋势
第一部分近10年拉美现代化进程主要特征 ----拉丁美洲作为发展中地区,现代化既是各国长期不懈追求的宏大目标,也是其近现代历史发展的主旋律。 ---- 纵观拉美现代化进程,从最初想方设法照搬欧美发展模式的“西化”,到后来致力于内向发展的 “进口替代工业化”,进而全力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现代化发展道路,走过了一条漫长曲折的发展道路。
第一部分近10年拉美现代化进程主要特征 总体说来,拉美现代化大体经历五个阶段: 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启动与早期发展阶段 20世纪30年代-70年代末,全面推进阶段。 20世纪整个80年代,间歇阶段。 20世纪90年代,调整阶段。 21世纪头10年,加快发展阶段。 尤其最近10年,是拉美继承20世纪现代化遗产、开创21世纪现代化新局、“承上启下”的一个关键时期。具有如下主要特征:
第一部分近10年拉美现代化进程主要特征 一、拉美现代化理论呈现创新性与探索性并存。 20世纪80年代严重的债务危机和经济危机迫使拉美国家纷纷放弃实施了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模式,转而采取以“华盛顿共识”为基础的新自由主义发展模式。以贸易自由化、金融自由化、国有企业私有化和经济市场化为特征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尽管在帮助拉美摆脱经济危机、增强经济活力、扭转宏观经济失衡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但也带来了一些副作用,尤其社会问题日益突出。
第一部分近10年拉美现代化进程主要特征 一、拉美现代化理论呈现创新性与探索性并存。 于是,从20世纪末起,拉美一些激进左翼人士开始对新自由主义改革提出批评并进行深刻反思,尤其委内瑞拉、玻利维亚和厄瓜多尔等国左翼政治家创新地提出了“21世纪社会主义”和“社群社会主义”等新的社会发展观,并相应地调整本国经济发展战略。 尽管这些新的政治思潮,尚未升华到一个系统完备的理论体系,特别是“21世纪社会主义”,实为一种理论 “大杂烩” (包括马克思主义、社会民主主义、民众主义、民族主义、发展主义等成分),且不乏过于理想、空想的成分,甚至还有互相矛盾之处,但它毕竟是拉美左翼政治人物经过不断的思索并结合本国实际情况提出的一种新的现代化理论,是拉美国家在新的国际形势下探索自身现代化发展道路的一种思考与战略选择。
第一部分近10年拉美现代化进程主要特征 二、政治发展模式呈现多样性与趋同性并存。 ----自1999年委内瑞拉激进左翼人物查韦斯、2002年巴西劳工党领袖卢拉相继上台以来,一些其他拉美国家的左派政党或人物也接连赢得本国大选,成为主导拉美政治舞台的新兴力量。 ----目前拉美共有16个国家处于左翼、中左翼政权统治之下。这不仅标志左翼力量在拉美政治舞台上迅速崛起,而且标志着拉美政治生态明显左转,左派当政成为当今拉美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主流现象。
第一部分近10年拉美现代化进程主要特征 二、政治发展模式呈现多样性与趋同性并存。 ----目前拉美地区出现激进左翼、温和左翼和右翼三种政治模式并存的局面。 ----激进左翼:委内瑞拉、古巴、玻利维亚、厄瓜多尔、尼加拉瓜等国,主张摒弃新自由主义发展模式,对内通过修宪或制宪重构民主政治,巩固总统权力;采取激进的国有化、合作化政策,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与控制;对外反对强权政治和美国霸权,坚决捍卫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大力推动区域一体化,组建“美洲玻利瓦尔联盟”来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温和左翼:巴西、阿根廷、秘鲁、乌拉圭、巴拉圭,主张在保持新自由主义基本经济政策的同时,进行具体政策调整,尤其加强社会政策,普遍加大社会投入,注重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对外奉行多元外交,在维护国家根本利益前提下,与美欧保持良性互动,努力拓展与亚太、非洲国家的关系。 ----右翼:墨西哥、哥伦比亚、智利、哥斯达黎加、巴拿马等国,主张维持新自由主义发展模式和西方代议制民主,强调建立“大市场、小政府”,重视严重的社会问题,积极发展与美关系。 ----总体说来,拉美左翼力量仍然占有一定的优势,右翼力量也有所回升。但无论左右,均重视宏观经济稳定,注重社会问题解决。
第一部分近10年拉美现代化进程主要特征 三、经济现代化推进呈现明显性与差异性并存。 从经济规模看, 从人均GDP来看,
2010年拉美GDP数据 资料来源:IMF:World economic outlook, December 2010, P.171,181.
第一部分近10年拉美现代化进程主要特征 三、经济现代化推进呈现明显性与差异性并存。 从经济增长势头看, 2001-2010年拉美GDP年均增长3.3%,高于 1993-2002年的2.7%。 尤其2004-2008年高达5.3%,成为“近30年来拉美经济增长最强劲的一个时期”。 2009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冲击,全地区GDP下降1.7%,但2010年增长6.1%,为近10年最高增速。 预计2011年拉美GDP增长4.7%,2012-2016年年均增长4.0%以上。
第一部分近10年拉美现代化进程主要特征 三、经济现代化推进呈现明显性与差异性并存。 • 从对外贸易能力看,2001-2010年,拉美货物进出口额从7317.69亿美元增至17055.62亿美元。2010年货物与服务出口达9900.66亿美元,占发展中世界的14.7%和世界的5.3%,创历史新高。 • 从外汇储备看,从2001年1592亿美元增至2010年6514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 从吸纳外资能力看,2001-2010年,流入拉美私人直接投资净额从693亿美元增至753亿美元,占发展中世界的20.29%,仅次于亚洲(1753亿美元)。
第一部分近10年拉美现代化进程主要特征 三、经济现代化推进呈现明显性与差异性并存。 • 从综合竞争力看,根据世界经济论坛“2008-2009年度全球竞争力报告”,进入前50名的国家和地区拉美有3个:智利(28)、波多黎各(41)、巴巴多斯(47);进入前60名的有6个,进入前90名的有15个。 • 从对世界初级产品市场贡献率看,目前拉美铁、铜产量约占全球的20%和43%以上,巴西铁矿石出口约占世界的35%,智利、秘鲁铜出口量占世界的60%以上。巴西大豆与咖啡、阿根廷大豆与肉类、墨西哥玉米、秘鲁鱼粉等出口增长强劲,拉美一些国家在国际初级产品市场尤其粮食市场上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第一部分近10年拉美现代化进程主要特征 三、经济现代化推进呈现明显性与差异性并存。 • 另一方面,近10年拉美经济现代化推进的速度和取得的成就存在明显差异。 • 从次区域看,南美现代化推进较快,墨西哥较慢,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滞后。2010年南美GDP增长6.5%,快于墨西哥(5.5%)、中美洲(3.6%)和加勒比地区(3.4%)。 • 从国别看,巴西、墨西哥、阿根廷和智利4国属于引领拉美现代化进程的第一方阵,2010年4国GDP分别增长为7.5%、5.5%、9.2%和5.3%。尤其巴西作为拉美最大经济体,近10年经济以年均3.5%增速增长,从全球第十二大经济体跃升为第七大经济体,开始被视作具有一定全球影响力的新兴大国。 • 秘鲁、乌拉圭、多米尼加、巴拿马、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厄瓜多尔、危地马拉、萨尔瓦多和委内瑞拉等10国构成拉美现代化主干力量的第二个方阵,被IMF视为具有很大潜力的拉美地区“新兴国家”。 • 玻利维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巴拉圭、巴巴多斯、牙买加、多米尼克等国属于第三个方阵,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 • 海地则是拉美最不发达的国家,还是全球49个最不发达国家之一。
第一部分近10年拉美现代化进程主要特征 三、经济现代化推进呈现明显性与差异性并存。 • 从工业现代化水平看,巴西、墨西哥和阿根廷正是最近10年进入新兴工业化国家行列,不仅拥有门类齐备的工业体系,传统制造业和新兴产业均获得快速发展。而不少中美洲和加勒比国家仍以农业、轻工业或旅游业为经济支柱,工业十分薄弱。 • 从抗御危机能力看,近10年,拉美先后遭遇2001年阿根廷金融危机、2002年拉美地区金融危机、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冲击,整体抗风险能力增强,但第一方阵4国表现更为亮丽。
第一部分近10年拉美现代化进程主要特征 • 四、拉美城市化与区域一体化双重推进。 • 最近10年里,拉美城市化进程持续推进。四大表现: • 一是拉美地区城市化率不断提高。从1980年64%,1990年71.9%,2000年76%,2010年 80%以上。 • 二是拉美涌现出特大超大城市,形成大都市区。联合国认定的全球最大的25个超级城市中,拉美占5个,其中墨西哥城人口1780万,圣保罗1700万,布宜诺斯艾利斯1700万,利马815万,里约热内卢700多万。同时,人口居住集中度很高,巴拿马城、蒙得维的亚、布宜诺斯艾利斯、圣地亚哥和墨西哥城分别集中了全国人口的66%、52%、50%、44%和32%。
第一部分近10年拉美现代化进程主要特征 • 四、拉美城市化与区域一体化双重推进。 • 三是拉美国家城市化水平参差不齐。大体可分为三类: • 第一类城市率在75%以上,这类国家包括阿根廷(90%)、乌拉圭(90%)、智利(90%)、哥斯达黎加(83%)、巴西(84%)、墨西哥(75%)、委内瑞拉(93%)和秘鲁(75%)等国。 • 第二类城市化率在50%-75%之间,包括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玻利维亚和尼加拉瓜等。 • 第三类城市化率在50%以下,巴拉圭、多数中美洲国家和少数加勒比国家。
第一部分近10年拉美现代化进程主要特征 • 四、拉美城市化与区域一体化双重推进。 • 四是中小城市的发展有助于缓解贫困问题。 • 最近10年,伴随经济持续增长,政府加大对中小城市投入,并推出各种社会援助计划,使城乡中下层受益面不断扩大,大多数国家贫困人口明显减少。 • 拉美贫困率从1999年43.8%降至2010年的32.1%,赤贫率从18.5%降至12.9%;贫困人口从1999年的2.21亿降到2010年的1.8亿,赤贫人口从8900万降至7200万。 • 尤其2003-2008年拉美贫困率持续6年下降。
第一部分近10年拉美现代化进程主要特征 • 同时,近10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迅猛推进,拉美区域一体化重新焕发活力: • 一是原有的一体化组织(如安第斯共同体、南方共同市场、中美洲共同市场和加勒比共同体等)表现活跃, • 二是涌现出一批新的一体化组织与集团,如美洲玻利瓦尔联盟、南方石油公司、南方银行、南美洲国家联盟、拉美共同体等。 • 三是拉美所有国家均参加了一个或多个区域一体化组织或机制。 • 总之,拉美一体化构成当今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拉美现代化的重要表现,也是拉美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
第二部分拉美现代化进程加快的主要原因 其一,代议制民主不断巩固,政党政治逐渐成熟,为拉美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提供了政治保障。 根据“经济学人智库”发表 的《2010年民主指数》,乌拉圭、哥斯达黎加“民主指数”位列全球前34名之列。 根据2010年“透明国际”发表的清廉指数,全球参评的178国中,智利、乌拉圭和哥斯达黎加清廉指数分别达7.2,6.9和5.3,尤其智利排名全球第21位,为拉美最高。
第二部分拉美现代化进程加快的主要原因 其二,拉美大多数国家实施对内改革、对外拓展的综合平衡发展战略,成为拉美现代化进程加快的内在动力。 • 近10年,面对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的挑战,拉美国家普遍进行发展战略的调整,将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战略和出口导向发展战略综合起来运用,通过调整经济政策、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来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加快经济现代化进程。
第二部分拉美现代化进程加快的主要原因 其一,代议制民主不断巩固,政党政治逐渐成熟,为拉美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提供了政治保障。 根据“经济学人智库”发表 的《2010年民主指数》,乌拉圭、哥斯达黎加“民主指数”位列全球前34名之列。根据2010年“透明国际”发表的清廉指数,全球参评的178国中,智利、乌拉圭和哥斯达黎加清廉指数分别达7.2,6.9和5.3,尤其智利排名全球第21位,为拉美最高。 其二,拉美大多数国家实施对内改革、对外拓展的综合平衡发展战略,成为拉美现代化进程加快的内在动力。 • 近10年,面对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的挑战,拉美国家普遍进行发展战略的调整,将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战略和出口导向发展战略综合起来运用,通过调整经济政策、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来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加快经济现代化进程。
第二部分拉美现代化进程加快的主要原因 其三,拉美国家普遍调整社会政策,缓和社会矛盾与冲突,为拉美现代化加快推进提供“润滑剂”。拉美国家调整社会政策主要从四个方面着手: 一是增加对社会领域的投资。近年,拉美社会开支占全地区GDP的14%,居发展中地区前列。 二是进行医疗卫生改革,建立自由选择的缴费型公共或私人医疗卫生制度,扩大公共医疗覆盖面; 三是进行养老金制度改革,建立缴费型和非缴费型养老金制度,扩大养老金受益范围; 四是推出各种社会援助计划,减少贫困人口。 这一切有助于缓和拉美社会各阶层之间矛盾,增进社会凝聚与团结,推动拉美现代化向前发展。
第二部分拉美现代化进程加快的主要原因 • 其四,多种有利的外部因素,成为助推拉美现代化进程加快的外在拉力。 • --无与伦比的地缘政治优势:北邻最发达的美国,南临有待开发的南极,东西拥有太平洋和大西洋两个天然屏障。 • --近10年,除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外,世界经济基本稳步增长,世界主要经济板块普遍活跃,营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 --美国和中国扮演着拉动拉美经济增长的两大“引擎”。 • --特别是正处于工业化中期的“中国的强劲需求”,带动拉美出口大幅增长。2009年中国已超美成为巴西、智利最大出口市场和最大贸易伙伴。据世界银行统计,2000-2009年“中国对主要金属(铁、铝、铜、铅、镍、锡、锌)的消费以年均17%的速度增长。”由于中国强劲需求,2002年到2006年,国际市场初级燃料和非燃料商品价格分别上涨150%和80%。 • --世界银行称赞 “中国对拉美重要性日益增强”。
第三部分拉美现代化面临的主要挑战 • 其一,如何确保国家政局稳定、巩固民主宪制,是许多拉美国家在进一步推进现代化进程中不得不面对的重大挑战之一。 • 近年,玻利维亚部分省份的“独立运动”,巴西、委内瑞拉和智利等国爆发大规模学生运动,墨西哥、秘鲁、厄瓜多尔、委内瑞拉等在重大选举过程中多次发生激烈的民众冲突,少数国家频繁修宪扩大总统权力,这一切说明拉美民主制基础仍有待夯实,培育公民社会、推进民主化仍是拉美的重任。 • 其二,如何提高经济竞争力,摆脱“中等收入陷阱”的魔咒,是拉美国家现代化进程绕不开的另一重大挑战。 • 拉美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平均时间已长达37年。IMF预测智利和乌拉圭可能在2011年走出“中等收入陷阱”,迈入高收入国家行列。至于其他拉美国家若要摆脱“中等收入陷阱”则仍需时日。
第三部分拉美现代化面临的主要挑战 • 其三,如何从根本上消除贫困,铲除贫富悬殊这一“顽症”,是拉美现代化面临的一项长期艰巨任务。 • 应看到,拉美仍然是世界上贫富悬殊最严重、社会最不公平的地区之一。 • 2009年拉美贫困率较2008年增加1.1%,赤贫率增加0.8%,即贫困人口从2008年的1.8亿增至1.89亿,约占拉美总人口的34.1%。 • 与贫困问题相伴相生的游击队活动、毒品走私和有组织犯罪活动依然十分猖獗,在墨西哥、巴西、哥伦比亚和中美洲等国,与毒品相关的有组织暴力犯罪呈常态化趋势,巴西第二大城市里约热内卢、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是拉美乃至世界上暴力犯罪最严重的城市之一。 • 拉美国家贫富悬殊不仅表现在在社会阶层之间、男女之间收入差距悬殊,还表现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收入差距扩大。
第四部分拉美现代化主要趋势 • 其一,中、左、右三种政治发展模式将长期并存,拉美政治民主化将在左、右翼博弈中逐步向前推进。从拉美国家经济结构、政治力量对比和社会成分构成来看,未来拉美左右博弈恐将加剧,拉美政治现代化进程将在这一博弈中向前推进。 • 其二,随着国内国际环境的逐步改善,拉美经济现代化可能迎来一个加速推进的新时期。预计2011-2016年世界GDP将以年均4.5%的速度增长,世界经济规模将从68.65万美元增至90.45万亿美元,发达国家将保持2.5%左右的增速,亚洲仍保持6.5%以上的高速增长。受有利的国际环境的影响,未来5年拉美GDP也有望实现年均4.2%以上增长。
第四部分拉美现代化主要趋势 • 其三,面对经济全球化迅猛推进,加速推进地区一体化将成为未来10年拉美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议程”。 • 拉美一体化进程正从单向发展逐渐向政经复合体发展,从形式联合走向实质性合作。 “南美洲国家联盟”、“玻利瓦尔美洲联盟”、“拉美国家共同体”将是未来拉美最重要的一体化组织,对推动地区一体化及拉美现代化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 拉美作为国际舞台上一支日益活跃的力量,将在推动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方面扮演积极角色。拉美大国通过参与G20、8+5和BRICS等对话机制,对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应对气候变化、联合国改革和核不扩散等重大议题发挥独特的作用。
第四部分拉美现代化主要趋势 • 其四,伴随国际主要力量纷纷进入拉美,拉美现代化进程将或多或少地受到外部因素的制约。 • 伴随拉美能源资源地位日益上升,世界主要大国加速进军拉美,拉美将成为国际主要力量的角逐地。 • 美力保“战略后院”,维护西半球霸权。 • 俄罗斯力图“重返拉美”,反制美国战略挤压。 • 欧盟利用传统优势,拓展全方位影响。 • 中国、日本、印度、伊朗等“新生力量”加大对拉美关注与投入。 • 未来拉美很可能成为继非洲之后世界主要力量博弈的又一个热点地区。 • 如何处理好与世界主要力量的关系,利用好外部市场和外部资源,在反对外来势力的干涉和外部因素干扰下加速现代化进程,将是不少拉美国家面临的重要考验。
谢谢 Thank You Very Much! Graci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