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likes | 337 Views
从传统图书馆服务到现代共享中心. 熊 丽 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 2007.10.30. 什么是信息共享中心 Information Commons(IC) 是 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兴起于北美的一种新型信息服务模式,随后在许多研究型图书馆得到了成功实践。
E N D
从传统图书馆服务到现代共享中心 熊 丽 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 2007.10.30
什么是信息共享中心 Information Commons(IC)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兴起于北美的一种新型信息服务模式,随后在许多研究型图书馆得到了成功实践。 是围绕综合数字环境,利用方便的互联网络、功能完善的电脑软硬件以及附属外设设施和内容丰富的图书馆资源,在训练有素的参考咨询馆员、IT专家、写作指导专家以及各专业的教师的共同支持下,提供信息的获取和与之相关的各种参考咨询“一站式”服务,并在这种无缝环境下培育用户的信息素养,促进用户的学习、交流、协作和研究。 ——《信息共享空间在美国大学图书馆的发展与启示》任树怀
《虚拟》 IC = 空间 + 资源 +服务(人) 《实体》 服务(人) IC 空间 资源 概念的解释
信息共享中心( IC) 实体层:由实体空间、硬件设备和服务设施等部分组成,包括 咨询台、工作站、合作学习、研究室、指导室、多媒体制作室、休闲区; 虚拟层:由软件设施、信息资源和虚拟环境等部分组成,包括各种获取电子资源的软件等;印制型书籍、数字图书馆资源、知识导航系统和网上资源;网上合作学习社 、网上课件和各种培训课程等 支持层:由服务组织、服务规范和服务评价体系等部分组成,包括多个部门的工作人员,服务规范和服务评价体系是1C成功运行的保障。
信息共享空间产生的背景 信息获取手段的变化:Internet, Web, Digital Library 学习方式的变化:年轻一代(包括学生和教师)是大学校园的主体,交互性是他们生活的特点,他们的学习行为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术活动与社会工作、社群生活交织在一起。 教学模式变革:从教学为中心到学习为中心 开放获取出现 图书馆服务理念转变:从以收集、组织、保存和存取为主 → “以读者为中心”、“以人为本”、因需而变。
具体做法(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健康科学中心)具体做法(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健康科学中心) • 资金来源:共6万美元; • 学生值班时间:周一至周四,8—24:30 • (学生时薪 7.15 美元) • 参考咨询馆员值班时间:周一至周五, 9-17 • 信息学习中心不是一个绝对安静的环境 • 整个图书馆是无线的环境, 包括信息学习中心 • 值班学生有着良好的 IT 技能, 能回答这方面的问题 • 参考咨询馆员提供更深层的服务
启示 1、IC这种功能比较完善的服务体系,开创“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模式是读者的迫切需要。IC为我国大学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选项; 2、新馆建设应融合IC理念; 3、建立结构合理的信息资源体系非常重要; 4、人员素质和结构是提高服务水平的关键; 5、评价与跟踪是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的保证。
参考文献 1、吴建中:开放存取环境下的信息共享空间 国家图书馆学刊 2、任树怀、孙桂春:信息共享空间在美国大学图书馆的发展与启示 3、杨广锋:InformationCommons的理性审视 图书馆杂志 4、孙桂春、向群:大学图书馆服务创新模式 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
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