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科展經驗談

科展經驗談. 吳 聰 建 國 立 嘉 義 高 中 97 年 10 月 13 日. 擬討論事項:. 如何尋找研究主題 如何蒐集和分析資料 如何設計實驗、觀察與記錄 如何撰寫報告 參考文獻的寫法. 如何尋找研究題目. 由課本及課外讀物開始 由學生主動提供 由日常遇到的生活問題開始 由指導老師 / 學長 / 學姐提供 “ 初步 ” 的方向 ( 及相關的資訊 ) 由國內外科展作品 如:國內外的科展題目及研究報告 37.pdf. 如何蒐集分析資料. A. 蒐集: 找書本:百科全書,科普書籍,教科書 ( 包括大學用書 )

kaori
Download Presentation

科展經驗談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科展經驗談 吳 聰 建 國 立 嘉 義 高 中 97年10月13日

  2. 擬討論事項: • 如何尋找研究主題 • 如何蒐集和分析資料 • 如何設計實驗、觀察與記錄 • 如何撰寫報告 • 參考文獻的寫法

  3. 如何尋找研究題目 • 由課本及課外讀物開始 • 由學生主動提供 • 由日常遇到的生活問題開始 • 由指導老師/學長/學姐提供 “初步” 的方向 (及相關的資訊) • 由國內外科展作品 如:國內外的科展題目及研究報告 37.pdf

  4. 如何蒐集分析資料 A. 蒐集: • 找書本:百科全書,科普書籍,教科書 (包括大學用書) • 科技刊物:最好能有 “搜尋引擎” 的設計 • 網際網路:由關鍵字及關鍵詞蒐尋開始 • 找專家:學校老師 (包括校內的科老師、導師、大學教授等)、研究機構研究員 (中研院、工研院、生技中心、. . . ) • 學術論文 (不同領域的期刊) 39.pdf

  5. B. 分析: • 影印建檔 • 在電腦中建立文字或圖形檔 • 以研究架構 (背景、實驗方法、結果與討論) 分類及分析相關資料 • 資料是否有用 • 資料如何應用 不斷與實驗目的及架構比對

  6. 進行實驗階段 目的:獲得實驗數據 • 擬定「實驗計畫」進行實驗 • 儀器/材料是否齊備? • 時間安排是否能掌控? • 指導者及合作夥伴的配合是否良好? • 由初步數據/結果 開始做判斷 • 實驗方法是否要修正? • 假說是否應修正? • 與目前的認知是否有出入? • 繼續資料蒐集與分析 43.pdf

  7. 研究報告的內容 • 摘要 :用有限的字 (如 200 字) 寫下整份報告 • 研究動機:為什麼會想到要做以下的研究? • 研究目的:條列出該研究的主要目的和原理 • 研究設備器材: • 研究過程或方式: • 研究結果:上述的實驗程序得到什麼結果? • 討論及應用:實驗結果的 “意義” • 結論: • 參考資料及其他:

  8. 撰寫報告要注意 • 注意有效數字 • 圖和表的呈現有一定的格式 • 參考資料的書寫要按照規定 • 45.pdf

  9. 如何製作說明版壁報 • 決定版面大小:依主辦單位規定 • 決定呈現的結果:圖表之數目與大小 • 決定字數多寡:內文以能在 1 公尺後清楚閱讀為準 • 決定內容及編排:與「研究報告」大致相同 • 儘量將重要的圖表放重要的位置:中央、與眼齊高 • 不能有錯字 • 合理的編排與顏色的應用

  10. 口頭報告 • 簡潔、清淅、禮貌 • 用一兩句話說明實驗的重點與最主要的實驗結果 (以獲取評審注意及繼續用心聆聽的意願) • 說明你需要的時間 (如 5 分鐘? 15 分鐘? 主辦單位或評審多會規定報告時間) • 可準備多個 “版本”:不同時間長短、不同對象、不同情境 • 善用工具 • 記得預留發問的時間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