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 likes | 348 Views
18. 第 18 章 儲蓄、投資與金融體系. 想像你自己剛從大學畢業,而且打算自行創業,你如何取得投資 ( 資本財 ) 所需的資金? 也許你是用 以前的 儲蓄 來支付開辦費用,更有可能的是,像大多數企業一樣,向 銀行 借錢,不管是哪一種情況,你的投資是由 儲蓄 ( 含其他人 ) 來融通的。 金融體系 是指 可以撮合一個人的儲蓄與另一個人投資的機構 。 是什麼讓這兩群人湊在一起?又是什麼讓儲蓄者的 資金供給 與投資者的 資金需求 可以達成平衡?. 2. 美國的金融機構. 首先,介紹金融體系的各種機構。 金融體系分成兩大類: 金融市場 與 金融中介機構 。
E N D
18 第18章 儲蓄、投資與金融體系
想像你自己剛從大學畢業,而且打算自行創業,你如何取得投資(資本財)所需的資金?想像你自己剛從大學畢業,而且打算自行創業,你如何取得投資(資本財)所需的資金? 也許你是用以前的儲蓄來支付開辦費用,更有可能的是,像大多數企業一樣,向銀行借錢,不管是哪一種情況,你的投資是由儲蓄(含其他人)來融通的。 • 金融體系是指可以撮合一個人的儲蓄與另一個人投資的機構。 是什麼讓這兩群人湊在一起?又是什麼讓儲蓄者的資金供給與投資者的資金需求可以達成平衡? 2
美國的金融機構 • 首先,介紹金融體系的各種機構。 金融體系分成兩大類:金融市場與金融中介機構。 • 金融市場:是指儲蓄者可以將資金直接提供給借款者的機構。 兩個最重要的金融市場是債券市場與股票市場。 例:當英特爾(Intel)要蓋一座新廠時,它可以透過發行債券直接向社會大眾借取所需資金。 債券是一種負債憑證(即借據),債券購買人可持有債券至到期日,或是在到期日之前將債券賣給其他人。 3
債券市場 • 債券有三個重要的特性: 1.債券的期限:其為債券到期日前的時間長度。且債券的利率是決定於期限的長短,通常長期債券的利率比短期債券要來得高。 2.債券的信用風險:為債券發行者無法全數支付利息或本金的可能性。 當債券購買人認為債務不履行的可能性較高時,他們會要求較高的利率以補償此一風險。 由於美國政府不履行債務的可能性低,因此美國政府公債的利率很低。但相對地財務不健全的公司,可透過發行利率相當高的所謂垃圾債券來籌措資金。 4
股票市場 3.債券的稅負規定:大部分債券的利息須繳納部分所得稅。 我國稅法規定,個人持有政府債劵、公司債及金融債券的利息所得,採取分離課稅,按10% 稅率扣繳稅款後,不再併計綜合所得總額。 • 英特爾籌措蓋工廠所需資金的另一種方式,是出售公司的股票。 股票代表公司的所有權,因此持有人對公司的利潤有請求權。 出售股票來籌措資金稱為股權融通,若發行債券則稱為債務融通。 5
股票市場 • 英特爾股票的持有人是英特爾的所有人之一;而英特爾債券的持有人是它的債權人。 如果英特爾很賺錢(或虧錢),則股東可以配到比較多的股利(或領不到股利),但債券持有人均能獲得定額的利息。因此,與債券相較,股票是高風險高報酬。 • 一家公司的股票價格,由該公司的股票市場供需所共同決定。 由於股票代表對公司未來獲利的請求權,因此股票價格反映交易者對公司未來獲利表現的看法。 當人們對某公司的前景變得較為樂觀時,該公司股票的市場需求會增加且供給會減少,從而該公司的股票價格會上漲。反之,股票價格就會下跌。 6
金融中介機構 • 金融中介機構是儲蓄者將資金間接地提供給借款者的金融機構。 有兩個最重要的金融中介機構:銀行與共同基金。 • 一般人並無法像英特爾那樣可以透過發行債券或股票來籌措資金,而只能向當地銀行貸款。 銀行藉由存、放款利率的差距,可涵蓋銀行的成本,以賺取利潤。 7
共同基金 • 另外一個日趨重要的金融中介機構是共同基金,其為銷售基金憑證給社會大眾,並利用銷售收入來建立資產組合的金融機構。 其所建立的資產組合可以只包括股票、只包括債券,或兩者兼具。 如果資產組合的價值上升,則基金的淨值就會上升,從而基金持有人在贖回基金時可以獲利。相反地,就會遭受損失。 8
共同基金 • 共同基金最主要的優點是,就算是小量的基金購買金額,也可以分散風險。 例:你只有新台幣1萬元,且想買股票,那麼你只能買到每股價格不到10元的股票(如民營銀行),這時你的風險會很高。但如果是買共同基金,由於其資產組合都會有數十種股票,且不乏績優公司的股票,所以你的風險就會大幅降低。 • 共同基金的第二個優點是,基金購買人等於是讓專業的基金經理人為他們進行理財。 9
共同基金 • 不過,財務經濟學家對第二個優點通常抱持懷疑的態度。 由於有數以百計的基金經理人在緊盯每一家上市公司的前景,因此,一家公司的股價通常都已反映該公司的真正價值。因此,基金經理人很難短期藉由買進好股票與賣出壞股票來「打敗大盤」。 事實上,建立與(某類)股價指數成分股一模一樣之資產組合的指數基金(例如台灣50基金),其報酬率會略優,也僅是因為其很少進出股票,且不用支付專業經理人高薪。 10
一些重要的恆等式 • 現在我們說明總體經濟變數(特別是儲蓄與投資)之間的一些重要關係。 先假設經濟體系是封閉(即沒有進出口貿易)的情況說明。由於經濟體系的產出是用於消費、投資、及政府支出,故: 左右兩邊同減 與 可以得到: 左邊是為國民儲蓄[S=一國總所得(Y)-民間消費(C)-政府支出(G)],或稱儲蓄,其是可以提供廠商在投資(I)時的資金來源。 11
一些重要的恆等式 • 如果淨稅收(T)=政府的總稅收-政府的移轉淨支付(即總福利津貼-社會總保險金),則國民儲蓄可以寫成: 上式將國民儲蓄分成: 民間儲蓄=Y-C-T(即家戶所得扣掉消費與稅賦之後所剩下); 政府儲蓄=T-G(即政府淨稅收扣掉其支出後所剩下),如果T大於(或小於)G,則稱政府有預算剩餘(或預算赤字)。 12
一些重要的恆等式 • S=I這個等式意味著:就一個封閉經濟體系而言,儲蓄一定等於投資。 何以如此?或此一等式背後的機制為何?是什麼撮合儲蓄者與投資者? 答案是金融體系。債券市場、股票市場、銀行、共同基金以及其他的金融市場與中介機構,它們將一國的儲蓄導向一國的投資。 注意:若承旭的所得大於支出,而將未用完的所得存入銀行,或購買債券或股票,則他增加了國民儲蓄。因此,總體經濟學家會稱他是在儲蓄,而不是投資。 13
可貸資金市場 • 接下來我們將建立一個金融市場模型,來說明如何撮合一國的儲蓄與投資。這個模型也可以分析不同的政府政策,如何影響儲蓄與投資。 • 假設經濟體系只有一個金融市場,稱為可貸資金市場(是指儲蓄下來,可被廠商或人們借貸的資金)。 所有的儲蓄者將他們的儲蓄存入這個市場(可貸資金市場中,供給的來源),且所有的借款(或投資)者在這個市場取得貸款(資金需求的來源)。 此一貸放可以直接進行,如家戶購買廠商所發行的債券;也可以間接地進行,如家戶把錢存到銀行,銀行再利用這些資金進行放款。 14
圖1 可貸資金市場 利率是貸款的價格,它代表借款者取得資金的代價與儲蓄者提供資金的報酬。 利率 供給 由於利率高意味著儲蓄的報酬高,所以當利率上升時,可貸資金的供給量會增加,即供給曲線是正斜率的。 5% 需求 利率高意味著借款的成本高,所以當利率上升時,可貸資金的需求量會減少,可貸資金的需求曲線是負斜率。 0 $1,200 可貸資金(十億美元) 圖1顯示若可貸資金的供需要達成平衡,則利率水準會調整至5%,此時均衡的可貸資金數量為1兆2千億美元。 15
可貸資金的供給與需求 • 回想一下,實質利率是名目利率減掉物價膨脹率。其反映的是儲蓄的實質報酬,以及借款的實質成本。所以,可貸資金的供給量與需求量都決定於實質利率,因此圖1中的利率應解釋為實質利率。 • 接下來利用可貸資金市場理論,來檢視政府政策如何影響經濟體系的儲蓄與投資,我們可以利用個經第4章曾提過的三個步驟來分析: 第一,我們決定政策是影響供給還是需求曲線。 第二,我們決定移動的方向。 第三,我們利用供需圖形來觀察均衡如何變動。 16
政策1:儲蓄誘因 • 一國的生活水準(GDP)決定於它生產商品與服務的能力。 由於儲蓄的高低表示可提供投資所需資金的充裕程度,以便進行下一期商品的生產,故若一國的儲蓄率能夠提高,則隨著時間經過,其經濟成長率會上升,從而該國人民可以享有更高的生活水準。 • 不少經濟學家認為,美國儲蓄率低的部分原因是稅賦降低人們的儲蓄意願。美國聯邦政府以及許多州政府的稅收主要來自於所得稅,包括對利息所得與股利所得所課的稅。 以一個25歲年輕人用他的儲蓄1,000美元買了一張30年期、年利率為9%的債券為例,來說明此一政策的影響。 17
政策1:儲蓄誘因 • 若政府不對利息所得課稅,則這1,000美元在利滾利下,30年後會變成13,268美元。但如果利息所得稅的稅率為33%,則這1,000美元在30年後將只變成5,743美元。 因此,對利息所得課稅會大幅降低人們的儲蓄誘因。很多經濟學家和立法者建議改革稅法,例如擴大帳戶的免稅額度,以誘使人們儲蓄。 此政策的結果,可以圖2的可貸資金市場來分析。以下依循那三個步驟: 18
圖2 儲蓄誘因增加可貸資金供給 利率 供給, S1 S2 1.由於上述的稅負變動會改變家戶在任何既定利率下的儲蓄供給量,從而供給曲線會移動。 1.儲蓄的稅負誘因使可貸資金供給增加… 5% 4% 2. …造成均衡利率下降…. 需求 上述稅負的改變,不會直接影響借款者在任一既定利率下的借款金額,故需求維持不變。 0 $1,200 $1,600 可貸資金 (十億美元) 3. …且可貸資金的均衡數量增加。 由於利率下降,借款成本降低,廠商願意借更多的錢來投資。 因此,稅法的改革可以鼓勵更多的儲蓄,使利率下降且投資增加。 19
圖3 投資誘因增加可貸資金需求 假設國會通過一項投資抵減法案;該法案給予蓋新廠房或買新設備的廠商稅負上的優惠。圖3顯示此一法案對可貸資金市場的影響。 利率 2. …造成均 衡利率上升… 1. 投資抵減使可貸資金需求增加… 供給 投資抵減不會影響家戶的儲蓄,所以可貸資金的供給不會受到影響。 3. …且可貸資金的均衡數量增加。 6% 5% D2 需求, D1 0 $1,400 $1,200 可貸資金 (十億美元) 同樣是稅法改革,但鼓勵更多的投資,會使利率上升。 20
政策3:政府預算赤字與剩餘 • 有一個持續爭議的課題是「政府預算的狀態」。政府預算赤字是政府支出(G)超過稅收(T)的部分,政府可以藉由在債券市場借款來融通。而政府過去借款的累計總額,則稱為政府債務餘額。 政府預算剩餘是政府稅收超過支出的部分,它可以用來償還一部分的政府負債。 如果政府的支出正好等於稅收,則我們稱政府預算平衡。 21
圖4 政府預算赤字的影響 假設政府原先預算平衡,但因採減稅(或支出增加)而產生預算赤字。此情況將對可貸資金市場有何影響? 利率 供給, S1 S2 1. 政府預算赤字使可貸資金供 給減少… 政府預算赤字代表國民儲蓄中的政府儲蓄減少,因此供給曲線會移動。 5% 6% 2. …造成均 衡利率上升 需求 由於預算赤字不會影響廠商在任一利率下的借款金額,所以不會改變資金的需求。 0 $1,200 $800 可貸資金 (十億美元) 3. …且可貸資金均衡數量減少。 因政府借款而使利率上升,進而造成投資減少,此稱為排擠,它排擠了民間的投資。 22
政策3:政府預算赤字與剩餘 • 我們可以得到以下的結論: 當政府有預算赤字而使國民儲蓄減少時,利率會上升且投資會減少。 由於投資對長期經濟成長很重要,因此政府預算赤字會降低一國的經濟成長率。 • 政府預算剩餘的影響與預算赤字正好相反, 務請要自行練習。 23
結論 • 在很多方面,金融體系就像經濟體系的其他商品市場。 可貸資金的價格(利率),正如同其他商品的價格,是由市場供需所共同決定的,而且我們可以像分析其他市場那樣,分析金融市場供需的變動。 24
結論 • 不過,金融市場有一點比較獨特,它扮演了連結現在與未來的重要角色。 這一點是其他市場所沒有的。儲蓄者之所以願意提供資金,是因為他們要把部分的現在所得,轉換成未來的購買力;而借款者之所以需求資金,是因為他們要在今天進行投資,以便未來有更多的資本財可以用於生產。 因此,運作良好的金融市場不僅對當前世代很重要,對未來的世代也很重要。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