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

揭開觀審制面紗

揭開觀審制面紗. 黃國昌 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副研究員;法實證研究中心執行長. 2011 年 7 月 26 日中國時報. 2. 司法院 『 人民觀審制度研議委員會 』 ,經過半年多討論、研議,初步定調 『 人民觀審制度 』 將可讓人民真正參與審判,有助於新一波司法改革的推動,完成基本架構研議後,今天正式送交 『 司法院司法改革策進會 』 討論 (1) 司法院為推動「人民觀審制」,成立「人民觀審制度研議委員會; (2) 該委員會經過「討論」與「研議」,認為「人民觀審制度將可讓人民 真正參與審判,有助於新一波司法改革的推動」?

Download Presentation

揭開觀審制面紗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揭開觀審制面紗 黃國昌 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副研究員;法實證研究中心執行長

  2. 2011年7月26日中國時報 2 司法院『人民觀審制度研議委員會』,經過半年多討論、研議,初步定調『人民觀審制度』將可讓人民真正參與審判,有助於新一波司法改革的推動,完成基本架構研議後,今天正式送交『司法院司法改革策進會』討論 (1)司法院為推動「人民觀審制」,成立「人民觀審制度研議委員會; (2)該委員會經過「討論」與「研議」,認為「人民觀審制度將可讓人民 真正參與審判,有助於新一波司法改革的推動」? (3)該委員會已就人民觀審制完成基本架構之研議 ? 是司法改革?還是政治操作? 20110701

  3. 是民意調查還是媒體操作? 2011年4月20中國時報A8版面 3 20110701

  4. 2011年6月29日聯合報A4版面 4 20110701

  5. 2011年7月6日自由時報

  6. 2011年7月27日中國時報

  7. 國民參與審判的兩種模式 • 比較法下的兩種基本模式 • 陪審制(Jury System) • 由國民組成之陪審團負責認定「事實」 • 以美國為代表 • 韓國仿效模式 • 參審制(Lay Assessor Model) • 由法官與國民共同作成決定 • 以德國為代表 • 日本仿效模式 陪審團 法官 法官+參審員

  8. What Difference Do Juries Make? 對「被告有罪與否」認定結果之影響 • Kalven & Zeisel (The American Jury 1960) • 由陪審團所審理之3,576件刑事案件中,調查主持公判程序之法官對結果的看法 • 刑事案件 • 一致:78% • 不一致:22% • 19%:法官判定有罪、陪審團判定無罪 • 3%: 法官判定無罪、陪審團判定有罪 10

  9. What Difference Do Juries Make? Theodore Eisenberg et al. (J. Empirical Legal Studies, 2005) • Data: National Center for State Courts • 來自四個管轄區域之400個刑事案件 • 資訊包括法官及陪審員對證據評價之意見、對案件複雜度的看法以及各自之認定結果 • Findings: • 面對相同的案件,法官較陪審員更容易判決被告有罪:增加12% • 更為重要而顯著的發現: • 歧異並非肇因於「證據的複雜程度」或「涉及法律之複雜程度」 • 無論是法官或陪審員,其認定被告有罪之機率均與「得以證明被告有罪之證據強度」呈現正比 • 兩者對有罪與否出現不同認定之關鍵在於:陪審團對於滿足「超越合理懷疑」要求之證據強度較法官為高 11

  10. 12

  11. 13

  12. What Difference Do Juries Make? 「跨領域代表」(cross-sectional representation)的價值 •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Scott v. Harris案(2007年) • Harris指控Scott警官執法過當,侵害人權,請求賠償 • 爭點:Harris在逃逸Scott的追捕時,其行為是否對公眾安全造成實質而立即的危險,從而沒有任何合理的陪審團會認為,被告刻意碰撞原告駕駛的車輛以阻止其繼續高速駕駛,是一個過度的執法行為? • DC & AC:No! 駁回被告Summary Judgment之聲請 • SC : Yes! No need for jury trial! • 影片播放

  13. What Difference Do Juries Make? Scott v. Harris案 • 三位學者接受最高法院的公開挑戰 • Dan M. Kahan, David A. Hoffman & Donald Braman, Whose Eyes Are You Going to Believe? Scott v. Harris and The Perils of Cognitive Illiberalsim, 122 Harv. L. Rev. 837 (2009). • 藉由實驗設計,使1,350名來自不同地區、具有不同背景、屬於不同族群的美國公民,觀看聯邦最高法院所公開之本案追捕過程的錄影帶。 • 研究結果顯示 ,雖然大多數的受訪者,形成與最高法院多數見解相同的意見;然而,在不同族群之間,卻存在顯著的差異: • 白人、男性、政治觀點趨於保守、富裕者,較易形成支持被告立場的看法 • 非裔、女性、政治觀點傾向自由派、受到良好教育但較不富裕者,則較易形成支持原告立場的看法 • 最高法院以「自己觀點」所為之認定,取代來自社會各階層之陪審團集體討論後所將作成之決定,嚴重損及陪審制度之核心精神

  14. 我們準備好了嗎? • 目標 • 影響案件結果? • 使司法判決融入社會多元價值? • 防止法官專擅? • 提昇人民對司法之信心? • 參與過程? • 參與決定? • 還是兩者? • 實踐目標之最佳改革模式?

  15. 我們準備好了嗎? • 違憲疑慮之泥沼 • 憲法80條 vs. 憲法81條 • 1994年政治大學研討會 • 2011年司法院研討會 • 以觀審制避免違憲的問題? • 理論論爭之泥沼 • 各種模式的「優點 vs. 缺點」分析 • 是「信仰、感覺」?還是「有實證基礎之分析」? 17

  16. 我們準備好了嗎? 決策者需要以我國自己的實證研究作為主要決策基礎,這點更毋須贅論,實證研究必須講求方法,而不能僅憑武斷或直覺。就此司法決策一定要尋求社會科學的幫助,而先進國家就平民司法完成的實證研究,已逐漸發展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理論,更有高度參考價值。在仍未實施參審或陪審 . . . 的現階段,至少就問題的定性與目標的設定,可以借助於實證研究。 刑事參審試行條例. . . 在目標不明確而又缺乏系統評量的情況下,再度淪為名不符實的假試驗,最後不是全憑直覺,就是仍由政治利益決定,無異空忙一場。其他司法改革如果不能先在方法上力求改革,結果大概也沒有兩樣。

  17. 受訪員背景資料

  18. 是否知道外國參審制? 20

  19. 圖一:贊成台灣採用參審制?(左) 21

  20. 圖一:贊成台灣採用參審制?(右) 22

  21. 圖二:若被選中是否願意參加審判?(左) 23

  22. 圖二:若被選中是否願意參加審判?(右) 24

  23. 圖三:參審vs觀審,何者較好?(右) 25

  24. 法官判決一定是公平的?

  25. 誤殺比誤放嚴重?

  26. 知道外國參審制 是否贊成國民參審 是否願意參與審判 年齡 參審V.S觀審 態度 影響民眾對國民參與審判態度之因素 性別 教育 城鄉 人權觀念 法院判決觀感 28

  27. 迴歸分析表 29

  28. 謝謝聆聽,敬請指教 30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