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 likes | 468 Views
定義 : 廣義的唯物主義是 主張世界構成於物質 , 而意識是物質的產物與反映,這表明了, 一切心靈現象都可以還原為物質現象 (必須強調,在這裡寫成「還原為物質現象」與寫成「還原為物理現象」的意義,嚴格而言是不同的,某個程度上我們藉以區分唯物主義與物理主義的論述,而在心理學或生物學領域相關的若干主張深化了這樣的差異); 較嚴格的唯物主義則根本否認心靈現象與精神的存在 ,這一點就與當代的心腦同一論的主張不同,心腦同一論承認心靈(意識)現象必定存在著,而且心靈狀態即是腦的狀態。. 唯物主義. 興起 : 唯物主義的興起、茁壯是與自然科學、工業技術的
E N D
定義: 廣義的唯物主義是主張世界構成於物質,而意識是物質的產物與反映,這表明了,一切心靈現象都可以還原為物質現象(必須強調,在這裡寫成「還原為物質現象」與寫成「還原為物理現象」的意義,嚴格而言是不同的,某個程度上我們藉以區分唯物主義與物理主義的論述,而在心理學或生物學領域相關的若干主張深化了這樣的差異);較嚴格的唯物主義則根本否認心靈現象與精神的存在,這一點就與當代的心腦同一論的主張不同,心腦同一論承認心靈(意識)現象必定存在著,而且心靈狀態即是腦的狀態。 唯物主義
興起: 唯物主義的興起、茁壯是與自然科學、工業技術的 進步與成功密切相關的,物理學與相關科學的發展 似乎告訴人們,外在世界獨立於人們的思想之外, 也不依賴於人的思想,我們可以用明晰的自然定律 來解釋外在物質世界的機械運作以及各種形形色色 的現象,而這種解釋根本不需要引入其它的超自然 假設。 現代的唯物主義理論中,其中最早的一部份是來自於英國生物學家查爾斯 達爾文(Charles Darwin),他花了幾年的時間在世界上許多地方從事關於動植物的科學考察。在1858年,他寫下了「物種源始」(Origin of Species)一書,以進化的理論來解釋生命形式如何從共同的祖先逐漸發展出來。他的觀念遭到宗教學者的強烈質疑,因為這些觀念似乎為那些否定造物主或創造力存在於宇宙中的人提供了證據。當然,這也困擾了許多人,因為他們認為人不祇是一種無毛的猿猴而已。
《草地上的午餐》布面油畫,馬奈 作於1863年,208x264cm 愛德華•馬內(Édouard Manet,1832年1月23日—1883年4月30日),是出生在法國巴黎的寫實派與印象派畫家,又譯作愛杜爾•馬奈。 馬內的畫風乍看之下應該屬於古典的寫實派畫風,其人物細節都相當有真實感。但馬內之所以也被歸為印象派畫家的原因,在於他所畫的主題,顛覆了寫實派的保守思考。要畫戰爭,就畫衝突性高的,被處決的畫面。要畫野餐,就畫爭議性高的對比,裸女自然的坐在穿西服的紳士當中。馬內很明顯的表示出,印象派並不僅僅靠繪畫技巧來與眾不同,主題也可以重新思考的一個概念。
奧南的葬禮 A Burial at Ornans,1849,油彩.畫布 Oil on canvas,313 x 664 cm 庫爾貝﹝ Courbet, Jean Desire Gustave﹞ ﹝1819-1877﹞ 奧南的葬禮﹞是庫爾貝在他父親的穀倉裡創作的,並畫了五十位同鄉的肖像在作品中,其中能看得出來的有他的外祖父、本地教士和他周圍的地方牧師們、庫爾貝的三個姊妹,和他的母親﹝手牽著一個女孩﹞。畫肖像畫最具代表性的畫家首推林布蘭、哈爾斯、魯本斯、尤當斯和勒拿。這個傳統的像畫法,在這裡以一種獨創的方式獲得了提振和恢復,他描繪了農民們會聚在一起的集體像,參加一場一同面對死亡的儀式。就這樣,這幅畫因它的社會學和人種學的分析,增添了形而上學的色彩。
印象主義(Impressionism)介紹:印象主義在19世紀末(1860~1900)起源於法國,之後西方各其他國家也隨之迅速發展並展現各地不同的特色變化.印象主義者反對學院派呈現世界的傳統方式,他們的畫能喚起對陽光.色彩和陰影相當強烈卻往往微妙的感覺印象.“印象主義”一開始是被不友善的評論家用當時學院派的標準去形容他們認為”未完成”的作品.但這個詞很快地就被那些藝術家自己接受.印象畫派捨棄講求永恆與感性的古典及浪漫傳統,解放了筆觸,以快速的線條、色塊捕捉一剎那間的光,這種追求自然在陽光瞬息萬變視覺印象的方式,對二十世紀繪畫理論產生極為深遠的影響。 印象畫派對於現代藝術的啟蒙功不可沒,因為印象派畫家走出戶外取景、深入自然光照、豐富色彩語彙等等,特別是勇於挑戰學院主流藝術的勇氣,都成為後來的年輕畫家,追求現代藝術思潮的學習榜樣。傳播一 呂思函
特色: (一)迎向自然 • 在十九世紀現代光學科技的理論和實踐之啟發下,開始注重繪畫中對外在「光」的研究和表現,因此印象派畫家提倡走出戶外,直接在陽光下寫生,故又稱之為「外光派」。否定傳統古典繪畫中黑色或赭色的陰影,開始轉而出現明亮的色彩運用,最常見的手法就是搭配明度較高的青色、紫色系做為輔助。 (二)萬物寫照 • 印象派突破遇去只畫宗教故事、貴族肖像、英雄事蹟等題材的限制,主張任何事物均可入畫,例如描繪自然的風光,刻畫平凡人的現實生活 (三)剎那永恆 • 印象畫派令人感受最強烈者,是快速飛揚的筆觸、簡筆抽象的形體,以及瞬間凝住的動態等,換言之就是在追求最短一瞬間的印象,更進一步來說,這種驚鴻一瞥的剎那之間,被畫家補捉到之後,便成為最持久的永恆。 代表作家: 馬奈(1832~1883) ~印象派之父~ 莫內(1840~1926) 雷諾瓦(1841~1919)
Rouen Cathedral. Harmony in Blue,1893,CLAUDE MONET <日光下的盧昂大教堂> 1893 莫內
Dance at le Moulin de la Galette,Montmartre,1876,AUGUEST RENOIR • <蒙馬特煎餅磨坊的舞會> 1876 雷諾瓦
傳播ㄧ陳庭笙學號:494335024 Neo-Impressionism 新印象主義 1880左右~20世紀初 此命名是藝評家費尼昂(Felix Feneon)為畫家秀拉(Seurat)發起的繪畫運動。
理念 • 比較不關心自發性的作畫,而是對於設計和色彩形式的準備與技巧比較有興趣。 • 新印象主義藝術家發展出一套工作方法將色彩理論、我們的眼睛如何紀錄色彩,與著色理論結合起來 • 點描主義與分光主義
點描主義:指畫布上使用小色點建構出閃爍的色彩效果點描主義:指畫布上使用小色點建構出閃爍的色彩效果 分光主義:此名得自在個別的點或筆觸中使用不同顏色的方法做品 點描主義(Pointillism): 根據「新印象主義」的色彩理論:利用兩組原色的色點交錯而不相融,可以獲得較明亮的輔色。例如由藍、黃交雜產生綠色,如此比直接在色盤上調色更明亮。因此,「新印象主義」的畫家根據畫面的大小,來決定色點的大小;而色彩的混合則依賴觀賞的距離。「新印象主義」畫家不喜歡點描主義的字眼而喜歡用「分光法」(Divisionism)說明他們的技巧,來區別和印象派的不同。 名詞解釋
代表作家及其作品1 • 秀拉(Seurat)是此派卓越的藝術家,<阿尼埃爾的浴場>是他第一件新印象主義的作品,<大雅特島星期日的午後> < Sunday Afternoon on the Island of la Grande Jatte>則是其點描技法的代表傑作。大雅特島位於巴黎塞納河畔,是著名的週末渡假聖地,畫中由於筆觸統一,人物多而不零亂,悠閒的渡假氣氛不言而出,是新印象派中極著名的一件畫作。
代表作家及其作品2 • 希涅克(Signac)是新印象主義的理論家,同時為此繪畫運動喉舌的重要畫家,他曾說:「分光法乃是確保鮮明度、色彩及調和達到極限的方法」。他的著作<從鄂簡‧德拉克洛瓦到新印象主義>一書更廣為人們所閱讀,對野獸派、立體派也產生不少的影響。 • 秀拉與希涅克兩人於一八八四年成立了「獨立藝術家協會」。同年,評家費利斯克‧費內翁(Felix Feneon)也創辦了「獨立雜誌」(Revueindependante)來支持這項新的藝術運動。不過,新印象主義的藝術潮流到了二十世紀初,即漸漸消失其影響力。
〈康卡諾港 1952年 油畫〉這幅畫同樣是新印象派大師希涅克的畫作,他和秀拉不同之處相信你們一眼就可以看出來了,他用的點描法,色點比較大,與其說是色點不如說是小色塊,可是同樣可以造成視覺上絢麗的感受,整幅畫面有柔和的粉紅色色塊,表示夕陽雲彩的美麗,你是不是也有同樣的感覺呢?
Secessionism 分離派 起源: 19世紀末,打破藝術學院傳統的德、奧藝術家採用採用了這個”分離派”名稱。分離派藝術家想要獨立展出作品,以便趁機從事藝術的實驗。三個最著名分離派大本營是慕尼黑、柏林和維也納。 裝飾風格: 平板、儀式的摻假、引人遐想 分離派強調直線與簡單的 幾何曲線。 --李建良--
內容: 1891-1897年間,克林姆是「藝術家協會」的一員,這組織擁有地位、權利與影響力。但是態度轉變之後的克林姆認為,「藝術家協會」對奧地利藝術有不良的影響,造成藝術貧乏與偏狹品味等現象。於是克林姆與朋友們脫離「藝術家協會」,共同創立奧地利視覺藝術家協會,或稱「分離派」(即脫離原有組織意思),由克林姆擔任首屆會長。 「分離派」主要目的有3:給年輕、非傳統藝術家的作品提供固定展覽的機會; 把最好的國外藝術家作品引進維也納;以及出版自己的雜誌【春祭】。 • 代表作家: LOVIS CORINTH 柯林特(1858~1925) FERDINAND HODLER 荷德勒(1853~1918) GUSTAV KLIMT 克林姆(1862~1918) OSKAR KOKOSCHKA 柯克西卡(1886~1890) MAX LIEBERMANN 利伯曼(1847~1935) MAX SLEVOGT 斯列佛特(1862~1932) EGON SCHIELE 席勒(1890~1932) FRANZ VON STUCK 史塔克(1862~1928) FRITZ VON UHDE 奧笛(1848~1911)
The Kiss(吻) • 作者: GUSTAV KLIMT(克林姆) • 年代:1907~1908 • 內容:透過裝飾性的色彩、閃亮的金色和抽象的圖案,克林姆的畫令人想起理想化的世界。一對情侶再花毯上親吻,女人跪在男人面前,暗示呈送和奉獻的儀式。理想性、裝飾性、儀式性,是維也納分離派和分離派其他派別最重要的區別
Mother with Two Children(母親與兩個孩子) • 作者: EGON SCHIELE(席勒) • 年代:1917 • 內容:席勒情感張力很強的作品,後來發展成表現主義,間接促成維也納分離派的結束。但直到1918他英年逝之前,把人物風格化,變成平板、裝飾性圖案的一部分,兩者皆為此畫之特色,也一直是席勒作品的特色
唯美主義─Aestheticism • 古典主義和浪漫派在十九世紀前半的法國各領風騷後, 十九世紀中葉, 歐洲的藝術風稍微轉向到英國, 此時發展出來的兩個流派-“拉菲爾前派” 及“唯美主義”. 英國皇家美術院在當時勢力很大, 但拉菲爾前派的畫家不滿學院派一昧的遵守拉菲爾(Raffaelo Santi)的繪畫法則, 毫無創新. 因此, 拉菲爾前派的先驅-布朗(Madox Brown)首先提出:“拉菲爾以後的畫家們, 如論他們的名氣有多大, 可惜他們沒有獨創一種風格, 只是個模仿家而已”. 所以布朗呼籲畫家們要掌握拉菲爾之前的畫家精神, 這就是“拉菲爾前派”名稱的由來. 拉菲爾前派主張自然主義與真實主義, 他們用活潑, 敏感的筆觸直接描寫自然, 他們雖然模仿拉菲爾之前的各大畫家, 但卻不受藝術上的法則約束 • 拉菲爾前派發展到一半, 英國又有一個流派竄了出來, 它的創始人還做了英國皇家美術院的院長, 這個流派就是英國的唯美主義. 唯美主義在發展時, 藝術之都-巴黎也沒閒著, 1867年莫內的一幅"印象-日出"替印象派打出了名號, 從此印象派席捲了西方畫壇. 唯美主義幾乎是古典畫壇中, 最後的一個流派了. 但唯美主義那種夢幻般的境界, 實為許多處於現代社會的我們所喜愛. 唯美主義沒有拉菲爾前派那樣多的精神內涵, 它講究的是一種維多利亞式的祥和, 寧靜及唯美.
理念: • 唯美主義運動中的作家和藝術家認為,藝術的是命在於提供人們感官上的愉悅,而非傳達某種道德或情感上的信息,因此唯美主義者們拒絕接受約翰‧羅斯金和馬修‧阿諾德提出的“藝術是承載道德的實用之物”的功利主義觀點。相反的,唯美主義者認為藝術不該具有任何說教的因素,而是追求單純美感,他們認為每才是藝術的本質,並且主張生活應該模仿藝術,唯美主義的主要特徵包括:追求建議性而非 陳述性、追求感官享受、對象徵手法的大量運用、追求是物之間的關聯感應 • 最核心的概念便是─為藝術而藝術
A Sleeping Girl,c 1875,ALBERT MOORE沉睡的少女-惠斯勒 • 這幅唯美主義的畫注重於微妙的色彩調和以及服飾的裝飾,古典元素以及日本扇子的結合,比起提示他的古典,更提示著藝術家的工作室,布料下赤裸的暗示以及在前景的睡著的女孩的花瓶跟花,提示這兩個都是值得觀眾欣賞的美麗物品
Nocturne:black and gold –the fire wheel,1875,JAMES ABBOTT MCNEILL WHISTLER藍與黑 燃燒的火球-阿爾伯特‧摩斯 • 當作者命名這件作品時,他想要把重點放在圖中的黑和金,所以將此作品命名為火輪,在那時他作的其他作品都叫夜曲,他暗示著蕭邦的鋼琴作品─夜曲,作者的用意是讓顏色與音樂引起一些氣氛和情緒,這樣子會讓我們更加的欣賞這幅畫,而不只是將它當成ㄧ幅單純的火輪圖片
Symbolism象徵主義 起源:象徵主義起源於1880年代的法國.它的產生是對印象派和寫實主義所標榜的原則的反動,企圖用視覺形象表達神秘感和隱蔽的感覺另創心靈世界的藝術。後因現代主義的興起而失色. 特色:常受唯靈論.無政府主義.社會主義所影響(都是與資產世界相左的信念體系).顛覆資產階級陳規.強調騷動不安的心境.(騷亂.情感.怪異.無政府狀態.唯靈論.深奧.扭曲)探索精神生活.神秘怪異.未知或不可言說的事物. - 周君琳-
內容:象徵主義者強調對藝術的情感反應要比知性重要.藝術家作畫時必須根據直覺和想像.而非觀察與描述.畫作並不描述物質世界. 這些作品利用夢境.夢魘和變化的狀態來製造意象.預示了後來的超現實主義.達達主義.表現主義. 往往把自然描繪成具威脅性或混亂的狀態.他們試圖揭露自然那晦澀的內在意義.這類象徵不論用抽象的或具象的語言,都是非常矇膿和難以捉摸的,具有神秘的傾向,而色情和偏激的心理如失敗、瘋狂、焦慮、死亡等是他們感到有興趣的題材。 代表作家:Puvis De Chavannes(1824-1898) Odilon Redon(1840-1916) Gustave Moreau(1826-1898)
Green Death(綠死神) • 作者:Odilon Redon • 年代:1905 • 內容: 畫中刺眼的綠色案是苦艾酒(一種與靈感.過度幻想的心靈狀態有關的飲料) [綠死神]代表理性在酒精影響下死亡或傳統思維模式的中止和幻想藝術經驗中的感覺.
Dance of salome(莎樂美) • 作者:Gustave Moreau • 年代:1876 • 內容:(憎惡女性說)少女沙樂美受到母親西羅底的唆使,向酒醉後要求沙樂美跳舞的西律王回饋以施洗約翰的首級,幫助母親報復施洗約翰當初曾阻止過西律王取她為後妻。年輕女孩尚未涉世即被成人之間的恩怨給利用為報復工具!
Post-Impressionism 後期印象派 王耀億 學號:494335013 。 後期的印象派畫家們了解到,印象派太注重光影變化,新印象派忽略主題本身的形與色,再加上照相術的日益精進,印象派那種客觀的繪畫法,只要彩色相片加上網線和布紋紙,繪畫實在不是其對手。第二點影響後期印象派畫家的是1862年倫敦舉行的世界博覽會,在博覽會中他們對東方繪畫的簡潔明瞭留下深刻的印象,尤其是中國人的山水畫家加上畫家的主觀見解,把複雜的形體簡化,使畫面更加含蓄, 生動,有韻味。這種主觀的作畫方法正好成了這些思變的法國畫家模仿的對象。
後期印象派雖是印象派後期的一個階段,沒有實際組成一個繪畫運動,但它卻含有反抗印象派的自然主義之意義。雖含有反抗印象派的自然主義之味道,但並不是去否定印象派後期印象派的特色是--修正印象派太注重光影變化及新印象派忽略主題本身的形與色,摻入東方畫家的主觀觀察,最後創造出一個脫離文學、宗教、哲學等繪畫無關的東西,純粹地表現眼睛所看到物體的形與色,這些反思與再思考使得後期印象派的畫家成為了印象派的精華後期印象派雖是印象派後期的一個階段,沒有實際組成一個繪畫運動,但它卻含有反抗印象派的自然主義之意義。雖含有反抗印象派的自然主義之味道,但並不是去否定印象派後期印象派的特色是--修正印象派太注重光影變化及新印象派忽略主題本身的形與色,摻入東方畫家的主觀觀察,最後創造出一個脫離文學、宗教、哲學等繪畫無關的東西,純粹地表現眼睛所看到物體的形與色,這些反思與再思考使得後期印象派的畫家成為了印象派的精華 代表畫家 高更(Paul Gauguin) 1848-1903 高更為印象派後期的法國畫家。曾與梵高共同生活一段日子。1891年後,他到大洋洲東南部的大溪地生活和創作,描寫原始自然界的姿態,創造出樸素天真的畫風,有別於印象派的繪畫,打破西方藝術長期受自然主義的束縛。 梵高(Vincent Van Gogh) 1853-1890 1886年,梵谷來到巴黎後接觸印象派,開始受其影響。他的作品包含著深刻的悲劇意識,表現強烈的個性和在形式上的獨特追求。他以環境來抓住物件,重新改變現實,促成了表現主義的誕生。他直接影響了法國的野獸主義、德國的表現主義,以至於20世紀初出現的抒情抽象肖像。
Vincent Van Gogh The Starry Night(1889)
Paul Gauguin Ia Orana Maria(1891-92)