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分散式領導與實踐

分散式領導與實踐. 指導教授 : 丁文生教授 教評所碩 一 陳 菁文. 分散式領導提出的背景. 分散式領導是 20 世紀 90 年代提出的一種新教育領導理論 , 受到許多學者和專家的青睞 , 尤其在美、英澳等國 , 已開始把這一理論應用於學校管理實踐 , 在理論和實踐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作為一種新領導理論的提出是多種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 分散式領導提出的背景. 領導理論研究的局限性 隅於英雄式領導窠臼的理論研究與實踐多關注主要人物的研究 , 強調個體作用 , 忽視集體領導的重要性 ; 強調正式領導的職位、功能和角色 , 忽視非正式領導的作用。

karim
Download Presentation

分散式領導與實踐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分散式領導與實踐 指導教授:丁文生教授 教評所碩一 陳菁文

  2. 分散式領導提出的背景 • 分散式領導是20世紀90年代提出的一種新教育領導理論,受到許多學者和專家的青睞,尤其在美、英澳等國,已開始把這一理論應用於學校管理實踐,在理論和實踐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 作為一種新領導理論的提出是多種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

  3. 分散式領導提出的背景 • 領導理論研究的局限性 隅於英雄式領導窠臼的理論研究與實踐多關注主要人物的研究,強調個體作用,忽視集體領導的重要性;強調正式領導的職位、功能和角色,忽視非正式領導的作用。 • 新組織理論的推動作用 面臨更為複雜和難以預測的挑戰,必須不斷學習,以增強自身應變能力,學習型組織理論應運而生。

  4. 分散式領導提出的背景 • 領導角色的重新定位 • 領導者的領導者(薩喬萬尼):樹立目標、 文化,發展具有共用價值觀的學習共同體。 • 教師及家長自主意識抬頭。 • 組織管理實踐的需要 • 領導的實踐已經部分的走在理論的前面。 • 英國全國中小學協會(NAHT)和全國學校領導學院進行研究。

  5. 分散式領導的定義 國內外研究者對分散式領導定義一覽表 研究者(年代) 分散式領導定義 Bennett,Wise, & kayworth和Leidner(2000)分散式領 Woods(2003) 導是一種以電子郵件和網路為本的長 距離控制的領導方式。 West Chester University(一)藉由開發專門知識、想法、每個 (2004) 人參與的努力,尋找最佳的途徑 (二)每 個人不一定是決策者,但每個人具有 專門知識 (三)與合作信任有關,不是單 位和部門的競爭 (四) 彰權益能給所有 人,使其工作更有效能、效率和意義。

  6. 分散式領導的定義 研究者(年代) 分散式領導定義 Spillane等人(2004)和 泛指所有能夠協助其他教師改進教學 Harris(2005) 的活動,其領導責任由多位領導者所共 同承擔,所以領導者之間必須相互依賴。 Distributed Leadership 強調付出而不是爭取,是種分享影響,允 Website(2005) 許隨時隨地做決定的一種機制。 Wart(2005) 當正式領導或垂直領導減少時,應建立 彰權益能、自我管理和團隊等基礎,提 供清楚領導方向使領導者節省精力。

  7. 分散式領導的定義 學者(年代) 分散式領導定義 徐春吉(2008) 透過共同參與,肯定個人專業知識,不斷 賦權增能;強調信任、合作;允許多位領 導者和主要領導者授權下領導者與追 隨者隨著情境不同轉換領導角色。 賴志峰(2008) 學校領導並不只是校長個人所為,而是 一組人貢獻其主動開創、專門知識給 學校的整體效果。

  8. 分散式領導的定義 • 分享領導權力 • 營造信任文化 • 增進領導能量 • 強調績效責任

  9. 分散式領導的特性 • 組織方面:分散式領導就是合作和信任,在自由的 環境中,大家都能發展和分享想法,不 強調同單位內的競爭。 • 個人方面:所有成員願意並能夠擔任領導職責,即 使執行過程中彼此意見分歧,仍然不影 響組織運作。

  10. 分散式領導的特性 • 分散式領導是種具有實踐性的教育領導模式 • 分散式領導實現於相互依賴的互動過程中 • 分散式領導強調領導行動的情境性 • 分散式領導強調領導邊界的開放性

  11. 分散式領導的功能 • 能改善學校整體環境、增進教師權能、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果 (Glickman,et al., 2001; Spillane, et.,2004) • 教師們一起學習與分享,可以獲得更好的教學品質, 並能提升教師的效能感與士氣(Harris,2005) • 培養出未來領袖(Distributed Leadership Web C,2007)

  12. 分散式領導理論的發展 • 概念誕生期 • 啟蒙期 • 醞釀發展期 • 蓬勃發展期:Spillane(2006)所著《分佈式領導》 (Distributed leadership)一書,是目前探討分佈式領導理論較完整的專書。尤其該書描繪分佈式觀點領導實踐之圖像,將分佈式領導理論架構予以具體化、清晰化。

  13. 分散式領導理論內涵 LSpillane認為實務、交互作用和 L情境是構成分散式領導的核心因 L 素(見圖) 領導者 (一) 多位領導 務 實 (二) 領導實務 導 領F F 間 F 時 情境追隨者 領導實務

  14. 分散式領導實現形式比對表

  15. 分散式領導在學校中的實踐 • 建立專業的學習社群文化: 引導組織成員一起學習;其次,培養領導能力、發展關係和建立彼此信任。 • 結構調整: 結構應該有彈性,能隨時因應不同的領導實務而適 當的調整組織結構。

  16. 分散式領導在學校中的實踐 • 建立領導能力:具體步驟 • 讓每人都能了解自身的能力 • 需要創造普遍式的共識或道德目的以引導學校實務與決策 • 發展主動求知的文化 • 校長領導: 應該是組織領導的設計家而非主要的「執行者」

  17. 分散式領導在學校中的實踐 • 教師領導: 不管在教室內外,角色有受到認同且能影響別人並進而帶動教育實務進步 • 學生領導與成就: 建構出學習型社群的學校能對來自不同背景學生的學習產生正面效果

  18. 參考資料 • 徐春吉(2008) 。學校領導新理論與實踐:分散式領導。臺北:五南 • 李麗珍(2011) 。國小校長分散式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論文 • 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院。比較教育研究2007年7期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