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 likes | 264 Views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 1919---------1949 ). 【 考纲考点 】. 1 、政治: ( 1 )五四运动( 2 )中共诞生( 3 )国民大革命( 4 )国共十年对峙( 5 )抗日战争( 6 )解放战争( 7 )新中国的成立 2 、经济: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 3 、思想:新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 【 考情分析 】. 本部分内容历年多有考查 , 侧重政治史的考查。 2013 年从长效热点看涉及中国近代化,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党建,中日关系等;时政热点涉及中国梦的历史变迁,周年热点涉及毛泽东诞辰 120 周年等。. 【 阶段特征 】
E N D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19---------1949)
【考纲考点】 1、政治:(1)五四运动(2)中共诞生(3)国民大革命(4)国共十年对峙(5)抗日战争(6)解放战争(7)新中国的成立 2、经济: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 3、思想:新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 【考情分析】 本部分内容历年多有考查,侧重政治史的考查。2013年从长效热点看涉及中国近代化,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党建,中日关系等;时政热点涉及中国梦的历史变迁,周年热点涉及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等。
【阶段特征】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 政治上: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曲折发展; 新民主主义经济不断发展。 思想上:孙中山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新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诞生,成为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指南。
新民主主义革命 1924 1927 1937 1945 1949 1919 1921 中共成立早期活动 五四运动 国民革命 土地革命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
民主革命的分期: 新中国成立 鸦片战争 农民阶级、资产阶级领导 五四运动 无产阶级领导 · · · 1840 1919 1949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知识整合 1、自主复习 2、互帮互查 15分钟
主题探究 一、纵向整合: 1、20世纪30年代,各种救国主张纷呈,试分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在此期间,中共的革命主张有何变化? 2、1919-1949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并分析因素。 3、阻碍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因素有哪些?有何启示?
主题探究 二、横向整合:结合史实说明1937年—1945年中国近代化取得的成就。 经济: 政治: 思想: 伴随着抗日根据地的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毛泽东思想成熟,成为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指南。
三、热点整合:结合史实分析日本侵华的基本特点,中国的抗日战争有何特点?你认为中日两国应该如何妥善处理双边关系?三、热点整合:结合史实分析日本侵华的基本特点,中国的抗日战争有何特点?你认为中日两国应该如何妥善处理双边关系? 日本侵华的基本特点: 1、蓄谋性2、残暴性3、阴险性4、长期性 请结合史实说明 中国的抗日战争特点: 1、全民族抗战 2、双重性3、持久性4、世界性 正确处理双边关系: 1、以史为鉴,面向未来2、大局出发,以国家利益和人民的利益为重等等。
能力训练 15分钟 • 冲刺高考
选择题 ADCCC
评分标准: 第一层次(10~8 分):①观点明确,紧扣评论对象; ②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 ③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第二层次(7~4 分):①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②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 ③ 论证较完整,表述较清楚。 第三层次(3~0 分):①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②未引用史实;③论证欠缺说服力, 表述不清 。
我同意第一种观点(1分) 从国内方面看: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处在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之下,阶级矛盾不断激化。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得到发展,工人阶级迅速壮大,为五四运动发生准备了阶级条件。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人们思想解放,这为其爆发准备了思想条件。从国际上看: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正确的解放道路。1915年,日本提出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这就促使中国人民的反帝情绪日益高涨。而巴黎和谈中国外交的失败只是导火索(8分) 综上所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爆发是在国内外原因共同作用下的必然结果,不是非理性“情绪的宣泄(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