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0 likes | 1.51k Views
第二章 清代的長期統治 第一節 政治經濟的發展. 學習重點. 清初的治臺政策 渡臺禁令的頒布與影響 清代臺灣行政區的演變 清代臺灣的土地墾殖與水利開發 郊商與港口的興起. 消極的治臺政策. 施琅雕像. ( 一 ) 「棄留」爭議 1. 主 「 棄 」 : 以 康熙 為首 A. 認為 「 臺灣 僅彈丸之地 , 得之無所加 , 不得無所損 。 」 B. 主張 「 遷其人棄其地 」 2. 主 「 留 」 : 施琅 A. 以 國防 的觀點 B. 康熙 力排眾議 , 接受其觀點 - 1684 正式將 臺灣 納入 中國 版圖 ( 康熙 23 年 ).
E N D
第二章 清代的長期統治 第一節 政治經濟的發展
學習重點 • 清初的治臺政策 • 渡臺禁令的頒布與影響 • 清代臺灣行政區的演變 • 清代臺灣的土地墾殖與水利開發 • 郊商與港口的興起
消極的治臺政策 施琅雕像 (一) 「棄留」爭議 1.主「棄」:以康熙為首 A.認為「臺灣僅彈丸之地 ,得之無所加,不得無所損。」 B.主張「遷其人棄其地」 2.主「留」:施琅 A.以國防的觀點 B.康熙力排眾議,接受其觀點-1684正式將 臺灣納入中國版圖(康熙23年)
(二)消極治臺 1.態度:「為防臺而治臺」 2.防範措施: A.駐臺官吏任期三年,不准攜眷 B.駐軍採「班兵制」,三年輪調,家眷也不能隨軍來臺 C.不准漢人進入山地,採「漢番隔離」 D.限制生鐵與鐵器輸入臺灣
渡臺禁令的頒布與影響 (一)渡臺禁令的頒布 1.背景:恐臺灣成「奸宄逋逃之淵藪」 2.下令:在臺無妻室產業者、或犯徒罪者皆遷回中國內地 3.頒布渡臺禁令 A.嚴禁無照渡臺,須取得許可證 B.不准攜眷(單身)
(二)渡臺禁令的影響 1.延遲開發→形成「人去業荒」現象 2.形成嚴重的社會問題 A.男女比例失調→娶妻不易→形成重聘金及童養媳的現象 B.平埔族人口減少 a.漢人娶平埔族女子為妻 b.形成「有唐山公,無唐山媽」現象 C.羅漢腳(單身無業游民)充斥 3.偷渡之風盛行
偷渡盛行 • 背景:閩、粵地區居民生活不易 • 橫渡黑水溝相當危險,悲劇時起--「放生」、「種芋」、「餌魚」 • 放寬:雍正十年-准已入臺者, 可搬移眷口 • 解除禁令:1874年牡丹社事件後,沈葆楨奏請(光緒元年)
行政區劃的演變 (一)行「三級制」 1.三級:分巡臺灣廈門兵備道→臺灣府→縣 2.另設:臺灣鎮總兵-掌管全臺治安 A.擁有逕奏權及掛印 B.形成「以武抑文」的現象
3.演變: A.康熙24-「一府三縣」 B.雍正 5-「一府四縣二廳」 C.嘉慶17-「一府四縣三廳」 D.光緒12-「二府八縣四廳」 E.光緒14-「三府一州十一縣三廳」
康熙時期-「一府三縣」 A.臺灣府→臺灣縣、諸羅縣、鳳山縣 B.轄區廣,常有民變與械鬥發生 • 雍正五年-「一府四縣二廳」 A.因朱一貴之役,而增置彰化縣 B.又增置淡水廳、澎湖廳 • 乾隆52年-因林爽文之役,改諸羅縣 為嘉義縣
嘉慶16年-增設噶瑪蘭廳 • 光緒元年-「二府八縣四廳」 A.背景:牡丹社事件 B.清廷開始積極經營臺灣-派沈葆楨來臺 • 光緒14年-「三府一直隸州十一縣四廳」 A.背景:中法戰爭 B.劉銘傳奏請臺灣建省
土地拓墾 (一)拓墾方式 1.由「墾首」或「墾戶」向官府申請墾照 2.招募漢人開墾 3.開鑿水圳--將旱田墾成水田 4.再招佃農耕種→形成「一田二主」現象
(二)拓殖區域 1.由南而北: 臺南→斗六門(雲林)→半縣(彰化)→竹塹(新竹)→桃園→臺北盆地 2.由西向東: A.康熙末:西部平原開發已達飽和 B.18世紀初:「陳賴章」墾號開墾臺北盆地 C.18世紀末:吳沙入墾宜蘭平原 D.19世紀中:「金廣福」墾號進入新竹東南 山區
(三)拓墾與地名 1.股:墾戶募集資金,廣招墾丁開墾,墾成 後分配股份--「五股」 2.份:合力岀資開墾者,持股份所分得的土 地--「頭份」、「十分寮」 3.結:採取結首制度,向政府具結申領墾照後,將各結首編號,以劃分地段-- 「五結」、「金六結」 4.張、甲:墾地的計量單位,五甲為一張犁 -「七張」、「六甲」、「三張犁」
水利開發 • 伴隨土地拓墾而來 • 一年收成2~3次 • 可抽取水租--每年 約3~4石 • 最具代表:A.八堡圳B.貓霧捒圳C.瑠公圳D.曹公圳
(一) 八堡圳 • 又名:施厝圳-因灌溉彰化縣十三個堡中 的八個堡,故稱八堡圳 • 十八世紀初由施世榜出資 • 引濁水溪灌溉彰化平原
(二) 貓霧捒圳 張達京 • 位於臺中盆地 • 由漢人張達京出資開圳 • 為平埔族岸裡社以『割地換水』方式開鑿A.開圳者取得一部分土地B.岸裡社取得一部分水權
(三) 瑠公圳 • 位於臺北盆地 • 十八世紀中由郭錫瑠父子修建 • 引青潭灌溉-從景美引新店溪的水灌溉臺北市南區及景美、公館附近的農田 • 曾遭原住民泰雅族破壞—後因郭錫瑠娶泰 雅族女子,工程才得以順利完成
(四) 曹公圳 • 臺灣南部最大的水利設施 • 唯一官方修築:十九世紀中由鳳山知縣曹謹倡修 • 灌溉區域達今高雄市全境
農業生產及區域分工 (一)農業生產-以稻米、甘蔗為主 1.稻米:A.一年可收成2~3次 B.由地主的「土壟間」加工 C.外銷中國華南地區 2.甘蔗 A.以牛拖石磨榨汁,再煮糖分餾結晶 B.外銷中國大陸、日本,再轉銷香港、澳洲、北美洲
糖 廍 臺灣傳統的製糖廠稱為「糖廍」。 這種簡易式的製糖工廠,是以牛為動力帶動石磨,將甘蔗榨出蔗汁,再經煎煮法分餾結晶出蔗糖。
(二)區域分工 1.型態:「男耕,女不織」 2.與大陸區域分工A.原因:臺灣不產棉與絲,開墾初所需 日用品由中國內地供應;臺灣 所產的米糖又是內地所需 B.區域分工:a.大陸-提供手工業產品 b.臺灣-提供農產品 3.對臺灣的影響:使臺灣的農業相當發達
清末臺灣農民工作情形 農民是臺灣社會的主體,稅賦繁重,有有胥吏的剝削,因而俗語說:「一隻牛剝二層皮」,正式當時農民生活的寫照。
行郊及港口發展 (一)行郊 1.性質:類似今日的同業公會或進出口商 2.發展-在臺灣開港之前相當發達 A.早期:a.以貿易地為名-北郊、泉郊、廈郊 b.以臺灣港口為商圈-港郊 B.後期:以商品類別組織-糖郊、米郊、布郊、 藥郊
清末航行於淡水河的戎克船 戎克是英文Junk的譯音,意指中國式平底帆船,多半用在跨越臺灣海峽的航運上。
1880年開港前 臺灣與中國的對度口岸
(二)港口發展 1.清初唯一合法口岸:臺灣府城(今臺南市) A.所有臺灣與大陸間貿易的船隻都須由 此進出B.臺灣府城商業繁榮 2.乾隆時期:已形成「一府二鹿三艋舺」之 都市體系A.反映出臺灣的開發-由南向北B.也反映臺灣的發展與海洋有密切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