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3

单片机应用技术

单片机应用技术. 项目三 智能温控装置. 第 3 讲 智能温控装置综合项目. 《 单片机应用技术 》 精品课程组.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 1 设计任务与要求. 2 总体论证. 3 系统设计. 4 硬件开发. 5 软件开发. 单片机应用技术. 本讲主要内容. 单片机应用技术. 1 设计任务与要求. 1.1 基本要求. 一升水由 1kw 的电炉加热 , 要求水温可以 在一定范围内由人工设定 , 并能在环境温 度降低时实现自动调整 , 以保持设的的温 度基本不变. 单片机应用技术. 1 设计任务与要求.

karik
Download Presentation

单片机应用技术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单片机应用技术 项目三 智能温控装置 第3讲 智能温控装置综合项目 《单片机应用技术》精品课程组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

  2. 1 设计任务与要求 2 总体论证 3 系统设计 4 硬件开发 5 软件开发 单片机应用技术 本讲主要内容

  3. 单片机应用技术 1 设计任务与要求 1.1 基本要求 一升水由1kw的电炉加热,要求水温可以 在一定范围内由人工设定,并能在环境温 度降低时实现自动调整,以保持设的的温 度基本不变.

  4. 单片机应用技术 1 设计任务与要求 1.2 主要性能指标 • 1.温度设定范围:40~90°C,最小区分度为1 °C • 2.控制精度:温度控制的静态误差<1 °C • 3.用十进制数码显示实际水温. • 4.能打印实际测量值

  5. 单片机应用技术 1 设计任务与要求 1.3 扩展功能 • 1.具有通信能力 • 2.采用适当的控制方法减小系统的调节时间和超调量 • 3.温度控制的静态误差<0.2 °C • 4.能自动显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6. 单片机应用技术 2 总体论证 • 1.总体方案确定 • 2.确定系统功能,性能指标

  7. 单片机应用技术 2 总体论证 2.1 总体方案确定 • 1.控制方案选择: A 输出开关量控制 B 比例控制(P控制) C 比例积分控制(PI控制) D 比例积分加微分控制(PID控制) • 2.系统组成: 本例将单片机为核心构建控制应用系统

  8. 单片机应用技术 2 总体论证 2.2 确定系统功能,性能指标 • 本系统具备的功能: 1.可以进行温度设定,并自动调节水温 2.可以调整PID控制参数,满足不同的要求 3.可以实时显示给定温度与水温实测值 4.可以打印给定温度和水温实测值 • 本系统主要性能指标如下: 1.温度设定范围:40~90 °C,最小区分度为1 °C 2.温度控制静态误差<1 °C 3.双3位LED数码管显示 4.采用微型打印机打印

  9. 单片机应用技术 3 系统设计 • 1 软,硬件功能划分 • 2 系统功能划分,指标分配和框图构成

  10. 单片机应用技术 3 系统设计 3.1 软,硬件功能划分 • 1.速度估算 经计算得到:在不考虑容器热容量和环境温度影响的情况下,用1kw电炉加热1升水并使水温上升1k所需的时间为4.186s,由此可见,对于指令执行时间极其短的单片机系统来说,控制速度几乎没有任何限制. • 2.软、硬件功能划分 硬件主要功能:温度信号的传感,放大,A/D转换 及输出信号的功率放大. 软件主要功能:PID运算,输入信号滤波,大部分 控制过程.

  11. 单片机基本系统 信号放大 A/D 传感器 键盘显示 微型打印机 电炉 功率放大 系统组成方框图 单片机应用技术 3 系统设计 3.2系统功能划分,指标分配和框图构成

  12. 单片机应用技术 4 硬件开发 4.1硬件电路设计与制作 输入通道硬件线路设计

  13. 单片机应用技术 4 硬件开发 4.1硬件电路设计与制作 输出通道硬件线路设计

  14. 单片机应用技术 人机对话通道

  15. 单片机应用技术 4 硬件开发 4.2硬件电路的调试 • 1.单片机基本系统调试 • 2.人机通道调试 • 3.前向通道调试 • 4.后向通道调试

  16. 单片机应用技术 4 硬件开发 4.2硬件电路的调试 1、单片机基本系统调试 • A 晶振电路 • B 复位电路 • C 电源

  17. 单片机应用技术 4 硬件开发 4.2硬件电路的调试 人机通道调试 • A LED显示 • B 键盘输入

  18. 单片机应用技术 4 硬件开发 4.2硬件电路的调试 前向通道调试 • A 静态工作点调整 • B A/D转换器调试

  19. 单片机应用技术 4 硬件开发 4.2硬件电路的调试 后向通道调试 • A 静态调试 • B 动态调试

  20. 单片机应用技术 5 软件开发 • 1 确定输入/输出关系、数学模型和算法 • 2 划分程序模块,编写程序流程图 • 3 编写程序并翻译成目标程序 • 4 软件调试

  21. 单片机应用技术 5 软件开发 5.1 确定输入/输出关系、数学模型和算法 • PID控制是应用最普遍的控制规律,技术上最成熟,技术人员也习惯采用.本系统由于采用了单片机,各种PID算法的实现只需更改应用程序而无需对硬件做任何改变,因此可适应于很多工业生产过程.

  22. 单片机应用技术 5 软件开发 5.2 划分程序模块,编写程序流程图 • 1.主程序 • 2.键盘输入中断服务程序 • 3.修改PID参数子程序 • 4.设定温度子程序 • 5.运行子程序 • 6.定时中断服务程序 • 7.水温检测子程序 • 8.PID算法子程序 • 9.脉宽调制输出子程序

  23. 单片机应用技术 5 软件开发 初始化 有键入? N Y 输入键值跳转到相应子程序 调修改PID 参数子程序 调设定温度子程序 调运行子程序 调打印子程序 主程序

  24. 单片机应用技术 5 软件开发 保护现场 读入键值 设置键入标志 恢复现场 返回 键盘输入中断服务程序

  25. 单片机应用技术 5 软件开发 开始 显示K1 修改KC 显示KC Y … 数字键? N Y 显示KD 确认键? N 返回 存储KC N 取消键? Y 修改PID参数子程序

  26. 单片机应用技术 5 软件开发 设定温度子程序 • 与修改PID参数子程序类似.

  27. 单片机应用技术 返回 5 软件开发 初始化 运行子程序 N 定时时间到? Y N 有键入? 调用水温检测子程序 Y N 显示实测水温 取消键? Y 调用PID算法子程序 关输出 返回 调用脉宽调制输出子程序

  28. 单片机应用技术 5 软件开发 保护现场 设置定时已到标志 恢复现场 返回 定时中断服务程序

  29. 单片机应用技术 5 软件开发 入口 启动A/D转换 转换完成? N Y 读取转换结果 返回 水温检测子程序

  30. 单片机应用技术 5 软件开发 入口 保存中间变量… 调内存中… 计算可控硅导通时间… 计算… 返回 PID算法子程序

  31. 单片机应用技术 5 软件开发 入口 P12输出低电平 设定延时时间为t(k) 延时时间到? N Y P12输出高电平 返回 脉宽调制输出子程序

  32. 单片机应用技术 5 软件开发 5.3 编写程序并翻译成目标程序 • 将上述程序流程图依次细化,并将各程序模块连接起来就可组成一个完整的程序.

  33. 单片机应用技术 5 软件开发 5.4 软件调试 • 1.测试程序输入条件或设定程序输入条件 • 2.以单步,断点或跟踪方式运行程序. • 3.检查程序运行结果 • 4.运行结果不正确时查找原因,修改程序,重复上述过程.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