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6

4-2 全球問題大追擊

4-2 全球問題大追擊. 地球生病了. 殺手 1 號 ~ 酸雨. http://www.nths.cn/geography/kejian/dqhjbh/3.htm. 酸雨的形成. 酸雨. 雨水. http://chemistry.guosir.com/images/27gbz.gif. 對植物的危害. 現況. 歸納 ~ 酸雨的影響. 酸雨. ?. 殺手 2 號 ~ 暖化. 暖化的成因. 4-2 全球問題大追擊. 現況. http://www.nths.cn/geography/kejian/dqhjbh/3.htm. 歸納 ~ 暖化的影響. 冰原融化.

Download Presentation

4-2 全球問題大追擊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4-2全球問題大追擊 地球生病了 殺手1號~酸雨 http://www.nths.cn/geography/kejian/dqhjbh/3.htm

  2. 酸雨的形成 酸雨 雨水 http://chemistry.guosir.com/images/27gbz.gif

  3. 對植物的危害

  4. 現況

  5. 歸納~酸雨的影響 酸雨

  6. ?

  7. 殺手2號~暖化

  8. 暖化的成因

  9. 4-2全球問題大追擊 現況 http://www.nths.cn/geography/kejian/dqhjbh/3.htm

  10. 歸納~暖化的影響 冰原融化 淹沒低窪陸地 氣 候 變 遷 乾旱、暴雨 衝擊水土資源 危及人類生命 暖化 擴大沙漠化 土地劣化 動植物生態改變 植物提早開花 昆蟲提前出現 羽族提前孵化 分布地及數量改變 生物多樣性銳減

  11. 歸納~國際社會的努力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目標: 根據本公約的各項有關規定,將大氣中溫室氣體的濃度穩定在防止氣候系統受到危險的人為干擾的水平上。這一水平應當在足以使生態系統能夠自然地適應氣候變化、確保糧食生產免受威脅並使經濟發展能夠可持續地進行的時間範圍內實現 。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1992年通過,但效果不彰。 →各國需有限制溫室氣體排放的措施 →跨國的研究技術開發 →已開發國家採取減量措施

  12. 歸納~國際社會的努力 京都議定書:1997年通過,具有法律效力。 原公約減量目標並未被會員國認真執行,於是形成制定具有法律力的議定書的共識。 →2008~2012年間將六種溫室氣體排放量降至較1990年排放量少5.2%

  13. 歸納~國際社會的努力 《京都議定書》全稱《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的京都議定書》)是《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的補充條款。是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由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參加國三次會議制定的。 目標是「將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含量穩定在一個適當的水平,進而防止劇烈的氣候改變對人類造成傷害」。

  14. 歸納~國際社會的努力 • 1997年條約在日本京都通過 • 1998年3月16日至1999年3月15日間開放簽字,共有84國 簽署 • 條約於2005年2月16日開始強制生效 • 2009年2月,一共有183個國家通過了該條約(超過全球排放量的61%) • 引人注目的是美國沒有簽署該條約。 • --------------------------------------------------條約規定,它在「不少於55個參與國簽署該條約並且溫室氣體排放量達到附件I中規定國家在1990年總排放量的55%後的第90天」開始生效。 • 這兩個條件中,「55個國家」在2002年5月23日當冰島通過後首先達到,2004年12月18日俄羅斯通過了該條約後達到了「55%」的條件,條約在90天後於2005年2月16日開始強制生效。

  15. 京都議定書:限制全球二氧化碳排放以抑制全球暖化京都議定書:限制全球二氧化碳排放以抑制全球暖化     為了21世紀的地球免受氣候變暖的威脅,1997年12月11日, 149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在日本東京召開《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第三次會議,經過緊張而艱難的談判,會議通過了旨在限制發達國家溫室氣體排放量以抑制全球變暖的《京都議定書》。雖然議定書規定發達國家削減溫室氣體的目標距發展中國家的要求還很遠,但最終能以法律約束的形式限制發達國家溫室氣體排放量,這在歷史上還是第一次。

  16.  《京都議定書》規定: • 到2010年,所有發達國家排放的二氧化碳等6種溫室氣體的數量,要比1990年減少5.2%,發展中國家沒有減排義務。具體說來,各發達國家從2008年到2012年必須完成的削減目標是:與1990年相比,歐盟削減8%、美國削減7%、日本削減6%、加拿大削減6%、東歐各國削減5%~8%。紐西蘭、俄羅斯和烏克蘭可將排放量穩定在1990年水準上。議定書同時允許愛爾蘭、澳大利亞和挪威的排放量分別比1990年增加10%、8%、1%。

  17. 為了促進各國完成溫室氣體減排目標,議定書允許採取以下四種減排方式:為了促進各國完成溫室氣體減排目標,議定書允許採取以下四種減排方式: • 兩個發達國家之間可以進行排放額度買賣的“排放權交易”,即難以完成削減任務的國家,可以花錢從超額完成任務的國家買進超出的額度。 • 以“淨排放量”計算溫室氣體排放量,即從本國實際排放量中扣除森林所吸收的二氧化碳的數量。 • 可以採用綠色開發機制,促使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共同減排溫室氣體。 • 可以採用“集團方式”,即歐盟內部的許多國家可視為一個整體,採取有的國家削減、有的國家增加的方法,在總體上完成減排任務。

  18. 《京都議定書》需要在佔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55%的至少55個國家批准之後才具有國際法效力。2002年3月,歐盟環境部長會議批准了《京都議定書》。6月,日本政府也批准了《京都議定書》。至此,批准議定書的國家已超過55個,但批准國家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僅為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 36%,尚不足以使《京都議定書》生效。直至2004年,關鍵國家俄羅斯同意批准,京都議定書始成為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並於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

  19. 美國人口僅佔全球人口的3%至4%,而美國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卻佔全球排放量的25%。美國曾於1998年11月簽署了《京都議定書》。但是,2001年3月,新上臺的布希政府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將會影響美國經濟發展”和“發展中國家也應該承擔減排和限排溫室氣體的義務”為藉口,宣佈拒絕執行《京都議定書》。美國人口僅佔全球人口的3%至4%,而美國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卻佔全球排放量的25%。美國曾於1998年11月簽署了《京都議定書》。但是,2001年3月,新上臺的布希政府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將會影響美國經濟發展”和“發展中國家也應該承擔減排和限排溫室氣體的義務”為藉口,宣佈拒絕執行《京都議定書》。 • 資料來源:2003年 環境資訊年鑑 • http://co2.e-info.org.tw/encyclopaedia/encyclopaedia1_02.htm

  20. 4-2全球問題大追擊 地球生病了~臭氧層 http://vm.nthu.edu.tw/science/shows/othree/index2.html

  21. 臭氧層減少的影響 據科學研究,臭氧減少10%。紫外線可能增加20%,同時皮膚癌患者可能增加30%,此外還會產生下列幾種現象:(1)白內障罹患率增加。(2)免疫系統受到抑制。(3)穀物的收成且減少,品質降低。植物和浮 游生物減少, 破壞自然界的生物鏈。(4)塑膠、橡膠製品加速老化。(5)紫外線直射會引起對流層臭氧二增加,致使產生光化學煙霧,造成空氣污染。

  22. 4-2全球問題大追擊 (配合課本第63頁) 延伸學習 臭氧層的破洞完全是人類釋放至大氣層的化學物質所引起。 1930年代,美國杜邦公司發明化學物質「氟氯碳化物」,將其應用在冷媒、隔熱材料、清潔用品、噴霧裝置、保麗龍的發泡劑等。其出現雖改變人類的生活型態及舒適程度,但在氟氯碳化物問世的四十餘年後,美國的兩位化學家發現自人類發明使用氟氯碳化物以來,臭氧層即不斷地消失。

  23. 成因 • 這些消耗臭氧層的化學物是一些廣泛使用的人造化學物,包括: • 含氯氟烴(CFCs) (或氟氯化碳);- 哈龍;- 1,1,1-三氯乙烷(甲基氯仿); • - 四氯化碳;- 甲基溴;- 含溴氟烴(HBFCs);及- 含氯氟烴(HCFCs)。

  24. 常用的CFCs及海龍分子結構及用途

  25. 4-2全球問題大追擊 土石流 地球表面有很多森林覆蓋,人類不斷開墾山林。過度開墾的結果,造成水土保持不良,一旦遇上地震或豪雨,土石崩落,可能引發土石流。 http://www.wretch.cc/video/x492320832&func=single&vid=4014025&p=3 http://www.wretch.cc/video/twc044a&func=single&vid=4280919&p=210

  26. 4-2全球問題大追擊 (配合課本第64頁) 延伸學習 形成土石流最主要的3個條件是: 1雨量大,累積雨量在150毫米以上或降雨強度每小時40毫米以上。 2足夠的堆積物,例如:破裂、鬆散的岩石和土石等。 3陡坡:坡度在15.30度以上。

  27. 4-2全球問題大追擊 土地沙漠化 人類還大量使用化學肥料、農藥,造成水源汙染和土壤的破壞,嚴重的話,土壤無法再種植,使地表不受保護而暴露出來,最後將使土地沙漠化。

  28. 4-2全球問題大追擊 熱帶雨林減少 熱帶雨林像是地球的肺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製造氧氣、涵養水源、淨化空氣,有調節氣候的功能,還提供生物棲息。然而,人類為了取得木材、礦產和土地,不斷的砍伐這些雨林。一旦面積逐漸縮小,地球平均溫度上升且空氣品質惡化。 巴西政府的作法

  29. 4-2全球問題大追擊 非洲撒哈拉公路附近,種植耐旱植物,進行維護土壤工程,以防制土地沙漠化的擴大。 人類為了在熱帶雨林地區進行開墾,會先燒毀森林地帶,有時便會造成難以控制的森林大火。

  30. 4-2全球問題大追擊 熱帶雨林是一種分布在終年高溫多雨地區的森林類型。樹種繁多,樹幹高大,通常分布在赤道附近。

  31. 4-2全球問題大追擊 臺灣北部遭受來自蒙古地區的沙塵暴侵襲。

  32. 4-2全球問題大追擊 (配合課本第64頁) 延伸學習 沙塵暴形成必須有3 個要素:強風、沙源和不穩定的空氣。 中國西北地區向來是東亞沙塵暴的發源地,以春季發生頻率最高。沙塵埃透過高層氣流輸送,東移到日本、韓國,甚至北美地區。近十年來,亞洲沙塵暴平均每年發生1 7次, 8 0 % 往日、韓方向傳送,甚至到達美國;約20%往東南傳送到華南,甚至到達臺灣地區。

  33. 4-2全球問題大追擊   小朋友,請你想一想,地球所面臨的問題是不是真的不少啊?請你根據自己的看法,整理出地球的各種病症,然後扮演一位醫生,幫助妹妹提出可行的醫治方法。

  34. 4-2全球問題大追擊 人(10億) 人口爆炸與資源分配不均 9 8 7 6 5 4 3 2 1 0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2010 2020 2030 2040 2050 西元(年) 聯合國人口基金會於《2004年世界人口狀況》報告書中,預計2010年全球人口會將近六十九億人;2050年則約八十九億人。 (資料來源:聯合國人口基金會http://www.unfpa.org/swp/2004/pdf/index.htm 檢索日期2007/06/12)

  35. 4-2全球問題大追擊 日 美 中 埃及 印 世界資源的分配並不均勻。平均來說,1個美國人的能源使用量,相當於2個日本人、7個中國人、11個埃及人、15個印度人。

  36. 4-2全球問題大追擊   世界上的人口快速增加,增加了自然資源的消耗量;而資源分配的不均,使得少數工業化國家消耗了全球大部分的資源。在這兩個因素的交互影響下,全球許多地方資源匱乏,產生了貧窮、飢餓、缺乏醫療等問題。

  37. 4-2全球問題大追擊 人權的侵犯   以全球角度來看,婦女、兒童等弱勢族群常面臨人權被侵犯、接受教育、工作的權利遭受剝奪等困境。

  38. 婦女權益 智利、敘利亞、史瓦濟蘭等國,婦女受先生永生監護。 有些阿拉伯國家,太太必須得到先生的同意才能辦理護照。 非洲22個國家,女生就學率低於男生80%

  39. 安哥拉 人均壽命:男45歲,女48歲, 5歲以下幼兒死亡率為21% 期望平均壽命: 46.5歲 年齡結構:0—19歲人口59.6%,20—44歲人口31% 性別比例:男性48.3%,女性佔51.7% 人民生活:據2001年統計,68%的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屬於 目前全球經聯合國批准的最不發達的49國家之一。 安哥拉是難民最多的非洲國家,400多萬人流離失所,接近人口總數的1/3。 • 世界上麻風病最多的國家之一 • 9.4%的安哥拉人感染愛滋病病毒 • 2001年1.1萬安哥拉人死於瘧疾 • 約400萬人受到昏睡病的威脅 • 安哥拉的產婦和嬰兒死亡率世界第二,42.5%的兒童營養不良。

  40. 4-2全球問題大追擊 有些地方的兒童和青少年,因為沒錢上學而成為「童工」,甚至被迫超時超量工作。 對於生存權受到戰爭的侵犯,人們提出恢復和平與民主的訴求,以爭取基本的人權。 加油站 童工:聯合國規範15歲以下的兒童從事勞動者,稱為童工。我國法律也禁止工商業者雇用未滿15歲的兒童從事工作。

  41. 世界展望會 • 台灣世界展望會杜明翰會長表示,每個孩子都有夢想、希望,需要愛和關懷,每個孩子生命都是一種奇蹟,但是如果生活在貧窮、戰爭、無法有安身立命的地方,這樣的奇蹟卻有可能無法發生。全球有十億的兒童身處貧困中970萬名的兒童;在五歲以前死去;有930萬小學生沒有上學;有1億5千8百萬五至十四歲兒童是童工;有1億2千5百萬五歲以下兒童沒有乾淨飲用水,因此生病、死亡;有900萬的兒童生活在難民營中…世界展望會一直期望「與貧窮人同行」,更邀請大家一起來與世界的兒童做朋友!王力宏愛心寮國行

  42. 4-2全球問題大追擊 飢餓問題 飢餓與貧窮的問題往往是相互惡性循環的。   我們需要食物來維持成長或保持體力,然而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取得足夠的食物,目前全球有將近八億人,受到戰亂等因素的影響,處於長期營養不良的困境。 營養不良會造成嬰幼兒死亡率增高,和成人生產力下降。如果成人生產力受到影響,就沒有足夠的人力,來生產更多的糧食。

  43. 全球糧食分配不均 • 2000-2002年 全球8億5200萬人營養不足 8億1500萬人生活在發展中國家 3700萬人生活在已開發國家。 --表示 2001年,榖物產量21億公噸,分給61億人口,每人一年340公斤,每天2800卡的糧食,比聯合國訂定2100卡還好。 但是… 580公斤 V.S. 245公斤 發展中國家(印度、孟加拉、柬埔寨等南亞東南亞國家)生產6成以上的穀物,卻有30%以上人口處於營養不足狀態。 --原因

  44. 4-2全球問題大追擊 有些地區的兒童,常因肥胖的問題,需要靠各種方式來減重。 泰國境內來自緬甸的難民,因食物不足常有營養不良的狀況。

  45. 4-2全球問題大追擊 臺灣世界展望會自民國79年起舉辦「飢餓三十」活動,匯集國人的愛心,救助世界各地無數飢餓、疾病、流離失所的人們。

  46. 4-2全球問題大追擊 為了消滅飢餓,我們必須健全食物的生產與供應。提升生產技術以增加全球的糧食產量,有效解決糧食分配問題、以及控制人口無限制成長,才是解決飢餓問題的良方。

  47. 4-2全球問題大追擊 犯罪問題 隨著世界各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的密切交流,犯罪活動國際化的趨勢也愈來愈明顯。尤其跨國毒品買賣與偽鈔印製等國際罪行,只靠一個國家自我努力查緝是無法消弭的,需要各國政府和相關國際組織共同努力防範。 要杜絶野生動物的販售,必須各國互相合作。

  48. 4-2全球問題大追擊 國際刑警組織是一個致力於打擊國際犯罪的組織。 國際刑事警察組織(Interpol或ICPO,International Criminal Police Organization),亦稱國際刑警,成立於1923年,專門調查及打擊跨境罪案。 國際刑警組織需保持政治中立,它並不會介入任何政治、軍事、宗教或種族罪行。它的目標是以民眾安全為先,主要調查恐怖活動、有組織罪案、毒品、走私軍火、偷運人蛇、清洗黑錢、兒童色情、高科技罪案及貪污等罪案。 在2001年,參與國的警方在國際刑警的通報及幫助下,成功逮捕的通緝犯及尋回的失踨人士,達1,400多人。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